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六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
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六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

小学六年级科学下期教案

《科学》(河北版)六年级上教案

第一单元 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

第一课 小草和大树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比较小草和大树

[活动目标]

1、 能用放大镜等工具对植物进行细致的观察,并用图和文字进行记录。

2、 能正确地描述几种常见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的特点。

3、 能够在自己研究的基础上,与其他同学共同概括出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的特征,并能举例加以说明。

4、 能根据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的特征,正确地辨别常见的植物。

5、 能尽量在自然状态观察植物的特点。

[教学材料]

放大镜、剪刀、多媒体资料

[教学重难点]

从几种草或树的观察中,归纳出它们各自的共同特点。

[教学过程]

一、 回顾以前学习过哪些与植物相关的内容。观察多彩的植物世界的多媒体资料。

二、 让学生列举自己见过的一些小草和大树的名称,谈谈自己是怎样区分小草和大树的。

三、 让学生到学校植物园去,选择几种小草和大树,观察它们根、茎、叶的特征,记录在课本的表格中。(带放大镜和剪刀,既要观察又要注意爱护花草树木)

四、 汇报交流,并概括出小草和大树各自的特点。要求不宜太高。

五、 给出草本、木本植物的科学概念。并用概念来区分更多的植物。(图片提供)

第二课时

给植物分类

[活动目标]

1、 能通过观察发现一些植物的主要特征。

2、 采用一定的标准,对植物进行分类。

3、 能与其他同学业交流找出比较合理的分类方法。

4、 能归纳出一种比较科学的分类方法。

5、 能感受到地球上的植物种类很丰富。

[教学重、难点]

列举多种分类标准,训练发散思维。

[教学过程]

1、 本活动是对分类方法的灵活运用,鼓励学生利用上一活动学到的分类方法,自己制定标准给植物进行分类。

2、 由于没有限定具体的分类标准,提供了自由空间。

3、 鼓励将本组的分类标准和分类结果记录下来,并与其他组交流。

4、 分析全班找出的分类方法,通过比较,推选出最科学的分类方法并说出自己的理由,对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进行训练。

5、 观察不开花植物,拓展学生的视野,感受植物世界的丰富多彩。

6、 布置学生收集当地常见植物的图片和文字资料,为植物博览会做准备。

第二课 植物博览会 (两课时)

第一课时 参观植物博览会

[教学目标]

1、 能根据植物的某种特点对已有的植物资料进行分类。

2、 能对收集到的植物制作不同形式的资料卡片。

3、 能按照不同植物的特点设计出展台的各部分的主题。

[教学重、难点]

分类能力的训练

[教学过程]

1、 上课前根据当地实际,请学生收集有关植物的各类资料。

2、 上课时先请学生观察教材中博览会的立体景观图,了解展览的内容都有哪些。

3、 指导学生新闻记者教材中提供的资料,通过分析它们各自适合安排到展台的哪部分,进一步培养和锻炼学生给植物分类的能力。

4、 如果学生能按要求收集来更多的资料,可照上述要求对这些资料进行必要的整理。

5、 如果学生带来的资料不能和立体景观图中展览内容相适应,可鼓励学生将其确定为新的类别。

第二课时 筹办植物博览会

[活动目标]

1、 能设计各种植物资料的展出形式。

2、 能与其他小组同学交流制定全班的展览计划。

3、 能发现植物世界的丰富和美丽。

4、 能总结在展览实施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

5、 能举例说明最新植物栽培技术。

[活动难点]

设计展板,并制作。

[活动材料]

各种植物的图片及文字资料

[活动过程]

1、 参照上一活动,充分讨论要办一个什么样的植物博览会。

2、 教师事先对学校所在地的植物资源情况有一个基本了解,便于指导学生充分列举本地可供展览的植物。

3、 不局限于上一活动的内容,要根据本交的实际情况,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展示可能收集到的资料。

4、 可考虑让同学们自由组成小组,每组的成员有明确的分工,团结合作。

5、 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准备(1-2周),把科学教室真正布置成一个植物展览,并可以向全校展览。并思考观众的意见。

资料存档

[活动目标]

1、 能将展览资料设计成一种便于其他同学查询的方式保留起来。

2、 能为低年级的同学更好地办好植物博览会提出自己的建议,表现出良好的协作精神。

[活动过程]

1、 对收集到的资料(展品)加以区分,如实物类和文字图片类,可以利用以前学过的制作植物标本的方法,将实物类的展品制作成标本。保存起来,供今后学习。

2、 文字图片类的资料可以根据不同内容制作成资料卡片保存,供下一届学生参考。

第三课 鸟类动物的特征

活动一:寻找鸟类的共同特征

[活动目标]

1、 能说出常见的鸟的名称。

2、 能从不同的角度(主要是外在的形态结构和行为等)设计不同的观察项目。

3、 能根据各种资料(实物、标本、模型、图片等)客观地描述各种鸟类的特点。

4、 能归纳出鸟类的共同特征。

5、 能根据鸟类的共同特征辨别能飞翔和不能飞翔动物中哪些是鸟类。

6、 能举例说出生活中哪些常见工具是模仿了鸟类哪些特征制作的。

[活动材料]

当地鸟类资源的图片,视频资料,鸟类的标本

[活动重、难点]

归纳鸟类的共同特征

[活动过程]

1、 教师事先对当地的鸟类资源有所了解,准备一些图片、标本、视频资料。

2、 请学生充分说出自己所了解的鸟的名称及大致形态,并观察图片、标本、多媒体资料,请学生汇报观察到的鸟的名字,对鸟还有哪些了解。在学生头脑中有了丰富的有关鸟的感性认识后,引发学生提出什么的样的动物属于鸟,关于鸟类还想研究哪些问题。

3、 让学生带着总是观察常见的鸟(现场观察实验内的鸟类模型),以当地比较熟悉的鸟作为观察对象,指导学生学生利用教材的提示,填写观察到的每种鸟的形态牲。主要特征栏目中还可以增加喙的开头以及学生发现的感兴趣的栏目。将学生提及的不同的鸟的主要特征简要记在黑板上。

4、 引导学生分析观察的若干特征中哪些特征是只有鸟才具备的,用排除法逐渐删掉那些非本质的特征。

5、 当学生明确鸟的共同特征后,引导学生据此判断哪些动物是鸟,哪些运动不是鸟。

此环节作为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

活动二:鸟喙与取食、

[活动目标]

1、 能根据鸟喙的外形判定其与我们生活中的哪种工具的形状和功能相近。

2、 能根据实验结果推测各种形状的鸟喙适合吃哪些食物。

3、 能把自己的推测与其他同学交流。

4、 能说出各种不同形状的喙对鸟类的生活有什么好处。

5、 能了解科学家对鸟类起源的不同看法

[活动过程]

1、 让学生分别观察鸟喙及几种工具的特点,然后再将不同的鸟喙与其形状和功能相似的工具对应起来,在教材上可用直线将它们连接。

2、 尽量让每个人都有一次体验的机会,统计数据讨论,体会鸟的喙与其取食的环境有关。

[评价]

1、 根据鸟类的特征判断哪些动物是鸟,哪些不是鸟。

第四课 种类繁多的动物

[教学目标]

探究目标:1、能分别总结出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两栖动物、鱼类和昆虫的最主要特征。

2、 能根据动物的特征对所见到的动物进行辨别。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能与其他同学交流自己的分类方式。

知识目标:1、能分别举出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两栖动物、鱼类和昆虫的实例。

3、 能举例说明无脊椎动物与脊椎动物的概念。

STSE目标:能体会到世界的纷繁复杂。

[教学重难点]

根据各类动物的特征来区分动物

[教学准备]

《牛津剑桥百科》动物篇、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布置查找各种动物的生活习性,繁殖方式、体形特征等。)

一、 教师了解学生的前概念:请将你所知道的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两栖动物、鱼类分别填在各自的框中。

二、 看P19页各类动物的特征的描述,将特征与对应的动物类别联在一起。

对比这几类动物的特征,有什么疑问?如:两栖类和鱼类都用鳃呼吸,怎样区分?又如:昆虫和鸟类都会飞行,怎样区分?运动方式是在地上爬的有很多,它们都是爬行动物吗?哪些不是?怎样区分?

三、 学生讨论,为进一步判断分类作准备。

四、 展示课件,了解动物习性。对照各类动物的特征,检查自己前面分类所填的动物是否正确?

五、 学生游戏活动:

几名同学自由上黑板写出平时自己不易区分的动物,如:蜗牛、熊、鲸、螃蟹等,请其他同学来解答。

(师提示,注意先判断它们是否有脊椎,再进一步区分。当然,充分的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等课外知识也是正确判断的重要条件。)

六、活动中可就大家都感到疑惑的问题当场上网查找,印象会深刻。如蜘蛛是不是昆虫、章鱼是不是鱼等。同时上网时教给学生要选择正规的权威的科学网站作参考。

哺乳动物

两栖动物

鱼类

脊椎动物

鸟类

爬行类

板书: 动物

脊椎动物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演示

第三单元 宇宙

1、地球的卫星——月球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在运动方式、体积大小、引力大小、表面特征等诸多方面同地球不同。

过程与方法:

1、 能利用多种渠道搜集有关月球的信息。

2、 按照科学探究的要求进行信息交流、讨论,并且整理有关的信息。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知道对信息进行分析比较,尝试对信息的可信度进行判断是必要的。

2、 知道科学的进步需要永无止境的科学探索精神。

3、 发展对宇宙天文探索的兴趣。

【教学重点】搜集整理月球的资料,根据资料的特征制作自己的“月球卡”。

【教学难点】按照科学探究的要求进行信息交流、讨论和整理。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有关月球信息的图片、录像资料、书籍等

学生准备:课前收集有关月球的信息

【教学过程】

一、人类对月球的探索历程

1、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离我们地球最近的星球是哪一颗吗?

(学生思考后回答:月球是距离地球最近的星球,它不停地围绕着地球运动,是地球的卫星。)

2、有关月球的诗歌、神话故事有许多,谁能背一首诗或讲一个故事给大家听?

(请几位同学讲故事或者背诗:《嫦娥奔月》、《玉兔捣药》、《吴刚伐桂》等故事;《枫桥夜泊》(张继):月落乌蹄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嫦娥》(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从军行》(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3、谈话:从这些故事和诗歌中我们可以了解到,自古以来,人们就特别关注月球。那么,月球到底有哪些奥秘,人们又是怎样去探索认识月球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地球的卫星——月球》。

(板书课题)

4、阅读课本第46页中的插图,说说在探索月球的历程中,人类观察月球的工具和手段发生了哪些变化?

(梳理板书:肉眼观察——天文望远镜——探测飞行器——登月考察)

5、讨论:从这些工具的发展过程中,你知道了些什么?

6、师:对这些工具,你有没有补充的内容,说给大家听听。

7、交流: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对于月球的认识是怎样发展的?

(预设:人类探月的技术与工具越来越先进;人类对月球的数据勘测越来越精确;人类对月球奥妙的了解越来越多;人类对月球的疑惑也越来越多。)

二、制作我的“月球卡”

1、师:课前让大家收集了有关月球的信息,你们收集到了月球哪些方面的信息?

