再塑生命的人优质课(再塑生命的人课件ppt一等奖)
再塑生命的人优质课(再塑生命的人课件ppt一等奖)

你对《再塑生命的人》的评课有什么看法?

再塑生命的人评课用语优缺点及建议如下:

1.优点:

内容丰富,《再塑生命的人》课程内容广泛,涉及到人生哲理、自我探索、目标设定、情绪管理等多个方面,能够全面引导学生思考和成长。

激发思考,课程注重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案例分析等方式激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实践性强,课程注重实践操作,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和应用课程内容,达到实际应用的目的。

2.缺点:

缺乏科学性,由于《再塑生命的人》课程较为励志和心理导向,可能在一些内容上缺乏科学依据和研究支持,导致评价缺乏客观性。

七年级上册《再塑生命的人》优秀教案

七年级学生的学习热情高,学习习惯处于养成阶段,对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已经有所了解,那么《再塑生命的人》好的教案怎么写?以下仅供参考!

【教材分析】

《再塑生命的人》是人教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2篇课文。这个单元选取的文章反映的是青少年的学习生活,通过不同时代、不同国度的孩子们的学习生活,给我们以学习和生活的启迪。

本文选自海伦凯勒的散文代表作《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一篇记叙性散文,讲述了海伦凯勒在七岁时得到莎莉文老师爱的教育而重获“光明”的故事。课文展现的人文内涵丰富,莎莉文老师深沉的爱和独特的教育方式让人记忆深刻。而且这篇课文的语言清新朴实,表达上将叙事和抒情有机结合,在能力的培养方面和情感的提升方面,都能对学生起到促进作用。

七年级学生的学习热情高,学习习惯处于养成阶段,而且对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已经有所了解,对于课文内容能够理清思路。他们在小学接触过关于海伦凯勒的故事,但他们对盲聋孩子的世界没有切身体会,也很难理解他们处于黑暗中的心情。另外,他们对于文本的分析和鉴赏能力还有待提高。

(一)知识与能力

积累重点字词;把握课文内容。

(二)过程与方法

1.在快速默读的过程中,培养从文中准确获取信息并进行语言概括的能力。

2.通过品读与揣摩,理解“再塑生命”的含义;品味课文优美细腻的语言。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领会莎莉文老师深沉的爱和独特的教育方式。

2.学习海伦凯勒热切求知、热爱生活的精神。

教学重点:研读课文,把握课文的思想内容。

教学难点:体会作为盲聋哑人的海伦凯勒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情境设置法、诵读法、合作探究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一、 盲人猜字,设置情境。

教师请两名同学做盲人猜字的游戏:一名同学按照卡片上所出示的字在蒙上眼睛的另一位同学手心上写字,另一名同学猜字。

请猜字的同学说说感受。

师:同学们,世界是多姿多彩的,我们可以看到阳光的色彩斑斓,听到鸟鸣的婉转动人。但还有一种人,他们生活在没有色彩,没有声音的世界里,他们的生活方式就是“盲人猜字”。对于他们来说,能生存下来已需要足够的勇气,而要出类拔萃,那简直就是一个奇迹。今天,就让我们见证一个奇迹的诞生,一起走进海伦凯勒的心灵世界。

课件展示:19世纪出了两个杰出人物:一个是拿破仑,一个是海伦凯勒。 ——马克吐温。

【设计意图】以“盲人猜字”这个游戏导入,为学生创设一种情境,让他们尝试着体会盲聋人的世界,为下面的教学过程的开展做好铺垫。

二、整体感知,背景了解。

(一)析字正音,疏通字词。

(二)文题切入,了解背景。

1.初识“再塑生命”的含义。

师:同学们,我们首先来看题目“再塑生命的人”,“塑”是什么意思?

学生回答(塑造)。

师:同学们觉得“再塑生命”是什么意思?

学生回答(意指“重新塑造生命、重新获得生命”。文中指海伦的生命希望和热诚在安妮老师的教育下被唤醒,使她从寂静又黑暗的孤独世界回到了光明和快乐之中。这里首先引导学生说出字面意思。)

2.初读课文,思考问题。

教师请学生朗读第一段,抓住最后一句中“回想此前和此后截然不同的生活”,要求学生结合大屏幕上出示的问题快速地默读课文:

尝试概括文中海伦凯勒“此前”和“此后”的生活状况。

默读后小组讨论,代表发言。

师:这篇课文中是谁再塑了谁的生命?(莎莉文再塑海伦凯勒的生命)

那么莎莉文老师到来之前,海伦.凯勒是什么样子的呢?从课文中找出关键词句划出来,请同学回答海伦“此前”的生活。

学生回答(第三段“愤怒、苦恼,已经疲惫不堪了”;第四段“像大雾中的航船,既没有指南针也没有探测仪”……)。

师:同学们想一下,海伦凯勒为什么会“愤怒、苦恼、疲惫不堪”,有谁能猜透她的心事吗?

学生发言。

师:对于我们这些正常人来说,可能很难理解海伦凯勒作为一个盲聋孩子的心情。那就让我们试着去走进她的内心。

课件展示:海伦一岁半的时候,突患急性脑充血病,连日的高烧使她昏迷不醒。当她苏醒过来,就失去了常人生来具有的视觉和听觉,甚至无法用嘴说出自己的哪怕一个小小的心愿。从此,她坠入了一个黑暗而沉寂的世界,陷进了痛苦的深渊。由于对外部世界无从知晓,海伦的脾气也变得古怪,动辄大发雷霆。她经常扑倒在地上,发出阵阵尖叫;起牀后拒不洗脸;吃饭时调皮捣蛋。关于小时候的这段经历,海伦写道:那时,我仿佛感到被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抓着,于是拼命想挣脱这种束缚。

师:关于这点,她在本文中的描述就是:“当时的我,经过几个星期的愤怒、苦恼,已经疲惫不堪了。”

师:现在大家可以理解小海伦凯勒为何那么愤怒、苦恼了吗?这是因为她对外面的世界无从知晓,她的内心很害怕,她很想挣脱出黑暗的无声的世界,以至于在不理解她的人看来她就显得有些古怪了。

3.了解莎莉文老师和海伦凯勒

师:“再塑”了生命,海伦凯勒的生活就发生了变化,她之后的生活是怎样的呢?

学生发言(在课文中为获得了“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

课件补充背景资料:好学、坚毅、敏察、极高的悟性以及丰富的情感是海伦的突出特点,她在心灵深处大睁着一双好奇的眼睛。她靠着自己不懈的努力,考进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女子学院。大学期间,在师长的鼓励下,她开始写作。在以优异成绩毕业后,她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业,并在繁忙的工作中先后完成了14部具有世界影响的著作。最著名的是其自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本文就节选自其中。

(她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20世纪美国十大英雄偶像。)

师:海伦凯勒所创造的奇迹与她自身的努力密不可分,但她能走出心灵障碍,重塑生命,却不能不归功于她伟大的老师——安妮莎莉文女士。

课件展示:安妮莎利文,波士顿珀金斯盲人学校毕业。她也曾是一个双目近乎失明的孩子,她接受教育海伦凯勒这一艰钜任务时还不到21岁。海伦是安妮莎莉文一生中第一个学生,也是唯一一个学生,在她身上倾注了安妮大半生的精力。没有安妮的关怀,海伦不可能取得巨大的成功。(如果说海伦是世界文学史上的奇迹,而安妮就是创造奇迹的人。)

【设计意图】通过课文题目的切入,从课文中找出关键词句,培养信息的提取和概括能力,了解海伦凯勒“再塑生命”前后的变化。接着自然地引出写作的背景,通过补充背景资料让学生了解海伦和莎莉文这两个伟大的人物,初步体会两个人物的精神,也为下面的文本探究打下基础。

三、见证“再塑生命”历程。

师:知道了海伦凯勒此前和此后的生活,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见证“再塑生命”的历程:

1. 莎莉文是怎样来塑造小海伦的呢?

(1)师:首先我们来看,莎莉文老师出现是在课文第几自然段?

课文第5自然段——相识。学生朗读,教师点拨,划出关键语句。(a.莎莉文老师对海伦的人生影响:“对我启示世间的真理、给我深切的爱。”b.前5段的铺垫:交代了莎莉文到“我”家的时间及对我的重要性,激发读者阅读欲望;介绍我内心的烦躁、苦恼、以及对光明的渴望,为下文埋下伏笔,又与下文经过莎莉文老师的指导,“我”对生活充满期望形成对比,突出莎莉文老师对“我”的重要性。)

(2)莎莉文怎样塑造小海伦——逐步引导她认识具体事物。(课文中用笔较多,如莎莉文作为陌生人第一次搂抱她,有意识地给她玩具,教她拼写出“doll”;让海伦一只手接触水流,在她的另一只手手心写“水”,使她领悟到“水”这个字的含义。)

2.课文详写了“再塑生命”的过程,那么这个过程是一帆风顺的吗?举例说一说。(引导学生分析段落:海伦学习“杯”和“水”的区别。)

参考:莎莉文老师教海伦凯勒认识“水”的过程并不顺利。海伦总是把“杯”和“水”搞混。莎莉文老师只好暂时丢下这个问题,重新练习布娃娃的游戏,分散海伦的注意,平息她烦躁的心情。然后带海伦.凯勒到井房散步,让她把一只手放在喷水口下面,感受水在手上流过,在她的另一只手上由慢到快地一次次拼写“water”,使她领悟到“水”这个字指的就是流过手上的凉凉的东西,这样才让海伦认识了水。

师:同学们可以回想一下自己小时候刚开始认字的时候是怎样的经历。(或者有没有弟弟妹妹,教他们写作业是否有困难,你是否不耐烦?)

【设计意图】在见证“再塑生命”的历程中,整体感知文意,理清课文思路。联系自己的生活体味海伦凯勒学习的艰辛和莎莉文老师的耐心爱心。

四、体味快乐,再悟情感。

1.体味“我”学习的快乐

师:刚才我们看到海伦凯勒学习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有时过程艰辛更能体会其中的快乐,那么在学有收获之后她有没有感到快乐呢?请同学们从整篇课文中寻找描写海伦凯勒学有收获后的动作行为或心理活动的语句。

参考:动作描写如:“我自豪极了,高兴得脸部都涨红了,立即跑下楼去,找到母亲,拼写给她看。”写出了海伦会拼写“doll”这个词时内心的自豪、激动之情;心理活动如:“我独自躺在牀上,心中充满了喜悦,企盼着新的一天快些来到。啊!世界上还有比我更幸福的孩子吗?”这句心理活动描写表现出海伦井房经历后求知的欲望油然而生,对生活充满了信心。

2.感悟作者情感

师:先前我们了解到幼年的海伦得病致残之后,性格变得古怪,但后来她却成为了一个有文化修养的大学生。这个“再塑生命”的过程,离不开的是莎莉文老师深沉的爱和独特的教育方式,大家能从课文中感受到海伦凯勒对莎莉文老师怎样的感情?

