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电子书人教版(历史高中必修一课本电子版)
高中历史电子书人教版(历史高中必修一课本电子版)

...想要多了解一些历史,有好的视频(真实的)或电子书推荐一下吗?谢谢...

视频有 唐之韵、子午书简。。。。。。

书籍有《简明中国古代史》。。。,可以下载的

其实你也可以下载有声版的百家讲坛,睡觉前戴着耳机听一下,非常不错 你好,你可以下载“秦时明月”的《明朝那些事》,这本书以很直白易懂的语言阐述了明朝的历史事件,是历史方面较为畅销的一本书,你可以去试着读一下

求初中高中人教版历史课本PDF

高中历史合集百度网盘下载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znmI8mJTas01m1m03zCRfQ

K12资源实时更新

来自:百度网盘

提取码: 1234

复制提取码跳转

?pwd=1234

提取码:1234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百度网盘资源免费下载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DWgWv_BCJcPXrPyAPsMe9Q

升级版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

来自:百度网盘

提取码: trfy

复制提取码跳转

提取码: trfy

历史高中必修一课本电子版

高中历史合集百度网盘下载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znmI8mJTas01m1m03zCRfQ

K12资源实时更新

来自:百度网盘

提取码: 1234

复制提取码跳转

?pwd=1234

提取码:1234

简介:高中历史优质资料下载,包括:试题试卷、课件、教材、视频、各大名师网校合集。 必修1(政治史) 必修2(经济史) 必修3(文化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选修2(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选修5(探索历史的奥秘) 选修6(世界文化遗产荟萃)其实各版本的新课标高中历史书都是三本必修+六本选修,由于高考选修是各省选择三本作为高考要求,而考题又是三选一的模式,所以一般的学校只教两本或一本。

新高一历史课本电子版

高中历史合集百度网盘下载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znmI8mJTas01m1m03zCRfQ

K12资源实时更新

来自:百度网盘

提取码: 1234

复制提取码跳转

?pwd=1234

提取码:1234

简介:高中历史优质资料下载,包括:试题试卷、课件、教材、视频、各大名师网校合集。 人教必修一教案全集

第一单元 第1课 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教学目标】

【教材结构及重点难点】

一、夏商的政治制度

1.王位世袭取代禅让制

⒉夏商的中央地方制度

二、西周的分封制

⒈主要内容及特点

2.作用及发展演变

三、西周的宗法制

1.含义

2. 特点及基本原则

3.实质及作用

重点:分封制、宗法制

难点: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

【教学方法】

本节课主要采用谈话讲述法进行,同时配合提问、史料阅读、课堂讨论等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结合本节课图片较多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可结合图来讲解,增强教学的直观性。

【导入新课】

关于大禹治水的传说,同学们却是耳熟能详的。而中国国家的形成,与传说中的大禹治水有密切的联系。大禹治水需要统一指挥和动员各地人民的力量,加强对人民的组织管理。所以,大禹治水和发展农业的过程就成为打破氏族部落组织,由地域关系代替血缘关系,王权专制代替氏族民主,国家行政管理逐步成长的过程。伴随着私有制和阶级对立的发展,由于战争的频繁,禹的权力越来越大,以致发展成个人专断。据说有一次禹召集各部落首领开会,一个首领因迟到而被禹杀了。可见,禹似乎已不是群众的首领,而是至高无上的国王了。这反映了中国早期的政治管理制度开始具备雏形,由此导入新课-----夏、商、周三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讲述内容】

一、夏商的政治制度

约公元前2070年,禹正式建立了我国第一个王朝----夏。

设问:此时的夏朝已经不是一个部落而是一个国家。为什么?(让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归纳总结:部落是按血缘结合在一起的;国家按地区来管理的,禹治水成功后,就把天下分为九州,派“九牧”去管理,这表明夏已具有国家的职能,而不是靠氏族的血缘关系来维系。还有一点值得同学们注意的就是:禹死之后,由他的儿子启以世袭制而不是“禅让制”的形式继承了王位。

1.王位世袭取代禅让制

设问:王位世袭取代禅让制,这是一种退步呢,还是一种社会的进步呢?为什么原因何在?

传说中,禹一方面奉行“禅让”同时也积极培植儿子启的势力,禹死后,虽推举伯益为首领,但启凭借实力夺取了部落联盟首领的位置,从而结束了这种军事民主制的历史,此后王位世袭制确立,它通过“父死子继,兄终弟及”的形式,保持着王位在家族内部的承继,“家天下”的局面从此确立。奴隶社会是阶级社会的开始,它用“天下为家”的局面打破了原始社会的平等和无剥削压迫的“天下为公”的局面,但这是一个历史的进步。因为奴隶社会形态的出现是建立在生产力高于原始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基础上。

从夏朝开始就已经建立起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

2.夏商的中央地方制度

对于夏商的政治制度,可以引导学生课下去搜集有关夏商的官位及其职能的文献和考古资料来进一步了解夏商政治制度的特点。最后教师给学生概括指出:夏商时从中央到地方就已经建立起行政管理制度;最高的时国王,中央有相、卿士,地方封侯、伯,有臣属的方国。奴隶制的等级关系已初步确立。对后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有直接影响。

二、西周的分封制

公元前1046年,武王发动了灭商的总攻击,纣王逃回王宫,自焚而亡,商朝灭亡。武王建立周王朝,定都镐京,历史上称为西周。

设问:西周建立后,为什么要建立分封制度呢?