2、小组内将课前收集的月球资料按照教师给定的方法进行交流和分类整理,教师巡视指导。

(要求:轮流发言;发言者要说明信息的来源;有冲突的地方要记下来,然后分类整理。)

3、各组派一名代表,汇报交流本组收集到的信息。

4、师:从刚才汇报的情况看,同学们收集的信息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月球的运动;二是月球的基本情况和相关数据;三是月球的地形;四是有关人类登月的故事。

5、下面请大家根据各组交流的情况,完成月球基本信息卡的制作,将有关的信息填写在活动记录中。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中的“月球卡”制作,根据自己或小组内的月球资料,选择所需要的信息,制作自己的“月球卡”。)

6、小结:通过制作“月球卡”,我们发现月球在运动方式、体积大小、引力大小、表面特征等很多方面与地球不同。

三、拓展延伸

1、在课外进行“月球卡”的展示评价活动。

2、在讨论中产生的分歧是否已经解决? 请大家课后继续搜集更多的有关月球的资料。

板书设计:

1、 地球的卫星——月球

一、对月球的探索历程:

肉眼观察——天文望远镜——探测飞行器——登月考察

二、制作月球卡:

月球的运动、基本数据、地形特点、人类登月故事等

2、月相变化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月相在一个月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形状。

2、月相变化是月球围绕地球公转过程中形成的,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

过程与方法:

1、持续地观察月相的变化过程。

2、根据已有的现象进行简单的逻辑推理而做出假设,同时能在小组学习中收集整理别人的观点,并且根据一定的事实对自己的假设进行调整。

3、初步学习利用模型来解释自然现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初步意识到宇宙是一个变化的系统。

2、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月相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形状;月相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教学难点】要求学生持续一个月进行观察,在观察过程中详细记录月相的形状、月相所在天空的位置、月相的农历时间、太阳在天空的位置。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用于贴月相的挂图、月相成因示意图、月相变化的课件、皮球、电灯(瓦数大的)。

学生准备:圆纸片、剪刀、活动记录等。

【教学过程】

一、画月相

1、创设情境,引出月相话题:

同学们,苏轼的《水调歌头》里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月有阴晴圆缺”的词句,看来人们很早就发现了月球有圆缺变化的情况,说说你曾经见到过的月亮是什么样的?

(当学生说到满月时,请他说出阴历时间)

2、讲解:月亮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做月相。

3、你能把看到过的月相画下来吗?

(教师给每个学生几张相同大小的圆纸片,请学生在纸上画月相,然后把它们剪下来。)

4、让几位学生把画月相的纸片贴在黑板上,全班观察分析。这些月相相同吗?有哪些不同?生活中能否见到这样的月相,为什么?

5、学生提出自己的假设,并且判断黑板上所画月相的正误。

6、说说这些月相分别是什么时候能看到的?

二、给月相排序

1、请每位学生再画一个月相,并剪下来。

2、在小组中讨论,自己剪出的月相大致是农历什么时候的?

3、(出示一组标有时间的圆圈的挂图)你能把剪下来的月相准确地贴在上面的圆圈里吗?

(学生根据自己的月相和大致的推测时间,在黑板上的相应位置贴上月相。)

4、观察黑板上的挂图上贴出的许多月相,小组讨论并交流:有什么发现?有什么问题?

5、教师出示农历上半月的月相变化过程图,让学生们讨论:你们认为月相的变化是否有规律?有什么规律?你们认为下半月的月相将如何变化?

6、小结:月相是变化的,变化是有规律性的。农历上半月由缺到圆,下半月再由圆到缺。

(其他的说法也正确:1、一个月中月相的变化规律是:初二向左弯,初八右半边明亮,十五月圆,二十二左半边明亮,二十八向右弯(记忆诀窍:“残”字拼音第一个字母“C”的形状)。2、月相的变化经历新月——上弦月——圆月——下弦月——残月的过程。3、上半月,人们看到的月亮亮面面积逐渐变大,直到满月,亮面在右侧;下半月,人们看到的月亮亮面面积逐渐变小,直到朔月,亮面在左侧。)

三、模拟月相变化

1、设疑:月相的变化是月球的形状在变化吗?是伴随着月球的什么运动发生变化的?

2、小组内讨论交流:能否用做模拟实验的方法来研究月相变化?用什么来模拟,怎样模拟?

3、可参照课本第49页进行模拟实验,观察“月球”的亮面大小一样吗?亮面朝向一样吗?

(或者在教室里准备一盏瓦数大的电灯,用这盏灯当作太阳,学生自己当作地球,用皮球当作月球;把“月球”举在空中,使“阳光”照到“月球”上,观察此时月球的明亮部分是什么形状;然后使“月球”围绕“地球”公转一周,观察月球的明亮部分有什么变化?)

(模拟实验成功的关键在于:用来模拟月球的半明半暗的球体,它的明亮一面始终向着“太阳”。即“月球”围绕“地球”转动一周时,它只自转了一周。)

4、提问:通过模拟月相变化的实验,你有什么发现?

5、学生思考回答。

(预设:月相的变化是月球围绕地球公转过程中形成的,跟月球不发光、太阳只能照亮它的一半有关,不是因为月球的形状在发生变化。)

6、播放月相变化的课件,巩固并小结:月相变化跟月球不发光有关,跟太阳照射有关,跟月球在围绕地球公转有关。

(解释:月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我们看到的月光是它反射太阳的光。月相实际上就是人们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由于观察的角度不同,所以看到的月相亮面大小、方向也就不同。)

7、对比一下,我们前面排序时所贴的月相,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

四、观察白天的月相

1、谈话:在给月相排序和模拟月相变化的过程中,我们推测出了月相变化的规律,同时还产生了许多问题。要知道规律是不是存在,以及问题能否得到圆满解决,需要我们进行实地的观察。

2、你们认为什么时间观察月相比较合适?

3、引导学生确定观察月相的时间,清晨或傍晚观察月相。

(教师教学时应确认一点:如果自己的教学时间在农历的上半月,请引导学生在傍晚观察;反之,则应在清晨观察。从农历十六—二十七八月亮升起得越来越晚,因此在清晨观察比较合适。)

4、思考讨论:观察月相,主要观察记录月相的哪些内容?

5、引导学生了解月相的记录内容:月相的形状、亮面的朝向、月相的位置、月相的农历时间、以及观察时的具体时刻等。

6、讨论:如果我们观察不到天空中的月相,该怎么办?

7、说说你们认为在观察过程中,还会有什么问题或困难存在?

五、课外拓展:

1、动脑筋:今年春节晚上,某商店被盗。第二天,公安人员审询了最有嫌疑的两个嫌疑犯张三和李四。张三说:“昨晚十点钟,借着月光我看到李四进商店偷东西。”李四说:“十点的时候,我正在家里睡觉。”请你帮助公安人员判断,谁最有可能是罪犯,为什么?

(答案:张三最有可能是罪犯。因为春节是正月初一,根本没有月亮,可李四说他借着月光看到李四进商店偷东西,是在撒谎,因此,他最有可能是罪犯。)

2、每天下午放学后的傍晚时分和上午上学前的清晨时分进行观察,并记录天空中的月相。

(月相跟着农历变,初一初二看不见,初三初四象娥眉,初七初八月半边,到了十五满月圆,以后月相逐渐缺,二十二三月似弓,到了月底又不见。)

板书设计:

2、月相变化

一、规律:新月——上弦月——圆月——下弦月——残月

二、成因:月球围绕地球公转

3、我们来造“环形山”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环形山是月球地形的主要特征。

2、环形山的形成与许多因素有关,陨石撞击是主要原因。

过程与方法:

1、建造月球环形山的模型,并提出有根据的推测。

2、根据现象推测环形山的成因,学习合理地控制多种因素,创造性地用多种方法造“环形山”。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科学实验的严谨、客观和乐趣,意识到设计实验方案的重要性。

2、能够大胆地想像,表达自己的想法。

3、意识到模拟实验及推测和客观真实是有一定差距的。

【教学重点】通过造“环形山”的体验活动,探究环形山的成因。

【教学难点】建造月球环形山的模型,并提出有根据的推测。

【教学准备】

有关环形山成因的录像资料。

模拟环形山成因的实验材料:沙、细石子、皮球、小铁球、玻璃球、注射器、细胶管、水、卷尺等。

【教学过程】

一、月球上的环形山。

1、谈话激趣:古人用肉眼观察月球,把月球上的阴影想像成了月兔和桂花树,现在人们已经能近距离观察月球了,让我们来看看月球表面到底是什么样的?

2、(教师出示环形山图片),这是一张宇航员近距离拍摄下来的月球图片,从中你们观察到了什么?

3、学生汇报观察到的月球地形的特征。

4、提问:为什么人们将月球上的山脉称为环形山?

5、进一步分析图片,说说这些环形山有何特点?

6、教师补充有关环形山的资料。

7、小结环形山特点:分布杂乱、数量众多、有大有小、有深有浅。

二、制造“环形山”。

1、提出:我们来造“环形山”好吗?

2、讨论:怎样人工制作月球上的“环形山”模型?用什么方法?这个方法的根据是什么?

3、集体交流,并作出判断:哪些方法比较符合月球的实际情况。

4、制订造“环形山”的计划:选择哪些模拟实验的材料?这些材料分别模拟了月球上的哪些环境?如何做好这个实验,才能使造出来的“环形山”和月球上环形山的特点比较符合?

5、根据自己设定的方法,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制造“环形山”。

(实验方法:1、喷水法:将注射器连接胶管并把胶管插入沙子底部,用力将注射器中的水推出,观察现象。2、撞击法:用重球砸向沙堆,观察现象并记录……)

6、评价学生造好的“环形山”,主要从相似性方面评价。

(说明:学生模拟实验的环形山应体现出和图片中的环形山类似的特点:分布随机、大小和深浅不一等。)

三、提出环形山成因的假说。

1、交流:你们小组是用什么方法来造“环形山”的?在造“环形山”的过程中,你有什么发现?

2、说说哪些方法能成功地模拟出月球上的环形山。

3、推测月球上的环形山是怎样形成的?推测的理由是什么?在你的假设中,有哪些是需要进一步去寻找证据的?

4、你能搜集一些材料来证实自己的推测吗?

5、对学生的假说进行评价。

四、阅读有关环形山成因的资料。

1、谈话:刚才同学们对环形山的成因进行了大胆的推测,下面我们看看科学家提出了哪些假说?他们用了哪些证据来支持假说?有哪些证据是我们模拟实验中没有注意到的?

2、学生阅读课本52页环形山的成因资料(或播放有关环形山成因的录像资料)。

3、思考:你们需要重新修改自己的推测吗?如果需要,主要修改什么?

