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物理简答题(八年级上册物理探究题)
八年级上册物理简答题(八年级上册物理探究题)

我要11道初二物理物态变化简答题,急急急,谢了在线等

1.去年年初,我省遭遇了罕见的持续冰灾。在无雨、无雪的冰冻天气里,由于水蒸气不断______(填写物态变化的名称)而形成冰,使得包裹在输电线上的冰柱逐渐加厚,致使输电线的拉力逐渐______,输电线、输电塔架因不堪重负而断裂、倒塌。

2.某人在配制酒精溶液时,把10ml的酒精倒入10ml的水中,摇晃混合后发现总的体积小于20ml,这一现象可以说明 。

3.火箭发射架下建有大水池,让高温火焰喷到水中,通过水发生 来吸收大量的热;火箭升空瞬间,会看到巨大的白色“气团”,这是水蒸气 形成的(选填物态变化的名称)。

4.防“非典”期间,常用消毒液加热熏蒸的办法对病房空气进行消毒处理。从物理上说,对消毒液加热是为了 ,弥漫到空气中是一种 现象。

5.气体打火机的燃料是丁烷气体,是用 的办法使它变成液态装入打火机的。

6.将烧红的铁棒插入水中,会听到“嗤嗤”的声音,同时看到水面上方出现的“白气”,这里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先是 后是 。

7.目前,全球的气候悄悄变暖,这是 效应不断加剧带来的后果;而城市的平均气温高于周围乡村,这种现象称为 效应。

8.夏天,打开冰棒的包装纸,会看到冰棒冒“白气”,这些“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 而成的 。

9.冬天,0℃以下冰冻的衣服也会干,这是 现象;寒冷的冬夜,门窗玻璃 侧出现冰花,这是 现象。

10.空气中的水蒸气是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层中的水不断地 而来的。夜间气温降低时,水蒸气会 成小水珠附着在物体上,这就是露水,若附着在空气中的浮尘上,就形成 。深秋或冬天,夜晚温度迅速降到0℃以下,水蒸气会直接 成固态的小晶体,这就是 。

11.复习课上,老师写下一副与物理知识有关的对联。上联:“杯中冰水,水结冰冰温未降”;下联:“盘内水冰,冰化水水温不升”。对联中包含的物态变化是 和 ,反映的一共性是 。 例1、物理学是人类探索自然、认识自然的有力武器,下列自然现象的形成属于凝华的是( )。

A.有时江面弥漫的大雾 B.冬天早晨地上的霜

C.秋天花叶上的露珠 D.湖面结了厚厚的一层冰

解析:凝华现象是物体由气态不经过液态直接变成固态,霜是在地表面的水蒸气遇到零摄氏度以下的温度直接凝华为固体,因此B选项正确;露是在天气较热的时候,空气中的水蒸气于清晨前遇到温度较低的树叶、花草等,凝结成小水珠附着在它们的表面上,是一种液化现象。

雾和云的情况相同,都是水蒸气在空气中遇冷液化成为小水珠,这些小水珠悬浮在空气中,在地面附近称为雾,在高空处则称为云;D选项是凝固现象,它是水达到凝固点,再放热形成的。

答案:B

例2、下列关于“冰棒现象”的解析,正确的是( )

A.剥去包装纸,冰棒“冒气”,属汽化现象

B.剥去包装纸,过一会儿,冰棒“流汗”,属于液化现象

C.冰棒放入杯中,杯子外壁会“出汗”,属于液化现象

D.刚从冰箱拿出的冰棒,包装纸上沾有“白粉”,属于凝华现象

解析:剥去包装纸,冰棒“冒气”,“气”是由冰棒周围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水滴形成的,属液化现象,选项A是错的,选项C是对的;剥去包装纸,冰棒“流汗”,是由于冰棒熔化了,不是液化现象,B选项是错的;D选项中的“白粉”,是由于水蒸气凝华而成的。

答案:C、D

例3、医生为病人检查牙齿时,常拿一个带把的金属小平面镜在酒精灯的火焰上烤一烤,然后再放入病人的口腔中,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解析:这个小平面镜在医学中叫做口腔镜,在检查牙病时,医生总是把口腔镜先放在酒精灯上烤一烤,有的同学以为医生这样做,只是为了消毒,实际上这只是原因之一,其实即使是检查同一个病人,使用同一面口腔镜,每用一次都要烤一烤,可见还有更重要的原因。