西周政权刚刚建立不久,武王姬发即因病而亡,成王姬诵年幼即位,由其叔父周公姬旦摄政。当时,管叔、蔡叔、霍叔作为宗亲诸侯,被封于殷都周围监视殷商遗民,谓之“三监” 。他们不满周公摄政,勾结纣王之子武庚及东夷部族发动叛乱。周公毅然平定内乱、率部出师东征,西周政权才得以稳定。面对周初出现的内外叛乱,周公敏锐地意识到,没有一套完善的典章礼仪制度和宗法等级秩序,单靠武力征服或刑罚镇压是不能实现社会安定和国家大治的。为此,他主持进行大规模的立法活动,建立起一套典章礼仪制度与宗法等级秩序。

设问:分封制度到底是一项什么样的政治制度?

⒈主要内容及特点

讲解分封制时,可以先给出学生以下两段材料:

材料一 据史料记载,周武王病死后,子成王诵继立。成王年幼,武王弟周公旦辅政,而带兵驻守在殷都周围的管叔、蔡叔等贵族怀疑周公有夺取王位的意图,对周公极为不满,致使纣子武庚有机可乘,拉拢二叔,又联合东方的徐奄等部起兵反周,经过三年苦战,才被平定。战后,周公意识到分封势在必行,在“吊二叔之不咸”之余,“封建亲戚,以蕃屏周”。

材料二 据史料记载,周初封建的诸侯,主要是同姓(姬姓)子弟;《荀子•儒效篇》说: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左传•昭公二十八年》也说:“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皆举亲也。”

设问:从以上材料中可以看出实行分封制的目的是什么?又有什么特点哪?

通过阅读材料,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习惯。最后教师指导学生观察课本提供《西周分封形势图》,得出以下认识:周朝对建国的元老、功臣、亲属和先世的后代等进行大分封。分封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和巩固西周的统治,“封建亲戚,以蕃屏周”。封制”在周朝时期是周王室把疆域土地划分为诸侯的封建制度。分封的办法是把王畿(首都地区)以外的土地和人民分封给亲属、功臣、元老,建立起诸侯国,以镇守疆土,保卫王室。在“分封制”下,国家土地不完全是周王室的,而是分别由获得封地的诸侯所有,他们拥有分封土地的所有资源和收益,只需向周王室缴纳一定的进贡即可尽义务。诸侯与周王室的关系是:周天子是最高的统治者,诸侯是天子的臣属,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定期朝见天子,并向天子纳贡,带兵随天子作战。诸侯国像屏障一样拱守在周王室周围,和睦四方,安天下。周初,从武王到成王共分封大小71个诸侯国。其中主要有(教师挂图,并指出主要诸侯国的位置):在东方分封了鲁、齐等国;在北方分封了燕等国;在南方分封了吴、楚等国;在中原分封了郑、晋、卫、宋等国。西周成为一个疆域广大的奴隶制国家。

最后通过学习让学生研讨一下分封制的作用。(可让学生课前准备,事先查找资料)

2.作用及发展演变

教师在上课时做一下指导。然后根据教师自己查找的资料和有关文献做以下概述:

首先,分封制大封同姓子弟、功臣及古帝王之后,让他们在自己的诸侯国内享有一定的特权,能够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政治、经济以及文化方面的建设,这就避免了类似于管叔及蔡叔的事情的发生,暂时地满足了西周奴隶主贵族的欲望及要求,缓和了奴隶主贵族之间的矛盾,起到了“稳定政局”的作用。在分封过程中,周公要求那些受封诸侯在治理诸侯国过程中要“启以商政,疆以周索”或“启以夏政,疆以戎索”,要实行文王“德明慎罚”的方针,广求“殷先哲王”的“保民”办法。通过这些措施,极大地缓和了征服者与被征服者的矛盾,降低了殷民及其他族人的反抗情绪,起到了“镇抚各族”的作用。周王室的统治范围扩大。其次,在西周王朝的四周分布着肃慎、山戎、鬼方、羌、濮越等少数民族。这些少数民族经常性地侵扰西周的边界,掠夺财富,而西周在这些边界建立诸侯国,派王室贵族等直接管理,一方面直接加强了周王室的统治力量,对一些少数民族以及一些外族起到一定的威慑作用;另一方面有利于该地区经济的发展,有利于边疆地区与王畿之间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交流,加速先进文化及先进生产技术的传播,从而为抵御外侮,巩固边防提供坚强的物质后盾,起到其应该起的作用。像太王长子太伯和次子仲雍渡江南下,在太湖沿岸建立吴国。他们与当地人民结合,不但对开发吴越作出了贡献,而且还加强了对巴、濮、越、邓等部的控制。最终使周王确立天下共主的地位。