板书设计:

3、我们来造“环形山”

一、环形山特点:分布杂乱、数量众多、有大有小、有深有浅。

二、成因:火山喷发说、撞击说(陨石撞击是主要原因)……

4、日食和月食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日食和月食是太阳、地球、月球三个天体运动形成的天文现象。

2、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地球处于月影中时,因月球挡住了太阳照射到地球上的光形成日食。而月食则是月球运行到地球的影子中,地球挡住了太阳射向月球的光。

过程与方法:

1、运用模拟实验的方法研究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2、对模拟实验中的现象进行细致的观察。

3、根据模拟实验中的现象进行逻辑推理,推测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科学实验的严谨、客观和乐趣,意识到设计科学研究方案的重要性。

2、能够大胆地想象,表达自己的想法。

3、意识到模拟实验与推测和客观真实是有一定差距的。

4、意识到天文现象是可以被人们认识的。

【教学重点】日食和月食是太阳、地球、月球三个天体运动形成的天文现象。

【教学难点】根据模拟实验中的现象进行逻辑推理,推测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教学准备】

有关日食和月食信息的图片、照片、课件、录像资料、书籍等;乒乓球、玻璃球、手电筒、观察记录表;要求学生在课前收集有关日食和月食的信息。

【教学过程】

一、认识日食发生的过程及特点。

1、设疑激趣: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月相变化,知道月球的圆缺变化是在一个月内发生的,可是有时在一个晚上就能看到月球圆缺变化的全过程,你们看过吗?这叫什么现象?

(板书“月食”)

太阳是否有时也会有圆缺现象?(出示日食发生过程的图片)这叫什么现象?

(板书“日食”)

你们听说过日食和月食吗?关于日食和月食你有什么问题?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日食和月食》。

(完成课题板书)

2、讲述:我们先来研究日食发生的过程及特点。

3、(播放日食发生的过程录像)讨论并交流:日食发生过程有什么特点?从这些特点中你有何推想?

4、小组汇报讨论结果,教师整理并适时补充日食发生过程的一些其他事实性资料。

5、小结日食发生过程中的一些特点:(1)太阳被一个物体挡住了;(2)挡光的物体是圆形或球形的;(3)挡光的物体是运动着的;(4)挡光的物体看上去和太阳差不多大;(4)地球、挡光物体和太阳差不多在一条直线上。

6、提出问题:根据日食的特点,你认为日食可能是怎么形成的?

(分析过程预设:(1)太阳被遮挡的部分边缘是弧形的,说明挡光的天体是圆的。(2)在日食过程中,有时太阳的整个球面都被挡住了,成为黑色,这说明挡光的天体,从地球上看与太阳一般大小(3)太阳被遮挡的部分从西边开始,向东边移动,说明这个天体是自西向东运动的,综合以上分析,可能是月球挡住了太阳的光辉。)

二、日食成因的模拟实验。

1、刚才有同学认为是月球挡住了太阳射向地球的光造成了日食。怎样用模拟实验的方法来证实我们的推测?

2、分小组设计模拟实验的计划,设计时注意:

(1)用什么实验材料来做这样一个模拟实验?

(2)如何做实验

(3)在实验中估计会出现哪些现象?

(4)观察到的哪些现象能说明日食发生了?

3、学生分小组进行模拟实验:一生用手电筒代表太阳,一生手持乒乓球代表地球,一生手持玻璃球当月球自西向东运动,用玻璃球绕乒乓球转动一周表示月球绕地球一周,看看在什么情况下看不见太阳。

(模拟实验要注意:所用的挡光物体要比被挡光物体小;挡光物体是运动的;挡光物体是圆形或球形的。这一过程中,并不一定就会发生日食。只有玻璃球转到电筒光和乒乓球之间,三者在一条直线上,并且三者之间的距离合适时,保证玻璃球的影子落在乒乓球上时,才会发生“日食”现象。)

4、交流:(1)模拟实验是如何做的?(2)哪些现象可以说明发生了日食?(3)这时太阳、月球、地球各处于何种位置?(4)在什么情况下不会发生日食?

三、日食的成因。

1、用自己的语言说说日食的形成原因。

(当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如果三者正好处在一条直线上时,月球就会挡住太阳射向地球的光,在地球上处于影子中的人,只能看到太阳的一部分或全部看不到,于是就发生了日食。)

2、出示日食成因示意图,阅读课本54页日食的成因。

3、教师在黑板上画出简图,让学生讲解日食的成因。

4、交流:你们从图中还有什么发现?

(1、发生日食时,不是地球上所有的人都能同时看到,只有处在月球影子里的人才能看到日食。2、根据自己对日食成因的分析,推断日食总是发生在农历初一(朔)。)

5、过渡:那么月食又是怎么发生的呢?

(我国有天狗吃月亮的传说。在印度,某些部落认为月食是一条龙吞食了月球,幸运的是有一个英雄砍掉了龙的头,所以月亮很快就重现了。)

四、月食的成因。

1、谈话:请同学们推测一下月食发生的原因。月食发生时,三个天体的位置又是如何的呢?

2、学生思考推测。

(预设:在月球运动过程中,如果太阳、月球、地球三者正好处在一条直线上时,地球就会挡住太阳射向月球的光,这时地球上的人们就会观察到月食现象。)

3、用模拟实验加以证实。

4、你能将月食发生的示意图画出来吗?(学生尝试画出月食成因示意图。)

5、根据示意图说说月食的成因。

6、讨论:月食发生在农历的什么时候?

(月食总是发生在农历十五(望))

六、总结拓展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比如对模拟实验有何认识?

2、思考:为什么有日环食现象而没有月环食现象?

(月食发生时,月球运行进地球的阴影中。由于地球在月球轨道处的投影总比月球大,所以月环食的情况是不会发生的。)

板书设计:

4、日食和月食

日食(农历的初一前后)——月球居于地球和太阳之间,三者在一条直线上

月食(农历的十五前后)——地球居于月球和太阳之间,三者在一条直线上

5、太阳系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太阳和围绕它运动的行星、矮行星和小天体组成了太阳系。太阳系是一个较大的天体系统。

过程与方法:

1、收集资料认识和了解太阳系。

2、按一定比例对数据进行处理,并在此基础上用一定的材料建立太阳系的模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到收集和整理资料,并进行交流,是科学学习的一种方式。

2、学会与他人合作,并能在合作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3、意识到太阳系中天体的运动是有规律的,并可以逐渐被人们认识的。

【教学重点】太阳和围绕它运动的行星、矮行星和小天体组成了太阳系。

【教学难点】根据八大行星距太阳的平均距离及各行星赤道直径数据表建立太阳系的模型。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太阳系图片、多媒体资料、八大行星数据表、八个铁丝制成的支架、橡皮泥、小皮球、直尺等;教师事先考察制作太阳系模型的室外场地。

学生准备:课前收集有关太阳系的资料,小组内先进行交流。

【教学过程】

一、认识太阳系。

1、提出问题:地球在不停的围绕太阳运动,那么还有哪些天体也在不停地围绕着太阳运动呢?

2、课前同学们都进行了有关太阳系资料的收集,现在让我们来开个有关太阳系的交流会,请各组派代表进行全班交流,资料可以是文字的,也可以用图片的形式展示。说说:

观察;

求采纳!O(∩_∩)O谢谢。。。(*^__^*) 嘻嘻……

六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

第一单元 我们长大了

1、从出生到现在的成长证据有:

(出生时的脚印)、

(从小到大的照片)、

(小衣服小鞋子)、

(每年的体检卡)、

(身高体重的数据)等。

2、我从出生到现在发生的主要变化有(身体长高了,体重增加了,能力提高了)。

3、(身高)和(体重)是生长发育最重要和最常用的指标。

4、人体生长发育最快的两个时期是(出生后第一年)和(青春期)。

5、(青春期变化)是人体的正常发育,(青春期)是生命重要的时期。

6、(青春期)是我们由儿童向成年人过渡的时期。

7、女孩大约从(10岁)开始,将陆续进入青春期;而男孩要(稍晚一些)。在这个时期,我们的(身体形态)、(心理方面)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8、青春期男女(身高)最先出现快速生长。

9、青春期除了身高突增之外,另一个特点就是(性发育)的开始。

10、青春期的心理特点有

(1)性意识骤然增长

(2)智力水平迅猛提高

(3)独立欲望增强

(4)情感世界充满风暴

(5)兴趣爱好日益广泛

(6)人际交往欲望强烈。

11、要正确对待青春期的变化:

(1)要注意个人卫生

(2)不穿高跟鞋

(3)不拔胡须

(4)不吸烟、不酗酒

(5)正确对待与异性交往

12、一个人的成长与成熟意味着他将要更加自觉的去承担起更多的(责任)。

13、人的一生要经过(幼儿期)、(青春期)、(成年期)和(老年期)四个阶段。

14、预测自己长大后的身高可以根据(父母的身高)、(现在的身高)、(自己的脚长)。

15、伴随着身体素质提高,青少年(青春期发育)和(性发育)的年龄也不断提前。

16、为了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我们应该:(1)注意个人卫生

(2)讲究营养并注意饮食卫生

(3)注意学习姿势与用眼卫生

(4)加强体育锻炼

(5)保证充足的睡眠

(6)不迷恋电脑

(7)科学用脑

17、注意学习姿势与用眼卫生的方法:(正确的阅读姿势)、(正确的书写姿势)、(注意采光与照明)。

18、我们已经跨入青春期,每天需要保证(10)小时的睡眠。

19、(充足的睡眠)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

20、科学用脑五要素是:(动静结合)、(课程交替)、(反复强化)、(勤于思考)、(适当休息)。

第二单元 遗传与变异

1、(子女)与(父母)之间一般都或多或少的(保持)着一些(相似)的特征,这种现象称为(遗传)。

2、(遗传)是生物的普遍现象。

3、(子代)与(父代)之间、(同一物种)之间一般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着一些(不同)的特征,这种现象称为(变异)。

4、(遗传)和(变异)是生命最基本的两种特征。 5、形态各异的金鱼是人们有意识地利用(野生鲫鱼)的后代与亲代存在的(变异)培育而成的。

6、(因为遗传物质的变化和生长环境的不同引起的变异现象),所以金鱼、康乃馨、玉米会有这么大的差异。

7、变异有两种:(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

8、(遗传物质发生变化)而引起的变异,称为(可遗传的变异);在不同环境条件下产生的变异,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称为(不可遗传的变异)。

9、(孟德尔)被誉为现代(遗传学之父)。

10、孟德尔研究豌豆的遗传现象,主要是从豌豆的(种子形状)、(种子颜色)、(种皮颜色)、(豆荚形状)、(豆荚颜色)、(花的位置)、(茎的高度)几方面进行的。

11、(袁隆平)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2001年,他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12、生物的变异不仅来自(父母的结合),生物体自身也可能产生(变异)。