一般情况下,外界气温要比口腔内的温度要低,温度较低的口腔镜一旦放在潮湿的嘴里,呼出来的热气里的水蒸气遇到冷的口腔镜就会迅速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镜子上,这时镜面就会雾蒙蒙的一片,什么也看不见。医生事先把口腔镜烧热,使口腔内的水蒸气不能在再它上面凝成小水珠,这样就能通过镜子看清牙齿上面的毛病。

答案:在检查牙齿时,先把小平面镜在酒精灯的火焰上烤一烤,一是可以起到消毒的作用,更重要的目的是使小平面镜的温度高于口腔内的温度,防止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镜子表面上,影响医生诊疗。

例4、北方冬天天气寒冷,人们为了不让菜窑里的菜冻坏,常在菜窑里放几桶水,这是利用水 时 热,而使菜窑里气温不致太 。

答案:凝固 放 低

练习题

例1、夏天,小亮从冰箱冷冻室中取出一支冰糕,发现包装纸上附着一些小冰晶,这是水蒸气 而成的;随后又发现它在冒“白气”,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 而成的,前现象 热,后现象 热。

例2、冬天,早晨的大雾是 现象,该现象 热,而大雾散了,这是 现象,该现象 热。

例3、火箭刚发射时,高温火焰向下喷到发射台的地面,很多物体遇到这样的高温火焰会 。为了保护发射台底,就建了一个大水池,让火焰喷到水中,利用水的 来吸收巨大的热量,我们在电视上看到火箭升空瞬间,伴有迅速扩展的庞大的白色气团是

形成的。

例4、炎热的夏天,戴眼镜的同学从空调房走到室外时,镜片上出现一层薄雾,过一会儿,镜片又变得清晰起来,镜片上这两种现象对应的物态变化是( )

A.先汽化,后液化 B.先凝固,后蒸发

C.先液化,后汽化 D.先凝固,后升华

例5、以下现象中一定向外界放出热量的是( )

A.冬天水结成冰 B.铁矿石变成铁水

C.涂在皮肤上的酒精,很快就变干了 D.放在衣柜里的樟脑块逐渐变小了

例6、下事例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

A.冰雪消融 B.电灯泡用久了发黑

C.冰冻的衣服变干 D.夏天,从冰箱里拿出来的啤酒瓶外表面“出汗”

例7、在下面列举的现象中,属于升华的是( )

A.夏天,冰棍周围冒“白气” B.冬季,玻璃窗上结冰花

C.舞台上演出时常用干冰施放“白气” D.夏天,水缸外壁“出汗”

例8、在暖室的散热器里,通入的是100℃的水蒸气,出来的是100℃的水,则( )

A.散热器向室内空气散了热,使水蒸气液化变成水

B.散热器向室内空气散了热,使水蒸气凝固变成水

C.散热器向室内空气散了热,使水蒸气的热量减少变成水

D.散热器的散热片是铁做的,铁含有的热量少,使水蒸气变成水

例9、冬天手冷时,用嘴向手上“哈气”,即缓慢地吹气,手感到暖和,而若使劲向手上吹气,手不但不会感到暖和,反会更冷,试用物理知识解释原因。

例10、小明同学认真观察烧开水,通过初步观察,发现当水沸腾时,不断有“白气” 出现;但通过进一步的仔细观察却发现出现“白气”的位置总是与壶嘴口有一小段距离,而在水壶嘴口的位置却什么也看不见,请你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上面的两个现象。

例11、结合生活实际,提出几点节约用水的建议

练习题答案

1、答案:凝华, 液化, 放, 放

2、答案:液化, 放, 汽化, 吸

3、解析:火箭发射时,因燃料燃烧放热,温度会很高,高于某些物体熔化温度时,物体会熔化,发射台底建大水池是利用水沸腾过程中虽吸热但温度不再升高的特点,对低熔点物体起到保护作用,此时水处于汽化状态,汽化吸热;同时因水汽化产生的高温水蒸气遇到周围冷空气放热液化形成大量小水滴,就是看到的白色气团。

答案:熔化, 汽化, 液化

4、解析:夏天空调房里温度比较低,戴眼镜的同学走到室外时,室外空气中的高温水蒸气遇到冷的镜片,放热液化,在镜片上形成一层薄雾,过一会儿,随着镜片温度升高,镜片上的小水珠又蒸发到空气中去了就变清晰,所以答案是C,先液化后汽化。