诸侯受分封的土地理论上在其死后可由周王室收回重新分配,但一般是世袭,一些诸侯国的势力日益强大。春秋时期,随着井田制的瓦解和争霸战争的发展,周朝王室衰微,“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局面被“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取代,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丧失,“分封制”开始破坏。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取消“分封制”,秦王朝在全国推行单一的“郡县制”。

在实行分封制的同时,西周实行了宗法制度,形成了森严的等级制。

三、西周的宗法制

设问:什么是宗法制?

1.含义

宗法制是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政治制度。宗法制渊源于原始社会末期产生的父权家族和宗族制度,是在中国古代宗族国家制度的形成过程中,为调整人们之间的血缘亲属关系,维护其伦理道德秩序和社会等级制度,逐步建立起来的一种家族和宗族集团的法律规范。

设问:宗法制基本原则及特点是什么呢?

2. 特点及基本原则

可先让学生看以下图表,然后让学生回答。

利用《西周宗法制度示意图》,引导学生分析西周宗法制度的特点和基本原则;明确大宗、小宗的概念,大宗、小宗之间的关系。

最后教师结合《西周宗法制度示意图》和《西周分封和等级制度示意图》讲解宗法制度是父系家长制演变而来的宗法关系,建立了一套族权与政权相结合的统治制度。这是一种从嫡长子继承制为基本特征的权力分配制。宗法制的基本规则,是将每个宗族中的嫡长子一支确立为大宗,居于同宗中的支配地位或主导地位;而把其他庶子分立为小宗,处于大宗的从属地位或次要地位;宗主照例由大宗担任,并且世袭继承。因此,宗法制从一产生时起,就是基于确定继承顺序的需要而形成的一种等级制度,以巩固奴隶主的统治。

(教师讲解图后,讲一步归纳要点如下)

①嫡长子继承,其余子分封。

②构成了“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的等级制度。

③天子、诸侯、卿大夫、士构成统治阶级,士以下的平民和奴隶是被统治阶级。

3.实质及作用

设问: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关系如何?宗法制度实质是什么?

西周实行宗法制原则下的分封制。周天子以“受命于天”自居,号称“天之元子”,是天下同姓宗族的大宗,居于至高无上的绝对支配地位。其王位由嫡长子世袭继承,其他庶子则作为小宗被分封为各地诸侯。各地诸侯在各自封国内又是同姓宗族的大宗,其王位也由嫡长子世袭继承,其余庶子则作为小宗分封为卿大夫。卿大夫在自己封地里又是同姓宗族的大宗,其封爵仍由嫡长子世袭继承,其他庶子作为小宗分封为士。这样,根据宗法制与分封制,便形成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等各级宗主贵族构成的金字塔式的等级制结构。各个等级之间的相互关系,既是大小宗关系,也是上下级关系。每一个等级都必须服从上一个等级,并有义务尽其纳贡、服役等责任。周天子位居金字塔顶端,不仅是所有姬姓宗族的大宗,而且通过“同姓不婚” 、“娶于异姓” 的联姻原则,又成为有甥舅关系的异姓宗族的共主。于是,宗法等级制度遂成为确立社会等级秩序、维护宗主贵族统治的政治法律工具。

关于宗法制的作用和对后世的影响,可留课下上网或去图书馆查找有关资料自己获取和了解。

最后给学生留一个讨论题,供课下研讨及对本课知识的巩固。

【课后研讨】

《尚书大传》说:“周公摄政,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卫侯,五年营成周,六年制礼作乐。”大思想家孔子认为“克己复礼曰仁”, 而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的人生设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修身”最重要的一项就是习“礼”。由此可见“礼”在中国古代的重要性。

以维护宗法制的礼乐制度,与封邦建国的分封制以及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构成西周古代宗族国家制度的核心内容。请大家上网或去图书馆查找有关礼乐文化的资料,了解西周法制对中国封建法制和现代法制产生了什么影响?