13、变异可分为(生物体自身产生的变异)和(用人工方法产生的变异)。

14、有些变异对生物是(有害)的,有些变异对生物是(有益)的,还有一些变异(既无害也无益)。

第三单元 进化

1、恐龙已经(灭绝)了,关于恐龙的模型、图片和影片是根据(恐龙化石)复制出来的。

2、第一块恐龙化石是在(1822年)被发现的,恐龙是巨大无比的(爬行)动物。

3、恐龙生活在距今(6500万)年前。

4、恐龙繁殖后代的方式是(卵生)。

5、动物活化石:大熊猫、白鳍豚、蟑螂、扬子鳄、中华鲟、娃娃鱼 植物活化石:银杏树、香果树、珙桐、水杉

6、(化石)是在地层岩石中保存的几百万年以前生物的(残骸)或(遗迹),如骨骼、外壳、叶子、脚印等。

7、化石的形成:动物死亡后,骨骼、牙齿等组织保存下来;慢慢被沉积层包围,并被矿物化;由于地壳运动,化石上升到接近地表的地方;岩石的侵蚀和坍塌使化石暴露出来。

8、化石保存在(沉积岩)中。如果把不同年代的(岩层)比作一本书,(化石)就是书页中(特殊文字)。

9、化石告诉我们:(化石是生物进化的证据,是我们研究远古生物的重要线索)。

10、(鱼类)的化石在比较古老的地层中出现,而(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和(哺乳动物)则依次在越来越晚的地层中才出现。

11、(达尔文)提出生物进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并于1859年出版了震惊学术界的巨著( 物种起源)。

12、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者生存下来,不适者被淘汰,这就是(自然选择)。

13、生物正是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种类由少到多)地发展着,进化着。

14、(达尔文)关于(生物进化)的观点已成为现代生物学的经典理论。

15、极地狐狸的耳朵短而圆(可减少热量的流失);非洲沙狐的耳朵长而大(利于散热)。

16、印度洋某岛屿上经常刮风暴,那里生长的植物矮小甚至贴着地面生长,用达尔文的进化观点解释:(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由于岛屿上经常刮风暴,高大的植物容易折断,矮小的植物容易生存并繁衍后代)。

17、(云南澄江生物化石群)的发现对达尔文的经典进化学说提出了挑战。

第四单元 共同的家园

1、一种生物愿意长期生活在某个环境里,是因为这个环境为它提供了(生存)、(生长)和(繁殖)所必需的(食物)、(水)、(庇护所)等条件,这样的生活环境被称为(生物的栖息地)。

2、企鹅、海豹生活在(极地)、狮子、斑马生活在(草原)、小鸟、猴子生活在(树林)、海龟、鲨鱼生活在(海洋)。

3、同一栖息地上不同种类的植物和动物可以一起生活,有些可能成为很好的(伙伴),例如(啄木鸟和树)、(蜜蜂和花)、(小丑鱼和海葵)、(鸟和果实)和(鳄鱼和鳄鸟)等。

4、生物为了生存,需要从周围的环境中猎取食物,于是它们之间就形成了(敌对)关系,例如(小鸟吃虫)、(熊吃鱼)和(狮子和斑马)等。

5、动植物的生存本领与其(生存的环境)密切联系,是其(适应环境)的结果。

6、生活在沙漠中的动植物需要有(抗干旱、耐饥渴)的本领。

7、分解者有(蚯蚓)、(蘑菇)、(霉菌)和(屎壳郞)。

8、 我们应该(植树造林)、(建立自然保护区)和(建设生态工程)来保护生态平衡。

第五单元 神奇的能量

1、能量:能使物体(工作)或(运动)的本领叫做能量. 任何东西只要有(移动)、(发热)、(冷却)、(生长)、(变化)、(发光)或(发声)的现象,就有能量在起作用。

2、能量的形式多种多样,它们以不同的方式被(储藏)和(运用)。

3、人类和自然界如果没有能量,人和自然界的一切活动都将(停止)。

4、骑自行车时用力蹬踏使力加速的能量是机械能。

5、能量的一个重要特点它可以从(一种形式)转换为(另一种形式)。

6、生活中,能量的转换如:

A 、打开电视,电能转换成了声能和光能

B 、搓一搓手,化学能转换成了声能和热能.

C、我们吃的食物是把化学能转化为我们运动所需要的动能

D、电风扇是把电能转换成风能 E、风力发电机是把风能转换成电能 F、阳光下的植物是把光能转换成化学能

7、煤中贮的能量是热能和光能。

8、能量都有(光能)、(声能)、(电能)、(热能)、(化学能)和(机械能)等。

8、能源分为不可再生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9、不可再生能源是不可再生的 如: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

10、可再生能源是可再生的 如:太阳能、风能、水能。

11、常见的太阳能装置有:太阳能灶、太阳能热水器。

12、制作太阳能灶是在利用可再生性能源。

13、具有开发前景的新能源如:潮汐能、核能、生物质能、地热能。

14、核能能造福人类,也能给人类带来灾难。

15、造成能源枯竭的主要原因是人类过度开发利用。

16、人类利用太阳能的事例如:利用海水晒盐、太阳能热水器热水。

第六单元 拓展与应用

1、拓展:就是运用学过的知识解释某些现象。

2、“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融汇贯通”讲的都是拓展能力,“下知天文,下晓地理”不是拓展能力。

3、应用就是把学到的科学原理应用在物品的制作上。

4、经常制作物品有利于提高我们的能力. 5、科学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应用。

6、科学原理的应用:

A、浮力原理:救生圈、轮船漂浮、木筏、竹排、淘米

B、杠杆原理:撬棍、剪刀、起钉锤、杆秤、天平

C、反冲原理:火箭飞行、飞机飞行、烟花等。

D、冷热对流:风的形成、制冷空调装在高处、超市的大冰柜不用在上面盖上盖子。

E、重心低不易倒:不倒翁、台灯、灯塔、铁架台。

实验探究题:

一、制作印迹化石模型:

实验器材:黏土、叶子、木棒

实验方法:

1、将黏土擀平;

2、把叶子放在黏土上,用手把它压进去,留下印迹后取出;

3、把留有印迹的黏土模型晾干。

二、比较纸巾干湿程度 :

(一)实验器材:三张湿纸巾、蜡纸

(二)实验方法:

1、把三张纸巾充分浸湿,一张平铺,一张卷起,一张用蜡纸包起来,都放在塑料布上,放在窗台上;

2、一小时后观察三张纸巾的干湿程度。

(三)实验结论:

平铺的纸巾最干,卷起来的纸巾居中,用蜡纸卷起来最湿。这说明仙人掌似蜡纸的外衣这种独特的外形特征既减少了水分的蒸发,又能很好地储存水分。

三、研究橡皮筋拉伸后产生的能量大小与“火箭”发射高度的关系

(一).实验器材:橡皮筋、卫生纸卷芯、吸管、尺子、蜡笔、胶带

(二)实验步骤:(略)

(三)实验结论:

橡皮筋拉得越紧,产生的能量就越大,“火箭”发射高度就高;

橡皮筋拉得越松,产生的能量就越小,“火箭”发射高度就低。

总之,能量越大,物体运动就越高、越远、越快;能量越小,物体运动就越低、越近、越慢。

四、点燃火柴和花生米,说说能量是如何转换的。

(一)实验器材:细铁丝、花生米、橡皮泥、火柴

(二)实验步骤:

1、用细铁丝将一粒花生米固定在橡皮泥上;

2、点燃花生米,加热适量的水;

3、花生米燃烧完后,测一测水温会发现水温升高了。

(三)实验结论:

划着一根火柴,人体中的化学能转换成光能和热能;

燃烧花生米,加热了水,花生米中的化学能转换成了热能和光能。

五、写出下图能量是如何转换的

太阳的能量以(光能)的形式辐射到地球;

植物吸收了来自太阳的(光能),把(光能)转换成(化学能)储存在植物体内;

人吸收植物的(化学能)再转换成(机械能);

发电机把(机械能)转换成(电能),电热水壶把(电能)转换成(热能)。

新版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

新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全套教案,共46页,这里无法全部复制,你到我们网站去下载吧

第一单元 微小世界

1、放大镜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 能看到更多的细节。

2、放大镜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

3、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凸起)。

过程与方法

1、正确用放大镜观察物体。

2、比较用肉眼观察和用放大镜观察的不同。

情感态度价值观

1、理解使用放大镜观察的意义。

2、增强用放大镜观察身边世界的兴趣。

3、认识到从肉眼观察到发明放大镜是人类的一大进步。

【教学重点】能正确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的细微部分

【教学难点】放大镜是“凸”“透”镜

【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器材:放大镜(最好每个学生都能有一个放大镜,如果只能提供给学生一种放大镜,尽量放大倍数大一点)科学书或报纸上的照片、计算机或电视机屏幕。柱形、球形的透明器皿、塑料薄膜、铁丝、普通玻璃片、平面镜片、水。

教师演示: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图片或课件(如放大镜镜片的结构等)。

【教学过程】

一、为什么要用放大镜观察

1、导入:师出示放大镜:“看,这是什么?”(生:放大镜)放大镜大家很熟悉,能否替放大镜来介绍一下自己——《我是放大镜》。可以从放大镜的构造、作用、用途三个方面展开。

2、小组讨论交流放大镜的构造、作用、用途。

3、展示交流

放大镜的构造——镜架、镜片(如果学生能说出凸透镜也可以)

放大镜的作用——放大物体的像(可能学生会说“把物体放大”,提醒学生物体并未变大)

放大镜的用途——我们用放大镜观察校园里的生物、实验中在老师指导下观察花、昆虫等。它是视力不佳者的助视器,还适用于电子产品检验、线路板检验、集邮者欣赏鉴定邮票、珠宝商鉴定珠宝、公安人员用它观察指纹毛发纤维等、农技人员用它观察花蕊进行人工授粉等、制作微型工艺品的工匠工作时使用……

4、让学生尽量充分地例举使用领域,交流后填写第2页的网状图。

二、放大镜下的新发现

1、师:谁给大家演示一下放大镜的正确使用方法?

