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语文试卷(七下期末语文试卷及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试卷(七下期末语文试卷及答案)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试卷及答案部编版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下面加点的字注音和字形不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猝(cù)不及防嘈(záo)杂不辍(chuò)恐吓(hè)

B、溺(nì)水憧(chōng)憬言讫(qì)乐(yuè)以教和

C、炫(xuàn)耀濒(pīn)危横亘(gèn)黄晕(yùn)

D、抽噎(yī)濡(rú)湿虔(qián)诚妯(zhóu)娌

2、下面属于形声字的一项是()(3分)

A、故休杨村

B、日月火耳

C、水尘林森

D、枝杆柱栏

3、下面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心有余悸胜气凌人了了可数风尘仆仆

B、怒发冲冠任劳任怨消声匿迹怨天尤人

C、名幅其实煞费苦心司空见惯崭露头角

D、言简意赅苦心孤诣笑容可掬含辛茹苦

4、下面标点符号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A、因为看了《三国演义》,引起了我对章回小说的兴趣,对于那部述说“官逼民反”的《水浒传》尤其欣赏。

B、可是,如果举了手,程老师会喊他吗?

C、又有人附和:“收下吧,老来也有个靠。”

D、连她的说话、手势,走路也都有那么一股斩钉截铁的劲儿,一看就知道是个认真、好强、又有点自信的人。

5、下面各项搭配错误的一项是()(3分)

A、《空城计》——罗贯中——明末清初小说家

B、《树林和草原》——屠格涅夫——俄国作家

C、《卖油翁》——欧阳修——宋代政治家、文学家

D、《我的第一次文学尝试》——马克吐温——美国作家

6、古诗文填空。(8分)

①,只缘身在此山中。(1分)

②荡胸生层云,。(1分)

③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蕴含哲理,表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诗句是“,。”(2分)

④《木兰诗》中描写边塞夜景,表现守边生活艰辛的两句诗是,。(2分)

⑤《论语》中写“学”与“思”关系的两句是,。(2分)

7、仿写。(2分)

例:如果我是阳光,我将照亮所有的黑暗。

仿:如果我是,。

二阅读(45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10分)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构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8、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2分)

①睨之,久而不去

②以钱覆其口

9、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①吾射不亦精乎?

②康肃笑而遣之。

10、文中两个人物各有什么特点?请分别指出来。(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3题。(11分)

然而我的惩罚终于轮到了,在我们离别得很久之后,我已经是中年。我不幸偶而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于是二十年来毫不忆及的幼小时候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忽地在眼前展开,而我的心也仿佛同时变了铅块,很重很重的堕下去了。

但心又不竟堕下去而至于断绝,他只是很重很重地堕着,堕着。

我也知道补过的方法的:送他风筝,赞成他放,劝他放,我和他一同放。我们嚷着,跑着,笑着。──然而他其时已经和我一样,早已有了胡子了。

我也知道还有一个补过的方法的:去讨他的宽恕,等他说,“我可是毫不怪你呵。”那么,我的心一定就轻松了,这确是一个可行的方法。有一回,我们会面的时候,是脸上都已添刻了许多“生”的辛苦的条纹,而我的心很沉重。我们渐渐谈起几时的旧事来,我便叙述到这一节,自说少年时代的胡涂。“我可是毫不怪你呵。”我想,他要说了,我即刻便受了宽恕,我的心从此也宽松了罢。

“有过这样的事么?”他惊异地笑着说,就像旁听着别人的故事一样。他什么也不记得了。

全然忘却,毫无怨恨,又有什么宽恕之可言呢?无怨的恕,说谎罢了。

我还能希求什么呢?我的心只得沉重着。

11、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3分)

12、回答下面问题。

①文中划线句子中所说的“不幸”,你如何理解?(2分)

②文中加点的“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具体指什么?(2分)

13、读了这段文字,你对作者有怎样的认识?(4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6题。(11分)

草鞋人和皮鞋人

一场雨下来,灰尘被冲得无影无踪,弯陡的山道间尽是些*露的石子。

雨后山间的空气格外清晰,偶尔几声鸟儿鸣叫,让人好不惬意。

弯陡的羊肠道上,两双脚在丈量:草鞋在前,皮鞋在后。草鞋被磨得薄薄的,后足有些破损,皮鞋却是黑黑的,不时发出屡屡光亮。

这条路上,这两双脚曾有无数次同行,先是草鞋送布鞋,后是草鞋送球鞋,再后来便是草鞋送皮鞋,能长年累月穿上发光的皮鞋,这意味着皮鞋已把这条道的源头变成了他遥远的故乡。皮鞋人间或回来一次,也是一两年才有的事。

六十多度的斜山道上,草鞋迈得和皮鞋一样艰难。两只提包和两条蛇皮袋所构成的“吱嘎”担子,将背如蜗牛的草鞋人压得腰弯气喘。

“爸爸,我来挑吧!”后面的皮鞋人喘着粗气说道。

“我顶得住。”草鞋人汗流满面的说。一张蜗牛背,驮着一副“吱嘎”作响的担子往上爬。

“叭”,担子变成了四个包,顺道滚到皮鞋边。

草鞋人跌到了山间杂草中。

“爸,怎么了?怎么了!”皮鞋飞奔过来,草鞋却很快立在山道上,只是鞋上染了一道血迹。看草鞋人似乎很乐观,话中带笑。

“刚才是草鞋人挂了树根跌的,没事,我还能走一程。”草鞋人执意不让。

“伟伟听话么?”草鞋人已是第三次这么问了。话刚出口,草鞋人便意识到自己在傻问。然而没办法,草鞋人知道:只有这样,才不觉得压力下的艰辛。

“很听话,他常常念着你呢!”皮鞋人觉得前面的两次答话可能都不中老父之意,因此这次增添了后半句。

在“吱嘎吱嘎”的重压声中,草鞋人问了很多城里的事,并在做人做官问题上千嘱万咐,皮鞋人回答得满头大汗。

“爸,我来挑吧,你已挑了一个多钟头了。”皮鞋人双手抢担,请求说。“下了这道坡,再走三里路,就是马家溪的枫亭口,到那你再挑吧!”草鞋人移动着带血的草鞋,撂出一串话。到了枫亭口,草鞋人果然将担子交到皮鞋人肩上去了,自己在后面拼命擦汗,然后作悠闲状。

皮鞋草鞋在马家溪镇上的街道移动着。

马家溪的村民们给了草鞋人很高的评价,养了个好儿,城里能作官,乡里能挑担,是个孝子。

草鞋人很快慰,从皮鞋人衣袋里掏出翻盖烟不停地丢给众人。

走到不到一华里的马家溪路段,又是一段漫长的山间无人道,草鞋人从皮鞋人肩上夺过担,驼腰前进。望着前面草鞋人的背影皮鞋人在后面流泪。

14、本文所说的“草鞋人”是指,“皮鞋人”是指。(2分)

15、①第一段景物描写,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3分)

②第四段写了“鞋”的变化,目的是什么?(3分)

16、简要概括“草鞋人”这一形象。(3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20题。(13分)

冬日看山

梁衡

要不是有公务,谁会在天寒地冻的时节来香山呢?可话又说回来,要不是恰在这时来,香山性格的那一面,我又哪能知道呢?

开三天会,就住在公园内的别墅里。偌大个公园为我们独享,也是一种满足。早晨一爬起来我便去逛山。这里我春天时来过,是花的世界;夏天时来过,是浓荫的世界;秋天来过,是红叶的世界。而这三季都游客满山,说到底是人的世界。形形色色的服装,南腔北调的话音,随处抛撒的果皮、罐头盒,手提录音机里的迪斯科音乐,这一切将山路林间都塞满了。现在可好,无花,无叶,无红,无绿,更没有多少人,好一座空落落的香山,好一个清静的世界。

过去来时,路边是夹道的丁香,厚绿的圆形叶片,白的或紫色的小花;现在只剩下灰褐色的劲枝,枝头挑着些已弹去种籽的空壳。过去来时,山坡上是些层层片片的灌木,扑闪着自己霜红的叶片,如一团团的火苗,在秋风中翻腾;现在远望灰蒙蒙的一片,其身其形和石和土几乎溶在一起,很难觅到它的音容。过去来时,林间树下是丰厚的绿草,绒绒地由山脚铺到山顶;现在它们或枯萎在石缝间,或被风扫卷着聚缠在树根下。如果说秋是水落石出,冬则是草木去而山石显了。在山下一望山顶的鬼见愁,黑森森的石崖,蜿蜒的石路,历历在目。连路边的巨石也都像是突然奔来眼前,过去从未相见似的。可以想见,当秋气初收,冬雪欲降之时,这山感到三季的重负将去,便迎着寒风将阔肩一抖,抖掉那些攀附在身的柔枝软叶;又将山门一闭,推出那些没完没了的闲客;然后正襟危坐,巍巍然俯视大千,静静地享受安宁。我现在就正步入这个虚静世界。苏轼在夜深人静时去游承天寺,感觉到寺之明静如处积水之中,我今于冬日游香山,神清气朗如在真空。

与春夏相比,这山上不变的是松柏。一出别墅的后门就有十几株两抱之粗的苍松直通天穹。树干粗粗壮壮,溜光挺直,直到树梢尽头才伸出几根虬劲的枝,枝上挂着束束松针,该怎样绿还是怎样绿。树皮在寒风中成紫红色,像壮汉的脸。这时太阳从东方冉冉升起,走到松枝间却寂然不动了。我徘徊于树下又斜倚在石上,看着这红日绿松,心中澄静安闲如在涅,觉得胸若虚谷,头悬明镜,人山一体。此时我只感到山的巍峨与松的伟岸,冬日香山就只剩下这两样东西了。苍松之外,还有一些新松,栽在路旁,冒出油绿的针叶,好像全然不知外面的季节。与松做伴的还有柏树与翠竹。柏树或矗立路旁,或伸出于石岩,森森然,与松呼应,翠竹则在房檐下山脚旁,挺着秀气的枝,伸出绿绿的叶,远远地作一些铺垫。你看它们身下那些形容萎缩的衰草败枝,你看它们头上的红日蓝天,你看那被山风打扫得干干净净的石板路,你就会明白松树的骄傲。它不因风寒而筒袖缩脖,不因人少而自卑自惭。我奇怪人们的好奇心那么强,可怎么没有想到在秋敛冬凝之后再来香山看看松柏的形象。