提示:如西周法制中“敬德保民”的政治思想、“明德慎罚” 的法律思想、“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的统治思想,对中国封建法制和现代法制产生了什么影响。

【本课小结】

在中华早期政治文明形成的阶段,夏朝是中国古代第一个国家政权。禹是夏朝的开国之君,并开创了父传子的“家天下”制度。这是从氏族社会的民主管理向国家行政管理过渡的历史转折。夏商已有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西周灭商以后,作为人类历史上的第三个奴隶制国家。在吸收商朝灭亡教训的前提下,西周统治者以宗法制度为基础,创建了“封诸侯、建藩卫”制度,即分封制度。宗法等级制度产生于夏商,是维护各级宗主贵族统治地位与世袭特权的政治法律工具。西周是古代宗族国家制度的鼎盛时期,也是这一社会制度的成熟完备阶段。宗法制渊源于原始社会末期产生的父权家族和宗族制度,是在中国古代宗族国家制度的形成过程中,为调整人们之间的血缘亲属关系,维护其伦理道德秩序和社会等级制度,逐步建立起来的一种家族和宗族集团的法律规范。宗法制的基本规则,是将每个宗族中的嫡长子一支确立为大宗,居于同宗中的支配地位或主导地位;而把其他庶子分立为小宗,处于大宗的从属地位或次要地位;宗主照例由大宗担任,并且世袭继承。因此,宗法制从一产生时起,就是基于确定继承顺序的需要而形成的一种等级制度。西周实行宗法制原则下的分封制。周天子以“受命于天”自居,号称“天之元子”,是天下同姓宗族的大宗,居于至高无上的绝对支配地位。其王位由嫡长子世袭继承,其他庶子则作为小宗被分封为各地诸侯。这样,根据宗法制与分封制,便形成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等各级宗主贵族构成的金字塔式的等级制结构。各个等级之间的相互关系,既是大小宗关系,也是上下级关系。每一个等级都必须服从上一个等级,并有义务尽其纳贡、服役等责任。宗法等级制度遂成为确立社会等级秩序、维护宗主贵族统治的政治法律工具。

高中历史背诵资料

高中历史会考重点知识点归纳

1.①1840年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等第一批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②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的签订,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了;③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和《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④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辛丑条约》签订,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①《南京条约》开放的通商口岸有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②《天津条约》开放10处,其中属于今天广东省的有潮州(后改为汕头)③《北京条约》开放天津。④《马关条约》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

3.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最先行改革的两个省份是安徽和四川。最先实行开放的两个省份是广东和福建。

4.①1980年建立四大经济特区分别是_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注意:被誉为“一夜崛起的城市”?属于广东省的?)②1988年建立海南经济特区。③1990年开放上海浦东,成为中国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

5.①近代生活习俗发生变化最大的是上海。②20世纪初汽车开始出现在上海。③中国第一部市内电话开通在南京。④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线架设于台湾省。⑤1833年第一份中文报刊创办于广州。(〈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⑥近代中国历时最长、影响最大的中文报刊创办于上海。(《申报》)

6.①1931年日军制造了九一八事变,不到半年就侵占了整个东北。②1932年日军袭击了上海,制造了一二八事变。③1935年日军为侵占华北,制造了一系列的事变,总称为“华北事变”。④1937年7月制造了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成为中国抗日战争的开端。⑤1937年8月制造八一三事变,威胁南京。

2历史会考的知识点

一、 社会大变革:

1、东周的建立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都城到洛邑,东迁后的周朝称为“东周”,分为春秋、战国两时期。

2、社会大变革的概念

由西周的“封邦建国”体制变为秦的中央集权大一统体制,经历500余年,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次重大的社会转型。

3、社会大变革

(1)最深刻的变革来自经济领域

生产力发展的标志:铁制农具和犁耕技术。

经济制度(土地制度)变化: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产生。

阶级关系变化:自耕农和新兴地主的出现。

经济发展:农业的发展促进了私人手工业与商业的活跃。

(2)战国时,各国以富国强兵为目标的改革达到高潮。

二、百家争鸣(B)

1、背景:

春秋战国时期,在社会大变革的背景下,由于“士”对社会变革的态度、思考方向不同,提出了关于治理社会、安定人心不同的方案。

2、诸子百家

诸子百家影响最大的是儒、法、道三家。

(1)儒家

① 创始人:孔子。发展了周公的礼治思想,创造出“仁”这一核心观念,为“礼”输入了新的生命力,以造就理想人格为最高目标,试图以伦理道德来规范社会秩序,协调人际关系。

② 孟子:由“仁”发展出“仁政”。

③ 荀子:重新解释孔子的“礼”,熔礼、法于一炉

(2)法家:兴起于战国初期,(代表人物韩非、李斯等)

正面肯定当时的社会大变革,提倡“法治”,倡导激进的功利主义,主张实行君主集权制度,废除世卿世禄,奖励耕战,富国强兵,受到当政者的欢迎。然而其提倡专制独裁、严刑峻法等,消极面也十分明显。

(3)道家:春秋时期,老子

对现世政治持否定态度,主张“无为而治”,幻想回到“小国寡民”的时代,具有朴素的的辩证法思想。

3、诸子百家的意义:是中国乃至世界古代史上学术思想最为灿烂的一页,是我国后世学术思想的源头。

免费下载这份资料?立即下载

...想要多了解一些历史,有好的视频(真实的)或电子书推荐一下吗?谢谢...