参考:课文开头写“老师安妮莎莉文来到我家的这一天,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天。”莎莉文老师到来的这一天是作者生命的重新开始,她甚至把莎莉文老师称为再塑生命的人。在作者心中莎莉文老师是光明的使者,她到来时作者这样描述自己内心的感受:“我心里无声地呼喊着:‘光明!光明!快给我光明!’正在这时,爱的光明照到了作者身上。“她就是那个来对我启示世间的真理、给我深切的爱的人——安妮莎莉文老师。”课文更多的还是通过写莎莉文老师对我的理解、关爱、教育的具体言行来表达作者的感激、崇敬之情。

【设计意图】通过课文中海伦学有收获后的细致描写体味她学习的艰辛和收获的快乐,感悟作者对莎莉文老师的感激之情。

教师小结:同学们,今天我们见证了海伦凯勒“再塑生命”的历程,感受到了海伦凯勒生活在黑暗里的无助和学习的艰辛。而莎莉文老师的出现,她对海伦倾注的爱和热情让海伦凯勒重新见到了光明和希望,现在同学们对于再塑生命的含义有没有更深层的理解呢?同学们可以带着这个思考再读课文,寻找课文中打动你的语句,下节课我们一起来分享和品味。

作业布置:读读写写;思考再塑生命的深层含义;熟读课文,寻找课文中打动你的语句;课外阅读《了解“爱”的含义》。

板书设计: 再塑生命的人

之前:黑暗 之后:光明

一、回顾,品评。

1.回顾文题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走进了海伦凯勒的内心世界,见证了她重塑生命的历程。现在有谁能告诉我,海伦凯勒为什么称莎莉文老师为“再塑生命的人”?

学生回答。(参考:文中“再塑生命”是指“爱的光明照在了我的身上”

本来“在我的那个寂静而又黑暗的世界里,根本就不会有温柔和同情”,但是

在莎莉文老师的教育下“我”的灵魂被唤醒

再次拥有“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这里的光明一词用其比喻义)。正如作者自己所说的“她就是那个来对我启示世间的真理、给我深切的爱的人”,从这个意义上说

莎莉文老师是“再塑生命的人”。“再塑生命”一词表达了作者对莎莉文老师的无比敬爱和感激之情。 )

2.品味语言

师:这篇课文文笔优美,充满诗情画意,再读课文之后你发现了哪些优美的打动你的语句呢?现在让我们来分享交流一下。

学生发言,根据学生的选择进行赏析。(如“朋友,你可曾在茫茫大雾中航行过?在雾中神情紧张地驾驶着一条大船,小心翼翼地缓慢地向对岸驶去,心儿怦怦直跳,唯恐发生意外。”形象地写出了海伦凯勒内心的迷惘、无所适从,以及对光明的渴盼。)

【设计意图】回顾课文内容,理解“再塑生命”的深层含义。通过分享品评文中优美的语言增强学生对语言的感受力。可适度穿插朗读指导,让学生融入情感,提高朗读水平。

二、探究再塑生命的要素

师:海伦凯勒最终战胜了挫折,创造了奇迹,得益于完成了生命的再塑历程。同学们,看完了她的故事,你觉得她成功地再塑生命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从两方面引导:莎莉文老师和海伦自身。(提示:“塑”的本义是用泥土捏人,如果莎莉文老师捏的是泥人,还能有如此大的成就吗?)

参考:a.莎莉文老师富有爱心且独特的教学艺术;b.海伦凯勒自身:毅力(小海伦没有放弃去认识文字);灵感(小海伦通过水受到了启发);求知欲(小海伦对新事物拥有极大的热情)……(根据学生回答补充。)

师:现在我们可以看出海伦凯勒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呢?(聪明好学,坚强有毅力,自强不息,情感丰富,热爱生活……)

拓展延伸(针对海伦凯勒的坚毅)

师:海伦凯勒没有被不幸的命运打败,她勇敢地生活、快乐地学习。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人也是克服了自身缺陷,刻画出了美丽的人生,除了本文的海伦凯勒,你还知道哪些人?

学生交流,课件展示相关人物:贝多芬:德国伟大的作曲家贝多芬26岁时听觉衰退,35岁时完全耳聋……——世界不给他欢乐,他却创造了欢乐给予世界;奥斯特洛夫斯基:苏联作家,25岁全身瘫痪 双目失明……以顽强的意志创作了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上海聋人足球队的故事。

【设计意图】通过探究再塑生命的要素,感悟莎莉文的爱的教育;体会海伦凯勒的性格特点,学习海伦凯勒所表现出的自强不息的精神。

三、“爱”的教育

师:海伦凯勒是坚强的,课文中,在莎莉文老师细心耐心的教导下,她逐渐认识了具体事物学会了拼写。海伦对莎莉文老师怀着深深的感激之情,仔细揣摩,莎莉文老师教给海伦的仅仅是知识吗?

参考:莎莉文老师教给了海伦一种认识世界的方式:用自己的爱去感受世界最美好的一面,去善待每一个生命,水是有生命的,大自然是有生命的,爱让我们的生活变得美好。(可结合文中海伦凯勒对洋娃娃前后态度的变化:“我并不惭愧,也不悔恨,我对洋娃娃并没有爱。”——“想起刚才的所作所为,我悔恨莫及,两眼浸满了泪水,这是生平第一次。”)

阅读分享:交流第一课时布置的课外阅读(《了解“爱”的含义》)的阅读感受,体会“爱”的教育。

师:根据之前的内容,你认为莎莉文老师是怎样的一位老师?

参考:莎莉文老师是一个有极大的耐心和爱心,有良好的教学方法的好老师。(海伦在认识莎莉文老师之前,她对世界的感受是不全面的,她的一切只能靠有限的触摸来完成。在认识莎莉文老师之后,她认识世界的范围扩大了,而且从感性认识上升到了理性认识。这个过程对常人来说并没有什么,但对于一个盲人,聋哑人来说就显得不可思议了。)

【设计意图】课外延伸,学生通过阅读相关美文感悟莎莉文老师的爱的教育,领会莎莉文老师隽永深沉的爱心和高超的教育艺术。

课堂小结:回顾再塑生命的历程,想像海伦的种种努力以及她所遇到的种种艰辛,我们不难发现,海伦凯勒是坚强的,而她的重生则源于莎莉文老师无私的爱。莎莉文老师不仅教给海伦爱的真谛,她自己也正是用爱改变了海伦的人生,她就是再塑海伦生命的人。

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希望同学们学习海伦凯勒的自强不息,勇敢面对一切;领会莎莉文老师的爱的教育,用爱点燃光明。跟随着这两个伟大人物的脚步,创造属于你自己的生命奇迹。

作业布置:课外阅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摘录语句,写写读后感。

板书设计:

两个人物 两种精神

再塑生命的人课件ppt一等奖

七年级学生的学习热情高,学习习惯处于养成阶段,对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已经有所了解,那么《再塑生命的人》好的教案怎么写?以下仅供参考!

【教材分析】

《再塑生命的人》是人教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2篇课文。这个单元选取的文章反映的是青少年的学习生活,通过不同时代、不同国度的孩子们的学习生活,给我们以学习和生活的启迪。

本文选自海伦凯勒的散文代表作《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一篇记叙性散文,讲述了海伦凯勒在七岁时得到莎莉文老师爱的教育而重获“光明”的故事。课文展现的人文内涵丰富,莎莉文老师深沉的爱和独特的教育方式让人记忆深刻。而且这篇课文的语言清新朴实,表达上将叙事和抒情有机结合,在能力的培养方面和情感的提升方面,都能对学生起到促进作用。

七年级学生的学习热情高,学习习惯处于养成阶段,而且对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已经有所了解,对于课文内容能够理清思路。他们在小学接触过关于海伦凯勒的故事,但他们对盲聋孩子的世界没有切身体会,也很难理解他们处于黑暗中的心情。另外,他们对于文本的分析和鉴赏能力还有待提高。

(一)知识与能力

积累重点字词;把握课文内容。

(二)过程与方法

1.在快速默读的过程中,培养从文中准确获取信息并进行语言概括的能力。

2.通过品读与揣摩,理解“再塑生命”的含义;品味课文优美细腻的语言。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领会莎莉文老师深沉的爱和独特的教育方式。

2.学习海伦凯勒热切求知、热爱生活的精神。

教学重点:研读课文,把握课文的思想内容。

教学难点:体会作为盲聋哑人的海伦凯勒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情境设置法、诵读法、合作探究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一、 盲人猜字,设置情境。

教师请两名同学做盲人猜字的游戏:一名同学按照卡片上所出示的字在蒙上眼睛的另一位同学手心上写字,另一名同学猜字。

请猜字的同学说说感受。

师:同学们,世界是多姿多彩的,我们可以看到阳光的色彩斑斓,听到鸟鸣的婉转动人。但还有一种人,他们生活在没有色彩,没有声音的世界里,他们的生活方式就是“盲人猜字”。对于他们来说,能生存下来已需要足够的勇气,而要出类拔萃,那简直就是一个奇迹。今天,就让我们见证一个奇迹的诞生,一起走进海伦凯勒的心灵世界。

课件展示:19世纪出了两个杰出人物:一个是拿破仑,一个是海伦凯勒。 ——马克吐温。

【设计意图】以“盲人猜字”这个游戏导入,为学生创设一种情境,让他们尝试着体会盲聋人的世界,为下面的教学过程的开展做好铺垫。

二、整体感知,背景了解。

(一)析字正音,疏通字词。

(二)文题切入,了解背景。

1.初识“再塑生命”的含义。

师:同学们,我们首先来看题目“再塑生命的人”,“塑”是什么意思?

学生回答(塑造)。

师:同学们觉得“再塑生命”是什么意思?

学生回答(意指“重新塑造生命、重新获得生命”。文中指海伦的生命希望和热诚在安妮老师的教育下被唤醒,使她从寂静又黑暗的孤独世界回到了光明和快乐之中。这里首先引导学生说出字面意思。)

2.初读课文,思考问题。

教师请学生朗读第一段,抓住最后一句中“回想此前和此后截然不同的生活”,要求学生结合大屏幕上出示的问题快速地默读课文:

尝试概括文中海伦凯勒“此前”和“此后”的生活状况。

默读后小组讨论,代表发言。

师:这篇课文中是谁再塑了谁的生命?(莎莉文再塑海伦凯勒的生命)

那么莎莉文老师到来之前,海伦.凯勒是什么样子的呢?从课文中找出关键词句划出来,请同学回答海伦“此前”的生活。

学生回答(第三段“愤怒、苦恼,已经疲惫不堪了”;第四段“像大雾中的航船,既没有指南针也没有探测仪”……)。

师:同学们想一下,海伦凯勒为什么会“愤怒、苦恼、疲惫不堪”,有谁能猜透她的心事吗?