当我登上山顶时回望远处烟霭茫茫,亭台隐隐,脚下山石奔突,松柏连理,无花无草,一色灰褐。好一幅天然焦墨山水图。焦墨笔法者舍色而用墨,不要掩饰只留本质。你看这山,它借着季节相助舍掉了丁香的香味,芳草的倩影,枫树的火红,还有游客的捧场,只留下这长青的松柏来作自己的山魂。山路寂寂,阒然无人。我边走边想,比较着几次来香山的收获。春天来时我看它的妩媚,夏天来时我看它的丰腴,秋天来时我看它的绰约,冬天来时却有幸窥见它的骨气。它在回顾与思考之后,毅然收起了那些过眼繁花,只留下这铮铮硬骨与浩浩正气。靠着这骨这气,它会争得来年更好的花,更好的叶,和永远的香气。

17、开头两个问号有什么作用?(3分)

18、举例说明第三段作者运用了哪些手法来描写景物的。(3分)

19、本文语言很有特点,请你找出你喜欢的一处谈谈你的看法。(3分)

20、简要概括香山不同季节的景物特点。(4分)

参考答案

1、B2、D3、D4、D

5、A

6、①不畏浮云遮望眼②决眦入归鸟③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④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⑤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7、提示:必须运用假设和比喻,符合逻辑和格式。

8、①斜着眼看。②盖。

9、①我射箭的本领不也是很精湛吗?

②陈尧咨笑着将他打发走了。

10、提示:陈尧咨因“善射”而“自矜”,了解了卖油翁启发的谦和。卖油翁不因有长处而骄傲自满。

11、“我”中年时读了儿童教育的书籍后感到无限懊悔,想补过而不得的经过。

12、①因为自己一向认为管小弟管得对,现在见到书上的道理,心情一下子沉重起来,受到惩罚了,对旧我来说,良心受到谴责,可谓“不幸”。

②是指我不许小兄弟放风筝,发现他偷做风筝,气得我把他快要完工的风筝抓断踏扁了。

13、严于解剖自己,知错必改,勇于自责反省。

14、父亲儿子

15、①烘托走路的艰难。

②从鞋的变化,写出了生活的变化之大。

16、疼爱儿子,为儿子深感自豪且虚荣。

17、一是强调冬季来香山的游客少,二是强调冬季香山风景的独特之处,引起读者兴趣。

18、如:①对比“过去来时,路边是夹道的丁香,…………现在只剩下…………空壳。”

②拟人“便迎着寒风将阔肩一抖……享受安宁……”

19、提示:可从修辞、表达方式等方面举例,体现出语言的亲切、自然、生动形象特点等即可。

20、春天妩媚,夏天丰腴,秋天绰约,冬天充满着骨气。

21、参照中考作文标准。

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检测试题

期末考试就要到了,大家都复习好了吗?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检测试题,欢迎阅读。

一、 基础题(24分)

1. 按照下列要求默写古诗词。(10分)

(1) 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__________。(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2) 萧鼓追随春社近,____________________。(陆游《游山西村》)

(3)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安石《登飞来峰》)

七下期末语文试卷及答案

七年级的学生正在紧张地进行语文期末考试复习中,想要好好提高语文分数,多做语文试题是一个好方法。以下是我给你推荐的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题及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检测试题

一、积累运用(20分)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哽咽(yàn) 迁徒 怒不可遏(è) 不知所措

B.鄙夷(bǐ) 狼藉 惟妙惟肖(xiāo) 根深蒂固

C.污秽(huì) 忐忑 锲而不舍(qiè) 眼花缭乱

D.嫉(jì)妒 震撼 义愤填膺(yīng) 锋芒必露

2.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面对突如其来的熊熊烈火,为了六条幼小的生命,王茂华老师毅然跳入火海。

B.当别人面对困难时,我们要尽力帮忙,不能袖手旁观。

C.从前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只是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荡然无存。

D.2011年4月24日,是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纪念日,海内外五万多名清华学子重回母校,追忆青春岁月,共享天伦之乐。

3.下列句子的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那该是大自然在多长的时间里的杰作!

②我们居住的这个星球在最古老时代原是一个寂寞的大石球,没有一层土壤。

③想一想肥沃土地的来历,你会不由得涌起一种遥接万代的感情。

④经过了多少亿万年,太阳风雨的力量,原始生物的尸骸,才给地球造成了一层层的土壤,每经历千年万年,土壤才增加薄薄的一层。

⑤想一想我们那土壤厚达五十米的华北黄土高原吧!

A.⑤②③④① B.③⑤①②④ C.③②④⑤① D.⑤①③②④

4.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①舞台上台湾女艺术家的演奏 动听,观众在这经典乐曲里如痴如醉。

②在进行旅游开发论证的千岛湖水下古城,其历史可以 到一千年以前。

③只有拥有了广博的阅历、丰富的语汇,我们创作作品才有可能 。

A.优雅 追溯 一气呵成 B.优雅 追述 一鼓作气

C.幽雅 追述 一气呵成 D.幽雅 追溯 一鼓作气

5.下列各项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在当今商品经济的时代,当诗歌失去往昔荣耀而逐渐远离我们的时候,读到这样一首催人奋然前行的祖国颂歌,真是难得的精神享受。

B.文艺作品语言的好坏,不在于它用了一大堆华丽的词,用了某一行业的术语,而在于它的词语用得是地方。

C.有人认为科学家终日埋头科研,不问家事,有点儿不近人情,然而事实却是对这种偏见的最好反驳。

D.老年人发生心力衰竭的主要原因是劳累、用脑过度、精神紧张、食盐过多、感冒等。

6.走进《安徒生童话》。(5分)

“小人鱼向上帝的太阳举起了她光亮的手臂,她第一次感到要流出眼泪。在那条船上,人声和活动又开始了。她看到王子和他美丽的新娘在寻找她。他们悲悼地望着那翻腾的泡沫,好像他们知道她已经跳到浪涛里去了似的。在冥冥中她吻着这位新嫁娘的前额,她对王子微笑。于是她就跟其他的空气中的孩子们一道,骑上玫瑰色的云块,升入天空里去了。”

上面语段出自 (国家)作家安徒生的童话名篇《 》。其中的主人公小人鱼,为了能和王子在一起,她用自己的 交换巫婆的药物,让巫婆帮她变成了 ,但最终她还是没能得到王子的爱情,只能变成了 。

二、阅读理解(50分)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8分)

春 望

杜 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7.《春望》首联写作者春望所见,这些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4分)

8.请展开想象,描述“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所展现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0分)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①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②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③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④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⑤,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

【注】①志:意念,心情。②峨峨:山高耸的样子。③洋洋:盛大的样子。④卒:通“猝”,突然。⑤操:琴曲名。

9.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2分)

(1)伯牙所念 念:

(2)乃援琴而鼓之 援:

10.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

11.“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事至今广为传颂,从文中的哪句话可以看出子期堪称伯牙的“知音”?请结合文意,谈谈你对“知音”的理解。(4分)

(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2分)

小学回家的路是一条乡村的土路。萝卜头一般的我骑着硕大的一辆二八自行车,横冲直撞地冲回鸡、狗、牛、羊满院的家。

中学回家的路是一条城市里的柏油路。放学后走过那时认为有点神圣的市政府,再从熙熙攘攘的人群中钻过,回到种有两棵果树的家里。

上高中补习班时回家的路要坐一夜的夜班车睡到家。放寒假要补十天课,我破天荒在老师的办公室哭了半个小时,终于提前了5天回家。那一夜在班车上我兴奋得无法入睡,直到进了院看到果树,喝了爸爸熬的奶茶,才在疲惫中睡去。

大学回家的路漫长得可怕——两天两夜的火车再加上一夜的班车。那年到家后,体力不支,一下子烧到40度,爸妈心疼的样子却让我感觉欣幸,原来回家可以这么幸福——有人疼。

那天妈妈打电话说:“回来吧!这边有个新办的高中招老师,反正你明年毕业也要找工作,你又喜欢当老师,在外面教书不如回家来吧。”我当时答应考虑,但是后来还是写了封信告诉家里我不回去。我将信投入信箱的瞬间明白了,原来已经没有回家的路了。一如当年父母从湖南来到x疆后,就再也回不去了。

凝望书桌前摆着的父母的合影,我想家,想得扯心扯肺地痛,想得泪流满面,我为什么不选择回去?难道我的心已经背叛了我的家吗?难道我成了断线的风筝,只能望着爸妈手中的轱辘落泪?不,不,不,穷我一生都不可能走出父母的爱,可是我为什么不回家?因为我是一只小鸟,巢是我的起点,蓝天是我的旅途,另外一只小小鸟是我的终点。因为我是一粒树种,落在大树根下,荫翳会扼杀我的生命,我只有随风到那个有阳光的地方,生根、成长,再结出新的树种。人类不也是这样轮回的吗?天下所有的父母都是用心、用汗、用血、用泪、用生命来爱孩子。每一个长大的孩子都将挣脱那个温暖的怀抱,去闯、去拼,直到有一天他将自己所有的世界全给了另一个幼小的生命时,他才会明白他的轮回。既然是轮回,那就只有顺着转,而不能突然地停下来转回去。我读过许多人谈及父母时的悔,悔当初没有留在父母身边,悔当初没有多爱父母一点,悔当初没有多陪父母几天。其实如果从头来过,他们依旧会选择同样的路,因为这世界本没有回家的路。

没有了回家的路,我依然还有家,因为无论我走到哪里,父母的爱就在哪里。没有了回家的路,我依然深爱我的父亲、母亲。我还记得小时候我用稚气的声音给父亲背诵《游子吟》,今天,我真的成了那个游子,就让我再给我最亲爱的父母背一遍: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本文有改动)

12.根据具体语境解释上文中加点的词语。(4分)

轮回:

13.用横线在原文中画出回答“我为什么不回家”的两个比喻句,并在下面横线上写出用比喻句回答的好处。(4分)

14.读了本文,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请谈谈你的感受。(4分)

(四)(2015•鄂州)阅读下文,回答问题。(20分)

老汪栗子

明前茶

①等别的炒栗店开张约20天后,老汪的炒栗店才开张。他等得很有耐心,因为没熟透的栗子口感甜脆,宜做成凉拌菜下酒,若炒来吃,既不粉也不糯,是要坏了招牌的。

②在老汪的店里,满匾的栗子看上去十分朴素,就像山间老农的脸色,是那种没有反光的棠皮色,不像别的摊上的栗子那么好看,或油光发亮,或肚上横切一刀,露出诱人的暖黄色的栗肉来。老汪的栗子不打蜡,不喷糖水,不开口子,偏是他的店门前排长队。顾客等得急,老汪一点也不急,非要把刚倒出的满匾的热栗子轻抖一遍,在抖动的过程中,老汪眼疾手快地挑出了十几个坏栗子,搁到一边。

③这真是神奇,生栗子已经挑拣了一遍,现在挑出来的,外面看没坏,他怎么知道是坏的?