视频有 唐之韵、子午书简。。。。。。

书籍有《简明中国古代史》。。。,可以下载的

其实你也可以下载有声版的百家讲坛,睡觉前戴着耳机听一下,非常不错 你好,你可以下载“秦时明月”的《明朝那些事》,这本书以很直白易懂的语言阐述了明朝的历史事件,是历史方面较为畅销的一本书,你可以去试着读一下

求初中高中人教版历史课本PDF

高中历史合集百度网盘下载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znmI8mJTas01m1m03zCRfQ

K12资源实时更新

来自:百度网盘

提取码: 1234

复制提取码跳转

?pwd=1234

提取码:1234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百度网盘资源免费下载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DWgWv_BCJcPXrPyAPsMe9Q

升级版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

来自:百度网盘

提取码: trfy

复制提取码跳转

提取码: trfy

历史高中必修一课本电子版

高中历史合集百度网盘下载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znmI8mJTas01m1m03zCRfQ

K12资源实时更新

来自:百度网盘

提取码: 1234

复制提取码跳转

?pwd=1234

提取码:1234

简介:高中历史优质资料下载,包括:试题试卷、课件、教材、视频、各大名师网校合集。 必修1(政治史) 必修2(经济史) 必修3(文化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选修2(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选修5(探索历史的奥秘) 选修6(世界文化遗产荟萃)其实各版本的新课标高中历史书都是三本必修+六本选修,由于高考选修是各省选择三本作为高考要求,而考题又是三选一的模式,所以一般的学校只教两本或一本。

新高一历史课本电子版

高中历史合集百度网盘下载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znmI8mJTas01m1m03zCRfQ

K12资源实时更新

来自:百度网盘

提取码: 1234

复制提取码跳转

?pwd=1234

提取码:1234

简介:高中历史优质资料下载,包括:试题试卷、课件、教材、视频、各大名师网校合集。 人教必修一教案全集

第一单元 第1课 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教学目标】

【教材结构及重点难点】

一、夏商的政治制度

1.王位世袭取代禅让制

⒉夏商的中央地方制度

二、西周的分封制

⒈主要内容及特点

2.作用及发展演变

三、西周的宗法制

1.含义

2. 特点及基本原则

3.实质及作用

重点:分封制、宗法制

难点: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

【教学方法】

本节课主要采用谈话讲述法进行,同时配合提问、史料阅读、课堂讨论等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结合本节课图片较多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可结合图来讲解,增强教学的直观性。

【导入新课】

关于大禹治水的传说,同学们却是耳熟能详的。而中国国家的形成,与传说中的大禹治水有密切的联系。大禹治水需要统一指挥和动员各地人民的力量,加强对人民的组织管理。所以,大禹治水和发展农业的过程就成为打破氏族部落组织,由地域关系代替血缘关系,王权专制代替氏族民主,国家行政管理逐步成长的过程。伴随着私有制和阶级对立的发展,由于战争的频繁,禹的权力越来越大,以致发展成个人专断。据说有一次禹召集各部落首领开会,一个首领因迟到而被禹杀了。可见,禹似乎已不是群众的首领,而是至高无上的国王了。这反映了中国早期的政治管理制度开始具备雏形,由此导入新课-----夏、商、周三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讲述内容】

一、夏商的政治制度

约公元前2070年,禹正式建立了我国第一个王朝----夏。

设问:此时的夏朝已经不是一个部落而是一个国家。为什么?(让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归纳总结:部落是按血缘结合在一起的;国家按地区来管理的,禹治水成功后,就把天下分为九州,派“九牧”去管理,这表明夏已具有国家的职能,而不是靠氏族的血缘关系来维系。还有一点值得同学们注意的就是:禹死之后,由他的儿子启以世袭制而不是“禅让制”的形式继承了王位。

1.王位世袭取代禅让制

设问:王位世袭取代禅让制,这是一种退步呢,还是一种社会的进步呢?为什么原因何在?

传说中,禹一方面奉行“禅让”同时也积极培植儿子启的势力,禹死后,虽推举伯益为首领,但启凭借实力夺取了部落联盟首领的位置,从而结束了这种军事民主制的历史,此后王位世袭制确立,它通过“父死子继,兄终弟及”的形式,保持着王位在家族内部的承继,“家天下”的局面从此确立。奴隶社会是阶级社会的开始,它用“天下为家”的局面打破了原始社会的平等和无剥削压迫的“天下为公”的局面,但这是一个历史的进步。因为奴隶社会形态的出现是建立在生产力高于原始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基础上。

从夏朝开始就已经建立起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

2.夏商的中央地方制度

对于夏商的政治制度,可以引导学生课下去搜集有关夏商的官位及其职能的文献和考古资料来进一步了解夏商政治制度的特点。最后教师给学生概括指出:夏商时从中央到地方就已经建立起行政管理制度;最高的时国王,中央有相、卿士,地方封侯、伯,有臣属的方国。奴隶制的等级关系已初步确立。对后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有直接影响。

二、西周的分封制

公元前1046年,武王发动了灭商的总攻击,纣王逃回王宫,自焚而亡,商朝灭亡。武王建立周王朝,定都镐京,历史上称为西周。

设问:西周建立后,为什么要建立分封制度呢?