学生发言。

师:对于我们这些正常人来说,可能很难理解海伦凯勒作为一个盲聋孩子的心情。那就让我们试着去走进她的内心。

课件展示:海伦一岁半的时候,突患急性脑充血病,连日的高烧使她昏迷不醒。当她苏醒过来,就失去了常人生来具有的视觉和听觉,甚至无法用嘴说出自己的哪怕一个小小的心愿。从此,她坠入了一个黑暗而沉寂的世界,陷进了痛苦的深渊。由于对外部世界无从知晓,海伦的脾气也变得古怪,动辄大发雷霆。她经常扑倒在地上,发出阵阵尖叫;起牀后拒不洗脸;吃饭时调皮捣蛋。关于小时候的这段经历,海伦写道:那时,我仿佛感到被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抓着,于是拼命想挣脱这种束缚。

师:关于这点,她在本文中的描述就是:“当时的我,经过几个星期的愤怒、苦恼,已经疲惫不堪了。”

师:现在大家可以理解小海伦凯勒为何那么愤怒、苦恼了吗?这是因为她对外面的世界无从知晓,她的内心很害怕,她很想挣脱出黑暗的无声的世界,以至于在不理解她的人看来她就显得有些古怪了。

3.了解莎莉文老师和海伦凯勒

师:“再塑”了生命,海伦凯勒的生活就发生了变化,她之后的生活是怎样的呢?

学生发言(在课文中为获得了“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

课件补充背景资料:好学、坚毅、敏察、极高的悟性以及丰富的情感是海伦的突出特点,她在心灵深处大睁着一双好奇的眼睛。她靠着自己不懈的努力,考进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女子学院。大学期间,在师长的鼓励下,她开始写作。在以优异成绩毕业后,她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业,并在繁忙的工作中先后完成了14部具有世界影响的著作。最著名的是其自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本文就节选自其中。

(她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20世纪美国十大英雄偶像。)

师:海伦凯勒所创造的奇迹与她自身的努力密不可分,但她能走出心灵障碍,重塑生命,却不能不归功于她伟大的老师——安妮莎莉文女士。

课件展示:安妮莎利文,波士顿珀金斯盲人学校毕业。她也曾是一个双目近乎失明的孩子,她接受教育海伦凯勒这一艰钜任务时还不到21岁。海伦是安妮莎莉文一生中第一个学生,也是唯一一个学生,在她身上倾注了安妮大半生的精力。没有安妮的关怀,海伦不可能取得巨大的成功。(如果说海伦是世界文学史上的奇迹,而安妮就是创造奇迹的人。)

【设计意图】通过课文题目的切入,从课文中找出关键词句,培养信息的提取和概括能力,了解海伦凯勒“再塑生命”前后的变化。接着自然地引出写作的背景,通过补充背景资料让学生了解海伦和莎莉文这两个伟大的人物,初步体会两个人物的精神,也为下面的文本探究打下基础。

三、见证“再塑生命”历程。

师:知道了海伦凯勒此前和此后的生活,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见证“再塑生命”的历程:

1. 莎莉文是怎样来塑造小海伦的呢?

(1)师:首先我们来看,莎莉文老师出现是在课文第几自然段?

课文第5自然段——相识。学生朗读,教师点拨,划出关键语句。(a.莎莉文老师对海伦的人生影响:“对我启示世间的真理、给我深切的爱。”b.前5段的铺垫:交代了莎莉文到“我”家的时间及对我的重要性,激发读者阅读欲望;介绍我内心的烦躁、苦恼、以及对光明的渴望,为下文埋下伏笔,又与下文经过莎莉文老师的指导,“我”对生活充满期望形成对比,突出莎莉文老师对“我”的重要性。)

(2)莎莉文怎样塑造小海伦——逐步引导她认识具体事物。(课文中用笔较多,如莎莉文作为陌生人第一次搂抱她,有意识地给她玩具,教她拼写出“doll”;让海伦一只手接触水流,在她的另一只手手心写“水”,使她领悟到“水”这个字的含义。)

2.课文详写了“再塑生命”的过程,那么这个过程是一帆风顺的吗?举例说一说。(引导学生分析段落:海伦学习“杯”和“水”的区别。)

参考:莎莉文老师教海伦凯勒认识“水”的过程并不顺利。海伦总是把“杯”和“水”搞混。莎莉文老师只好暂时丢下这个问题,重新练习布娃娃的游戏,分散海伦的注意,平息她烦躁的心情。然后带海伦.凯勒到井房散步,让她把一只手放在喷水口下面,感受水在手上流过,在她的另一只手上由慢到快地一次次拼写“water”,使她领悟到“水”这个字指的就是流过手上的凉凉的东西,这样才让海伦认识了水。

师:同学们可以回想一下自己小时候刚开始认字的时候是怎样的经历。(或者有没有弟弟妹妹,教他们写作业是否有困难,你是否不耐烦?)

【设计意图】在见证“再塑生命”的历程中,整体感知文意,理清课文思路。联系自己的生活体味海伦凯勒学习的艰辛和莎莉文老师的耐心爱心。

四、体味快乐,再悟情感。

1.体味“我”学习的快乐

师:刚才我们看到海伦凯勒学习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有时过程艰辛更能体会其中的快乐,那么在学有收获之后她有没有感到快乐呢?请同学们从整篇课文中寻找描写海伦凯勒学有收获后的动作行为或心理活动的语句。

参考:动作描写如:“我自豪极了,高兴得脸部都涨红了,立即跑下楼去,找到母亲,拼写给她看。”写出了海伦会拼写“doll”这个词时内心的自豪、激动之情;心理活动如:“我独自躺在牀上,心中充满了喜悦,企盼着新的一天快些来到。啊!世界上还有比我更幸福的孩子吗?”这句心理活动描写表现出海伦井房经历后求知的欲望油然而生,对生活充满了信心。

2.感悟作者情感

师:先前我们了解到幼年的海伦得病致残之后,性格变得古怪,但后来她却成为了一个有文化修养的大学生。这个“再塑生命”的过程,离不开的是莎莉文老师深沉的爱和独特的教育方式,大家能从课文中感受到海伦凯勒对莎莉文老师怎样的感情?

参考:课文开头写“老师安妮莎莉文来到我家的这一天,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天。”莎莉文老师到来的这一天是作者生命的重新开始,她甚至把莎莉文老师称为再塑生命的人。在作者心中莎莉文老师是光明的使者,她到来时作者这样描述自己内心的感受:“我心里无声地呼喊着:‘光明!光明!快给我光明!’正在这时,爱的光明照到了作者身上。“她就是那个来对我启示世间的真理、给我深切的爱的人——安妮莎莉文老师。”课文更多的还是通过写莎莉文老师对我的理解、关爱、教育的具体言行来表达作者的感激、崇敬之情。

【设计意图】通过课文中海伦学有收获后的细致描写体味她学习的艰辛和收获的快乐,感悟作者对莎莉文老师的感激之情。

教师小结:同学们,今天我们见证了海伦凯勒“再塑生命”的历程,感受到了海伦凯勒生活在黑暗里的无助和学习的艰辛。而莎莉文老师的出现,她对海伦倾注的爱和热情让海伦凯勒重新见到了光明和希望,现在同学们对于再塑生命的含义有没有更深层的理解呢?同学们可以带着这个思考再读课文,寻找课文中打动你的语句,下节课我们一起来分享和品味。

作业布置:读读写写;思考再塑生命的深层含义;熟读课文,寻找课文中打动你的语句;课外阅读《了解“爱”的含义》。

板书设计: 再塑生命的人

之前:黑暗 之后:光明

一、回顾,品评。

1.回顾文题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走进了海伦凯勒的内心世界,见证了她重塑生命的历程。现在有谁能告诉我,海伦凯勒为什么称莎莉文老师为“再塑生命的人”?

学生回答。(参考:文中“再塑生命”是指“爱的光明照在了我的身上”

本来“在我的那个寂静而又黑暗的世界里,根本就不会有温柔和同情”,但是

在莎莉文老师的教育下“我”的灵魂被唤醒

再次拥有“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这里的光明一词用其比喻义)。正如作者自己所说的“她就是那个来对我启示世间的真理、给我深切的爱的人”,从这个意义上说

莎莉文老师是“再塑生命的人”。“再塑生命”一词表达了作者对莎莉文老师的无比敬爱和感激之情。 )

2.品味语言

师:这篇课文文笔优美,充满诗情画意,再读课文之后你发现了哪些优美的打动你的语句呢?现在让我们来分享交流一下。

学生发言,根据学生的选择进行赏析。(如“朋友,你可曾在茫茫大雾中航行过?在雾中神情紧张地驾驶着一条大船,小心翼翼地缓慢地向对岸驶去,心儿怦怦直跳,唯恐发生意外。”形象地写出了海伦凯勒内心的迷惘、无所适从,以及对光明的渴盼。)

【设计意图】回顾课文内容,理解“再塑生命”的深层含义。通过分享品评文中优美的语言增强学生对语言的感受力。可适度穿插朗读指导,让学生融入情感,提高朗读水平。

二、探究再塑生命的要素

师:海伦凯勒最终战胜了挫折,创造了奇迹,得益于完成了生命的再塑历程。同学们,看完了她的故事,你觉得她成功地再塑生命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从两方面引导:莎莉文老师和海伦自身。(提示:“塑”的本义是用泥土捏人,如果莎莉文老师捏的是泥人,还能有如此大的成就吗?)

参考:a.莎莉文老师富有爱心且独特的教学艺术;b.海伦凯勒自身:毅力(小海伦没有放弃去认识文字);灵感(小海伦通过水受到了启发);求知欲(小海伦对新事物拥有极大的热情)……(根据学生回答补充。)

师:现在我们可以看出海伦凯勒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呢?(聪明好学,坚强有毅力,自强不息,情感丰富,热爱生活……)

拓展延伸(针对海伦凯勒的坚毅)

师:海伦凯勒没有被不幸的命运打败,她勇敢地生活、快乐地学习。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人也是克服了自身缺陷,刻画出了美丽的人生,除了本文的海伦凯勒,你还知道哪些人?

学生交流,课件展示相关人物:贝多芬:德国伟大的作曲家贝多芬26岁时听觉衰退,35岁时完全耳聋……——世界不给他欢乐,他却创造了欢乐给予世界;奥斯特洛夫斯基:苏联作家,25岁全身瘫痪 双目失明……以顽强的意志创作了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上海聋人足球队的故事。

【设计意图】通过探究再塑生命的要素,感悟莎莉文的爱的教育;体会海伦凯勒的性格特点,学习海伦凯勒所表现出的自强不息的精神。

三、“爱”的教育

师:海伦凯勒是坚强的,课文中,在莎莉文老师细心耐心的教导下,她逐渐认识了具体事物学会了拼写。海伦对莎莉文老师怀着深深的感激之情,仔细揣摩,莎莉文老师教给海伦的仅仅是知识吗?

参考:莎莉文老师教给了海伦一种认识世界的方式:用自己的爱去感受世界最美好的一面,去善待每一个生命,水是有生命的,大自然是有生命的,爱让我们的生活变得美好。(可结合文中海伦凯勒对洋娃娃前后态度的变化:“我并不惭愧,也不悔恨,我对洋娃娃并没有爱。”——“想起刚才的所作所为,我悔恨莫及,两眼浸满了泪水,这是生平第一次。”)

阅读分享:交流第一课时布置的课外阅读(《了解“爱”的含义》)的阅读感受,体会“爱”的教育。

师:根据之前的内容,你认为莎莉文老师是怎样的一位老师?