④老汪说,气味不对。他打了个比方:比如一个在车站或码头当了20年便衣警察的人,在万千人中扫视,只要他拦下的人,多半是网上通缉的嫌疑犯,他都不需要与那人对视,只要从他身边过,就感觉“气味不对”。

⑤栗子要有香甜粉糯的口感,七分在栗种,三分在炒制的功夫。老汪不肯给栗子开口子,是因为硬开口子的栗子,水分都在炒制的过程中跑光了,热吃噎人,凉吃更是口感铁硬。但没开口的栗子很容易在炒制的过程中炸锅,要是有一小部分栗子像控制不住的火药一样迸壳而出,就会溅得一炉栗子都斑斑点点。所以,控制炒栗炉的火力非常重要。每一炉栗子下锅前,老汪都要细验单颗栗子的分量,以及皮壳的厚度,他炒好的栗子,顶端会有自然的放射状裂纹,手轻轻一挤,栗壳就开了。老汪得意地搓搓手:“这锅栗子的‘梅花裂’炒成了。”“梅花裂”指的是栗子顶端的裂口是五道,“丁香裂”是四道,这样的雅名也只有老汪这样的戏迷才会想出来。

⑥每过十几天,栗子店会关门一天。老汪自己在门楣上手书致歉条一张,毛笔字写得很端庄:“名角来了,听戏一天。”或者是:“去大别山收栗一天,新鲜炒野栗,明日赶早。”老汪信不过批发市场的栗子,定要自己开车去大别山收栗子。那里除了家栗外,还出产一种口感细腻粉甜的野栗子,有一股奇特的果香,比莲子大不了多少,呈尖锥形,是当地的留守儿童和老人去大山的荆棘丛中打来的。打栗人要穿粗布衣裤,把衣袖裤脚都扎紧,趟过与野栗树混生的荆棘,仰面用小木棍去抽打那些长满刺的栗苞;回来后要把栗苞装在小麻袋里摔打,使之裂开;再戴上粗线手套把野栗剥出,十分辛苦。老汪说:“每个交栗子的人手上都裂着口子。”那是山区老人和学童一笔很重要的零花钱,是家中没有栗园的人也有的得意小收入,老汪说:“既然这样,为啥不帮帮他们?”

⑦山里人也纯朴,11月,第一场雪落下来,野栗子就没人打了,因为老辈人说,天寒地冻,野鸟们少吃食,那些留在树上的野栗子,是它们一冬的口粮呢。

⑧老汪每年收栗子时,都要在山区帮扶两三个刚考上大学的孩子,栗子收到哪里,他就帮扶到哪里,没有一定。老汪在与老乡的闲聊中知道那孩子的情况,到人家家里看一看,讨碗水喝,吃上一两个山里人待客的水柿子,临走前,帮扶的钱就被悄悄压在装柿子的竹簸箕底下。

(选自《扬子晚报》2015年1月24日)

15.请通读全文,然后参照提示,在下列横线上填上恰当的短语,概括文章讲述的老汪的几个动人故事。(3分)

晚开店→ → →收野栗→

16.文章第②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文章第⑥段中画横线处关于打野栗的细节描写有什么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文章结尾说“临走前,帮扶的钱就被悄悄压在装柿子的竹簸箕底下”。此句中的“悄悄”有什么表达效果?(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文中的老汪是一个怎样的人?请作简要概括。(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如果你是文中被老汪资助的大学生,在拿起被压在簸箕底下的钱的一刹那,你会怎么想?(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写作(50分)

21.我们生活在大自然中,雄奇的山峰,广袤的原野,欢快的溪流,深沉的海洋,都会引起我们的深思;朝晖夕阴,寒来暑往,花开叶落,鸟语虫鸣,都会引起我们的遐想。在沉思和遐想中,我们会有所感悟,请以“感悟自然”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检测试题答案

1.C〔本题考查语音和汉字。选项A中,“咽”应读yè,“徒”应为“徙”;选项B中,“肖”应读xiào;选项D中,“嫉”应读jí,“必”应为“毕”。〕

2.D(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涉及的都是成语。“天伦之乐”的意思是:家庭中亲人团聚的快乐。选项D将它用在同学之间,显然不恰当。)

3.C(本题考查语序的排列。排序考查的是语句间的衔接和连贯。回答本题时要先通读五个句子,明确它们之间的关系。这五个句子基本上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写的。第③句是领起句,引起回忆;第②句是“最古老时代”的样子;第④句是“经过了多少亿万年”后的情景;然后由“土壤”过渡到“黄土高原”;第①句是对“黄土高原”的赞叹。)

4.A(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选择词语,要注意分析具体的语境,要结合语境来分析每个词语的意义,从而作出正确的判断。“优雅”是“优美雅致”“优美高雅”的意思;“幽雅”是“幽静雅致”的意思。二者相比较,“优雅”多用来形容唱词、演奏和人的谈吐、举止,“幽雅”多用来形容环境。“追溯”与“追述”意思不同:“追溯”比喻探索事物的由来,“追述”指述说过去的事情。“一气呵成”与“一鼓作气”二者意思相近:“一气呵成”形容文章的气势首尾贯通,也形容完成整个工作的过程中不间断,不松懈;“一鼓作气”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抓紧做,一下子把事情完成。二者相比较,“一鼓作气”侧重写劲头大,“一气呵成”强调的是连贯性。)

5.B(两面对一面。)

6.丹麦 海的女儿 声音(舌头) 人 泡沫(本题考查名著知识。涉及的名著是《安徒生童话》,还涉及了关于作者安徒生的文学常识的考查。我们在学习中要注意广泛阅读课标推荐的名著,了解其中的主要人物和相关情节。由材料中的“小人鱼”和题干中提示的“安徒生的童话名篇”,可知这个故事选自《海的女儿》。安徒生的《海的女儿》通过美人鱼对爱情的执着追求和为爱而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感人故事,来表现美人鱼崇高的精神境界和美好善良的心灵。故事梗概是这样的:海王国有一个美丽而善良的美人鱼。美人鱼爱上了陆地上英俊的王子,她为了追求爱情、幸福,不惜忍受巨大痛苦,脱去鱼形,化作人形。但王子最后却和人间的女子结了婚。巫婆告诉美人鱼,只要杀死王子,并使王子的血流到自己腿上,美人鱼就可回到海里,重新过无忧无虑的生活。可她却为了王子的幸福,自己投入海中,化为泡沫。)

7.这些景物描写的作用:融情于景,奠定全诗的感情基调。国家山河依旧,可沦陷后的国都残破不堪、乱草丛生,这与昔日繁华形成巨大反差,痛彻地表达出诗人忧国伤时的强烈感情。

8.面对沦陷的山河,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因焦虑忧愁不停地挠头叹息。老人昔日那长长的头发如今纷纷断落,已经短少得无法梳髻插簪。诗句所描写的这一细节,含蓄而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忧国思家的情怀。

9.(1)想 (2)取,拿(翻译文言文中加点词语时要注意古今意义的不同,要根据语境进行翻译。)

10.你听琴时所想到的,就像我弹琴时所想到的。(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抓住重点词语,直译和意译相结合,把大体意思翻译出来即可。注意语言表达要流畅。翻译时,要注意落实重点词语的意思,如“志”可理解为“心里想的,心意”,“犹”可理解为“好像”。)

11.“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和“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真正的“知音”是指能彼此了解、心心相印、心意相通的人。(本题考查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及语言表达能力。解答时,要根据题干要求,围绕文章主旨,结合文章重点句,或用原句作答,或提炼概括,合理表述。 “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这两句话,体现了伯牙和钟子期彼此心意相通;结合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理解“知音”的意思,重点放在“相互了解、心意相通”上。)

12.指“父母关爱孩子”“孩子长大后外出谋求发展”“孩子成为父母后又关爱自己的孩子”这种循环的过程。(本题考查理解文中的重点词语,“轮回”在文章第六段中出现,仔细阅读第六段可以知道这种同自然界相似的循环过程。)

13.两个比喻句:“因为我是一只小鸟……因为我是一粒树种……”。好处:语言含蓄,生动形象。(在文中第六段中“可是我为什么不回家”后面,即有回答。比喻的作用主要有两个:一是对事物的特征进行描绘或渲染,使事物生动具体,给人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二是用浅显的或人们熟悉的事物对深奥难懂的事物加以说明,便于人们深入理解。结合比喻的作用进行分析即可。)

14.无论身在何处,父母的爱总会伴我们左右,给我们以温暖,让我们有勇气去面对未知的世界。(只要结合阅读本文后获得的感悟谈一下感受并说明理由即可。)