请学生演示放大镜的使用方法。根据学生的演示师讲解正确使用放大镜的两种方法:目、镜、物三者,目不动,镜动或物动。

2、师:选择一小块面积,运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图片、屏幕、织物等看谁会有新的发现!将新发现用文字或图片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

3、交流新发现后,师归纳:放大镜把物体的图像放大,让我们看清了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

三、放大镜的特点

1、师:放大镜顾名思义是能“放大”,那么它能放大的秘密在哪里呢?(镜片具有“凸”、“透”的特点)老师给大家准备的物品中有没有像放大镜那样能放大物体呢?请同学们找一找。

2、学生尝试利用平面镜、玻璃、水、水槽、集气瓶、烧瓶等物体来放大物体的像。(发现圆柱形及球形的装满水的容器及水滴都具有放大的作用)

3、师:放大镜的镜片和能起放大作用的器具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中间凸起,透明的)所以放大镜也叫“凸透”镜。放大镜的凸起程度越大,放大的倍数也越大,由此推断球形的透明物放大倍数最大。

四、小结

1、师:对于熟悉的放大镜,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发现或收获吗?(放大镜也叫凸透镜,凸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运用放大镜细心地观察物体,还能看到很多有意思的细节)

2、课外你可以尝试着用一些简易的材料自己制作一面放大镜,或者用你的放大镜去仔细观察身边的物品,看看还会有什么新的发现。

板书设计:

放大镜

构造:镜架、镜片(凸 透 ——“凸透”镜)

作用:“放大”物体的图像、放大细节

用途:……

教学后记:

2、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免费下载这份资料?立即下载

小学六年级科学下期教案

《科学》(河北版)六年级上教案

第一单元 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

第一课 小草和大树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比较小草和大树

[活动目标]

1、 能用放大镜等工具对植物进行细致的观察,并用图和文字进行记录。

2、 能正确地描述几种常见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的特点。

3、 能够在自己研究的基础上,与其他同学共同概括出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的特征,并能举例加以说明。

4、 能根据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的特征,正确地辨别常见的植物。

5、 能尽量在自然状态观察植物的特点。

[教学材料]

放大镜、剪刀、多媒体资料

[教学重难点]

从几种草或树的观察中,归纳出它们各自的共同特点。

[教学过程]

一、 回顾以前学习过哪些与植物相关的内容。观察多彩的植物世界的多媒体资料。

二、 让学生列举自己见过的一些小草和大树的名称,谈谈自己是怎样区分小草和大树的。

三、 让学生到学校植物园去,选择几种小草和大树,观察它们根、茎、叶的特征,记录在课本的表格中。(带放大镜和剪刀,既要观察又要注意爱护花草树木)

四、 汇报交流,并概括出小草和大树各自的特点。要求不宜太高。

五、 给出草本、木本植物的科学概念。并用概念来区分更多的植物。(图片提供)

第二课时

给植物分类

[活动目标]

1、 能通过观察发现一些植物的主要特征。

2、 采用一定的标准,对植物进行分类。

3、 能与其他同学业交流找出比较合理的分类方法。

4、 能归纳出一种比较科学的分类方法。

5、 能感受到地球上的植物种类很丰富。

[教学重、难点]

列举多种分类标准,训练发散思维。

[教学过程]

1、 本活动是对分类方法的灵活运用,鼓励学生利用上一活动学到的分类方法,自己制定标准给植物进行分类。

2、 由于没有限定具体的分类标准,提供了自由空间。

3、 鼓励将本组的分类标准和分类结果记录下来,并与其他组交流。

4、 分析全班找出的分类方法,通过比较,推选出最科学的分类方法并说出自己的理由,对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进行训练。

5、 观察不开花植物,拓展学生的视野,感受植物世界的丰富多彩。

6、 布置学生收集当地常见植物的图片和文字资料,为植物博览会做准备。

第二课 植物博览会 (两课时)

第一课时 参观植物博览会

[教学目标]

1、 能根据植物的某种特点对已有的植物资料进行分类。

2、 能对收集到的植物制作不同形式的资料卡片。

3、 能按照不同植物的特点设计出展台的各部分的主题。

[教学重、难点]

分类能力的训练

[教学过程]

1、 上课前根据当地实际,请学生收集有关植物的各类资料。

2、 上课时先请学生观察教材中博览会的立体景观图,了解展览的内容都有哪些。

3、 指导学生新闻记者教材中提供的资料,通过分析它们各自适合安排到展台的哪部分,进一步培养和锻炼学生给植物分类的能力。

4、 如果学生能按要求收集来更多的资料,可照上述要求对这些资料进行必要的整理。

5、 如果学生带来的资料不能和立体景观图中展览内容相适应,可鼓励学生将其确定为新的类别。

第二课时 筹办植物博览会

[活动目标]

1、 能设计各种植物资料的展出形式。

2、 能与其他小组同学交流制定全班的展览计划。

3、 能发现植物世界的丰富和美丽。

4、 能总结在展览实施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

5、 能举例说明最新植物栽培技术。

[活动难点]

设计展板,并制作。

[活动材料]

各种植物的图片及文字资料

[活动过程]

1、 参照上一活动,充分讨论要办一个什么样的植物博览会。

2、 教师事先对学校所在地的植物资源情况有一个基本了解,便于指导学生充分列举本地可供展览的植物。

3、 不局限于上一活动的内容,要根据本交的实际情况,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展示可能收集到的资料。

4、 可考虑让同学们自由组成小组,每组的成员有明确的分工,团结合作。

5、 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准备(1-2周),把科学教室真正布置成一个植物展览,并可以向全校展览。并思考观众的意见。

资料存档

[活动目标]

1、 能将展览资料设计成一种便于其他同学查询的方式保留起来。

2、 能为低年级的同学更好地办好植物博览会提出自己的建议,表现出良好的协作精神。

[活动过程]

1、 对收集到的资料(展品)加以区分,如实物类和文字图片类,可以利用以前学过的制作植物标本的方法,将实物类的展品制作成标本。保存起来,供今后学习。

2、 文字图片类的资料可以根据不同内容制作成资料卡片保存,供下一届学生参考。

第三课 鸟类动物的特征

活动一:寻找鸟类的共同特征

[活动目标]

1、 能说出常见的鸟的名称。

2、 能从不同的角度(主要是外在的形态结构和行为等)设计不同的观察项目。

3、 能根据各种资料(实物、标本、模型、图片等)客观地描述各种鸟类的特点。

4、 能归纳出鸟类的共同特征。

5、 能根据鸟类的共同特征辨别能飞翔和不能飞翔动物中哪些是鸟类。

6、 能举例说出生活中哪些常见工具是模仿了鸟类哪些特征制作的。

[活动材料]

当地鸟类资源的图片,视频资料,鸟类的标本

[活动重、难点]

归纳鸟类的共同特征

[活动过程]

1、 教师事先对当地的鸟类资源有所了解,准备一些图片、标本、视频资料。

2、 请学生充分说出自己所了解的鸟的名称及大致形态,并观察图片、标本、多媒体资料,请学生汇报观察到的鸟的名字,对鸟还有哪些了解。在学生头脑中有了丰富的有关鸟的感性认识后,引发学生提出什么的样的动物属于鸟,关于鸟类还想研究哪些问题。

3、 让学生带着总是观察常见的鸟(现场观察实验内的鸟类模型),以当地比较熟悉的鸟作为观察对象,指导学生学生利用教材的提示,填写观察到的每种鸟的形态牲。主要特征栏目中还可以增加喙的开头以及学生发现的感兴趣的栏目。将学生提及的不同的鸟的主要特征简要记在黑板上。

4、 引导学生分析观察的若干特征中哪些特征是只有鸟才具备的,用排除法逐渐删掉那些非本质的特征。

5、 当学生明确鸟的共同特征后,引导学生据此判断哪些动物是鸟,哪些运动不是鸟。

此环节作为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

活动二:鸟喙与取食、

[活动目标]

1、 能根据鸟喙的外形判定其与我们生活中的哪种工具的形状和功能相近。

2、 能根据实验结果推测各种形状的鸟喙适合吃哪些食物。

3、 能把自己的推测与其他同学交流。

4、 能说出各种不同形状的喙对鸟类的生活有什么好处。

5、 能了解科学家对鸟类起源的不同看法

[活动过程]

1、 让学生分别观察鸟喙及几种工具的特点,然后再将不同的鸟喙与其形状和功能相似的工具对应起来,在教材上可用直线将它们连接。

2、 尽量让每个人都有一次体验的机会,统计数据讨论,体会鸟的喙与其取食的环境有关。

[评价]

1、 根据鸟类的特征判断哪些动物是鸟,哪些不是鸟。

第四课 种类繁多的动物

[教学目标]

探究目标:1、能分别总结出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两栖动物、鱼类和昆虫的最主要特征。

2、 能根据动物的特征对所见到的动物进行辨别。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能与其他同学交流自己的分类方式。

知识目标:1、能分别举出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两栖动物、鱼类和昆虫的实例。

3、 能举例说明无脊椎动物与脊椎动物的概念。

STSE目标:能体会到世界的纷繁复杂。

[教学重难点]

根据各类动物的特征来区分动物

[教学准备]

《牛津剑桥百科》动物篇、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布置查找各种动物的生活习性,繁殖方式、体形特征等。)

一、 教师了解学生的前概念:请将你所知道的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两栖动物、鱼类分别填在各自的框中。

二、 看P19页各类动物的特征的描述,将特征与对应的动物类别联在一起。

对比这几类动物的特征,有什么疑问?如:两栖类和鱼类都用鳃呼吸,怎样区分?又如:昆虫和鸟类都会飞行,怎样区分?运动方式是在地上爬的有很多,它们都是爬行动物吗?哪些不是?怎样区分?

三、 学生讨论,为进一步判断分类作准备。

四、 展示课件,了解动物习性。对照各类动物的特征,检查自己前面分类所填的动物是否正确?

五、 学生游戏活动:

几名同学自由上黑板写出平时自己不易区分的动物,如:蜗牛、熊、鲸、螃蟹等,请其他同学来解答。

(师提示,注意先判断它们是否有脊椎,再进一步区分。当然,充分的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等课外知识也是正确判断的重要条件。)

六、活动中可就大家都感到疑惑的问题当场上网查找,印象会深刻。如蜘蛛是不是昆虫、章鱼是不是鱼等。同时上网时教给学生要选择正规的权威的科学网站作参考。

哺乳动物

两栖动物

鱼类

脊椎动物

鸟类

爬行类

板书: 动物

脊椎动物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演示

第三单元 宇宙

1、地球的卫星——月球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在运动方式、体积大小、引力大小、表面特征等诸多方面同地球不同。

过程与方法:

1、 能利用多种渠道搜集有关月球的信息。

2、 按照科学探究的要求进行信息交流、讨论,并且整理有关的信息。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知道对信息进行分析比较,尝试对信息的可信度进行判断是必要的。

2、 知道科学的进步需要永无止境的科学探索精神。

3、 发展对宇宙天文探索的兴趣。

【教学重点】搜集整理月球的资料,根据资料的特征制作自己的“月球卡”。

【教学难点】按照科学探究的要求进行信息交流、讨论和整理。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有关月球信息的图片、录像资料、书籍等

学生准备:课前收集有关月球的信息

【教学过程】

一、人类对月球的探索历程

1、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离我们地球最近的星球是哪一颗吗?

(学生思考后回答:月球是距离地球最近的星球,它不停地围绕着地球运动,是地球的卫星。)

2、有关月球的诗歌、神话故事有许多,谁能背一首诗或讲一个故事给大家听?

(请几位同学讲故事或者背诗:《嫦娥奔月》、《玉兔捣药》、《吴刚伐桂》等故事;《枫桥夜泊》(张继):月落乌蹄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嫦娥》(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从军行》(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3、谈话:从这些故事和诗歌中我们可以了解到,自古以来,人们就特别关注月球。那么,月球到底有哪些奥秘,人们又是怎样去探索认识月球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地球的卫星——月球》。

(板书课题)

4、阅读课本第46页中的插图,说说在探索月球的历程中,人类观察月球的工具和手段发生了哪些变化?

(梳理板书:肉眼观察——天文望远镜——探测飞行器——登月考察)

5、讨论:从这些工具的发展过程中,你知道了些什么?

6、师:对这些工具,你有没有补充的内容,说给大家听听。

7、交流: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对于月球的认识是怎样发展的?

(预设:人类探月的技术与工具越来越先进;人类对月球的数据勘测越来越精确;人类对月球奥妙的了解越来越多;人类对月球的疑惑也越来越多。)

二、制作我的“月球卡”

1、师:课前让大家收集了有关月球的信息,你们收集到了月球哪些方面的信息?