参考:莎莉文老师是一个有极大的耐心和爱心,有良好的教学方法的好老师。(海伦在认识莎莉文老师之前,她对世界的感受是不全面的,她的一切只能靠有限的触摸来完成。在认识莎莉文老师之后,她认识世界的范围扩大了,而且从感性认识上升到了理性认识。这个过程对常人来说并没有什么,但对于一个盲人,聋哑人来说就显得不可思议了。)

【设计意图】课外延伸,学生通过阅读相关美文感悟莎莉文老师的爱的教育,领会莎莉文老师隽永深沉的爱心和高超的教育艺术。

课堂小结:回顾再塑生命的历程,想像海伦的种种努力以及她所遇到的种种艰辛,我们不难发现,海伦凯勒是坚强的,而她的重生则源于莎莉文老师无私的爱。莎莉文老师不仅教给海伦爱的真谛,她自己也正是用爱改变了海伦的人生,她就是再塑海伦生命的人。

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希望同学们学习海伦凯勒的自强不息,勇敢面对一切;领会莎莉文老师的爱的教育,用爱点燃光明。跟随着这两个伟大人物的脚步,创造属于你自己的生命奇迹。

作业布置:课外阅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摘录语句,写写读后感。

板书设计:

两个人物 两种精神

再塑生命的人优质课教学实录

《再塑生命的人》课堂实录

执教——邢飞涛

师:同学们,说说我们所了解的海伦·凯勒的情况吧。(有生翻书状)不用,信口说说。

生:海伦凯勒很固执,很坚持自己。

师:大凡出色的人总会是有独特的想法和个性。

生:海伦的老师是安妮·莎莉文。

师:看来她记住了老师的名字。

生:海伦是美国人,著名的作家,教育家,慈善家。

师:啊,你了解了海伦的身份和国籍。我们一块来把这位同学刚说的情况来朗读一下。(生读)

师:我们了解她身体的状况吗。

生:(纷纷的说)聋——哑——盲(看来同学们还不是特别的有把握)。

师:我们一块来确认下她的身体的状况盲——聋——哑。(师指着自己的身体器官)我们的五官眼耳口鼻舌,海伦竟然有三官都是有残疾和障碍的,这个世界对这个可怜的孩子太不公平,太残酷了。说说吧,身处此境的人会是怎样的心境和生活状况,特别是一开始也是好好的呀。

生:会想到自杀。

师:当我们有了这样的想法的时候,我们会对生活的感受是。

生:感到崩溃。

生:感到绝望。

师:崩溃,绝望,《秋天的怀念》史铁生小时候可真有几分类似呀,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便会突然地暴怒起来。(生有所悟状)

师:暴怒,脆弱,崩溃一切人间的苦难都会袭击这个不幸的身体和灵魂。那这个家庭呢,爸爸妈妈会怎样?

生:会想到要替自己的孩子来承受。

师:可怜天下父母心,可又有什么办法呢?

生:或者会分崩离析。

师:高昂的医药费,沉重的家庭负担,足以击碎每一个脆弱的小心脏。来看看海伦是怎么描绘自己的。我们来把这段文字来读一下。(生读)

师:海伦将自己比作了什么?

生:一艘船。

师:行驶在?

生:大雾里。

师:这艘船上还缺少了什么?

生:指南针和探测仪?

师:这该会有什么危险呀。

生:会触礁。

生:会迷路。

生:会沉没于海底。

师:可见海伦曾经也脆弱,也绝望,也崩溃。我们都是一样的人,我们都是一样的肉体。此情此境,我们也来做个比喻来描摹一下海伦的处境。

生:像一株大树,失去了阳光。

生:像沙漠中迷路的独行者。

生:像没有阳光的向日葵。

师:没有阳光的向日葵,方向在哪里,敢问路在何方呀?

生:向风雨中飘摇的小鸟,没有妈妈的保护。

生:像一个人孤独的处在荒岛。

师:荒岛一个人,恐惧,灾难,一切的不可预料的危险。可是我们要活着,还是说再见——活着(生大声地喊)。尽管注定这个过程很难。我们再来读海伦的这句话。(生读)

师:海伦有没有放弃自己?她向往什么?(光明,生回答)大家注意这里用了几个感叹号?这感情的强度是一般还是极强?(生一一回答)这或许便是英文里的最高级了吧。我们再读一下。(生读,味道有些不够)

师:我们的声音都在被我们的理智多控制,无法表达这极端的向往。也许我们不会经历如此极端的情境,因而体验这极度的渴望。然而我们谁也不会没有见过嚎啕大哭,情感的宣泄,会像冲出栅栏的狮子。来,试试,歇斯底里地来一次。(生读,声音强度增强)

师:再来一次(生再读),我不再做任何的提醒和暗示,你们忘记自我的喊出来吧。(生喊)

当我们的声音一声强过一声,一声长过一声的时候,我们终于体会到什么样的声音来自生命的深处的呐喊。

师:海伦是幸运的,她的光明终于来到,这就是她的——安妮·莎莉文(生齐声喊)安妮是神仙吗?有魔法吗?(生一一地回答)好,我们来自由朗读这师生共处的岁月的文字,声音来的大一些吧,越大越要表扬的。(生自由读二分钟左右,我喊停)

师:(手拿水杯子)这是什么东西。

生:杯子。

师:这又是什么东西?

生:水。

师:这是水,H2,O。(我信口地一说,有生说道这是水的化学式)

师:对,再过两年的时候,我们都会知道,这是水的化学式,我们还会知道,氢气燃烧可以生成水,这水分子的结构是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师画),甚至我们未来会有机会在显微镜下来观察这令人惊叹而神往的分子结构图。海伦有机会吗?海伦能把这水和这家伙(杯子)如此轻松的分出来吗?(生一一地回答)

师:我们再次确认下,这分辨对于一个常人来说难吗?可海伦遇到了什么障碍?

生:杯子和水混为一谈。

师:如此一件对于常人来说简单的事实,海伦却如此这般的艰难,这算不算什么特殊的天才?这未来的路上还会有那些障碍?

生:找不到上厕所的路。

师:我突然觉得方向——东、西、南、北,一个盲人,如何感知方向对她带来的差异。

生:对,到处都一样,黑的。

师:还会有什么困难?

生:穿错了衣服?

师:这大约总是生活的障碍,还是可以触摸,或者人们帮帮的。再想想,学习和工作吧。他未来可是教育家呀,要像我一样站在台上说话的呀。

生:他或者写不了字呀。

生:盲人可以触摸。

生:说话,这怎么做得到。

师:一个又聋又哑的人是如何学会这说话的声音的。日常我们或许会见过听力障碍的人,发音总是有些别扭的。何况海伦如此这样,她是如何学会这说话的事呀。我们常人英文不也像上厕所拉不出来般,学得痛苦吗。海伦每一个词汇都要经历如此的苦痛。

师:可以想到,安妮莎莉文相伴海伦的学习的过程是难是易?(生选择,难)难,难如上青天,不过,安妮终于成功了。海伦,成长为一位美国,不,全世界著名的作家,教育家。我们来读读这段文字(生读)。

海伦是个奇迹,她以自强不息的顽强毅力,竟然一步步从地狱走上天堂,成为19世纪美国盲聋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并致力于为残疾人造福。美国《时代周刊》评选海伦·凯勒为“20世纪美国10大偶像之一”。

伟大的著名作家马克·吐温说:“19世纪有两个值得关注的人,一个是拿破仑,另一个就是海伦·凯勒。”

师:上个世纪,著名作家马克·吐温竟然将海伦比作拿破仑(师板书拿破仑三字,背着身子写,拧身一看竟三字重叠在一起)正常如我,亦写字如此,海伦呢。老师安妮·莎莉文该是一个怎样的人哪。请同学们仿照示例,结合课文中的具体情节来说说。

生:这是一个神奇的老师,六岁的海伦自从遇到了安妮,之后,她的生活就截然不同了,有了光明。

生:这是一位耐心的老师,杯水的争执,让海伦很不耐烦,将洋娃娃都摔碎了,老师没责怪。

师:这一摔的动作可是极不尊重的呀,老师特别能包容,若是换了人呀,两天或者就辞职啦,看来这耐心是我的二倍呀(生笑)。

生:这是一位有爱的老师,她教会我文字,启示我实践的真理,她让苦难中的我感到了幸福的光明。

生:这一位伟大的老师,她将自己的所有都给了海伦,一个字,一个字的陪伴。

师:这一次相处便是一辈子,一辈子的陪伴。

生:这是一位创造奇迹的老师,海伦终于成为全世界著名的作家、教育家。

师:不过,我们可以看到所有的奇迹的背后都是不断的努力。我们从海伦身上学到了什么东西呀。

生:坚强,不放弃,自强不息。

师:出示幻灯片(生默看,师口述)。谁是解开海伦的枷锁的人——安妮·莎莉文。(生回答)

1894年夏天,海伦出席了美国聋人语言教学促进会,并被安排到纽约赫马森聋人学校上学,学习数学、自然、法语、德语。在纽约期间,海伦结识了文学界的许多朋友。马克•吐温为她朗读自己的精彩短篇小说,他们建立了真挚友谊。霍姆斯博士在梅里迈克河边幽静的家里为她读《劳斯·豆》诗集,当读到最后两页时,霍姆斯把一个奴隶塑像放在她手中。这个蹲着的奴隶身上的锁链正好掉落下来,霍姆斯对海伦说:“她是你思想的解放者。”博士指的是安妮小姐(海伦•凯勒的老师安妮•莎莉文)。海伦的心中一阵激动,人世间美好的思想情操,隽永深沉的爱心,以及踏踏实实的追求,都像春天的种子(被安妮•沙利文)深深植入心田。

师:海伦有本书叫《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猜猜她第一天要看的人是谁?(老师,生齐答)善良的人所见总是相同的。默看这段文字,再读划线句子。(生读)这个句子,竟让我有些小小的感动,声音中略略一点哽咽。

第一天,我要看人,他们的善良、温厚与友谊使我的生活值得一过。首先,我希望长久地凝视我亲爱的老师,安妮.莎莉文.梅西太太的面庞,当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她就来到了我面前,为我打开了外面的世界,以便我能够将它珍藏在我的记忆中,而且还要研究她的容貌,发现她出自同情心的温柔和耐心的生动迹象,她正是以此来完成教育我的艰巨任务的。我希望从她的眼睛里看到能使她在困难面前站得稳的坚强性格,并且看到她那经常向我流露的、对于全人类的同情。

师:同学们,看课题,喊出来。谁再塑了海伦?(安妮莎莉文,生齐答)我们读书海伦,现在给老师发一封微信吧。

生:谢谢你,老师!

师:一切尽在不言中。

生:老师谢谢你!你是我生命的支点,汪洋里一艘风雨飘摇的行船,在大雾中迷茫而彷徨,暴风雨击打着她,暗礁威胁着她,然而你给了她灯塔般的明光!

师:我们为她的发言鼓掌。

作者简介:

邢飞涛,陕西省周至县乡村学校语文教师。爱语文,喜欢湿地。

免费下载这份资料?立即下载

你对《再塑生命的人》的评课有什么看法?