15.挑坏栗 炒香栗 助学子(第①自然段讲述了老汪的店都是晚开张,第②自然段主要写老汪挑选栗子,第⑤自然段主要写老汪炒栗子,第⑥⑦自然段写老汪收野栗子,最后一段写老汪帮助山区学子。参照例子总结三个字填写即可。)

16.动作描写。用“抖”“挑”“搁”等动词,生动传神地写出了老汪挑坏栗子的过程,表现了他娴熟的技艺和纯朴的品质。(这句话写老汪挑坏栗子的过程,用“抖”“挑”“搁”三个动词,表现了他娴熟的技艺和纯朴的品质。这属于动作描写。)

17.突出打栗人劳动的辛苦,为表现老汪乐于助人的美好品质做铺垫。(画线句子通过写打栗人打野栗子时的穿着、动作以及回来剥野栗子时的不易等细节描写,突出了打栗人的辛苦,为下文老汪帮助山区学子做了铺垫,从而突出了老汪的美好品质。)

18.“悄悄”一词写出老汪乐于助人不留名,表现老汪的善良和爱心。(“悄悄”的意思是“偷偷地”,“悄悄”一词写出了老汪帮助山区学子时的悄无声息,他助人却不留名,表现了老汪的善良和爱心。)

19.老汪是一个技艺娴熟、纯朴善良和富于爱心的人。 (从老汪挑坏栗子时的动作、炒栗子时掌握的火候等方面可见他拥有娴熟的炒栗技术,从他悄悄地帮助山区学子这一件事中可见其纯朴善良和富于爱心。)

20.汪伯伯,您真是一个好心人,谢谢您!我一定会认真读书,学好本领,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做一个有爱心的人。(首先要表示感谢,然后再表一下决心,注意礼貌用语和说话的得体。)

21.思路点拨:“感悟自然”这一话题包含的内容是相当宽泛的。材料提供的意境,令我们驰骋遐想的空间也是十分广阔的。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思考:一是“化抽象为万象”。要让“大自然”变成可触可感的万千形象,奔涌到我们的眼底。二是“万象之中取一象”。“取”自然之景,让自然与自己的心灵碰撞,撞击出思想的火花。要能从自然之“象”中获得“美”的享受、“真”的感悟、“善”的启迪。感悟自然,要有较深的内涵,古人说“意高则文胜”。总之,用自己的心去与自然沟通,用真情去拥抱自然,就会“在细微处显出才华”(老舍语),就会写出独特的感悟。当然,感悟自然,思考人生,所“感”所“悟”,不能漫无边际或浮光掠影,要注意角度小而集中,有意蕴。

猜你喜欢:

1. 初一语文下册期末试卷

2. 人教版初一语文下册期末试卷

3.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卷

4. 初一语文下册期末考试试卷

5.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卷带答案

初一下期末语文试卷电子版

七学生期末考试是学校语文教学活动中十分重要的环节。下面是我为大家精心整理的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期末语文试卷,仅供参考。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期末语文试题

(时间110分钟 满分120分)

一、积累运用(28分)

1.下面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归省(xǐng) 凫水(fú) 亢奋(kàng) 戛然而止 (gá)

B.犁铧(huá) 告罄(qìng) 皑皑(ǎi) 忧心忡忡(chóng)

C.咿哑(yā) 砭骨(biān) 阴霾(mái) 叱咤风云 (zhà)

D.怂恿(sǒng) 驯良(xùn) 犷野(kuàng) 怏怏不乐(yàng)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吁气 深遂 晦暗 变幻多姿

B.癫狂 崔巍 脐带 锋芒毕露

C.剽捍 庇荫 呵斥 语无伦次

D.斑斓 抽搐 疮痍 提心掉胆

3.下列 句子 中加点 成语 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敌人陷入地雷阵之中,进退维谷,非常狼狈。

B.中国政府对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的肆意妄为,提出了严正抗议。

C.这个毒枭被缉毒警察当场击毙 终于落得个马革裹尸的下场。

D.清晨,千万缕金光洒向水面,那一池带着露珠的娇艳的睡莲尽态极妍。

4.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通过汉字听写大赛,使人们更加重视汉字书写与汉字 文化 传承。

B.各省已有23座存在质量问题可能影响度汛安全的水库得到整修、重建,消除了安全

隐患.

C.因为我从小在临沂长大,所以王祥卧冰求鲤的 故事 对我一点儿也不陌生。

D.他对自己能否学好电脑,充满了信心。

5.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

A. 蹲在草地里的那个人自言自语道: “等到你小学 毕业 了,长大了,我们看海去”。

B. 领略过一次海风滋味的人,永远都忘不了这种滋味。不是吗,我的同志们?这不意

味着要过冒险的生活。

C. 那些奴役状况最和婉的马,那些只为着摆阔绰、壮观瞻而喂养着、供奉着的马,它们额上覆着妍丽的一撮毛。

D. 其实,他们的心中早已明白:以阿蒙森为首的挪威人已经在他们之前先到过这里了。

6. 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填空。(4分)

(1)《狼》选自我国第一部优秀文言短篇小说集 ,作者是清代著名小说家 。

(2)家里面一切都是严格地分开的:今天是外祖母出钱买菜做午饭,明天就该外祖父买菜和面包。轮到他买的那天,午饭照例要坏些,外祖母买的全是好肉,而他总是买些大肠、肝、肺、牛肚子。茶叶和糖各人保存各人的,但是在一个茶壶里煮茶,外祖父惊慌地说:“别忙,等一等!你放多少茶叶?”

他把茶叶放到手掌上,细细地数,说道:你的茶叶比我的碎,所以我该少放,我的叶子大些,多出茶色。”

他十分注意外祖母倒给自己的和倒给他的茶是不是同样的浓度,倒在两个茶碗里的分量也要平均。

………………

看着外祖父这些鬼把戏,我又好笑又厌恶,而外祖母只觉得可笑。

文段中的“我”是 ,写的是“我” 的一段生活。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8分)

(1)有约不来过夜半, 。(赵师秀《约客》)

(2) ,关山度若飞。(《木兰诗》)

(3)马上相逢无纸笔, 。(岑参《逢入京使》 )

(4) ,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5) ,思君不见下渝州。(李白《峨眉山月歌》)

(6)荷笠带斜阳, 。(刘长卿《送灵澈上人》)

(7)江山代有才人出, 。(赵翼《论诗》)

(8)士别三日,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司马光《孙权劝学》)

8. 认真阅读下面的资料,完成后面的问题。(3分)

“禁烟令”开始实施后,作为公共场所的学校已经全面禁烟。期中考试后,七年级(1)班召开家长会。作为班长的你正在门口引导家长进入教室,这时,一位男家长吸着烟准备进入教室。你应该说些什么来劝阻他?(30字左右)

请根据语境,仿写一个句子。要求句式相同,内容相近。(3分)

祝福是春天里的一缕清风,给你送去凉爽; , ;祝福如寒夜里的一团火焰,给你送去温暖。我将带着你的祝福,去搏击人生的风雨。

阅读理解(42分)

阅读下列诗歌,完成第10题。(4分)

滁州西涧/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10.(1)诗的第一句表明了作者对涧边草的什么情感?最能体现这一情感的是哪个字?(2分)

(2)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1~13题。(共15分)

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3分)

(1)群响毕绝 ( ) (2)宾客意少舒( )

(3)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 )

1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于厅事之东北角 其一犬坐于前

B.其夫呓语 不能指其一端

C.妇拍而呜之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D.无敢哗者 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13.选出本文理解有误的一项(2分)

A. 文章 记叙了口技表演者一段精彩表演,记叙有条理而又曲折多变。

B.本文既可当作场景描写的 记叙文 来读,也可以作为摹写口技特色的 说明文 来读。

C.甲文写一个紧张救火的场面时,听众的反应烘托了口技艺人表演之“善”,属

于正面描写。

D.文章结尾道具的重现,强调其表演工具的简单,突出其技艺在“口”,点明题意。

14.第二段描写听众的动作、神态的词语表达了什么意思?有什么作用?(3分)

1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5分)

(1)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2)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三)阅读下列文章,完成第16~18题。(8分)

石崖上的枣树

刘成章

①那是陕北的一座高峻石崖,陡峭得不能再陡峭了,齐上齐下,刀削的一般, 笔直地立在那儿;崖上又极少有土,极少有草,却不知在何年何月,就在那半崖上,在一条看不大清楚的石缝间,突兀地生了一棵枣树。照说,枣树生长在那儿,哪来的什么养料和水分,只要能勉强挤出几片叶子,现出一点儿绿色,就算很不错了;可它偏偏悖乎常理,长得健壮而蓬勃。每到了八九月间,红的绿的半红半绿的枣儿缀满那枣树的枝叶间,把整个树冠都压得垂吊着,像一片彩色瀑布。

② 年年金秋到,这一树枣子总是红得诱人,装饰着好大一片天空。挑筐的走过,扛锄的走过,都只能仰着脖子,望枣兴叹;城里人颠簸着汽车前来旅游,猛地看见了,也顿时兴奋起来,跃下车,结果呢,也只能仰着脖子,望枣兴叹。他们口腔里分泌着唾液,每一条神经都被挑逗得打着颤颤,却都无可奈何。

③石崖下有个石雕加工工地,工地上汇集了来自好几个县的能工巧匠,有老汉也有年轻后生。他们雕成的和正雕着的石狮子,一个个生动可爱,摆得到处都是。这些民间艺术家们,如处近水楼台,当然更想摘那树好枣子。据说,他们中间的一个小后生,膂力过人,他曾运足了气,把一块石子儿硬是扔到枣树上,不过也仅仅打下两三颗枣子而已。“这枣真成了王母娘娘的蟠桃了!”他瞅着那枣树咒骂。而那枣树,望着气急败坏的小伙子,好像故意气他似的,摇了三摇。