西周政权刚刚建立不久,武王姬发即因病而亡,成王姬诵年幼即位,由其叔父周公姬旦摄政。当时,管叔、蔡叔、霍叔作为宗亲诸侯,被封于殷都周围监视殷商遗民,谓之“三监” 。他们不满周公摄政,勾结纣王之子武庚及东夷部族发动叛乱。周公毅然平定内乱、率部出师东征,西周政权才得以稳定。面对周初出现的内外叛乱,周公敏锐地意识到,没有一套完善的典章礼仪制度和宗法等级秩序,单靠武力征服或刑罚镇压是不能实现社会安定和国家大治的。为此,他主持进行大规模的立法活动,建立起一套典章礼仪制度与宗法等级秩序。

设问:分封制度到底是一项什么样的政治制度?

⒈主要内容及特点

讲解分封制时,可以先给出学生以下两段材料:

材料一 据史料记载,周武王病死后,子成王诵继立。成王年幼,武王弟周公旦辅政,而带兵驻守在殷都周围的管叔、蔡叔等贵族怀疑周公有夺取王位的意图,对周公极为不满,致使纣子武庚有机可乘,拉拢二叔,又联合东方的徐奄等部起兵反周,经过三年苦战,才被平定。战后,周公意识到分封势在必行,在“吊二叔之不咸”之余,“封建亲戚,以蕃屏周”。

材料二 据史料记载,周初封建的诸侯,主要是同姓(姬姓)子弟;《荀子•儒效篇》说: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左传•昭公二十八年》也说:“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皆举亲也。”

设问:从以上材料中可以看出实行分封制的目的是什么?又有什么特点哪?

通过阅读材料,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习惯。最后教师指导学生观察课本提供《西周分封形势图》,得出以下认识:周朝对建国的元老、功臣、亲属和先世的后代等进行大分封。分封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和巩固西周的统治,“封建亲戚,以蕃屏周”。封制”在周朝时期是周王室把疆域土地划分为诸侯的封建制度。分封的办法是把王畿(首都地区)以外的土地和人民分封给亲属、功臣、元老,建立起诸侯国,以镇守疆土,保卫王室。在“分封制”下,国家土地不完全是周王室的,而是分别由获得封地的诸侯所有,他们拥有分封土地的所有资源和收益,只需向周王室缴纳一定的进贡即可尽义务。诸侯与周王室的关系是:周天子是最高的统治者,诸侯是天子的臣属,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定期朝见天子,并向天子纳贡,带兵随天子作战。诸侯国像屏障一样拱守在周王室周围,和睦四方,安天下。周初,从武王到成王共分封大小71个诸侯国。其中主要有(教师挂图,并指出主要诸侯国的位置):在东方分封了鲁、齐等国;在北方分封了燕等国;在南方分封了吴、楚等国;在中原分封了郑、晋、卫、宋等国。西周成为一个疆域广大的奴隶制国家。

最后通过学习让学生研讨一下分封制的作用。(可让学生课前准备,事先查找资料)

2.作用及发展演变

教师在上课时做一下指导。然后根据教师自己查找的资料和有关文献做以下概述:

首先,分封制大封同姓子弟、功臣及古帝王之后,让他们在自己的诸侯国内享有一定的特权,能够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政治、经济以及文化方面的建设,这就避免了类似于管叔及蔡叔的事情的发生,暂时地满足了西周奴隶主贵族的欲望及要求,缓和了奴隶主贵族之间的矛盾,起到了“稳定政局”的作用。在分封过程中,周公要求那些受封诸侯在治理诸侯国过程中要“启以商政,疆以周索”或“启以夏政,疆以戎索”,要实行文王“德明慎罚”的方针,广求“殷先哲王”的“保民”办法。通过这些措施,极大地缓和了征服者与被征服者的矛盾,降低了殷民及其他族人的反抗情绪,起到了“镇抚各族”的作用。周王室的统治范围扩大。其次,在西周王朝的四周分布着肃慎、山戎、鬼方、羌、濮越等少数民族。这些少数民族经常性地侵扰西周的边界,掠夺财富,而西周在这些边界建立诸侯国,派王室贵族等直接管理,一方面直接加强了周王室的统治力量,对一些少数民族以及一些外族起到一定的威慑作用;另一方面有利于该地区经济的发展,有利于边疆地区与王畿之间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交流,加速先进文化及先进生产技术的传播,从而为抵御外侮,巩固边防提供坚强的物质后盾,起到其应该起的作用。像太王长子太伯和次子仲雍渡江南下,在太湖沿岸建立吴国。他们与当地人民结合,不但对开发吴越作出了贡献,而且还加强了对巴、濮、越、邓等部的控制。最终使周王确立天下共主的地位。