再塑生命的人评课用语优缺点及建议如下:

1.优点:

内容丰富,《再塑生命的人》课程内容广泛,涉及到人生哲理、自我探索、目标设定、情绪管理等多个方面,能够全面引导学生思考和成长。

激发思考,课程注重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案例分析等方式激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实践性强,课程注重实践操作,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和应用课程内容,达到实际应用的目的。

2.缺点:

缺乏科学性,由于《再塑生命的人》课程较为励志和心理导向,可能在一些内容上缺乏科学依据和研究支持,导致评价缺乏客观性。

七年级上册《再塑生命的人》优秀教案

七年级学生的学习热情高,学习习惯处于养成阶段,对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已经有所了解,那么《再塑生命的人》好的教案怎么写?以下仅供参考!

【教材分析】

《再塑生命的人》是人教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2篇课文。这个单元选取的文章反映的是青少年的学习生活,通过不同时代、不同国度的孩子们的学习生活,给我们以学习和生活的启迪。

本文选自海伦凯勒的散文代表作《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一篇记叙性散文,讲述了海伦凯勒在七岁时得到莎莉文老师爱的教育而重获“光明”的故事。课文展现的人文内涵丰富,莎莉文老师深沉的爱和独特的教育方式让人记忆深刻。而且这篇课文的语言清新朴实,表达上将叙事和抒情有机结合,在能力的培养方面和情感的提升方面,都能对学生起到促进作用。

七年级学生的学习热情高,学习习惯处于养成阶段,而且对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已经有所了解,对于课文内容能够理清思路。他们在小学接触过关于海伦凯勒的故事,但他们对盲聋孩子的世界没有切身体会,也很难理解他们处于黑暗中的心情。另外,他们对于文本的分析和鉴赏能力还有待提高。

(一)知识与能力

积累重点字词;把握课文内容。

(二)过程与方法

1.在快速默读的过程中,培养从文中准确获取信息并进行语言概括的能力。

2.通过品读与揣摩,理解“再塑生命”的含义;品味课文优美细腻的语言。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领会莎莉文老师深沉的爱和独特的教育方式。

2.学习海伦凯勒热切求知、热爱生活的精神。

教学重点:研读课文,把握课文的思想内容。

教学难点:体会作为盲聋哑人的海伦凯勒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情境设置法、诵读法、合作探究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一、 盲人猜字,设置情境。

教师请两名同学做盲人猜字的游戏:一名同学按照卡片上所出示的字在蒙上眼睛的另一位同学手心上写字,另一名同学猜字。

请猜字的同学说说感受。

师:同学们,世界是多姿多彩的,我们可以看到阳光的色彩斑斓,听到鸟鸣的婉转动人。但还有一种人,他们生活在没有色彩,没有声音的世界里,他们的生活方式就是“盲人猜字”。对于他们来说,能生存下来已需要足够的勇气,而要出类拔萃,那简直就是一个奇迹。今天,就让我们见证一个奇迹的诞生,一起走进海伦凯勒的心灵世界。

课件展示:19世纪出了两个杰出人物:一个是拿破仑,一个是海伦凯勒。 ——马克吐温。

【设计意图】以“盲人猜字”这个游戏导入,为学生创设一种情境,让他们尝试着体会盲聋人的世界,为下面的教学过程的开展做好铺垫。

二、整体感知,背景了解。

(一)析字正音,疏通字词。

(二)文题切入,了解背景。

1.初识“再塑生命”的含义。

师:同学们,我们首先来看题目“再塑生命的人”,“塑”是什么意思?

学生回答(塑造)。

师:同学们觉得“再塑生命”是什么意思?

学生回答(意指“重新塑造生命、重新获得生命”。文中指海伦的生命希望和热诚在安妮老师的教育下被唤醒,使她从寂静又黑暗的孤独世界回到了光明和快乐之中。这里首先引导学生说出字面意思。)

2.初读课文,思考问题。

教师请学生朗读第一段,抓住最后一句中“回想此前和此后截然不同的生活”,要求学生结合大屏幕上出示的问题快速地默读课文:

尝试概括文中海伦凯勒“此前”和“此后”的生活状况。

默读后小组讨论,代表发言。

师:这篇课文中是谁再塑了谁的生命?(莎莉文再塑海伦凯勒的生命)

那么莎莉文老师到来之前,海伦.凯勒是什么样子的呢?从课文中找出关键词句划出来,请同学回答海伦“此前”的生活。

学生回答(第三段“愤怒、苦恼,已经疲惫不堪了”;第四段“像大雾中的航船,既没有指南针也没有探测仪”……)。

师:同学们想一下,海伦凯勒为什么会“愤怒、苦恼、疲惫不堪”,有谁能猜透她的心事吗?

学生发言。

师:对于我们这些正常人来说,可能很难理解海伦凯勒作为一个盲聋孩子的心情。那就让我们试着去走进她的内心。

课件展示:海伦一岁半的时候,突患急性脑充血病,连日的高烧使她昏迷不醒。当她苏醒过来,就失去了常人生来具有的视觉和听觉,甚至无法用嘴说出自己的哪怕一个小小的心愿。从此,她坠入了一个黑暗而沉寂的世界,陷进了痛苦的深渊。由于对外部世界无从知晓,海伦的脾气也变得古怪,动辄大发雷霆。她经常扑倒在地上,发出阵阵尖叫;起牀后拒不洗脸;吃饭时调皮捣蛋。关于小时候的这段经历,海伦写道:那时,我仿佛感到被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抓着,于是拼命想挣脱这种束缚。

师:关于这点,她在本文中的描述就是:“当时的我,经过几个星期的愤怒、苦恼,已经疲惫不堪了。”

师:现在大家可以理解小海伦凯勒为何那么愤怒、苦恼了吗?这是因为她对外面的世界无从知晓,她的内心很害怕,她很想挣脱出黑暗的无声的世界,以至于在不理解她的人看来她就显得有些古怪了。

3.了解莎莉文老师和海伦凯勒

师:“再塑”了生命,海伦凯勒的生活就发生了变化,她之后的生活是怎样的呢?

学生发言(在课文中为获得了“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

课件补充背景资料:好学、坚毅、敏察、极高的悟性以及丰富的情感是海伦的突出特点,她在心灵深处大睁着一双好奇的眼睛。她靠着自己不懈的努力,考进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女子学院。大学期间,在师长的鼓励下,她开始写作。在以优异成绩毕业后,她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业,并在繁忙的工作中先后完成了14部具有世界影响的著作。最著名的是其自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本文就节选自其中。

(她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20世纪美国十大英雄偶像。)

师:海伦凯勒所创造的奇迹与她自身的努力密不可分,但她能走出心灵障碍,重塑生命,却不能不归功于她伟大的老师——安妮莎莉文女士。

课件展示:安妮莎利文,波士顿珀金斯盲人学校毕业。她也曾是一个双目近乎失明的孩子,她接受教育海伦凯勒这一艰钜任务时还不到21岁。海伦是安妮莎莉文一生中第一个学生,也是唯一一个学生,在她身上倾注了安妮大半生的精力。没有安妮的关怀,海伦不可能取得巨大的成功。(如果说海伦是世界文学史上的奇迹,而安妮就是创造奇迹的人。)

【设计意图】通过课文题目的切入,从课文中找出关键词句,培养信息的提取和概括能力,了解海伦凯勒“再塑生命”前后的变化。接着自然地引出写作的背景,通过补充背景资料让学生了解海伦和莎莉文这两个伟大的人物,初步体会两个人物的精神,也为下面的文本探究打下基础。

三、见证“再塑生命”历程。

师:知道了海伦凯勒此前和此后的生活,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见证“再塑生命”的历程:

1. 莎莉文是怎样来塑造小海伦的呢?

(1)师:首先我们来看,莎莉文老师出现是在课文第几自然段?

课文第5自然段——相识。学生朗读,教师点拨,划出关键语句。(a.莎莉文老师对海伦的人生影响:“对我启示世间的真理、给我深切的爱。”b.前5段的铺垫:交代了莎莉文到“我”家的时间及对我的重要性,激发读者阅读欲望;介绍我内心的烦躁、苦恼、以及对光明的渴望,为下文埋下伏笔,又与下文经过莎莉文老师的指导,“我”对生活充满期望形成对比,突出莎莉文老师对“我”的重要性。)

(2)莎莉文怎样塑造小海伦——逐步引导她认识具体事物。(课文中用笔较多,如莎莉文作为陌生人第一次搂抱她,有意识地给她玩具,教她拼写出“doll”;让海伦一只手接触水流,在她的另一只手手心写“水”,使她领悟到“水”这个字的含义。)

2.课文详写了“再塑生命”的过程,那么这个过程是一帆风顺的吗?举例说一说。(引导学生分析段落:海伦学习“杯”和“水”的区别。)

参考:莎莉文老师教海伦凯勒认识“水”的过程并不顺利。海伦总是把“杯”和“水”搞混。莎莉文老师只好暂时丢下这个问题,重新练习布娃娃的游戏,分散海伦的注意,平息她烦躁的心情。然后带海伦.凯勒到井房散步,让她把一只手放在喷水口下面,感受水在手上流过,在她的另一只手上由慢到快地一次次拼写“water”,使她领悟到“水”这个字指的就是流过手上的凉凉的东西,这样才让海伦认识了水。

师:同学们可以回想一下自己小时候刚开始认字的时候是怎样的经历。(或者有没有弟弟妹妹,教他们写作业是否有困难,你是否不耐烦?)

【设计意图】在见证“再塑生命”的历程中,整体感知文意,理清课文思路。联系自己的生活体味海伦凯勒学习的艰辛和莎莉文老师的耐心爱心。

四、体味快乐,再悟情感。

1.体味“我”学习的快乐

师:刚才我们看到海伦凯勒学习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有时过程艰辛更能体会其中的快乐,那么在学有收获之后她有没有感到快乐呢?请同学们从整篇课文中寻找描写海伦凯勒学有收获后的动作行为或心理活动的语句。

参考:动作描写如:“我自豪极了,高兴得脸部都涨红了,立即跑下楼去,找到母亲,拼写给她看。”写出了海伦会拼写“doll”这个词时内心的自豪、激动之情;心理活动如:“我独自躺在牀上,心中充满了喜悦,企盼着新的一天快些来到。啊!世界上还有比我更幸福的孩子吗?”这句心理活动描写表现出海伦井房经历后求知的欲望油然而生,对生活充满了信心。

2.感悟作者情感

师:先前我们了解到幼年的海伦得病致残之后,性格变得古怪,但后来她却成为了一个有文化修养的大学生。这个“再塑生命”的过程,离不开的是莎莉文老师深沉的爱和独特的教育方式,大家能从课文中感受到海伦凯勒对莎莉文老师怎样的感情?