2、小组内将课前收集的月球资料按照教师给定的方法进行交流和分类整理,教师巡视指导。

(要求:轮流发言;发言者要说明信息的来源;有冲突的地方要记下来,然后分类整理。)

3、各组派一名代表,汇报交流本组收集到的信息。

4、师:从刚才汇报的情况看,同学们收集的信息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月球的运动;二是月球的基本情况和相关数据;三是月球的地形;四是有关人类登月的故事。

5、下面请大家根据各组交流的情况,完成月球基本信息卡的制作,将有关的信息填写在活动记录中。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中的“月球卡”制作,根据自己或小组内的月球资料,选择所需要的信息,制作自己的“月球卡”。)

6、小结:通过制作“月球卡”,我们发现月球在运动方式、体积大小、引力大小、表面特征等很多方面与地球不同。

三、拓展延伸

1、在课外进行“月球卡”的展示评价活动。

2、在讨论中产生的分歧是否已经解决? 请大家课后继续搜集更多的有关月球的资料。

板书设计:

1、 地球的卫星——月球

一、对月球的探索历程:

肉眼观察——天文望远镜——探测飞行器——登月考察

二、制作月球卡:

月球的运动、基本数据、地形特点、人类登月故事等

2、月相变化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月相在一个月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形状。

2、月相变化是月球围绕地球公转过程中形成的,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

过程与方法:

1、持续地观察月相的变化过程。

2、根据已有的现象进行简单的逻辑推理而做出假设,同时能在小组学习中收集整理别人的观点,并且根据一定的事实对自己的假设进行调整。

3、初步学习利用模型来解释自然现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初步意识到宇宙是一个变化的系统。

2、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月相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形状;月相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教学难点】要求学生持续一个月进行观察,在观察过程中详细记录月相的形状、月相所在天空的位置、月相的农历时间、太阳在天空的位置。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用于贴月相的挂图、月相成因示意图、月相变化的课件、皮球、电灯(瓦数大的)。

学生准备:圆纸片、剪刀、活动记录等。

【教学过程】

一、画月相

1、创设情境,引出月相话题:

同学们,苏轼的《水调歌头》里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月有阴晴圆缺”的词句,看来人们很早就发现了月球有圆缺变化的情况,说说你曾经见到过的月亮是什么样的?

(当学生说到满月时,请他说出阴历时间)

2、讲解:月亮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做月相。

3、你能把看到过的月相画下来吗?

(教师给每个学生几张相同大小的圆纸片,请学生在纸上画月相,然后把它们剪下来。)

4、让几位学生把画月相的纸片贴在黑板上,全班观察分析。这些月相相同吗?有哪些不同?生活中能否见到这样的月相,为什么?

5、学生提出自己的假设,并且判断黑板上所画月相的正误。

6、说说这些月相分别是什么时候能看到的?

二、给月相排序

1、请每位学生再画一个月相,并剪下来。

2、在小组中讨论,自己剪出的月相大致是农历什么时候的?

3、(出示一组标有时间的圆圈的挂图)你能把剪下来的月相准确地贴在上面的圆圈里吗?

(学生根据自己的月相和大致的推测时间,在黑板上的相应位置贴上月相。)

4、观察黑板上的挂图上贴出的许多月相,小组讨论并交流:有什么发现?有什么问题?

5、教师出示农历上半月的月相变化过程图,让学生们讨论:你们认为月相的变化是否有规律?有什么规律?你们认为下半月的月相将如何变化?

6、小结:月相是变化的,变化是有规律性的。农历上半月由缺到圆,下半月再由圆到缺。

(其他的说法也正确:1、一个月中月相的变化规律是:初二向左弯,初八右半边明亮,十五月圆,二十二左半边明亮,二十八向右弯(记忆诀窍:“残”字拼音第一个字母“C”的形状)。2、月相的变化经历新月——上弦月——圆月——下弦月——残月的过程。3、上半月,人们看到的月亮亮面面积逐渐变大,直到满月,亮面在右侧;下半月,人们看到的月亮亮面面积逐渐变小,直到朔月,亮面在左侧。)

三、模拟月相变化

1、设疑:月相的变化是月球的形状在变化吗?是伴随着月球的什么运动发生变化的?

2、小组内讨论交流:能否用做模拟实验的方法来研究月相变化?用什么来模拟,怎样模拟?

3、可参照课本第49页进行模拟实验,观察“月球”的亮面大小一样吗?亮面朝向一样吗?

(或者在教室里准备一盏瓦数大的电灯,用这盏灯当作太阳,学生自己当作地球,用皮球当作月球;把“月球”举在空中,使“阳光”照到“月球”上,观察此时月球的明亮部分是什么形状;然后使“月球”围绕“地球”公转一周,观察月球的明亮部分有什么变化?)

(模拟实验成功的关键在于:用来模拟月球的半明半暗的球体,它的明亮一面始终向着“太阳”。即“月球”围绕“地球”转动一周时,它只自转了一周。)

4、提问:通过模拟月相变化的实验,你有什么发现?

5、学生思考回答。

(预设:月相的变化是月球围绕地球公转过程中形成的,跟月球不发光、太阳只能照亮它的一半有关,不是因为月球的形状在发生变化。)

6、播放月相变化的课件,巩固并小结:月相变化跟月球不发光有关,跟太阳照射有关,跟月球在围绕地球公转有关。

(解释:月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我们看到的月光是它反射太阳的光。月相实际上就是人们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由于观察的角度不同,所以看到的月相亮面大小、方向也就不同。)

7、对比一下,我们前面排序时所贴的月相,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

四、观察白天的月相

1、谈话:在给月相排序和模拟月相变化的过程中,我们推测出了月相变化的规律,同时还产生了许多问题。要知道规律是不是存在,以及问题能否得到圆满解决,需要我们进行实地的观察。

2、你们认为什么时间观察月相比较合适?

3、引导学生确定观察月相的时间,清晨或傍晚观察月相。

(教师教学时应确认一点:如果自己的教学时间在农历的上半月,请引导学生在傍晚观察;反之,则应在清晨观察。从农历十六—二十七八月亮升起得越来越晚,因此在清晨观察比较合适。)

4、思考讨论:观察月相,主要观察记录月相的哪些内容?

5、引导学生了解月相的记录内容:月相的形状、亮面的朝向、月相的位置、月相的农历时间、以及观察时的具体时刻等。

6、讨论:如果我们观察不到天空中的月相,该怎么办?

7、说说你们认为在观察过程中,还会有什么问题或困难存在?

五、课外拓展:

1、动脑筋:今年春节晚上,某商店被盗。第二天,公安人员审询了最有嫌疑的两个嫌疑犯张三和李四。张三说:“昨晚十点钟,借着月光我看到李四进商店偷东西。”李四说:“十点的时候,我正在家里睡觉。”请你帮助公安人员判断,谁最有可能是罪犯,为什么?

(答案:张三最有可能是罪犯。因为春节是正月初一,根本没有月亮,可李四说他借着月光看到李四进商店偷东西,是在撒谎,因此,他最有可能是罪犯。)

2、每天下午放学后的傍晚时分和上午上学前的清晨时分进行观察,并记录天空中的月相。

(月相跟着农历变,初一初二看不见,初三初四象娥眉,初七初八月半边,到了十五满月圆,以后月相逐渐缺,二十二三月似弓,到了月底又不见。)

板书设计:

2、月相变化

一、规律:新月——上弦月——圆月——下弦月——残月

二、成因:月球围绕地球公转

3、我们来造“环形山”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环形山是月球地形的主要特征。

2、环形山的形成与许多因素有关,陨石撞击是主要原因。

过程与方法:

1、建造月球环形山的模型,并提出有根据的推测。

2、根据现象推测环形山的成因,学习合理地控制多种因素,创造性地用多种方法造“环形山”。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科学实验的严谨、客观和乐趣,意识到设计实验方案的重要性。

2、能够大胆地想像,表达自己的想法。

3、意识到模拟实验及推测和客观真实是有一定差距的。

【教学重点】通过造“环形山”的体验活动,探究环形山的成因。

【教学难点】建造月球环形山的模型,并提出有根据的推测。

【教学准备】

有关环形山成因的录像资料。

模拟环形山成因的实验材料:沙、细石子、皮球、小铁球、玻璃球、注射器、细胶管、水、卷尺等。

【教学过程】

一、月球上的环形山。

1、谈话激趣:古人用肉眼观察月球,把月球上的阴影想像成了月兔和桂花树,现在人们已经能近距离观察月球了,让我们来看看月球表面到底是什么样的?

2、(教师出示环形山图片),这是一张宇航员近距离拍摄下来的月球图片,从中你们观察到了什么?

3、学生汇报观察到的月球地形的特征。

4、提问:为什么人们将月球上的山脉称为环形山?

5、进一步分析图片,说说这些环形山有何特点?

6、教师补充有关环形山的资料。

7、小结环形山特点:分布杂乱、数量众多、有大有小、有深有浅。

二、制造“环形山”。

1、提出:我们来造“环形山”好吗?

2、讨论:怎样人工制作月球上的“环形山”模型?用什么方法?这个方法的根据是什么?

3、集体交流,并作出判断:哪些方法比较符合月球的实际情况。

4、制订造“环形山”的计划:选择哪些模拟实验的材料?这些材料分别模拟了月球上的哪些环境?如何做好这个实验,才能使造出来的“环形山”和月球上环形山的特点比较符合?

5、根据自己设定的方法,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制造“环形山”。

(实验方法:1、喷水法:将注射器连接胶管并把胶管插入沙子底部,用力将注射器中的水推出,观察现象。2、撞击法:用重球砸向沙堆,观察现象并记录……)

6、评价学生造好的“环形山”,主要从相似性方面评价。

(说明:学生模拟实验的环形山应体现出和图片中的环形山类似的特点:分布随机、大小和深浅不一等。)

三、提出环形山成因的假说。

1、交流:你们小组是用什么方法来造“环形山”的?在造“环形山”的过程中,你有什么发现?

2、说说哪些方法能成功地模拟出月球上的环形山。

3、推测月球上的环形山是怎样形成的?推测的理由是什么?在你的假设中,有哪些是需要进一步去寻找证据的?

4、你能搜集一些材料来证实自己的推测吗?

5、对学生的假说进行评价。

四、阅读有关环形山成因的资料。

1、谈话:刚才同学们对环形山的成因进行了大胆的推测,下面我们看看科学家提出了哪些假说?他们用了哪些证据来支持假说?有哪些证据是我们模拟实验中没有注意到的?

2、学生阅读课本52页环形山的成因资料(或播放有关环形山成因的录像资料)。

3、思考:你们需要重新修改自己的推测吗?如果需要,主要修改什么?