答案:C

5、解析:A水结成冰是凝固现象放热,B中铁矿石变成铁水是熔化现象,吸热,C中酒精蒸发吸热,D樟脑块变小是升华现象,升华现象要吸热。

答案:A

6、解析:A是熔化现象;B是灯丝先升华后又凝华的结果;C冰冻的衣服变干是升华现象;D是由于空气中的高温水蒸气遇到冷的啤酒瓶液化的结果

答案:D

7、解析:“升华”是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现象,则可判断B和D不是升华;考虑A,冰虽是固体,冒“白气”是由于冰棍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在冬天,天气干燥的情况下,一般冰棍周围就看不到冒“白气”),故A应当排除,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在常温下迅速升华,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使周围空气的温度急剧下降,从而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或凝结成小冰晶,形成白气,故选C。

答案:C

8、答案:A

解析:这是由于水蒸气液化放热使室温升高,故选A

9、答案:手冷,说明手的温度低于体温,刚从嘴中呼出的气,其温度近似为体温,当温度较高的气体与温度较低的手相遇时,就向手传热,另外,嘴里呼出的气体含有多种成份其中包括水蒸气,水蒸气在手的表面液体,液体时放出的热量也被手吸收,因此手感到暖和些。

但如果使劲向手上吹气,使手表面的气体流动很快,手上的水分迅速蒸发,蒸发带走的热量比手从嘴里吹出的热气中吸收的热量还多,因此手不但不会感到暖和,反而感到更冷。

10、答案:在离壶嘴一小段距离的位置不断有“白气”出现,是水蒸气遇到比较冷的空气凝结成小液滴,但在水壶嘴口位置什么也看不见,是因为水壶嘴口位置的温度比较高,喷出的水蒸气来不及放热液化。

11、答案:(1)水龙头随用随关; (2)能循环多次使用的水尽量多次使用;

(3)浇地时用水管引灌而不直接用灌渠; (4)提倡收集雨水,供生活使用。

初二物理简答题11道 急~~~

4、(3分)在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看到的现象是:

(1)水加热的过程中,温度计的示数不断

(2)达到沸腾时,有大量气泡冒出水面,气泡在上升的过程中逐渐变

,到水面再破裂(填大或小);

(3)、沸腾时,水将继续吸热,水温将

(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5、(1)图6中,根据成像特点,作出点光源S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1分)

(2)完成图7的光路图。(1分)

五、计算题:(1题5分,2题7分)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和计算式,代单位计算。

1、

汽车经过某车站时,旅客的手表指针恰在10时30分,经过下一站时,已是11时15分,在这段时间内汽车保持如图8速度计上的示数不变,则这两个车站相距多少千米?

2、一汽车以36千米/小时的速度行驶,前面有一座山,汽车喇叭响了一声,4秒后司机听到回声,这时,离山还有多远?

八年级上册物理探究题

第四章光现象

第1节光的直线传播

1.下列词语所描述的发光体中,是光源的是()

A.金光闪闪B.火光冲天

C.红光满面D.波光粼粼

2.

小明在学习“光的传播”时,看到老师的一个演示实验,过程如下:①用激光笔射向水中,观察到光线是一条直线(如图所示);②在A点处用漏斗向水中慢慢注入海波溶液,观察到光线发生了弯曲;③经搅拌后,观察到光线又变直。小明根据上述现象得出的结论是()

A.光的传播需要介质

B.光只有在水中才沿直线传播

C.光在海波溶液里不能沿直线传播

D.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才沿直线传播

3.已知光的传播速度约为3×108m/s,从地球向月球发出一束激光信号,经过约2.54s收到了从月球反射回来的信号,则月球到地球的距离约()

A.3.81×108mB.7.62×108m

C.2.6×108mD.8×108m

4.光在不同的透明物质中传播的速度是不相同的,下列介质中光速大小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v空气>v真空>v水>v玻璃

B.v玻璃

C.v真空>v空气>v玻璃>v水

D.v玻璃

5.

小明同学在课外用易拉罐做成如图所示的装置做小孔成像实验,如果易拉罐底部有一个很小的三角形小孔,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

A.蜡烛的正立像B.蜡烛的倒立像

C.三角形光斑D.圆形光斑

6.晚上,人路过一盏路灯的过程中,其影子长度的变化情况是()

A.先变短后变长B.先变长后变短

C.逐渐变长D.逐渐变短

7.“锅庄舞”是藏族的民间舞蹈,在节日或农闲时男女围成圆圈,绕着篝火,边歌边舞,如图所示。“篝火”属于(选填“人造”或“天然”)光源,在篝火的照射下我们看到了周围的舞蹈者的影子,这属于光的现象。