诸侯受分封的土地理论上在其死后可由周王室收回重新分配,但一般是世袭,一些诸侯国的势力日益强大。春秋时期,随着井田制的瓦解和争霸战争的发展,周朝王室衰微,“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局面被“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取代,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丧失,“分封制”开始破坏。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取消“分封制”,秦王朝在全国推行单一的“郡县制”。

在实行分封制的同时,西周实行了宗法制度,形成了森严的等级制。

三、西周的宗法制

设问:什么是宗法制?

1.含义

宗法制是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政治制度。宗法制渊源于原始社会末期产生的父权家族和宗族制度,是在中国古代宗族国家制度的形成过程中,为调整人们之间的血缘亲属关系,维护其伦理道德秩序和社会等级制度,逐步建立起来的一种家族和宗族集团的法律规范。

设问:宗法制基本原则及特点是什么呢?

2. 特点及基本原则

可先让学生看以下图表,然后让学生回答。

利用《西周宗法制度示意图》,引导学生分析西周宗法制度的特点和基本原则;明确大宗、小宗的概念,大宗、小宗之间的关系。

最后教师结合《西周宗法制度示意图》和《西周分封和等级制度示意图》讲解宗法制度是父系家长制演变而来的宗法关系,建立了一套族权与政权相结合的统治制度。这是一种从嫡长子继承制为基本特征的权力分配制。宗法制的基本规则,是将每个宗族中的嫡长子一支确立为大宗,居于同宗中的支配地位或主导地位;而把其他庶子分立为小宗,处于大宗的从属地位或次要地位;宗主照例由大宗担任,并且世袭继承。因此,宗法制从一产生时起,就是基于确定继承顺序的需要而形成的一种等级制度,以巩固奴隶主的统治。

(教师讲解图后,讲一步归纳要点如下)

①嫡长子继承,其余子分封。

②构成了“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的等级制度。

③天子、诸侯、卿大夫、士构成统治阶级,士以下的平民和奴隶是被统治阶级。

3.实质及作用

设问: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关系如何?宗法制度实质是什么?

西周实行宗法制原则下的分封制。周天子以“受命于天”自居,号称“天之元子”,是天下同姓宗族的大宗,居于至高无上的绝对支配地位。其王位由嫡长子世袭继承,其他庶子则作为小宗被分封为各地诸侯。各地诸侯在各自封国内又是同姓宗族的大宗,其王位也由嫡长子世袭继承,其余庶子则作为小宗分封为卿大夫。卿大夫在自己封地里又是同姓宗族的大宗,其封爵仍由嫡长子世袭继承,其他庶子作为小宗分封为士。这样,根据宗法制与分封制,便形成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等各级宗主贵族构成的金字塔式的等级制结构。各个等级之间的相互关系,既是大小宗关系,也是上下级关系。每一个等级都必须服从上一个等级,并有义务尽其纳贡、服役等责任。周天子位居金字塔顶端,不仅是所有姬姓宗族的大宗,而且通过“同姓不婚” 、“娶于异姓” 的联姻原则,又成为有甥舅关系的异姓宗族的共主。于是,宗法等级制度遂成为确立社会等级秩序、维护宗主贵族统治的政治法律工具。

关于宗法制的作用和对后世的影响,可留课下上网或去图书馆查找有关资料自己获取和了解。

最后给学生留一个讨论题,供课下研讨及对本课知识的巩固。

【课后研讨】

《尚书大传》说:“周公摄政,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卫侯,五年营成周,六年制礼作乐。”大思想家孔子认为“克己复礼曰仁”, 而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的人生设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修身”最重要的一项就是习“礼”。由此可见“礼”在中国古代的重要性。

以维护宗法制的礼乐制度,与封邦建国的分封制以及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构成西周古代宗族国家制度的核心内容。请大家上网或去图书馆查找有关礼乐文化的资料,了解西周法制对中国封建法制和现代法制产生了什么影响?