板书设计:

3、我们来造“环形山”

一、环形山特点:分布杂乱、数量众多、有大有小、有深有浅。

二、成因:火山喷发说、撞击说(陨石撞击是主要原因)……

4、日食和月食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日食和月食是太阳、地球、月球三个天体运动形成的天文现象。

2、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地球处于月影中时,因月球挡住了太阳照射到地球上的光形成日食。而月食则是月球运行到地球的影子中,地球挡住了太阳射向月球的光。

过程与方法:

1、运用模拟实验的方法研究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2、对模拟实验中的现象进行细致的观察。

3、根据模拟实验中的现象进行逻辑推理,推测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科学实验的严谨、客观和乐趣,意识到设计科学研究方案的重要性。

2、能够大胆地想象,表达自己的想法。

3、意识到模拟实验与推测和客观真实是有一定差距的。

4、意识到天文现象是可以被人们认识的。

【教学重点】日食和月食是太阳、地球、月球三个天体运动形成的天文现象。

【教学难点】根据模拟实验中的现象进行逻辑推理,推测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教学准备】

有关日食和月食信息的图片、照片、课件、录像资料、书籍等;乒乓球、玻璃球、手电筒、观察记录表;要求学生在课前收集有关日食和月食的信息。

【教学过程】

一、认识日食发生的过程及特点。

1、设疑激趣: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月相变化,知道月球的圆缺变化是在一个月内发生的,可是有时在一个晚上就能看到月球圆缺变化的全过程,你们看过吗?这叫什么现象?

(板书“月食”)

太阳是否有时也会有圆缺现象?(出示日食发生过程的图片)这叫什么现象?

(板书“日食”)

你们听说过日食和月食吗?关于日食和月食你有什么问题?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日食和月食》。

(完成课题板书)

2、讲述:我们先来研究日食发生的过程及特点。

3、(播放日食发生的过程录像)讨论并交流:日食发生过程有什么特点?从这些特点中你有何推想?

4、小组汇报讨论结果,教师整理并适时补充日食发生过程的一些其他事实性资料。

5、小结日食发生过程中的一些特点:(1)太阳被一个物体挡住了;(2)挡光的物体是圆形或球形的;(3)挡光的物体是运动着的;(4)挡光的物体看上去和太阳差不多大;(4)地球、挡光物体和太阳差不多在一条直线上。

6、提出问题:根据日食的特点,你认为日食可能是怎么形成的?

(分析过程预设:(1)太阳被遮挡的部分边缘是弧形的,说明挡光的天体是圆的。(2)在日食过程中,有时太阳的整个球面都被挡住了,成为黑色,这说明挡光的天体,从地球上看与太阳一般大小(3)太阳被遮挡的部分从西边开始,向东边移动,说明这个天体是自西向东运动的,综合以上分析,可能是月球挡住了太阳的光辉。)

二、日食成因的模拟实验。

1、刚才有同学认为是月球挡住了太阳射向地球的光造成了日食。怎样用模拟实验的方法来证实我们的推测?

2、分小组设计模拟实验的计划,设计时注意:

(1)用什么实验材料来做这样一个模拟实验?

(2)如何做实验

(3)在实验中估计会出现哪些现象?

(4)观察到的哪些现象能说明日食发生了?

3、学生分小组进行模拟实验:一生用手电筒代表太阳,一生手持乒乓球代表地球,一生手持玻璃球当月球自西向东运动,用玻璃球绕乒乓球转动一周表示月球绕地球一周,看看在什么情况下看不见太阳。

(模拟实验要注意:所用的挡光物体要比被挡光物体小;挡光物体是运动的;挡光物体是圆形或球形的。这一过程中,并不一定就会发生日食。只有玻璃球转到电筒光和乒乓球之间,三者在一条直线上,并且三者之间的距离合适时,保证玻璃球的影子落在乒乓球上时,才会发生“日食”现象。)

4、交流:(1)模拟实验是如何做的?(2)哪些现象可以说明发生了日食?(3)这时太阳、月球、地球各处于何种位置?(4)在什么情况下不会发生日食?

三、日食的成因。

1、用自己的语言说说日食的形成原因。

(当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如果三者正好处在一条直线上时,月球就会挡住太阳射向地球的光,在地球上处于影子中的人,只能看到太阳的一部分或全部看不到,于是就发生了日食。)

2、出示日食成因示意图,阅读课本54页日食的成因。

3、教师在黑板上画出简图,让学生讲解日食的成因。

4、交流:你们从图中还有什么发现?

(1、发生日食时,不是地球上所有的人都能同时看到,只有处在月球影子里的人才能看到日食。2、根据自己对日食成因的分析,推断日食总是发生在农历初一(朔)。)

5、过渡:那么月食又是怎么发生的呢?

(我国有天狗吃月亮的传说。在印度,某些部落认为月食是一条龙吞食了月球,幸运的是有一个英雄砍掉了龙的头,所以月亮很快就重现了。)

四、月食的成因。

1、谈话:请同学们推测一下月食发生的原因。月食发生时,三个天体的位置又是如何的呢?

2、学生思考推测。

(预设:在月球运动过程中,如果太阳、月球、地球三者正好处在一条直线上时,地球就会挡住太阳射向月球的光,这时地球上的人们就会观察到月食现象。)

3、用模拟实验加以证实。

4、你能将月食发生的示意图画出来吗?(学生尝试画出月食成因示意图。)

5、根据示意图说说月食的成因。

6、讨论:月食发生在农历的什么时候?

(月食总是发生在农历十五(望))

六、总结拓展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比如对模拟实验有何认识?

2、思考:为什么有日环食现象而没有月环食现象?

(月食发生时,月球运行进地球的阴影中。由于地球在月球轨道处的投影总比月球大,所以月环食的情况是不会发生的。)

板书设计:

4、日食和月食

日食(农历的初一前后)——月球居于地球和太阳之间,三者在一条直线上

月食(农历的十五前后)——地球居于月球和太阳之间,三者在一条直线上

5、太阳系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太阳和围绕它运动的行星、矮行星和小天体组成了太阳系。太阳系是一个较大的天体系统。

过程与方法:

1、收集资料认识和了解太阳系。

2、按一定比例对数据进行处理,并在此基础上用一定的材料建立太阳系的模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到收集和整理资料,并进行交流,是科学学习的一种方式。

2、学会与他人合作,并能在合作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3、意识到太阳系中天体的运动是有规律的,并可以逐渐被人们认识的。

【教学重点】太阳和围绕它运动的行星、矮行星和小天体组成了太阳系。

【教学难点】根据八大行星距太阳的平均距离及各行星赤道直径数据表建立太阳系的模型。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太阳系图片、多媒体资料、八大行星数据表、八个铁丝制成的支架、橡皮泥、小皮球、直尺等;教师事先考察制作太阳系模型的室外场地。

学生准备:课前收集有关太阳系的资料,小组内先进行交流。

【教学过程】

一、认识太阳系。

1、提出问题:地球在不停的围绕太阳运动,那么还有哪些天体也在不停地围绕着太阳运动呢?

2、课前同学们都进行了有关太阳系资料的收集,现在让我们来开个有关太阳系的交流会,请各组派代表进行全班交流,资料可以是文字的,也可以用图片的形式展示。说说:

观察;

求采纳!O(∩_∩)O谢谢。。。(*^__^*) 嘻嘻……

六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

第一单元 我们长大了

1、从出生到现在的成长证据有:

(出生时的脚印)、

(从小到大的照片)、

(小衣服小鞋子)、

(每年的体检卡)、

(身高体重的数据)等。

2、我从出生到现在发生的主要变化有(身体长高了,体重增加了,能力提高了)。

3、(身高)和(体重)是生长发育最重要和最常用的指标。

4、人体生长发育最快的两个时期是(出生后第一年)和(青春期)。

5、(青春期变化)是人体的正常发育,(青春期)是生命重要的时期。

6、(青春期)是我们由儿童向成年人过渡的时期。

7、女孩大约从(10岁)开始,将陆续进入青春期;而男孩要(稍晚一些)。在这个时期,我们的(身体形态)、(心理方面)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8、青春期男女(身高)最先出现快速生长。

9、青春期除了身高突增之外,另一个特点就是(性发育)的开始。

10、青春期的心理特点有

(1)性意识骤然增长

(2)智力水平迅猛提高

(3)独立欲望增强

(4)情感世界充满风暴

(5)兴趣爱好日益广泛

(6)人际交往欲望强烈。

11、要正确对待青春期的变化:

(1)要注意个人卫生

(2)不穿高跟鞋

(3)不拔胡须

(4)不吸烟、不酗酒

(5)正确对待与异性交往

12、一个人的成长与成熟意味着他将要更加自觉的去承担起更多的(责任)。

13、人的一生要经过(幼儿期)、(青春期)、(成年期)和(老年期)四个阶段。

14、预测自己长大后的身高可以根据(父母的身高)、(现在的身高)、(自己的脚长)。

15、伴随着身体素质提高,青少年(青春期发育)和(性发育)的年龄也不断提前。

16、为了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我们应该:(1)注意个人卫生

(2)讲究营养并注意饮食卫生

(3)注意学习姿势与用眼卫生

(4)加强体育锻炼

(5)保证充足的睡眠

(6)不迷恋电脑

(7)科学用脑

17、注意学习姿势与用眼卫生的方法:(正确的阅读姿势)、(正确的书写姿势)、(注意采光与照明)。

18、我们已经跨入青春期,每天需要保证(10)小时的睡眠。

19、(充足的睡眠)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

20、科学用脑五要素是:(动静结合)、(课程交替)、(反复强化)、(勤于思考)、(适当休息)。

第二单元 遗传与变异

1、(子女)与(父母)之间一般都或多或少的(保持)着一些(相似)的特征,这种现象称为(遗传)。

2、(遗传)是生物的普遍现象。

3、(子代)与(父代)之间、(同一物种)之间一般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着一些(不同)的特征,这种现象称为(变异)。

4、(遗传)和(变异)是生命最基本的两种特征。 5、形态各异的金鱼是人们有意识地利用(野生鲫鱼)的后代与亲代存在的(变异)培育而成的。

6、(因为遗传物质的变化和生长环境的不同引起的变异现象),所以金鱼、康乃馨、玉米会有这么大的差异。

7、变异有两种:(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

8、(遗传物质发生变化)而引起的变异,称为(可遗传的变异);在不同环境条件下产生的变异,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称为(不可遗传的变异)。

9、(孟德尔)被誉为现代(遗传学之父)。

10、孟德尔研究豌豆的遗传现象,主要是从豌豆的(种子形状)、(种子颜色)、(种皮颜色)、(豆荚形状)、(豆荚颜色)、(花的位置)、(茎的高度)几方面进行的。

11、(袁隆平)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2001年,他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12、生物的变异不仅来自(父母的结合),生物体自身也可能产生(变异)。