8.物理学中常用光线来表示一束光。光线表示了光的传播路径和,而忽略了光的亮度、(写出一条即可)等其他性质。

9.如图所示,用影子辨别方向,将一根直杆竖直插在水平地面上的O点。中午前后,用描点的方法在地面上画出杆的阴影顶端的运行轨迹,在轨迹上找出其中距O点最近的点A,则A到O所指示的方向就是(选填“东”“西”“南”或“北”)边,这一判断所应用的光学知识是。

探究创新

10.利用身边常见的物品,做一些小实验是同学们学习、研究物理的好方法,也是一种创新。请你用题图所示的塑料吸管和激光笔,从正反两方面分别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探究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1)正方案:探究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2)反方案:探究光在空气中不可能是沿曲线传播的。

##

1.B黄金、人面和水波本身都不发光,都是反射其他光源的光,都不是光源,只有火焰能自行发光,是光源。

2.D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光能在真空中传播,通过实验发现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都是沿直线传播,在实验②中由于慢慢倒入的海波溶液不均匀,所以光在其中传播时会发生弯曲,在实验③中由于经过搅拌,使溶液均匀,光又会沿直线传播,所以得到的结论应是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才沿直线传播。

3.A已知真空中光速约为v=3×108m/s,激光信号在地球和月球间往返所用的时间为t=2.54s,激光信号通过的路程为s=vt=3×108m/s×2.54s=7.62×108m,故月球到地球间的距离为m=3.81×108m。

4.D真空中的光速是宇宙中的最快速度,空气中的光速比真空中的光速略小,光在水中的速度比真空中小得多,约为真空中光速的,光在玻璃中的速度约为真空中光速的。

5.B蜡烛上部发出的光沿直线传播穿过小孔后到下面去成像,下部的光沿直线传播穿过小孔后到上面去,所以在半透明的纸上成倒立的像(如图所示)。

6.A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如图所示,当人走至B点时,他的影长为BA,走至B'点时,其影长为B'A',而BA大于B'A',走至路灯的正下方O点时,影长为零,故从远处走向路灯的过程中影长在变短;从路灯的正下方走向远处的过程中影长在变长。A项正确。

7.解析:篝火是人们点燃的火堆,能够发光,因此是人造光源;由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在物体背后光线到达不了的地方会形成一个阴暗区域,这就是影子。

答案:人造直线传播

8.解析:用光线可以表示出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这种探究物理问题的方法叫建立模型法,从画出的光线上没有办法看出光的亮度、色彩。

答案:方向色彩

9.解析:当太阳光照射到竖直杆时,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射到杆上的光会被杆挡住,于是在杆的后面会形成阴影,即影子的形成。正午时刻太阳在正南方,杆的影子形成在杆的北边,呈南北方向。

答案:南光的直线传播

10.解析:考虑到塑料管能够弯曲和伸直,如果激光笔发出的光能够通过笔直的塑料吸管,则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如果激光笔发出的光不能够通过弯曲的塑料吸管,则说明光不可能沿曲线传播的。

答案:(1)正方案为将塑料管正对着地面(或桌面),将激光笔沿着管子方向向管内发出一束激光,地面或桌面上出现一亮点,则证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2)反方案为将塑料管弯曲一定角度,对着地面(或桌面),将激光笔沿着管子方向向管内发出一束激光,地面或桌面上不会出现亮点,则证明光不能沿曲线传播。

八年级上册物理简答题物态变化

八年级物理物态变化的知识点

物态变化的含义

物态变化:物质由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

首先利用分子动理论从微观意义上解释物态变化的本质

1、物质是由大量的分子组成的

2、分子永不停息地做着无规则的运动

3、分子之间是有间隔的,并且存在相互作用力:引力和斥力

凝华知识点

1.凝华定义:物质从气态变成固态的过程,需要放热。

凝华现象:

霜和雪的形成(水蒸气遇冷凝华而成)

冬天看到树上的“雾凇”

冬天,外界温度极低,窗户内侧可看见“冰花”(室内水蒸气凝华)。

2.影响熔点,凝固点的因素

影响熔点(凝固点)的两大因素

压强。平常所说的物质的熔点,通常是指一个大气压时的情况。对于大多数物质,熔化过程是体积变大的过程,当压强增大时,这些物质的熔点升高;对于像铋、锑、冰来说,熔化过程是体积变小的过程,当压强增大时,这些物质的熔点降低。 八年级物理物态变化的知识点

物态变化的含义

物态变化:物质由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首先利用分子动理论从微观意义上解释物态变化的本质