参考:课文开头写“老师安妮莎莉文来到我家的这一天,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天。”莎莉文老师到来的这一天是作者生命的重新开始,她甚至把莎莉文老师称为再塑生命的人。在作者心中莎莉文老师是光明的使者,她到来时作者这样描述自己内心的感受:“我心里无声地呼喊着:‘光明!光明!快给我光明!’正在这时,爱的光明照到了作者身上。“她就是那个来对我启示世间的真理、给我深切的爱的人——安妮莎莉文老师。”课文更多的还是通过写莎莉文老师对我的理解、关爱、教育的具体言行来表达作者的感激、崇敬之情。

【设计意图】通过课文中海伦学有收获后的细致描写体味她学习的艰辛和收获的快乐,感悟作者对莎莉文老师的感激之情。

教师小结:同学们,今天我们见证了海伦凯勒“再塑生命”的历程,感受到了海伦凯勒生活在黑暗里的无助和学习的艰辛。而莎莉文老师的出现,她对海伦倾注的爱和热情让海伦凯勒重新见到了光明和希望,现在同学们对于再塑生命的含义有没有更深层的理解呢?同学们可以带着这个思考再读课文,寻找课文中打动你的语句,下节课我们一起来分享和品味。

作业布置:读读写写;思考再塑生命的深层含义;熟读课文,寻找课文中打动你的语句;课外阅读《了解“爱”的含义》。

板书设计: 再塑生命的人

之前:黑暗 之后:光明

一、回顾,品评。

1.回顾文题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走进了海伦凯勒的内心世界,见证了她重塑生命的历程。现在有谁能告诉我,海伦凯勒为什么称莎莉文老师为“再塑生命的人”?

学生回答。(参考:文中“再塑生命”是指“爱的光明照在了我的身上”

本来“在我的那个寂静而又黑暗的世界里,根本就不会有温柔和同情”,但是

在莎莉文老师的教育下“我”的灵魂被唤醒

再次拥有“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这里的光明一词用其比喻义)。正如作者自己所说的“她就是那个来对我启示世间的真理、给我深切的爱的人”,从这个意义上说

莎莉文老师是“再塑生命的人”。“再塑生命”一词表达了作者对莎莉文老师的无比敬爱和感激之情。 )

2.品味语言

师:这篇课文文笔优美,充满诗情画意,再读课文之后你发现了哪些优美的打动你的语句呢?现在让我们来分享交流一下。

学生发言,根据学生的选择进行赏析。(如“朋友,你可曾在茫茫大雾中航行过?在雾中神情紧张地驾驶着一条大船,小心翼翼地缓慢地向对岸驶去,心儿怦怦直跳,唯恐发生意外。”形象地写出了海伦凯勒内心的迷惘、无所适从,以及对光明的渴盼。)

【设计意图】回顾课文内容,理解“再塑生命”的深层含义。通过分享品评文中优美的语言增强学生对语言的感受力。可适度穿插朗读指导,让学生融入情感,提高朗读水平。

二、探究再塑生命的要素

师:海伦凯勒最终战胜了挫折,创造了奇迹,得益于完成了生命的再塑历程。同学们,看完了她的故事,你觉得她成功地再塑生命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从两方面引导:莎莉文老师和海伦自身。(提示:“塑”的本义是用泥土捏人,如果莎莉文老师捏的是泥人,还能有如此大的成就吗?)

参考:a.莎莉文老师富有爱心且独特的教学艺术;b.海伦凯勒自身:毅力(小海伦没有放弃去认识文字);灵感(小海伦通过水受到了启发);求知欲(小海伦对新事物拥有极大的热情)……(根据学生回答补充。)

师:现在我们可以看出海伦凯勒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呢?(聪明好学,坚强有毅力,自强不息,情感丰富,热爱生活……)

拓展延伸(针对海伦凯勒的坚毅)

师:海伦凯勒没有被不幸的命运打败,她勇敢地生活、快乐地学习。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人也是克服了自身缺陷,刻画出了美丽的人生,除了本文的海伦凯勒,你还知道哪些人?

学生交流,课件展示相关人物:贝多芬:德国伟大的作曲家贝多芬26岁时听觉衰退,35岁时完全耳聋……——世界不给他欢乐,他却创造了欢乐给予世界;奥斯特洛夫斯基:苏联作家,25岁全身瘫痪 双目失明……以顽强的意志创作了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上海聋人足球队的故事。

【设计意图】通过探究再塑生命的要素,感悟莎莉文的爱的教育;体会海伦凯勒的性格特点,学习海伦凯勒所表现出的自强不息的精神。

三、“爱”的教育

师:海伦凯勒是坚强的,课文中,在莎莉文老师细心耐心的教导下,她逐渐认识了具体事物学会了拼写。海伦对莎莉文老师怀着深深的感激之情,仔细揣摩,莎莉文老师教给海伦的仅仅是知识吗?

参考:莎莉文老师教给了海伦一种认识世界的方式:用自己的爱去感受世界最美好的一面,去善待每一个生命,水是有生命的,大自然是有生命的,爱让我们的生活变得美好。(可结合文中海伦凯勒对洋娃娃前后态度的变化:“我并不惭愧,也不悔恨,我对洋娃娃并没有爱。”——“想起刚才的所作所为,我悔恨莫及,两眼浸满了泪水,这是生平第一次。”)

阅读分享:交流第一课时布置的课外阅读(《了解“爱”的含义》)的阅读感受,体会“爱”的教育。

师:根据之前的内容,你认为莎莉文老师是怎样的一位老师?

参考:莎莉文老师是一个有极大的耐心和爱心,有良好的教学方法的好老师。(海伦在认识莎莉文老师之前,她对世界的感受是不全面的,她的一切只能靠有限的触摸来完成。在认识莎莉文老师之后,她认识世界的范围扩大了,而且从感性认识上升到了理性认识。这个过程对常人来说并没有什么,但对于一个盲人,聋哑人来说就显得不可思议了。)

【设计意图】课外延伸,学生通过阅读相关美文感悟莎莉文老师的爱的教育,领会莎莉文老师隽永深沉的爱心和高超的教育艺术。

课堂小结:回顾再塑生命的历程,想像海伦的种种努力以及她所遇到的种种艰辛,我们不难发现,海伦凯勒是坚强的,而她的重生则源于莎莉文老师无私的爱。莎莉文老师不仅教给海伦爱的真谛,她自己也正是用爱改变了海伦的人生,她就是再塑海伦生命的人。

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希望同学们学习海伦凯勒的自强不息,勇敢面对一切;领会莎莉文老师的爱的教育,用爱点燃光明。跟随着这两个伟大人物的脚步,创造属于你自己的生命奇迹。

作业布置:课外阅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摘录语句,写写读后感。

板书设计:

两个人物 两种精神

再塑生命的人课件ppt一等奖

七年级学生的学习热情高,学习习惯处于养成阶段,对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已经有所了解,那么《再塑生命的人》好的教案怎么写?以下仅供参考!

【教材分析】

《再塑生命的人》是人教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2篇课文。这个单元选取的文章反映的是青少年的学习生活,通过不同时代、不同国度的孩子们的学习生活,给我们以学习和生活的启迪。

本文选自海伦凯勒的散文代表作《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一篇记叙性散文,讲述了海伦凯勒在七岁时得到莎莉文老师爱的教育而重获“光明”的故事。课文展现的人文内涵丰富,莎莉文老师深沉的爱和独特的教育方式让人记忆深刻。而且这篇课文的语言清新朴实,表达上将叙事和抒情有机结合,在能力的培养方面和情感的提升方面,都能对学生起到促进作用。

七年级学生的学习热情高,学习习惯处于养成阶段,而且对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已经有所了解,对于课文内容能够理清思路。他们在小学接触过关于海伦凯勒的故事,但他们对盲聋孩子的世界没有切身体会,也很难理解他们处于黑暗中的心情。另外,他们对于文本的分析和鉴赏能力还有待提高。

(一)知识与能力

积累重点字词;把握课文内容。

(二)过程与方法

1.在快速默读的过程中,培养从文中准确获取信息并进行语言概括的能力。

2.通过品读与揣摩,理解“再塑生命”的含义;品味课文优美细腻的语言。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领会莎莉文老师深沉的爱和独特的教育方式。

2.学习海伦凯勒热切求知、热爱生活的精神。

教学重点:研读课文,把握课文的思想内容。

教学难点:体会作为盲聋哑人的海伦凯勒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情境设置法、诵读法、合作探究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一、 盲人猜字,设置情境。

教师请两名同学做盲人猜字的游戏:一名同学按照卡片上所出示的字在蒙上眼睛的另一位同学手心上写字,另一名同学猜字。

请猜字的同学说说感受。

师:同学们,世界是多姿多彩的,我们可以看到阳光的色彩斑斓,听到鸟鸣的婉转动人。但还有一种人,他们生活在没有色彩,没有声音的世界里,他们的生活方式就是“盲人猜字”。对于他们来说,能生存下来已需要足够的勇气,而要出类拔萃,那简直就是一个奇迹。今天,就让我们见证一个奇迹的诞生,一起走进海伦凯勒的心灵世界。

课件展示:19世纪出了两个杰出人物:一个是拿破仑,一个是海伦凯勒。 ——马克吐温。

【设计意图】以“盲人猜字”这个游戏导入,为学生创设一种情境,让他们尝试着体会盲聋人的世界,为下面的教学过程的开展做好铺垫。

二、整体感知,背景了解。

(一)析字正音,疏通字词。

(二)文题切入,了解背景。

1.初识“再塑生命”的含义。

师:同学们,我们首先来看题目“再塑生命的人”,“塑”是什么意思?

学生回答(塑造)。

师:同学们觉得“再塑生命”是什么意思?

学生回答(意指“重新塑造生命、重新获得生命”。文中指海伦的生命希望和热诚在安妮老师的教育下被唤醒,使她从寂静又黑暗的孤独世界回到了光明和快乐之中。这里首先引导学生说出字面意思。)

2.初读课文,思考问题。

教师请学生朗读第一段,抓住最后一句中“回想此前和此后截然不同的生活”,要求学生结合大屏幕上出示的问题快速地默读课文:

尝试概括文中海伦凯勒“此前”和“此后”的生活状况。

默读后小组讨论,代表发言。

师:这篇课文中是谁再塑了谁的生命?(莎莉文再塑海伦凯勒的生命)

那么莎莉文老师到来之前,海伦.凯勒是什么样子的呢?从课文中找出关键词句划出来,请同学回答海伦“此前”的生活。

学生回答(第三段“愤怒、苦恼,已经疲惫不堪了”;第四段“像大雾中的航船,既没有指南针也没有探测仪”……)。

师:同学们想一下,海伦凯勒为什么会“愤怒、苦恼、疲惫不堪”,有谁能猜透她的心事吗?