④一棵枣树,爽了那么多人的眼,打动了那么多人的心,又扫了那么多人的兴,使有的人在离开的路上还要对它念念想想,思思谋谋,人们无从弄清它的背景,更无从弄清它是轻佻还是贵气。

⑤那年亲眼看见这棵枣树的时候,我也忍不住停下脚步,仰起了脖子。由于仰角太大,我的帽子都顺着肩膀滑落了。与我同行的朋友说:“光瞅有什么用!要是真想尝尝,咱们哪天有了空儿,从山后爬到那崖上去。”后来我们真的去了。绕来绕去地足足走了有七八里山路,走得人大汗淋漓,衬衣全湿透了,才算近距离地看见了枣树。也许由于特别兴奋,也许是枣子的映照,我俩的脸都红得像一片霞了。那枣树真让我们很想欢呼几声。崖上风很大,阳光也很充足,风和阳光一年年地透过了它粗糙的树皮和枝叶,为它储满了诱人的生命力,因而果实又大又艳,宝石一般。虽然那树上的每颗枣子我们都看得清清楚楚,甚至能看见爬在枣子上的几只大蚂蚁,但是那儿的地势太险峻了,我们依然无法再向它挪近一步,令人惋惜,只得一步一回头地悻悻离开。

⑥好多年之后,当我不由得又想起那棵枣树的时候,终于不再悻悻了,那是因为我重读了《诗经•蒹葭》:

蒹葭苍苍, 白露 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 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⑦我又想起了一首陕北现代民歌:羊肚子手巾哟三道道蓝,咱们见面面容易说话话难。一个在山上哟一个在沟,拉不上话话哟咱招一招手。瞭见了个村村哟瞭不见个人,泪蛋蛋抛在沙蒿蒿林。

⑧这些不朽民歌所创造的情境,和那棵枣树所引发的情境不是一样的吗?

⑨想到这一层,我忽然感到我的生命颤栗起来,抖落了些许的俗气。你看,那棵枣树是那么美好,那么诱人,却总是难以触到,总是让人企慕;它总是撩逗着你,召唤着你,却又总是远离着你;它是美人,美人如花隔云端。它结的是一树实实在在的枣,但它给人们带来的却是诗的境界、浪漫的情怀、美学的情景。它让我想起钱钟书先生所命名的“企慕情境”,令人久久回味。

(《光明日报》2015年04月10日,有删改)

“枣树”生长的环境有怎样的特点?请结合文本作简要概括。(3分)

17.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3分)

红的绿的半红半绿的枣儿缀满那枣树的枝叶间,把整个树冠都压得垂吊着,像一片彩色瀑布。

18.下列对选段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

A.文中引用了《诗经•蒹葭》和陕北现代民歌,丰富了枣树的形象,深化了文章的主旨。

B.第②段写出了不同的人们见到枣子时相同的表现,突出了金秋到来时枣子的美好和诱人,表达了我对童年的怀念之情。

C.文章主要写了路过的人们,对枣兴叹;年轻后生扔石打枣;我和朋友爬崖摘枣三件事。

D悬崖上的枣树”启发我们,梦想虽然远离你,让你触摸不到,但 却总在召唤着你,鼓舞着我们前进。

(四)阅读文章,回答第19~22题。(15分)

等待那只手

①老头没睡,还在用眼睛的余光悄悄打量我。

②我知道他在等待下手的机会。我也没睡。

③走南闯北这么多年,这一点苗头我还是看得出来的。于是我暗自后悔:要是不贪图那个懒觉,早20分钟起床就能买到卧铺,何至于胆战心惊地和一个老家伙这么对峙着?

④很显然,那老头比我还有 经验 。因为刚才上车一落座,他竟然目不斜视地看着我,微笑着说:“你长得很像我儿子。”

⑤我在心里冷笑了一声,因为我穿西服、打领带、抱着 笔记本 电脑,身边还有个寸步不离的密码箱,我就像你儿子?嘀咕完之后,我顺便瞅了瞅他,灰旧夹克、两天以上没刮的胡茬儿、和他的年龄极不相称的炯炯双眼。

⑥于是我没吭声,连头都没点,假装没听见。

⑦他讪讪地笑了笑,说:“我三年没见着他了,只偶尔听到他的声音。”

⑧我轻轻打了个冷战。如果我的判断没错的话,这老头是个很难缠的对手,配得上老奸巨猾这个词。

⑨东奔西走,和这个行当的人打交道多了,有输有赢。但一开始就这么跟目标套近乎的,他是第一个。所以,我又瞅了他一眼。我也有两年没和父亲见面了,虽然我也偶尔给他打打电话,寄些钱。

⑩我的预感没错,熄灯后车厢里的人大都睡了,他没有。其实即使没有这种预感我也不会睡着的,我早已练就三昼夜不合眼也能神志清醒的本领。这是经验,也是饭碗。况且我怀里还有张支票,那是分公司这个季度的费用。寸步不离的密码箱不过是个道具,里面是几件换洗下来的内衣。我知道这老头是看得出来的,他那一脸沧桑就是证明。所以我能保持的,只有清醒和谨慎,然后,静静地等待那只手。

○11我躲在外套里观察他。

○12夜深了,四周一片漆黑,仿佛隐藏着无数索要的魔爪,敲得车窗玻璃嘣嘣作响,空气中透着阵阵寒意,好像空调不断地向车内吹着冷气。我一直紧绷着肌肉,竖立起来的汗毛往外支撑毛衣,痒痒的。久了,牙齿还开始打起架来,不知是真冷还是我太紧张。

○13他的眼睛大多数时间望着窗外,车窗外面黑灯瞎火,亏他有这份耐心。于是我有些恍惚,冲着他这份镇定劲儿,到底我和他哪个是猎手哪个是猎物呢?

○14他动手了。那只手有点小心翼翼,终于还是犹疑着探了过来,漫过我头顶的时候带着一道阴影,让我有些窒息。不过却没有预想中那种高明的熟练,这让我窃喜,在脑海里虚构着人赃俱获的画面。

○15盖在身上的外套一紧,从脖子往里灌的冷风忽然就没了,我觉得像是突然钻进了被人暖好的被窝。惊讶让我努力睁大了双眼,可是外套领子遮住了我的视线。老头从我上方垂下一声细微的叹息:“唉,一个人在外面劳苦奔波的,不容易。”

○16我赶紧闭上了眼,用了很大力气,我怕我眼中的泪水溢出来。不知怎么的,我忽然特别希望那只手能停一停,拍我两下。

(文/巩高峰 有删改)

19. 结合全文内容,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小说的主要内容。(3分)

20. 赏析第○12段中的画线句子,并 说说 它在文中有何作用?(4分)

21.说说本文标题“等待那只手”的含义。(4分)

22. 老头是个怎 样的人?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可能也会遇到同作者相似的经历,请你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或感想。(4分)

三、写作表达(50分)

23.有人说生活是七色板,在这种神奇的七色板里,蕴含着追梦的艰辛,成功的喜悦,挫折的苦痛,还有孤独的寂寞……此时,你需要看看周围甜蜜的微笑与温暖的阳光,听听身旁那一句句温馨的话语。

请以“生活需要 ”为题目写一篇 作文 。

要求:(1)根据题意,补全作文题目;(2)文体自选,诗歌除外;(3)字数不少于600字;(4)文中不得出现真是的人名、地名、校名。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期末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一、1.(2分)C 2.(2分)B 3.(2分)C 4.(2分)B 5.(2分)A

(4分)(1)《聊斋志异》 蒲松龄

(2)阿廖沙 在母亲死后与姥姥相依为命 (每空1分)

7.(8分)

(1)闲敲棋子落灯花

(2)万里 赴戎机

(3)凭君传语报平安

(4)深林人不知

(5)夜发清溪向三峡

(6)青山独归远

(7)各领风骚数百年 (8)即更刮目相待(每空1分,错一字该空不得分)

8.(3分)示例:(2分)叔叔,您(你)好!欢迎您(你)来参加家长会。(1分)不过,作为公共场所的学校已经全面禁烟。(1分)请您(你)配合把烟熄灭,再进入教室,好吗?(1分)(要点:称谓合理,语言得体,语句通顺。其他答案酌情给分。)

(3分)示例:如久旱时的一场甘霖,为我送来凉爽;如沙漠里的一片绿洲,为我带来希望。(句式一致,表一清楚,句意连贯即可)

二、(一)10.(4分) (1)情感:喜爱(1分)体现情感的字是:怜(1分)

(2)表达了诗人闲适恬淡的胸襟 和脱俗归隐的情怀。(2分)

(二)11.(3分)

(1)消失

(2)神情

(3)夹杂

12.(2分)A

13.(2分)C

14.(3分) “伸颈”“侧目”说明宾客听得入神,被深深吸引。(1分)“默叹”表明观众对表演者的赞赏,说明观众初入情境,尚能自持。(1分)作用:从侧面描写观众举止神态的变化,衬托出表演者的高超技艺。(意近即可)(1分)

15.(5分) (1)客人们(听到这里)心情稍微放松了些,渐渐把身子坐正了些。(2分)

(2)只听见屏风里抚尺响了一下,所有的宾客都安静下来,没有敢喧哗的人 。(3分)

(三)16. (3分)枣树生长在高峻、陡峭的石崖上,崖上极少有泥土和草木,缺少养料和水分。(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17. (3分)(1)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结满枣子的树比作彩色的瀑布;写出了枣树的果实丰硕、枝繁叶茂,表现了枣树的健壮而蓬勃。(分号前1分,分号后2分。意思对即可。)

18. B (2分)

(四)

19.(3分)“我”与“老头”在列车上相遇;并误认为他是一个小偷;最后他 为“我”盖上外套,“我”深受感动。(每点1分)

20.(3分)环境描写(1分)描写了车厢内的黑暗与寒冷(1分),烘托了“我”因长时间戒备老头动手而产生的紧张不安心理。(2分)

21.(4分)一是指等待老头输“我”东西的手(2分);二是指等待父亲对孩子关心的手:表达了父亲对孩子的关心和孩子对父亲的思念。(2分)

免费下载这份资料?立即下载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试卷及答案部编版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下面加点的字注音和字形不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猝(cù)不及防嘈(záo)杂不辍(chuò)恐吓(hè)

B、溺(nì)水憧(chōng)憬言讫(qì)乐(yuè)以教和

C、炫(xuàn)耀濒(pīn)危横亘(gèn)黄晕(yùn)

D、抽噎(yī)濡(rú)湿虔(qián)诚妯(zhóu)娌

2、下面属于形声字的一项是()(3分)

A、故休杨村

B、日月火耳

C、水尘林森

D、枝杆柱栏

3、下面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心有余悸胜气凌人了了可数风尘仆仆

B、怒发冲冠任劳任怨消声匿迹怨天尤人

C、名幅其实煞费苦心司空见惯崭露头角

D、言简意赅苦心孤诣笑容可掬含辛茹苦

4、下面标点符号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A、因为看了《三国演义》,引起了我对章回小说的兴趣,对于那部述说“官逼民反”的《水浒传》尤其欣赏。

B、可是,如果举了手,程老师会喊他吗?