1、物质是由大量的分子组成的

2、分子永不停息地做着无规则的运动

3、分子之间是有间隔的,并且存在相互作用力:引力和斥力

免费下载这份资料?立即下载

我要11道初二物理物态变化简答题,急急急,谢了在线等

1.去年年初,我省遭遇了罕见的持续冰灾。在无雨、无雪的冰冻天气里,由于水蒸气不断______(填写物态变化的名称)而形成冰,使得包裹在输电线上的冰柱逐渐加厚,致使输电线的拉力逐渐______,输电线、输电塔架因不堪重负而断裂、倒塌。

2.某人在配制酒精溶液时,把10ml的酒精倒入10ml的水中,摇晃混合后发现总的体积小于20ml,这一现象可以说明 。

3.火箭发射架下建有大水池,让高温火焰喷到水中,通过水发生 来吸收大量的热;火箭升空瞬间,会看到巨大的白色“气团”,这是水蒸气 形成的(选填物态变化的名称)。

4.防“非典”期间,常用消毒液加热熏蒸的办法对病房空气进行消毒处理。从物理上说,对消毒液加热是为了 ,弥漫到空气中是一种 现象。

5.气体打火机的燃料是丁烷气体,是用 的办法使它变成液态装入打火机的。

6.将烧红的铁棒插入水中,会听到“嗤嗤”的声音,同时看到水面上方出现的“白气”,这里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先是 后是 。

7.目前,全球的气候悄悄变暖,这是 效应不断加剧带来的后果;而城市的平均气温高于周围乡村,这种现象称为 效应。

8.夏天,打开冰棒的包装纸,会看到冰棒冒“白气”,这些“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 而成的 。

9.冬天,0℃以下冰冻的衣服也会干,这是 现象;寒冷的冬夜,门窗玻璃 侧出现冰花,这是 现象。

10.空气中的水蒸气是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层中的水不断地 而来的。夜间气温降低时,水蒸气会 成小水珠附着在物体上,这就是露水,若附着在空气中的浮尘上,就形成 。深秋或冬天,夜晚温度迅速降到0℃以下,水蒸气会直接 成固态的小晶体,这就是 。

11.复习课上,老师写下一副与物理知识有关的对联。上联:“杯中冰水,水结冰冰温未降”;下联:“盘内水冰,冰化水水温不升”。对联中包含的物态变化是 和 ,反映的一共性是 。 例1、物理学是人类探索自然、认识自然的有力武器,下列自然现象的形成属于凝华的是( )。

A.有时江面弥漫的大雾 B.冬天早晨地上的霜

C.秋天花叶上的露珠 D.湖面结了厚厚的一层冰

解析:凝华现象是物体由气态不经过液态直接变成固态,霜是在地表面的水蒸气遇到零摄氏度以下的温度直接凝华为固体,因此B选项正确;露是在天气较热的时候,空气中的水蒸气于清晨前遇到温度较低的树叶、花草等,凝结成小水珠附着在它们的表面上,是一种液化现象。

雾和云的情况相同,都是水蒸气在空气中遇冷液化成为小水珠,这些小水珠悬浮在空气中,在地面附近称为雾,在高空处则称为云;D选项是凝固现象,它是水达到凝固点,再放热形成的。

答案:B

例2、下列关于“冰棒现象”的解析,正确的是( )

A.剥去包装纸,冰棒“冒气”,属汽化现象

B.剥去包装纸,过一会儿,冰棒“流汗”,属于液化现象

C.冰棒放入杯中,杯子外壁会“出汗”,属于液化现象

D.刚从冰箱拿出的冰棒,包装纸上沾有“白粉”,属于凝华现象

解析:剥去包装纸,冰棒“冒气”,“气”是由冰棒周围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水滴形成的,属液化现象,选项A是错的,选项C是对的;剥去包装纸,冰棒“流汗”,是由于冰棒熔化了,不是液化现象,B选项是错的;D选项中的“白粉”,是由于水蒸气凝华而成的。

答案:C、D

例3、医生为病人检查牙齿时,常拿一个带把的金属小平面镜在酒精灯的火焰上烤一烤,然后再放入病人的口腔中,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解析:这个小平面镜在医学中叫做口腔镜,在检查牙病时,医生总是把口腔镜先放在酒精灯上烤一烤,有的同学以为医生这样做,只是为了消毒,实际上这只是原因之一,其实即使是检查同一个病人,使用同一面口腔镜,每用一次都要烤一烤,可见还有更重要的原因。