学生发言。

师:对于我们这些正常人来说,可能很难理解海伦凯勒作为一个盲聋孩子的心情。那就让我们试着去走进她的内心。

课件展示:海伦一岁半的时候,突患急性脑充血病,连日的高烧使她昏迷不醒。当她苏醒过来,就失去了常人生来具有的视觉和听觉,甚至无法用嘴说出自己的哪怕一个小小的心愿。从此,她坠入了一个黑暗而沉寂的世界,陷进了痛苦的深渊。由于对外部世界无从知晓,海伦的脾气也变得古怪,动辄大发雷霆。她经常扑倒在地上,发出阵阵尖叫;起牀后拒不洗脸;吃饭时调皮捣蛋。关于小时候的这段经历,海伦写道:那时,我仿佛感到被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抓着,于是拼命想挣脱这种束缚。

师:关于这点,她在本文中的描述就是:“当时的我,经过几个星期的愤怒、苦恼,已经疲惫不堪了。”

师:现在大家可以理解小海伦凯勒为何那么愤怒、苦恼了吗?这是因为她对外面的世界无从知晓,她的内心很害怕,她很想挣脱出黑暗的无声的世界,以至于在不理解她的人看来她就显得有些古怪了。

3.了解莎莉文老师和海伦凯勒

师:“再塑”了生命,海伦凯勒的生活就发生了变化,她之后的生活是怎样的呢?

学生发言(在课文中为获得了“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

课件补充背景资料:好学、坚毅、敏察、极高的悟性以及丰富的情感是海伦的突出特点,她在心灵深处大睁着一双好奇的眼睛。她靠着自己不懈的努力,考进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女子学院。大学期间,在师长的鼓励下,她开始写作。在以优异成绩毕业后,她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业,并在繁忙的工作中先后完成了14部具有世界影响的著作。最著名的是其自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本文就节选自其中。

(她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20世纪美国十大英雄偶像。)

师:海伦凯勒所创造的奇迹与她自身的努力密不可分,但她能走出心灵障碍,重塑生命,却不能不归功于她伟大的老师——安妮莎莉文女士。

课件展示:安妮莎利文,波士顿珀金斯盲人学校毕业。她也曾是一个双目近乎失明的孩子,她接受教育海伦凯勒这一艰钜任务时还不到21岁。海伦是安妮莎莉文一生中第一个学生,也是唯一一个学生,在她身上倾注了安妮大半生的精力。没有安妮的关怀,海伦不可能取得巨大的成功。(如果说海伦是世界文学史上的奇迹,而安妮就是创造奇迹的人。)

【设计意图】通过课文题目的切入,从课文中找出关键词句,培养信息的提取和概括能力,了解海伦凯勒“再塑生命”前后的变化。接着自然地引出写作的背景,通过补充背景资料让学生了解海伦和莎莉文这两个伟大的人物,初步体会两个人物的精神,也为下面的文本探究打下基础。

三、见证“再塑生命”历程。

师:知道了海伦凯勒此前和此后的生活,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见证“再塑生命”的历程:

1. 莎莉文是怎样来塑造小海伦的呢?

(1)师:首先我们来看,莎莉文老师出现是在课文第几自然段?

课文第5自然段——相识。学生朗读,教师点拨,划出关键语句。(a.莎莉文老师对海伦的人生影响:“对我启示世间的真理、给我深切的爱。”b.前5段的铺垫:交代了莎莉文到“我”家的时间及对我的重要性,激发读者阅读欲望;介绍我内心的烦躁、苦恼、以及对光明的渴望,为下文埋下伏笔,又与下文经过莎莉文老师的指导,“我”对生活充满期望形成对比,突出莎莉文老师对“我”的重要性。)

(2)莎莉文怎样塑造小海伦——逐步引导她认识具体事物。(课文中用笔较多,如莎莉文作为陌生人第一次搂抱她,有意识地给她玩具,教她拼写出“doll”;让海伦一只手接触水流,在她的另一只手手心写“水”,使她领悟到“水”这个字的含义。)

2.课文详写了“再塑生命”的过程,那么这个过程是一帆风顺的吗?举例说一说。(引导学生分析段落:海伦学习“杯”和“水”的区别。)

参考:莎莉文老师教海伦凯勒认识“水”的过程并不顺利。海伦总是把“杯”和“水”搞混。莎莉文老师只好暂时丢下这个问题,重新练习布娃娃的游戏,分散海伦的注意,平息她烦躁的心情。然后带海伦.凯勒到井房散步,让她把一只手放在喷水口下面,感受水在手上流过,在她的另一只手上由慢到快地一次次拼写“water”,使她领悟到“水”这个字指的就是流过手上的凉凉的东西,这样才让海伦认识了水。

师:同学们可以回想一下自己小时候刚开始认字的时候是怎样的经历。(或者有没有弟弟妹妹,教他们写作业是否有困难,你是否不耐烦?)

【设计意图】在见证“再塑生命”的历程中,整体感知文意,理清课文思路。联系自己的生活体味海伦凯勒学习的艰辛和莎莉文老师的耐心爱心。

四、体味快乐,再悟情感。

1.体味“我”学习的快乐

师:刚才我们看到海伦凯勒学习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有时过程艰辛更能体会其中的快乐,那么在学有收获之后她有没有感到快乐呢?请同学们从整篇课文中寻找描写海伦凯勒学有收获后的动作行为或心理活动的语句。

参考:动作描写如:“我自豪极了,高兴得脸部都涨红了,立即跑下楼去,找到母亲,拼写给她看。”写出了海伦会拼写“doll”这个词时内心的自豪、激动之情;心理活动如:“我独自躺在牀上,心中充满了喜悦,企盼着新的一天快些来到。啊!世界上还有比我更幸福的孩子吗?”这句心理活动描写表现出海伦井房经历后求知的欲望油然而生,对生活充满了信心。

2.感悟作者情感

师:先前我们了解到幼年的海伦得病致残之后,性格变得古怪,但后来她却成为了一个有文化修养的大学生。这个“再塑生命”的过程,离不开的是莎莉文老师深沉的爱和独特的教育方式,大家能从课文中感受到海伦凯勒对莎莉文老师怎样的感情?

参考:课文开头写“老师安妮莎莉文来到我家的这一天,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天。”莎莉文老师到来的这一天是作者生命的重新开始,她甚至把莎莉文老师称为再塑生命的人。在作者心中莎莉文老师是光明的使者,她到来时作者这样描述自己内心的感受:“我心里无声地呼喊着:‘光明!光明!快给我光明!’正在这时,爱的光明照到了作者身上。“她就是那个来对我启示世间的真理、给我深切的爱的人——安妮莎莉文老师。”课文更多的还是通过写莎莉文老师对我的理解、关爱、教育的具体言行来表达作者的感激、崇敬之情。

【设计意图】通过课文中海伦学有收获后的细致描写体味她学习的艰辛和收获的快乐,感悟作者对莎莉文老师的感激之情。

教师小结:同学们,今天我们见证了海伦凯勒“再塑生命”的历程,感受到了海伦凯勒生活在黑暗里的无助和学习的艰辛。而莎莉文老师的出现,她对海伦倾注的爱和热情让海伦凯勒重新见到了光明和希望,现在同学们对于再塑生命的含义有没有更深层的理解呢?同学们可以带着这个思考再读课文,寻找课文中打动你的语句,下节课我们一起来分享和品味。

作业布置:读读写写;思考再塑生命的深层含义;熟读课文,寻找课文中打动你的语句;课外阅读《了解“爱”的含义》。

板书设计: 再塑生命的人

之前:黑暗 之后:光明

一、回顾,品评。

1.回顾文题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走进了海伦凯勒的内心世界,见证了她重塑生命的历程。现在有谁能告诉我,海伦凯勒为什么称莎莉文老师为“再塑生命的人”?

学生回答。(参考:文中“再塑生命”是指“爱的光明照在了我的身上”

本来“在我的那个寂静而又黑暗的世界里,根本就不会有温柔和同情”,但是

在莎莉文老师的教育下“我”的灵魂被唤醒

再次拥有“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这里的光明一词用其比喻义)。正如作者自己所说的“她就是那个来对我启示世间的真理、给我深切的爱的人”,从这个意义上说

莎莉文老师是“再塑生命的人”。“再塑生命”一词表达了作者对莎莉文老师的无比敬爱和感激之情。 )

2.品味语言

师:这篇课文文笔优美,充满诗情画意,再读课文之后你发现了哪些优美的打动你的语句呢?现在让我们来分享交流一下。

学生发言,根据学生的选择进行赏析。(如“朋友,你可曾在茫茫大雾中航行过?在雾中神情紧张地驾驶着一条大船,小心翼翼地缓慢地向对岸驶去,心儿怦怦直跳,唯恐发生意外。”形象地写出了海伦凯勒内心的迷惘、无所适从,以及对光明的渴盼。)

【设计意图】回顾课文内容,理解“再塑生命”的深层含义。通过分享品评文中优美的语言增强学生对语言的感受力。可适度穿插朗读指导,让学生融入情感,提高朗读水平。

二、探究再塑生命的要素

师:海伦凯勒最终战胜了挫折,创造了奇迹,得益于完成了生命的再塑历程。同学们,看完了她的故事,你觉得她成功地再塑生命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从两方面引导:莎莉文老师和海伦自身。(提示:“塑”的本义是用泥土捏人,如果莎莉文老师捏的是泥人,还能有如此大的成就吗?)

参考:a.莎莉文老师富有爱心且独特的教学艺术;b.海伦凯勒自身:毅力(小海伦没有放弃去认识文字);灵感(小海伦通过水受到了启发);求知欲(小海伦对新事物拥有极大的热情)……(根据学生回答补充。)

师:现在我们可以看出海伦凯勒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呢?(聪明好学,坚强有毅力,自强不息,情感丰富,热爱生活……)

拓展延伸(针对海伦凯勒的坚毅)

师:海伦凯勒没有被不幸的命运打败,她勇敢地生活、快乐地学习。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人也是克服了自身缺陷,刻画出了美丽的人生,除了本文的海伦凯勒,你还知道哪些人?

学生交流,课件展示相关人物:贝多芬:德国伟大的作曲家贝多芬26岁时听觉衰退,35岁时完全耳聋……——世界不给他欢乐,他却创造了欢乐给予世界;奥斯特洛夫斯基:苏联作家,25岁全身瘫痪 双目失明……以顽强的意志创作了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上海聋人足球队的故事。

【设计意图】通过探究再塑生命的要素,感悟莎莉文的爱的教育;体会海伦凯勒的性格特点,学习海伦凯勒所表现出的自强不息的精神。

三、“爱”的教育

师:海伦凯勒是坚强的,课文中,在莎莉文老师细心耐心的教导下,她逐渐认识了具体事物学会了拼写。海伦对莎莉文老师怀着深深的感激之情,仔细揣摩,莎莉文老师教给海伦的仅仅是知识吗?

参考:莎莉文老师教给了海伦一种认识世界的方式:用自己的爱去感受世界最美好的一面,去善待每一个生命,水是有生命的,大自然是有生命的,爱让我们的生活变得美好。(可结合文中海伦凯勒对洋娃娃前后态度的变化:“我并不惭愧,也不悔恨,我对洋娃娃并没有爱。”——“想起刚才的所作所为,我悔恨莫及,两眼浸满了泪水,这是生平第一次。”)

阅读分享:交流第一课时布置的课外阅读(《了解“爱”的含义》)的阅读感受,体会“爱”的教育。

师:根据之前的内容,你认为莎莉文老师是怎样的一位老师?