13、变异可分为(生物体自身产生的变异)和(用人工方法产生的变异)。

14、有些变异对生物是(有害)的,有些变异对生物是(有益)的,还有一些变异(既无害也无益)。

第三单元 进化

1、恐龙已经(灭绝)了,关于恐龙的模型、图片和影片是根据(恐龙化石)复制出来的。

2、第一块恐龙化石是在(1822年)被发现的,恐龙是巨大无比的(爬行)动物。

3、恐龙生活在距今(6500万)年前。

4、恐龙繁殖后代的方式是(卵生)。

5、动物活化石:大熊猫、白鳍豚、蟑螂、扬子鳄、中华鲟、娃娃鱼 植物活化石:银杏树、香果树、珙桐、水杉

6、(化石)是在地层岩石中保存的几百万年以前生物的(残骸)或(遗迹),如骨骼、外壳、叶子、脚印等。

7、化石的形成:动物死亡后,骨骼、牙齿等组织保存下来;慢慢被沉积层包围,并被矿物化;由于地壳运动,化石上升到接近地表的地方;岩石的侵蚀和坍塌使化石暴露出来。

8、化石保存在(沉积岩)中。如果把不同年代的(岩层)比作一本书,(化石)就是书页中(特殊文字)。

9、化石告诉我们:(化石是生物进化的证据,是我们研究远古生物的重要线索)。

10、(鱼类)的化石在比较古老的地层中出现,而(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和(哺乳动物)则依次在越来越晚的地层中才出现。

11、(达尔文)提出生物进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并于1859年出版了震惊学术界的巨著( 物种起源)。

12、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者生存下来,不适者被淘汰,这就是(自然选择)。

13、生物正是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种类由少到多)地发展着,进化着。

14、(达尔文)关于(生物进化)的观点已成为现代生物学的经典理论。

15、极地狐狸的耳朵短而圆(可减少热量的流失);非洲沙狐的耳朵长而大(利于散热)。

16、印度洋某岛屿上经常刮风暴,那里生长的植物矮小甚至贴着地面生长,用达尔文的进化观点解释:(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由于岛屿上经常刮风暴,高大的植物容易折断,矮小的植物容易生存并繁衍后代)。

17、(云南澄江生物化石群)的发现对达尔文的经典进化学说提出了挑战。

第四单元 共同的家园

1、一种生物愿意长期生活在某个环境里,是因为这个环境为它提供了(生存)、(生长)和(繁殖)所必需的(食物)、(水)、(庇护所)等条件,这样的生活环境被称为(生物的栖息地)。

2、企鹅、海豹生活在(极地)、狮子、斑马生活在(草原)、小鸟、猴子生活在(树林)、海龟、鲨鱼生活在(海洋)。

3、同一栖息地上不同种类的植物和动物可以一起生活,有些可能成为很好的(伙伴),例如(啄木鸟和树)、(蜜蜂和花)、(小丑鱼和海葵)、(鸟和果实)和(鳄鱼和鳄鸟)等。

4、生物为了生存,需要从周围的环境中猎取食物,于是它们之间就形成了(敌对)关系,例如(小鸟吃虫)、(熊吃鱼)和(狮子和斑马)等。

5、动植物的生存本领与其(生存的环境)密切联系,是其(适应环境)的结果。

6、生活在沙漠中的动植物需要有(抗干旱、耐饥渴)的本领。

7、分解者有(蚯蚓)、(蘑菇)、(霉菌)和(屎壳郞)。

8、 我们应该(植树造林)、(建立自然保护区)和(建设生态工程)来保护生态平衡。

第五单元 神奇的能量

1、能量:能使物体(工作)或(运动)的本领叫做能量. 任何东西只要有(移动)、(发热)、(冷却)、(生长)、(变化)、(发光)或(发声)的现象,就有能量在起作用。

2、能量的形式多种多样,它们以不同的方式被(储藏)和(运用)。

3、人类和自然界如果没有能量,人和自然界的一切活动都将(停止)。

4、骑自行车时用力蹬踏使力加速的能量是机械能。

5、能量的一个重要特点它可以从(一种形式)转换为(另一种形式)。

6、生活中,能量的转换如:

A 、打开电视,电能转换成了声能和光能

B 、搓一搓手,化学能转换成了声能和热能.

C、我们吃的食物是把化学能转化为我们运动所需要的动能

D、电风扇是把电能转换成风能 E、风力发电机是把风能转换成电能 F、阳光下的植物是把光能转换成化学能

7、煤中贮的能量是热能和光能。

8、能量都有(光能)、(声能)、(电能)、(热能)、(化学能)和(机械能)等。

8、能源分为不可再生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9、不可再生能源是不可再生的 如: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

10、可再生能源是可再生的 如:太阳能、风能、水能。

11、常见的太阳能装置有:太阳能灶、太阳能热水器。

12、制作太阳能灶是在利用可再生性能源。

13、具有开发前景的新能源如:潮汐能、核能、生物质能、地热能。

14、核能能造福人类,也能给人类带来灾难。

15、造成能源枯竭的主要原因是人类过度开发利用。

16、人类利用太阳能的事例如:利用海水晒盐、太阳能热水器热水。

第六单元 拓展与应用

1、拓展:就是运用学过的知识解释某些现象。

2、“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融汇贯通”讲的都是拓展能力,“下知天文,下晓地理”不是拓展能力。

3、应用就是把学到的科学原理应用在物品的制作上。

4、经常制作物品有利于提高我们的能力. 5、科学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应用。

6、科学原理的应用:

A、浮力原理:救生圈、轮船漂浮、木筏、竹排、淘米

B、杠杆原理:撬棍、剪刀、起钉锤、杆秤、天平

C、反冲原理:火箭飞行、飞机飞行、烟花等。

D、冷热对流:风的形成、制冷空调装在高处、超市的大冰柜不用在上面盖上盖子。

E、重心低不易倒:不倒翁、台灯、灯塔、铁架台。

实验探究题:

一、制作印迹化石模型:

实验器材:黏土、叶子、木棒

实验方法:

1、将黏土擀平;

2、把叶子放在黏土上,用手把它压进去,留下印迹后取出;

3、把留有印迹的黏土模型晾干。

二、比较纸巾干湿程度 :

(一)实验器材:三张湿纸巾、蜡纸

(二)实验方法:

1、把三张纸巾充分浸湿,一张平铺,一张卷起,一张用蜡纸包起来,都放在塑料布上,放在窗台上;

2、一小时后观察三张纸巾的干湿程度。

(三)实验结论:

平铺的纸巾最干,卷起来的纸巾居中,用蜡纸卷起来最湿。这说明仙人掌似蜡纸的外衣这种独特的外形特征既减少了水分的蒸发,又能很好地储存水分。

三、研究橡皮筋拉伸后产生的能量大小与“火箭”发射高度的关系

(一).实验器材:橡皮筋、卫生纸卷芯、吸管、尺子、蜡笔、胶带

(二)实验步骤:(略)

(三)实验结论:

橡皮筋拉得越紧,产生的能量就越大,“火箭”发射高度就高;

橡皮筋拉得越松,产生的能量就越小,“火箭”发射高度就低。

总之,能量越大,物体运动就越高、越远、越快;能量越小,物体运动就越低、越近、越慢。

四、点燃火柴和花生米,说说能量是如何转换的。

(一)实验器材:细铁丝、花生米、橡皮泥、火柴

(二)实验步骤:

1、用细铁丝将一粒花生米固定在橡皮泥上;

2、点燃花生米,加热适量的水;

3、花生米燃烧完后,测一测水温会发现水温升高了。

(三)实验结论:

划着一根火柴,人体中的化学能转换成光能和热能;

燃烧花生米,加热了水,花生米中的化学能转换成了热能和光能。

五、写出下图能量是如何转换的

太阳的能量以(光能)的形式辐射到地球;

植物吸收了来自太阳的(光能),把(光能)转换成(化学能)储存在植物体内;

人吸收植物的(化学能)再转换成(机械能);

发电机把(机械能)转换成(电能),电热水壶把(电能)转换成(热能)。

新版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

新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全套教案,共46页,这里无法全部复制,你到我们网站去下载吧

第一单元 微小世界

1、放大镜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 能看到更多的细节。

2、放大镜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

3、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凸起)。

过程与方法

1、正确用放大镜观察物体。

2、比较用肉眼观察和用放大镜观察的不同。

情感态度价值观

1、理解使用放大镜观察的意义。

2、增强用放大镜观察身边世界的兴趣。

3、认识到从肉眼观察到发明放大镜是人类的一大进步。

【教学重点】能正确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的细微部分

【教学难点】放大镜是“凸”“透”镜

【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器材:放大镜(最好每个学生都能有一个放大镜,如果只能提供给学生一种放大镜,尽量放大倍数大一点)科学书或报纸上的照片、计算机或电视机屏幕。柱形、球形的透明器皿、塑料薄膜、铁丝、普通玻璃片、平面镜片、水。

教师演示: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图片或课件(如放大镜镜片的结构等)。

【教学过程】

一、为什么要用放大镜观察

1、导入:师出示放大镜:“看,这是什么?”(生:放大镜)放大镜大家很熟悉,能否替放大镜来介绍一下自己——《我是放大镜》。可以从放大镜的构造、作用、用途三个方面展开。

2、小组讨论交流放大镜的构造、作用、用途。

3、展示交流

放大镜的构造——镜架、镜片(如果学生能说出凸透镜也可以)

放大镜的作用——放大物体的像(可能学生会说“把物体放大”,提醒学生物体并未变大)

放大镜的用途——我们用放大镜观察校园里的生物、实验中在老师指导下观察花、昆虫等。它是视力不佳者的助视器,还适用于电子产品检验、线路板检验、集邮者欣赏鉴定邮票、珠宝商鉴定珠宝、公安人员用它观察指纹毛发纤维等、农技人员用它观察花蕊进行人工授粉等、制作微型工艺品的工匠工作时使用……

4、让学生尽量充分地例举使用领域,交流后填写第2页的网状图。

二、放大镜下的新发现

1、师:谁给大家演示一下放大镜的正确使用方法?

请学生演示放大镜的使用方法。根据学生的演示师讲解正确使用放大镜的两种方法:目、镜、物三者,目不动,镜动或物动。

2、师:选择一小块面积,运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图片、屏幕、织物等看谁会有新的发现!将新发现用文字或图片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

3、交流新发现后,师归纳:放大镜把物体的图像放大,让我们看清了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

三、放大镜的特点

1、师:放大镜顾名思义是能“放大”,那么它能放大的秘密在哪里呢?(镜片具有“凸”、“透”的特点)老师给大家准备的物品中有没有像放大镜那样能放大物体呢?请同学们找一找。

2、学生尝试利用平面镜、玻璃、水、水槽、集气瓶、烧瓶等物体来放大物体的像。(发现圆柱形及球形的装满水的容器及水滴都具有放大的作用)

3、师:放大镜的镜片和能起放大作用的器具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中间凸起,透明的)所以放大镜也叫“凸透”镜。放大镜的凸起程度越大,放大的倍数也越大,由此推断球形的透明物放大倍数最大。

四、小结

1、师:对于熟悉的放大镜,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发现或收获吗?(放大镜也叫凸透镜,凸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运用放大镜细心地观察物体,还能看到很多有意思的细节)

2、课外你可以尝试着用一些简易的材料自己制作一面放大镜,或者用你的放大镜去仔细观察身边的物品,看看还会有什么新的发现。

板书设计:

放大镜

构造:镜架、镜片(凸 透 ——“凸透”镜)

作用:“放大”物体的图像、放大细节

用途:……

教学后记:

2、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六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