一般情况下,外界气温要比口腔内的温度要低,温度较低的口腔镜一旦放在潮湿的嘴里,呼出来的热气里的水蒸气遇到冷的口腔镜就会迅速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镜子上,这时镜面就会雾蒙蒙的一片,什么也看不见。医生事先把口腔镜烧热,使口腔内的水蒸气不能在再它上面凝成小水珠,这样就能通过镜子看清牙齿上面的毛病。

答案:在检查牙齿时,先把小平面镜在酒精灯的火焰上烤一烤,一是可以起到消毒的作用,更重要的目的是使小平面镜的温度高于口腔内的温度,防止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镜子表面上,影响医生诊疗。

例4、北方冬天天气寒冷,人们为了不让菜窑里的菜冻坏,常在菜窑里放几桶水,这是利用水 时 热,而使菜窑里气温不致太 。

答案:凝固 放 低

练习题

例1、夏天,小亮从冰箱冷冻室中取出一支冰糕,发现包装纸上附着一些小冰晶,这是水蒸气 而成的;随后又发现它在冒“白气”,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 而成的,前现象 热,后现象 热。

例2、冬天,早晨的大雾是 现象,该现象 热,而大雾散了,这是 现象,该现象 热。

例3、火箭刚发射时,高温火焰向下喷到发射台的地面,很多物体遇到这样的高温火焰会 。为了保护发射台底,就建了一个大水池,让火焰喷到水中,利用水的 来吸收巨大的热量,我们在电视上看到火箭升空瞬间,伴有迅速扩展的庞大的白色气团是

形成的。

例4、炎热的夏天,戴眼镜的同学从空调房走到室外时,镜片上出现一层薄雾,过一会儿,镜片又变得清晰起来,镜片上这两种现象对应的物态变化是( )

A.先汽化,后液化 B.先凝固,后蒸发

C.先液化,后汽化 D.先凝固,后升华

例5、以下现象中一定向外界放出热量的是( )

A.冬天水结成冰 B.铁矿石变成铁水

C.涂在皮肤上的酒精,很快就变干了 D.放在衣柜里的樟脑块逐渐变小了

例6、下事例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

A.冰雪消融 B.电灯泡用久了发黑

C.冰冻的衣服变干 D.夏天,从冰箱里拿出来的啤酒瓶外表面“出汗”

例7、在下面列举的现象中,属于升华的是( )

A.夏天,冰棍周围冒“白气” B.冬季,玻璃窗上结冰花

C.舞台上演出时常用干冰施放“白气” D.夏天,水缸外壁“出汗”

例8、在暖室的散热器里,通入的是100℃的水蒸气,出来的是100℃的水,则( )

A.散热器向室内空气散了热,使水蒸气液化变成水

B.散热器向室内空气散了热,使水蒸气凝固变成水

C.散热器向室内空气散了热,使水蒸气的热量减少变成水

D.散热器的散热片是铁做的,铁含有的热量少,使水蒸气变成水

例9、冬天手冷时,用嘴向手上“哈气”,即缓慢地吹气,手感到暖和,而若使劲向手上吹气,手不但不会感到暖和,反会更冷,试用物理知识解释原因。

例10、小明同学认真观察烧开水,通过初步观察,发现当水沸腾时,不断有“白气” 出现;但通过进一步的仔细观察却发现出现“白气”的位置总是与壶嘴口有一小段距离,而在水壶嘴口的位置却什么也看不见,请你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上面的两个现象。

例11、结合生活实际,提出几点节约用水的建议

练习题答案

1、答案:凝华, 液化, 放, 放

2、答案:液化, 放, 汽化, 吸

3、解析:火箭发射时,因燃料燃烧放热,温度会很高,高于某些物体熔化温度时,物体会熔化,发射台底建大水池是利用水沸腾过程中虽吸热但温度不再升高的特点,对低熔点物体起到保护作用,此时水处于汽化状态,汽化吸热;同时因水汽化产生的高温水蒸气遇到周围冷空气放热液化形成大量小水滴,就是看到的白色气团。

答案:熔化, 汽化, 液化

4、解析:夏天空调房里温度比较低,戴眼镜的同学走到室外时,室外空气中的高温水蒸气遇到冷的镜片,放热液化,在镜片上形成一层薄雾,过一会儿,随着镜片温度升高,镜片上的小水珠又蒸发到空气中去了就变清晰,所以答案是C,先液化后汽化。