C、又有人附和:“收下吧,老来也有个靠。”

D、连她的说话、手势,走路也都有那么一股斩钉截铁的劲儿,一看就知道是个认真、好强、又有点自信的人。

5、下面各项搭配错误的一项是()(3分)

A、《空城计》——罗贯中——明末清初小说家

B、《树林和草原》——屠格涅夫——俄国作家

C、《卖油翁》——欧阳修——宋代政治家、文学家

D、《我的第一次文学尝试》——马克吐温——美国作家

6、古诗文填空。(8分)

①,只缘身在此山中。(1分)

②荡胸生层云,。(1分)

③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蕴含哲理,表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诗句是“,。”(2分)

④《木兰诗》中描写边塞夜景,表现守边生活艰辛的两句诗是,。(2分)

⑤《论语》中写“学”与“思”关系的两句是,。(2分)

7、仿写。(2分)

例:如果我是阳光,我将照亮所有的黑暗。

仿:如果我是,。

二阅读(45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10分)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构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8、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2分)

①睨之,久而不去

②以钱覆其口

9、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①吾射不亦精乎?

②康肃笑而遣之。

10、文中两个人物各有什么特点?请分别指出来。(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3题。(11分)

然而我的惩罚终于轮到了,在我们离别得很久之后,我已经是中年。我不幸偶而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于是二十年来毫不忆及的幼小时候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忽地在眼前展开,而我的心也仿佛同时变了铅块,很重很重的堕下去了。

但心又不竟堕下去而至于断绝,他只是很重很重地堕着,堕着。

我也知道补过的方法的:送他风筝,赞成他放,劝他放,我和他一同放。我们嚷着,跑着,笑着。──然而他其时已经和我一样,早已有了胡子了。

我也知道还有一个补过的方法的:去讨他的宽恕,等他说,“我可是毫不怪你呵。”那么,我的心一定就轻松了,这确是一个可行的方法。有一回,我们会面的时候,是脸上都已添刻了许多“生”的辛苦的条纹,而我的心很沉重。我们渐渐谈起几时的旧事来,我便叙述到这一节,自说少年时代的胡涂。“我可是毫不怪你呵。”我想,他要说了,我即刻便受了宽恕,我的心从此也宽松了罢。

“有过这样的事么?”他惊异地笑着说,就像旁听着别人的故事一样。他什么也不记得了。

全然忘却,毫无怨恨,又有什么宽恕之可言呢?无怨的恕,说谎罢了。

我还能希求什么呢?我的心只得沉重着。

11、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3分)

12、回答下面问题。

①文中划线句子中所说的“不幸”,你如何理解?(2分)

②文中加点的“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具体指什么?(2分)

13、读了这段文字,你对作者有怎样的认识?(4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6题。(11分)

草鞋人和皮鞋人

一场雨下来,灰尘被冲得无影无踪,弯陡的山道间尽是些*露的石子。

雨后山间的空气格外清晰,偶尔几声鸟儿鸣叫,让人好不惬意。

弯陡的羊肠道上,两双脚在丈量:草鞋在前,皮鞋在后。草鞋被磨得薄薄的,后足有些破损,皮鞋却是黑黑的,不时发出屡屡光亮。

这条路上,这两双脚曾有无数次同行,先是草鞋送布鞋,后是草鞋送球鞋,再后来便是草鞋送皮鞋,能长年累月穿上发光的皮鞋,这意味着皮鞋已把这条道的源头变成了他遥远的故乡。皮鞋人间或回来一次,也是一两年才有的事。

六十多度的斜山道上,草鞋迈得和皮鞋一样艰难。两只提包和两条蛇皮袋所构成的“吱嘎”担子,将背如蜗牛的草鞋人压得腰弯气喘。

“爸爸,我来挑吧!”后面的皮鞋人喘着粗气说道。

“我顶得住。”草鞋人汗流满面的说。一张蜗牛背,驮着一副“吱嘎”作响的担子往上爬。

“叭”,担子变成了四个包,顺道滚到皮鞋边。

草鞋人跌到了山间杂草中。

“爸,怎么了?怎么了!”皮鞋飞奔过来,草鞋却很快立在山道上,只是鞋上染了一道血迹。看草鞋人似乎很乐观,话中带笑。

“刚才是草鞋人挂了树根跌的,没事,我还能走一程。”草鞋人执意不让。

“伟伟听话么?”草鞋人已是第三次这么问了。话刚出口,草鞋人便意识到自己在傻问。然而没办法,草鞋人知道:只有这样,才不觉得压力下的艰辛。

“很听话,他常常念着你呢!”皮鞋人觉得前面的两次答话可能都不中老父之意,因此这次增添了后半句。

在“吱嘎吱嘎”的重压声中,草鞋人问了很多城里的事,并在做人做官问题上千嘱万咐,皮鞋人回答得满头大汗。

“爸,我来挑吧,你已挑了一个多钟头了。”皮鞋人双手抢担,请求说。“下了这道坡,再走三里路,就是马家溪的枫亭口,到那你再挑吧!”草鞋人移动着带血的草鞋,撂出一串话。到了枫亭口,草鞋人果然将担子交到皮鞋人肩上去了,自己在后面拼命擦汗,然后作悠闲状。

皮鞋草鞋在马家溪镇上的街道移动着。

马家溪的村民们给了草鞋人很高的评价,养了个好儿,城里能作官,乡里能挑担,是个孝子。

草鞋人很快慰,从皮鞋人衣袋里掏出翻盖烟不停地丢给众人。

走到不到一华里的马家溪路段,又是一段漫长的山间无人道,草鞋人从皮鞋人肩上夺过担,驼腰前进。望着前面草鞋人的背影皮鞋人在后面流泪。

14、本文所说的“草鞋人”是指,“皮鞋人”是指。(2分)

15、①第一段景物描写,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3分)

②第四段写了“鞋”的变化,目的是什么?(3分)

16、简要概括“草鞋人”这一形象。(3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20题。(13分)

冬日看山

梁衡

要不是有公务,谁会在天寒地冻的时节来香山呢?可话又说回来,要不是恰在这时来,香山性格的那一面,我又哪能知道呢?

开三天会,就住在公园内的别墅里。偌大个公园为我们独享,也是一种满足。早晨一爬起来我便去逛山。这里我春天时来过,是花的世界;夏天时来过,是浓荫的世界;秋天来过,是红叶的世界。而这三季都游客满山,说到底是人的世界。形形色色的服装,南腔北调的话音,随处抛撒的果皮、罐头盒,手提录音机里的迪斯科音乐,这一切将山路林间都塞满了。现在可好,无花,无叶,无红,无绿,更没有多少人,好一座空落落的香山,好一个清静的世界。

过去来时,路边是夹道的丁香,厚绿的圆形叶片,白的或紫色的小花;现在只剩下灰褐色的劲枝,枝头挑着些已弹去种籽的空壳。过去来时,山坡上是些层层片片的灌木,扑闪着自己霜红的叶片,如一团团的火苗,在秋风中翻腾;现在远望灰蒙蒙的一片,其身其形和石和土几乎溶在一起,很难觅到它的音容。过去来时,林间树下是丰厚的绿草,绒绒地由山脚铺到山顶;现在它们或枯萎在石缝间,或被风扫卷着聚缠在树根下。如果说秋是水落石出,冬则是草木去而山石显了。在山下一望山顶的鬼见愁,黑森森的石崖,蜿蜒的石路,历历在目。连路边的巨石也都像是突然奔来眼前,过去从未相见似的。可以想见,当秋气初收,冬雪欲降之时,这山感到三季的重负将去,便迎着寒风将阔肩一抖,抖掉那些攀附在身的柔枝软叶;又将山门一闭,推出那些没完没了的闲客;然后正襟危坐,巍巍然俯视大千,静静地享受安宁。我现在就正步入这个虚静世界。苏轼在夜深人静时去游承天寺,感觉到寺之明静如处积水之中,我今于冬日游香山,神清气朗如在真空。

与春夏相比,这山上不变的是松柏。一出别墅的后门就有十几株两抱之粗的苍松直通天穹。树干粗粗壮壮,溜光挺直,直到树梢尽头才伸出几根虬劲的枝,枝上挂着束束松针,该怎样绿还是怎样绿。树皮在寒风中成紫红色,像壮汉的脸。这时太阳从东方冉冉升起,走到松枝间却寂然不动了。我徘徊于树下又斜倚在石上,看着这红日绿松,心中澄静安闲如在涅,觉得胸若虚谷,头悬明镜,人山一体。此时我只感到山的巍峨与松的伟岸,冬日香山就只剩下这两样东西了。苍松之外,还有一些新松,栽在路旁,冒出油绿的针叶,好像全然不知外面的季节。与松做伴的还有柏树与翠竹。柏树或矗立路旁,或伸出于石岩,森森然,与松呼应,翠竹则在房檐下山脚旁,挺着秀气的枝,伸出绿绿的叶,远远地作一些铺垫。你看它们身下那些形容萎缩的衰草败枝,你看它们头上的红日蓝天,你看那被山风打扫得干干净净的石板路,你就会明白松树的骄傲。它不因风寒而筒袖缩脖,不因人少而自卑自惭。我奇怪人们的好奇心那么强,可怎么没有想到在秋敛冬凝之后再来香山看看松柏的形象。