提示:如西周法制中“敬德保民”的政治思想、“明德慎罚” 的法律思想、“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的统治思想,对中国封建法制和现代法制产生了什么影响。

【本课小结】

在中华早期政治文明形成的阶段,夏朝是中国古代第一个国家政权。禹是夏朝的开国之君,并开创了父传子的“家天下”制度。这是从氏族社会的民主管理向国家行政管理过渡的历史转折。夏商已有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西周灭商以后,作为人类历史上的第三个奴隶制国家。在吸收商朝灭亡教训的前提下,西周统治者以宗法制度为基础,创建了“封诸侯、建藩卫”制度,即分封制度。宗法等级制度产生于夏商,是维护各级宗主贵族统治地位与世袭特权的政治法律工具。西周是古代宗族国家制度的鼎盛时期,也是这一社会制度的成熟完备阶段。宗法制渊源于原始社会末期产生的父权家族和宗族制度,是在中国古代宗族国家制度的形成过程中,为调整人们之间的血缘亲属关系,维护其伦理道德秩序和社会等级制度,逐步建立起来的一种家族和宗族集团的法律规范。宗法制的基本规则,是将每个宗族中的嫡长子一支确立为大宗,居于同宗中的支配地位或主导地位;而把其他庶子分立为小宗,处于大宗的从属地位或次要地位;宗主照例由大宗担任,并且世袭继承。因此,宗法制从一产生时起,就是基于确定继承顺序的需要而形成的一种等级制度。西周实行宗法制原则下的分封制。周天子以“受命于天”自居,号称“天之元子”,是天下同姓宗族的大宗,居于至高无上的绝对支配地位。其王位由嫡长子世袭继承,其他庶子则作为小宗被分封为各地诸侯。这样,根据宗法制与分封制,便形成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等各级宗主贵族构成的金字塔式的等级制结构。各个等级之间的相互关系,既是大小宗关系,也是上下级关系。每一个等级都必须服从上一个等级,并有义务尽其纳贡、服役等责任。宗法等级制度遂成为确立社会等级秩序、维护宗主贵族统治的政治法律工具。

高中历史背诵资料

高中历史会考重点知识点归纳

1.①1840年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等第一批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②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的签订,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了;③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和《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④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辛丑条约》签订,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①《南京条约》开放的通商口岸有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②《天津条约》开放10处,其中属于今天广东省的有潮州(后改为汕头)③《北京条约》开放天津。④《马关条约》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

3.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最先行改革的两个省份是安徽和四川。最先实行开放的两个省份是广东和福建。

4.①1980年建立四大经济特区分别是_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注意:被誉为“一夜崛起的城市”?属于广东省的?)②1988年建立海南经济特区。③1990年开放上海浦东,成为中国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

5.①近代生活习俗发生变化最大的是上海。②20世纪初汽车开始出现在上海。③中国第一部市内电话开通在南京。④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线架设于台湾省。⑤1833年第一份中文报刊创办于广州。(〈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⑥近代中国历时最长、影响最大的中文报刊创办于上海。(《申报》)

6.①1931年日军制造了九一八事变,不到半年就侵占了整个东北。②1932年日军袭击了上海,制造了一二八事变。③1935年日军为侵占华北,制造了一系列的事变,总称为“华北事变”。④1937年7月制造了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成为中国抗日战争的开端。⑤1937年8月制造八一三事变,威胁南京。

2历史会考的知识点

一、 社会大变革:

1、东周的建立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都城到洛邑,东迁后的周朝称为“东周”,分为春秋、战国两时期。

2、社会大变革的概念

由西周的“封邦建国”体制变为秦的中央集权大一统体制,经历500余年,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次重大的社会转型。

3、社会大变革

(1)最深刻的变革来自经济领域

生产力发展的标志:铁制农具和犁耕技术。

经济制度(土地制度)变化: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产生。

阶级关系变化:自耕农和新兴地主的出现。

经济发展:农业的发展促进了私人手工业与商业的活跃。

(2)战国时,各国以富国强兵为目标的改革达到高潮。

二、百家争鸣(B)

1、背景:

春秋战国时期,在社会大变革的背景下,由于“士”对社会变革的态度、思考方向不同,提出了关于治理社会、安定人心不同的方案。

2、诸子百家

诸子百家影响最大的是儒、法、道三家。

(1)儒家

① 创始人:孔子。发展了周公的礼治思想,创造出“仁”这一核心观念,为“礼”输入了新的生命力,以造就理想人格为最高目标,试图以伦理道德来规范社会秩序,协调人际关系。

② 孟子:由“仁”发展出“仁政”。

③ 荀子:重新解释孔子的“礼”,熔礼、法于一炉

(2)法家:兴起于战国初期,(代表人物韩非、李斯等)

正面肯定当时的社会大变革,提倡“法治”,倡导激进的功利主义,主张实行君主集权制度,废除世卿世禄,奖励耕战,富国强兵,受到当政者的欢迎。然而其提倡专制独裁、严刑峻法等,消极面也十分明显。

(3)道家:春秋时期,老子

对现世政治持否定态度,主张“无为而治”,幻想回到“小国寡民”的时代,具有朴素的的辩证法思想。

3、诸子百家的意义:是中国乃至世界古代史上学术思想最为灿烂的一页,是我国后世学术思想的源头。

高中历史电子书人教版(历史高中必修一课本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