答案:C

5、解析:A水结成冰是凝固现象放热,B中铁矿石变成铁水是熔化现象,吸热,C中酒精蒸发吸热,D樟脑块变小是升华现象,升华现象要吸热。

答案:A

6、解析:A是熔化现象;B是灯丝先升华后又凝华的结果;C冰冻的衣服变干是升华现象;D是由于空气中的高温水蒸气遇到冷的啤酒瓶液化的结果

答案:D

7、解析:“升华”是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现象,则可判断B和D不是升华;考虑A,冰虽是固体,冒“白气”是由于冰棍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在冬天,天气干燥的情况下,一般冰棍周围就看不到冒“白气”),故A应当排除,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在常温下迅速升华,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使周围空气的温度急剧下降,从而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或凝结成小冰晶,形成白气,故选C。

答案:C

8、答案:A

解析:这是由于水蒸气液化放热使室温升高,故选A

9、答案:手冷,说明手的温度低于体温,刚从嘴中呼出的气,其温度近似为体温,当温度较高的气体与温度较低的手相遇时,就向手传热,另外,嘴里呼出的气体含有多种成份其中包括水蒸气,水蒸气在手的表面液体,液体时放出的热量也被手吸收,因此手感到暖和些。

但如果使劲向手上吹气,使手表面的气体流动很快,手上的水分迅速蒸发,蒸发带走的热量比手从嘴里吹出的热气中吸收的热量还多,因此手不但不会感到暖和,反而感到更冷。

10、答案:在离壶嘴一小段距离的位置不断有“白气”出现,是水蒸气遇到比较冷的空气凝结成小液滴,但在水壶嘴口位置什么也看不见,是因为水壶嘴口位置的温度比较高,喷出的水蒸气来不及放热液化。

11、答案:(1)水龙头随用随关; (2)能循环多次使用的水尽量多次使用;

(3)浇地时用水管引灌而不直接用灌渠; (4)提倡收集雨水,供生活使用。

初二物理简答题11道 急~~~

4、(3分)在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看到的现象是:

(1)水加热的过程中,温度计的示数不断

(2)达到沸腾时,有大量气泡冒出水面,气泡在上升的过程中逐渐变

,到水面再破裂(填大或小);

(3)、沸腾时,水将继续吸热,水温将

(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5、(1)图6中,根据成像特点,作出点光源S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1分)

(2)完成图7的光路图。(1分)

五、计算题:(1题5分,2题7分)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和计算式,代单位计算。

1、

汽车经过某车站时,旅客的手表指针恰在10时30分,经过下一站时,已是11时15分,在这段时间内汽车保持如图8速度计上的示数不变,则这两个车站相距多少千米?

2、一汽车以36千米/小时的速度行驶,前面有一座山,汽车喇叭响了一声,4秒后司机听到回声,这时,离山还有多远?

八年级上册物理探究题

第四章光现象

第1节光的直线传播

1.下列词语所描述的发光体中,是光源的是()

A.金光闪闪B.火光冲天

C.红光满面D.波光粼粼

2.

小明在学习“光的传播”时,看到老师的一个演示实验,过程如下:①用激光笔射向水中,观察到光线是一条直线(如图所示);②在A点处用漏斗向水中慢慢注入海波溶液,观察到光线发生了弯曲;③经搅拌后,观察到光线又变直。小明根据上述现象得出的结论是()

A.光的传播需要介质

B.光只有在水中才沿直线传播

C.光在海波溶液里不能沿直线传播

D.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才沿直线传播

3.已知光的传播速度约为3×108m/s,从地球向月球发出一束激光信号,经过约2.54s收到了从月球反射回来的信号,则月球到地球的距离约()

A.3.81×108mB.7.62×108m

C.2.6×108mD.8×108m

4.光在不同的透明物质中传播的速度是不相同的,下列介质中光速大小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v空气>v真空>v水>v玻璃

B.v玻璃

C.v真空>v空气>v玻璃>v水

D.v玻璃

5.

小明同学在课外用易拉罐做成如图所示的装置做小孔成像实验,如果易拉罐底部有一个很小的三角形小孔,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

A.蜡烛的正立像B.蜡烛的倒立像

C.三角形光斑D.圆形光斑

6.晚上,人路过一盏路灯的过程中,其影子长度的变化情况是()

A.先变短后变长B.先变长后变短

C.逐渐变长D.逐渐变短

7.“锅庄舞”是藏族的民间舞蹈,在节日或农闲时男女围成圆圈,绕着篝火,边歌边舞,如图所示。“篝火”属于(选填“人造”或“天然”)光源,在篝火的照射下我们看到了周围的舞蹈者的影子,这属于光的现象。