当我登上山顶时回望远处烟霭茫茫,亭台隐隐,脚下山石奔突,松柏连理,无花无草,一色灰褐。好一幅天然焦墨山水图。焦墨笔法者舍色而用墨,不要掩饰只留本质。你看这山,它借着季节相助舍掉了丁香的香味,芳草的倩影,枫树的火红,还有游客的捧场,只留下这长青的松柏来作自己的山魂。山路寂寂,阒然无人。我边走边想,比较着几次来香山的收获。春天来时我看它的妩媚,夏天来时我看它的丰腴,秋天来时我看它的绰约,冬天来时却有幸窥见它的骨气。它在回顾与思考之后,毅然收起了那些过眼繁花,只留下这铮铮硬骨与浩浩正气。靠着这骨这气,它会争得来年更好的花,更好的叶,和永远的香气。

17、开头两个问号有什么作用?(3分)

18、举例说明第三段作者运用了哪些手法来描写景物的。(3分)

19、本文语言很有特点,请你找出你喜欢的一处谈谈你的看法。(3分)

20、简要概括香山不同季节的景物特点。(4分)

参考答案

1、B2、D3、D4、D

5、A

6、①不畏浮云遮望眼②决眦入归鸟③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④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⑤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7、提示:必须运用假设和比喻,符合逻辑和格式。

8、①斜着眼看。②盖。

9、①我射箭的本领不也是很精湛吗?

②陈尧咨笑着将他打发走了。

10、提示:陈尧咨因“善射”而“自矜”,了解了卖油翁启发的谦和。卖油翁不因有长处而骄傲自满。

11、“我”中年时读了儿童教育的书籍后感到无限懊悔,想补过而不得的经过。

12、①因为自己一向认为管小弟管得对,现在见到书上的道理,心情一下子沉重起来,受到惩罚了,对旧我来说,良心受到谴责,可谓“不幸”。

②是指我不许小兄弟放风筝,发现他偷做风筝,气得我把他快要完工的风筝抓断踏扁了。

13、严于解剖自己,知错必改,勇于自责反省。

14、父亲儿子

15、①烘托走路的艰难。

②从鞋的变化,写出了生活的变化之大。

16、疼爱儿子,为儿子深感自豪且虚荣。

17、一是强调冬季来香山的游客少,二是强调冬季香山风景的独特之处,引起读者兴趣。

18、如:①对比“过去来时,路边是夹道的丁香,…………现在只剩下…………空壳。”

②拟人“便迎着寒风将阔肩一抖……享受安宁……”

19、提示:可从修辞、表达方式等方面举例,体现出语言的亲切、自然、生动形象特点等即可。

20、春天妩媚,夏天丰腴,秋天绰约,冬天充满着骨气。

21、参照中考作文标准。

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检测试题

期末考试就要到了,大家都复习好了吗?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检测试题,欢迎阅读。

一、 基础题(24分)

1. 按照下列要求默写古诗词。(10分)

(1) 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__________。(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2) 萧鼓追随春社近,____________________。(陆游《游山西村》)

(3)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安石《登飞来峰》)

七下期末语文试卷及答案

七年级的学生正在紧张地进行语文期末考试复习中,想要好好提高语文分数,多做语文试题是一个好方法。以下是我给你推荐的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题及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检测试题

一、积累运用(20分)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哽咽(yàn) 迁徒 怒不可遏(è) 不知所措

B.鄙夷(bǐ) 狼藉 惟妙惟肖(xiāo) 根深蒂固

C.污秽(huì) 忐忑 锲而不舍(qiè) 眼花缭乱

D.嫉(jì)妒 震撼 义愤填膺(yīng) 锋芒必露

2.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面对突如其来的熊熊烈火,为了六条幼小的生命,王茂华老师毅然跳入火海。

B.当别人面对困难时,我们要尽力帮忙,不能袖手旁观。

C.从前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只是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荡然无存。

D.2011年4月24日,是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纪念日,海内外五万多名清华学子重回母校,追忆青春岁月,共享天伦之乐。

3.下列句子的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那该是大自然在多长的时间里的杰作!

②我们居住的这个星球在最古老时代原是一个寂寞的大石球,没有一层土壤。

③想一想肥沃土地的来历,你会不由得涌起一种遥接万代的感情。

④经过了多少亿万年,太阳风雨的力量,原始生物的尸骸,才给地球造成了一层层的土壤,每经历千年万年,土壤才增加薄薄的一层。

⑤想一想我们那土壤厚达五十米的华北黄土高原吧!

A.⑤②③④① B.③⑤①②④ C.③②④⑤① D.⑤①③②④

4.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①舞台上台湾女艺术家的演奏 动听,观众在这经典乐曲里如痴如醉。

②在进行旅游开发论证的千岛湖水下古城,其历史可以 到一千年以前。

③只有拥有了广博的阅历、丰富的语汇,我们创作作品才有可能 。

A.优雅 追溯 一气呵成 B.优雅 追述 一鼓作气

C.幽雅 追述 一气呵成 D.幽雅 追溯 一鼓作气

5.下列各项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在当今商品经济的时代,当诗歌失去往昔荣耀而逐渐远离我们的时候,读到这样一首催人奋然前行的祖国颂歌,真是难得的精神享受。

B.文艺作品语言的好坏,不在于它用了一大堆华丽的词,用了某一行业的术语,而在于它的词语用得是地方。

C.有人认为科学家终日埋头科研,不问家事,有点儿不近人情,然而事实却是对这种偏见的最好反驳。

D.老年人发生心力衰竭的主要原因是劳累、用脑过度、精神紧张、食盐过多、感冒等。

6.走进《安徒生童话》。(5分)

“小人鱼向上帝的太阳举起了她光亮的手臂,她第一次感到要流出眼泪。在那条船上,人声和活动又开始了。她看到王子和他美丽的新娘在寻找她。他们悲悼地望着那翻腾的泡沫,好像他们知道她已经跳到浪涛里去了似的。在冥冥中她吻着这位新嫁娘的前额,她对王子微笑。于是她就跟其他的空气中的孩子们一道,骑上玫瑰色的云块,升入天空里去了。”

上面语段出自 (国家)作家安徒生的童话名篇《 》。其中的主人公小人鱼,为了能和王子在一起,她用自己的 交换巫婆的药物,让巫婆帮她变成了 ,但最终她还是没能得到王子的爱情,只能变成了 。

二、阅读理解(50分)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8分)

春 望

杜 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7.《春望》首联写作者春望所见,这些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4分)

8.请展开想象,描述“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所展现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0分)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①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②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③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④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⑤,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

【注】①志:意念,心情。②峨峨:山高耸的样子。③洋洋:盛大的样子。④卒:通“猝”,突然。⑤操:琴曲名。

9.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2分)

(1)伯牙所念 念:

(2)乃援琴而鼓之 援:

10.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

11.“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事至今广为传颂,从文中的哪句话可以看出子期堪称伯牙的“知音”?请结合文意,谈谈你对“知音”的理解。(4分)

(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2分)

小学回家的路是一条乡村的土路。萝卜头一般的我骑着硕大的一辆二八自行车,横冲直撞地冲回鸡、狗、牛、羊满院的家。

中学回家的路是一条城市里的柏油路。放学后走过那时认为有点神圣的市政府,再从熙熙攘攘的人群中钻过,回到种有两棵果树的家里。

上高中补习班时回家的路要坐一夜的夜班车睡到家。放寒假要补十天课,我破天荒在老师的办公室哭了半个小时,终于提前了5天回家。那一夜在班车上我兴奋得无法入睡,直到进了院看到果树,喝了爸爸熬的奶茶,才在疲惫中睡去。

大学回家的路漫长得可怕——两天两夜的火车再加上一夜的班车。那年到家后,体力不支,一下子烧到40度,爸妈心疼的样子却让我感觉欣幸,原来回家可以这么幸福——有人疼。

那天妈妈打电话说:“回来吧!这边有个新办的高中招老师,反正你明年毕业也要找工作,你又喜欢当老师,在外面教书不如回家来吧。”我当时答应考虑,但是后来还是写了封信告诉家里我不回去。我将信投入信箱的瞬间明白了,原来已经没有回家的路了。一如当年父母从湖南来到x疆后,就再也回不去了。

凝望书桌前摆着的父母的合影,我想家,想得扯心扯肺地痛,想得泪流满面,我为什么不选择回去?难道我的心已经背叛了我的家吗?难道我成了断线的风筝,只能望着爸妈手中的轱辘落泪?不,不,不,穷我一生都不可能走出父母的爱,可是我为什么不回家?因为我是一只小鸟,巢是我的起点,蓝天是我的旅途,另外一只小小鸟是我的终点。因为我是一粒树种,落在大树根下,荫翳会扼杀我的生命,我只有随风到那个有阳光的地方,生根、成长,再结出新的树种。人类不也是这样轮回的吗?天下所有的父母都是用心、用汗、用血、用泪、用生命来爱孩子。每一个长大的孩子都将挣脱那个温暖的怀抱,去闯、去拼,直到有一天他将自己所有的世界全给了另一个幼小的生命时,他才会明白他的轮回。既然是轮回,那就只有顺着转,而不能突然地停下来转回去。我读过许多人谈及父母时的悔,悔当初没有留在父母身边,悔当初没有多爱父母一点,悔当初没有多陪父母几天。其实如果从头来过,他们依旧会选择同样的路,因为这世界本没有回家的路。

没有了回家的路,我依然还有家,因为无论我走到哪里,父母的爱就在哪里。没有了回家的路,我依然深爱我的父亲、母亲。我还记得小时候我用稚气的声音给父亲背诵《游子吟》,今天,我真的成了那个游子,就让我再给我最亲爱的父母背一遍: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本文有改动)

12.根据具体语境解释上文中加点的词语。(4分)

轮回:

13.用横线在原文中画出回答“我为什么不回家”的两个比喻句,并在下面横线上写出用比喻句回答的好处。(4分)

14.读了本文,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请谈谈你的感受。(4分)

(四)(2015•鄂州)阅读下文,回答问题。(20分)

老汪栗子

明前茶

①等别的炒栗店开张约20天后,老汪的炒栗店才开张。他等得很有耐心,因为没熟透的栗子口感甜脆,宜做成凉拌菜下酒,若炒来吃,既不粉也不糯,是要坏了招牌的。

②在老汪的店里,满匾的栗子看上去十分朴素,就像山间老农的脸色,是那种没有反光的棠皮色,不像别的摊上的栗子那么好看,或油光发亮,或肚上横切一刀,露出诱人的暖黄色的栗肉来。老汪的栗子不打蜡,不喷糖水,不开口子,偏是他的店门前排长队。顾客等得急,老汪一点也不急,非要把刚倒出的满匾的热栗子轻抖一遍,在抖动的过程中,老汪眼疾手快地挑出了十几个坏栗子,搁到一边。

③这真是神奇,生栗子已经挑拣了一遍,现在挑出来的,外面看没坏,他怎么知道是坏的?