参考:莎莉文老师是一个有极大的耐心和爱心,有良好的教学方法的好老师。(海伦在认识莎莉文老师之前,她对世界的感受是不全面的,她的一切只能靠有限的触摸来完成。在认识莎莉文老师之后,她认识世界的范围扩大了,而且从感性认识上升到了理性认识。这个过程对常人来说并没有什么,但对于一个盲人,聋哑人来说就显得不可思议了。)

【设计意图】课外延伸,学生通过阅读相关美文感悟莎莉文老师的爱的教育,领会莎莉文老师隽永深沉的爱心和高超的教育艺术。

课堂小结:回顾再塑生命的历程,想像海伦的种种努力以及她所遇到的种种艰辛,我们不难发现,海伦凯勒是坚强的,而她的重生则源于莎莉文老师无私的爱。莎莉文老师不仅教给海伦爱的真谛,她自己也正是用爱改变了海伦的人生,她就是再塑海伦生命的人。

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希望同学们学习海伦凯勒的自强不息,勇敢面对一切;领会莎莉文老师的爱的教育,用爱点燃光明。跟随着这两个伟大人物的脚步,创造属于你自己的生命奇迹。

作业布置:课外阅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摘录语句,写写读后感。

板书设计:

两个人物 两种精神

再塑生命的人优质课教学实录

《再塑生命的人》课堂实录

执教——邢飞涛

师:同学们,说说我们所了解的海伦·凯勒的情况吧。(有生翻书状)不用,信口说说。

生:海伦凯勒很固执,很坚持自己。

师:大凡出色的人总会是有独特的想法和个性。

生:海伦的老师是安妮·莎莉文。

师:看来她记住了老师的名字。

生:海伦是美国人,著名的作家,教育家,慈善家。

师:啊,你了解了海伦的身份和国籍。我们一块来把这位同学刚说的情况来朗读一下。(生读)

师:我们了解她身体的状况吗。

生:(纷纷的说)聋——哑——盲(看来同学们还不是特别的有把握)。

师:我们一块来确认下她的身体的状况盲——聋——哑。(师指着自己的身体器官)我们的五官眼耳口鼻舌,海伦竟然有三官都是有残疾和障碍的,这个世界对这个可怜的孩子太不公平,太残酷了。说说吧,身处此境的人会是怎样的心境和生活状况,特别是一开始也是好好的呀。

生:会想到自杀。

师:当我们有了这样的想法的时候,我们会对生活的感受是。

生:感到崩溃。

生:感到绝望。

师:崩溃,绝望,《秋天的怀念》史铁生小时候可真有几分类似呀,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便会突然地暴怒起来。(生有所悟状)

师:暴怒,脆弱,崩溃一切人间的苦难都会袭击这个不幸的身体和灵魂。那这个家庭呢,爸爸妈妈会怎样?

生:会想到要替自己的孩子来承受。

师:可怜天下父母心,可又有什么办法呢?

生:或者会分崩离析。

师:高昂的医药费,沉重的家庭负担,足以击碎每一个脆弱的小心脏。来看看海伦是怎么描绘自己的。我们来把这段文字来读一下。(生读)

师:海伦将自己比作了什么?

生:一艘船。

师:行驶在?

生:大雾里。

师:这艘船上还缺少了什么?

生:指南针和探测仪?

师:这该会有什么危险呀。

生:会触礁。

生:会迷路。

生:会沉没于海底。

师:可见海伦曾经也脆弱,也绝望,也崩溃。我们都是一样的人,我们都是一样的肉体。此情此境,我们也来做个比喻来描摹一下海伦的处境。

生:像一株大树,失去了阳光。

生:像沙漠中迷路的独行者。

生:像没有阳光的向日葵。

师:没有阳光的向日葵,方向在哪里,敢问路在何方呀?

生:向风雨中飘摇的小鸟,没有妈妈的保护。

生:像一个人孤独的处在荒岛。

师:荒岛一个人,恐惧,灾难,一切的不可预料的危险。可是我们要活着,还是说再见——活着(生大声地喊)。尽管注定这个过程很难。我们再来读海伦的这句话。(生读)

师:海伦有没有放弃自己?她向往什么?(光明,生回答)大家注意这里用了几个感叹号?这感情的强度是一般还是极强?(生一一回答)这或许便是英文里的最高级了吧。我们再读一下。(生读,味道有些不够)

师:我们的声音都在被我们的理智多控制,无法表达这极端的向往。也许我们不会经历如此极端的情境,因而体验这极度的渴望。然而我们谁也不会没有见过嚎啕大哭,情感的宣泄,会像冲出栅栏的狮子。来,试试,歇斯底里地来一次。(生读,声音强度增强)

师:再来一次(生再读),我不再做任何的提醒和暗示,你们忘记自我的喊出来吧。(生喊)

当我们的声音一声强过一声,一声长过一声的时候,我们终于体会到什么样的声音来自生命的深处的呐喊。

师:海伦是幸运的,她的光明终于来到,这就是她的——安妮·莎莉文(生齐声喊)安妮是神仙吗?有魔法吗?(生一一地回答)好,我们来自由朗读这师生共处的岁月的文字,声音来的大一些吧,越大越要表扬的。(生自由读二分钟左右,我喊停)

师:(手拿水杯子)这是什么东西。

生:杯子。

师:这又是什么东西?

生:水。

师:这是水,H2,O。(我信口地一说,有生说道这是水的化学式)

师:对,再过两年的时候,我们都会知道,这是水的化学式,我们还会知道,氢气燃烧可以生成水,这水分子的结构是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师画),甚至我们未来会有机会在显微镜下来观察这令人惊叹而神往的分子结构图。海伦有机会吗?海伦能把这水和这家伙(杯子)如此轻松的分出来吗?(生一一地回答)

师:我们再次确认下,这分辨对于一个常人来说难吗?可海伦遇到了什么障碍?

生:杯子和水混为一谈。

师:如此一件对于常人来说简单的事实,海伦却如此这般的艰难,这算不算什么特殊的天才?这未来的路上还会有那些障碍?

生:找不到上厕所的路。

师:我突然觉得方向——东、西、南、北,一个盲人,如何感知方向对她带来的差异。

生:对,到处都一样,黑的。

师:还会有什么困难?

生:穿错了衣服?

师:这大约总是生活的障碍,还是可以触摸,或者人们帮帮的。再想想,学习和工作吧。他未来可是教育家呀,要像我一样站在台上说话的呀。

生:他或者写不了字呀。

生:盲人可以触摸。

生:说话,这怎么做得到。

师:一个又聋又哑的人是如何学会这说话的声音的。日常我们或许会见过听力障碍的人,发音总是有些别扭的。何况海伦如此这样,她是如何学会这说话的事呀。我们常人英文不也像上厕所拉不出来般,学得痛苦吗。海伦每一个词汇都要经历如此的苦痛。

师:可以想到,安妮莎莉文相伴海伦的学习的过程是难是易?(生选择,难)难,难如上青天,不过,安妮终于成功了。海伦,成长为一位美国,不,全世界著名的作家,教育家。我们来读读这段文字(生读)。

海伦是个奇迹,她以自强不息的顽强毅力,竟然一步步从地狱走上天堂,成为19世纪美国盲聋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并致力于为残疾人造福。美国《时代周刊》评选海伦·凯勒为“20世纪美国10大偶像之一”。

伟大的著名作家马克·吐温说:“19世纪有两个值得关注的人,一个是拿破仑,另一个就是海伦·凯勒。”

师:上个世纪,著名作家马克·吐温竟然将海伦比作拿破仑(师板书拿破仑三字,背着身子写,拧身一看竟三字重叠在一起)正常如我,亦写字如此,海伦呢。老师安妮·莎莉文该是一个怎样的人哪。请同学们仿照示例,结合课文中的具体情节来说说。

生:这是一个神奇的老师,六岁的海伦自从遇到了安妮,之后,她的生活就截然不同了,有了光明。

生:这是一位耐心的老师,杯水的争执,让海伦很不耐烦,将洋娃娃都摔碎了,老师没责怪。

师:这一摔的动作可是极不尊重的呀,老师特别能包容,若是换了人呀,两天或者就辞职啦,看来这耐心是我的二倍呀(生笑)。

生:这是一位有爱的老师,她教会我文字,启示我实践的真理,她让苦难中的我感到了幸福的光明。

生:这一位伟大的老师,她将自己的所有都给了海伦,一个字,一个字的陪伴。

师:这一次相处便是一辈子,一辈子的陪伴。

生:这是一位创造奇迹的老师,海伦终于成为全世界著名的作家、教育家。

师:不过,我们可以看到所有的奇迹的背后都是不断的努力。我们从海伦身上学到了什么东西呀。

生:坚强,不放弃,自强不息。

师:出示幻灯片(生默看,师口述)。谁是解开海伦的枷锁的人——安妮·莎莉文。(生回答)

1894年夏天,海伦出席了美国聋人语言教学促进会,并被安排到纽约赫马森聋人学校上学,学习数学、自然、法语、德语。在纽约期间,海伦结识了文学界的许多朋友。马克•吐温为她朗读自己的精彩短篇小说,他们建立了真挚友谊。霍姆斯博士在梅里迈克河边幽静的家里为她读《劳斯·豆》诗集,当读到最后两页时,霍姆斯把一个奴隶塑像放在她手中。这个蹲着的奴隶身上的锁链正好掉落下来,霍姆斯对海伦说:“她是你思想的解放者。”博士指的是安妮小姐(海伦•凯勒的老师安妮•莎莉文)。海伦的心中一阵激动,人世间美好的思想情操,隽永深沉的爱心,以及踏踏实实的追求,都像春天的种子(被安妮•沙利文)深深植入心田。

师:海伦有本书叫《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猜猜她第一天要看的人是谁?(老师,生齐答)善良的人所见总是相同的。默看这段文字,再读划线句子。(生读)这个句子,竟让我有些小小的感动,声音中略略一点哽咽。

第一天,我要看人,他们的善良、温厚与友谊使我的生活值得一过。首先,我希望长久地凝视我亲爱的老师,安妮.莎莉文.梅西太太的面庞,当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她就来到了我面前,为我打开了外面的世界,以便我能够将它珍藏在我的记忆中,而且还要研究她的容貌,发现她出自同情心的温柔和耐心的生动迹象,她正是以此来完成教育我的艰巨任务的。我希望从她的眼睛里看到能使她在困难面前站得稳的坚强性格,并且看到她那经常向我流露的、对于全人类的同情。

师:同学们,看课题,喊出来。谁再塑了海伦?(安妮莎莉文,生齐答)我们读书海伦,现在给老师发一封微信吧。

生:谢谢你,老师!

师:一切尽在不言中。

生:老师谢谢你!你是我生命的支点,汪洋里一艘风雨飘摇的行船,在大雾中迷茫而彷徨,暴风雨击打着她,暗礁威胁着她,然而你给了她灯塔般的明光!

师:我们为她的发言鼓掌。

作者简介:

邢飞涛,陕西省周至县乡村学校语文教师。爱语文,喜欢湿地。

再塑生命的人优质课(再塑生命的人课件ppt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