8.物理学中常用光线来表示一束光。光线表示了光的传播路径和,而忽略了光的亮度、(写出一条即可)等其他性质。

9.如图所示,用影子辨别方向,将一根直杆竖直插在水平地面上的O点。中午前后,用描点的方法在地面上画出杆的阴影顶端的运行轨迹,在轨迹上找出其中距O点最近的点A,则A到O所指示的方向就是(选填“东”“西”“南”或“北”)边,这一判断所应用的光学知识是。

探究创新

10.利用身边常见的物品,做一些小实验是同学们学习、研究物理的好方法,也是一种创新。请你用题图所示的塑料吸管和激光笔,从正反两方面分别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探究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1)正方案:探究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2)反方案:探究光在空气中不可能是沿曲线传播的。

##

1.B黄金、人面和水波本身都不发光,都是反射其他光源的光,都不是光源,只有火焰能自行发光,是光源。

2.D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光能在真空中传播,通过实验发现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都是沿直线传播,在实验②中由于慢慢倒入的海波溶液不均匀,所以光在其中传播时会发生弯曲,在实验③中由于经过搅拌,使溶液均匀,光又会沿直线传播,所以得到的结论应是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才沿直线传播。

3.A已知真空中光速约为v=3×108m/s,激光信号在地球和月球间往返所用的时间为t=2.54s,激光信号通过的路程为s=vt=3×108m/s×2.54s=7.62×108m,故月球到地球间的距离为m=3.81×108m。

4.D真空中的光速是宇宙中的最快速度,空气中的光速比真空中的光速略小,光在水中的速度比真空中小得多,约为真空中光速的,光在玻璃中的速度约为真空中光速的。

5.B蜡烛上部发出的光沿直线传播穿过小孔后到下面去成像,下部的光沿直线传播穿过小孔后到上面去,所以在半透明的纸上成倒立的像(如图所示)。

6.A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如图所示,当人走至B点时,他的影长为BA,走至B'点时,其影长为B'A',而BA大于B'A',走至路灯的正下方O点时,影长为零,故从远处走向路灯的过程中影长在变短;从路灯的正下方走向远处的过程中影长在变长。A项正确。

7.解析:篝火是人们点燃的火堆,能够发光,因此是人造光源;由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在物体背后光线到达不了的地方会形成一个阴暗区域,这就是影子。

答案:人造直线传播

8.解析:用光线可以表示出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这种探究物理问题的方法叫建立模型法,从画出的光线上没有办法看出光的亮度、色彩。

答案:方向色彩

9.解析:当太阳光照射到竖直杆时,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射到杆上的光会被杆挡住,于是在杆的后面会形成阴影,即影子的形成。正午时刻太阳在正南方,杆的影子形成在杆的北边,呈南北方向。

答案:南光的直线传播

10.解析:考虑到塑料管能够弯曲和伸直,如果激光笔发出的光能够通过笔直的塑料吸管,则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如果激光笔发出的光不能够通过弯曲的塑料吸管,则说明光不可能沿曲线传播的。

答案:(1)正方案为将塑料管正对着地面(或桌面),将激光笔沿着管子方向向管内发出一束激光,地面或桌面上出现一亮点,则证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2)反方案为将塑料管弯曲一定角度,对着地面(或桌面),将激光笔沿着管子方向向管内发出一束激光,地面或桌面上不会出现亮点,则证明光不能沿曲线传播。

八年级上册物理简答题物态变化

八年级物理物态变化的知识点

物态变化的含义

物态变化:物质由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

首先利用分子动理论从微观意义上解释物态变化的本质

1、物质是由大量的分子组成的

2、分子永不停息地做着无规则的运动

3、分子之间是有间隔的,并且存在相互作用力:引力和斥力

凝华知识点

1.凝华定义:物质从气态变成固态的过程,需要放热。

凝华现象:

霜和雪的形成(水蒸气遇冷凝华而成)

冬天看到树上的“雾凇”

冬天,外界温度极低,窗户内侧可看见“冰花”(室内水蒸气凝华)。

2.影响熔点,凝固点的因素

影响熔点(凝固点)的两大因素

压强。平常所说的物质的熔点,通常是指一个大气压时的情况。对于大多数物质,熔化过程是体积变大的过程,当压强增大时,这些物质的熔点升高;对于像铋、锑、冰来说,熔化过程是体积变小的过程,当压强增大时,这些物质的熔点降低。 八年级物理物态变化的知识点

物态变化的含义

物态变化:物质由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首先利用分子动理论从微观意义上解释物态变化的本质

1、物质是由大量的分子组成的

2、分子永不停息地做着无规则的运动

3、分子之间是有间隔的,并且存在相互作用力:引力和斥力

八年级上册物理简答题(八年级上册物理探究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