④老汪说,气味不对。他打了个比方:比如一个在车站或码头当了20年便衣警察的人,在万千人中扫视,只要他拦下的人,多半是网上通缉的嫌疑犯,他都不需要与那人对视,只要从他身边过,就感觉“气味不对”。

⑤栗子要有香甜粉糯的口感,七分在栗种,三分在炒制的功夫。老汪不肯给栗子开口子,是因为硬开口子的栗子,水分都在炒制的过程中跑光了,热吃噎人,凉吃更是口感铁硬。但没开口的栗子很容易在炒制的过程中炸锅,要是有一小部分栗子像控制不住的火药一样迸壳而出,就会溅得一炉栗子都斑斑点点。所以,控制炒栗炉的火力非常重要。每一炉栗子下锅前,老汪都要细验单颗栗子的分量,以及皮壳的厚度,他炒好的栗子,顶端会有自然的放射状裂纹,手轻轻一挤,栗壳就开了。老汪得意地搓搓手:“这锅栗子的‘梅花裂’炒成了。”“梅花裂”指的是栗子顶端的裂口是五道,“丁香裂”是四道,这样的雅名也只有老汪这样的戏迷才会想出来。

⑥每过十几天,栗子店会关门一天。老汪自己在门楣上手书致歉条一张,毛笔字写得很端庄:“名角来了,听戏一天。”或者是:“去大别山收栗一天,新鲜炒野栗,明日赶早。”老汪信不过批发市场的栗子,定要自己开车去大别山收栗子。那里除了家栗外,还出产一种口感细腻粉甜的野栗子,有一股奇特的果香,比莲子大不了多少,呈尖锥形,是当地的留守儿童和老人去大山的荆棘丛中打来的。打栗人要穿粗布衣裤,把衣袖裤脚都扎紧,趟过与野栗树混生的荆棘,仰面用小木棍去抽打那些长满刺的栗苞;回来后要把栗苞装在小麻袋里摔打,使之裂开;再戴上粗线手套把野栗剥出,十分辛苦。老汪说:“每个交栗子的人手上都裂着口子。”那是山区老人和学童一笔很重要的零花钱,是家中没有栗园的人也有的得意小收入,老汪说:“既然这样,为啥不帮帮他们?”

⑦山里人也纯朴,11月,第一场雪落下来,野栗子就没人打了,因为老辈人说,天寒地冻,野鸟们少吃食,那些留在树上的野栗子,是它们一冬的口粮呢。

⑧老汪每年收栗子时,都要在山区帮扶两三个刚考上大学的孩子,栗子收到哪里,他就帮扶到哪里,没有一定。老汪在与老乡的闲聊中知道那孩子的情况,到人家家里看一看,讨碗水喝,吃上一两个山里人待客的水柿子,临走前,帮扶的钱就被悄悄压在装柿子的竹簸箕底下。

(选自《扬子晚报》2015年1月24日)

15.请通读全文,然后参照提示,在下列横线上填上恰当的短语,概括文章讲述的老汪的几个动人故事。(3分)

晚开店→ → →收野栗→

16.文章第②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文章第⑥段中画横线处关于打野栗的细节描写有什么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文章结尾说“临走前,帮扶的钱就被悄悄压在装柿子的竹簸箕底下”。此句中的“悄悄”有什么表达效果?(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文中的老汪是一个怎样的人?请作简要概括。(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如果你是文中被老汪资助的大学生,在拿起被压在簸箕底下的钱的一刹那,你会怎么想?(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写作(50分)

21.我们生活在大自然中,雄奇的山峰,广袤的原野,欢快的溪流,深沉的海洋,都会引起我们的深思;朝晖夕阴,寒来暑往,花开叶落,鸟语虫鸣,都会引起我们的遐想。在沉思和遐想中,我们会有所感悟,请以“感悟自然”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检测试题答案

1.C〔本题考查语音和汉字。选项A中,“咽”应读yè,“徒”应为“徙”;选项B中,“肖”应读xiào;选项D中,“嫉”应读jí,“必”应为“毕”。〕

2.D(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涉及的都是成语。“天伦之乐”的意思是:家庭中亲人团聚的快乐。选项D将它用在同学之间,显然不恰当。)

3.C(本题考查语序的排列。排序考查的是语句间的衔接和连贯。回答本题时要先通读五个句子,明确它们之间的关系。这五个句子基本上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写的。第③句是领起句,引起回忆;第②句是“最古老时代”的样子;第④句是“经过了多少亿万年”后的情景;然后由“土壤”过渡到“黄土高原”;第①句是对“黄土高原”的赞叹。)

4.A(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选择词语,要注意分析具体的语境,要结合语境来分析每个词语的意义,从而作出正确的判断。“优雅”是“优美雅致”“优美高雅”的意思;“幽雅”是“幽静雅致”的意思。二者相比较,“优雅”多用来形容唱词、演奏和人的谈吐、举止,“幽雅”多用来形容环境。“追溯”与“追述”意思不同:“追溯”比喻探索事物的由来,“追述”指述说过去的事情。“一气呵成”与“一鼓作气”二者意思相近:“一气呵成”形容文章的气势首尾贯通,也形容完成整个工作的过程中不间断,不松懈;“一鼓作气”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抓紧做,一下子把事情完成。二者相比较,“一鼓作气”侧重写劲头大,“一气呵成”强调的是连贯性。)

5.B(两面对一面。)

6.丹麦 海的女儿 声音(舌头) 人 泡沫(本题考查名著知识。涉及的名著是《安徒生童话》,还涉及了关于作者安徒生的文学常识的考查。我们在学习中要注意广泛阅读课标推荐的名著,了解其中的主要人物和相关情节。由材料中的“小人鱼”和题干中提示的“安徒生的童话名篇”,可知这个故事选自《海的女儿》。安徒生的《海的女儿》通过美人鱼对爱情的执着追求和为爱而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感人故事,来表现美人鱼崇高的精神境界和美好善良的心灵。故事梗概是这样的:海王国有一个美丽而善良的美人鱼。美人鱼爱上了陆地上英俊的王子,她为了追求爱情、幸福,不惜忍受巨大痛苦,脱去鱼形,化作人形。但王子最后却和人间的女子结了婚。巫婆告诉美人鱼,只要杀死王子,并使王子的血流到自己腿上,美人鱼就可回到海里,重新过无忧无虑的生活。可她却为了王子的幸福,自己投入海中,化为泡沫。)

7.这些景物描写的作用:融情于景,奠定全诗的感情基调。国家山河依旧,可沦陷后的国都残破不堪、乱草丛生,这与昔日繁华形成巨大反差,痛彻地表达出诗人忧国伤时的强烈感情。

8.面对沦陷的山河,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因焦虑忧愁不停地挠头叹息。老人昔日那长长的头发如今纷纷断落,已经短少得无法梳髻插簪。诗句所描写的这一细节,含蓄而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忧国思家的情怀。

9.(1)想 (2)取,拿(翻译文言文中加点词语时要注意古今意义的不同,要根据语境进行翻译。)

10.你听琴时所想到的,就像我弹琴时所想到的。(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抓住重点词语,直译和意译相结合,把大体意思翻译出来即可。注意语言表达要流畅。翻译时,要注意落实重点词语的意思,如“志”可理解为“心里想的,心意”,“犹”可理解为“好像”。)

11.“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和“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真正的“知音”是指能彼此了解、心心相印、心意相通的人。(本题考查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及语言表达能力。解答时,要根据题干要求,围绕文章主旨,结合文章重点句,或用原句作答,或提炼概括,合理表述。 “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这两句话,体现了伯牙和钟子期彼此心意相通;结合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理解“知音”的意思,重点放在“相互了解、心意相通”上。)

12.指“父母关爱孩子”“孩子长大后外出谋求发展”“孩子成为父母后又关爱自己的孩子”这种循环的过程。(本题考查理解文中的重点词语,“轮回”在文章第六段中出现,仔细阅读第六段可以知道这种同自然界相似的循环过程。)

13.两个比喻句:“因为我是一只小鸟……因为我是一粒树种……”。好处:语言含蓄,生动形象。(在文中第六段中“可是我为什么不回家”后面,即有回答。比喻的作用主要有两个:一是对事物的特征进行描绘或渲染,使事物生动具体,给人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二是用浅显的或人们熟悉的事物对深奥难懂的事物加以说明,便于人们深入理解。结合比喻的作用进行分析即可。)

14.无论身在何处,父母的爱总会伴我们左右,给我们以温暖,让我们有勇气去面对未知的世界。(只要结合阅读本文后获得的感悟谈一下感受并说明理由即可。)

15.挑坏栗 炒香栗 助学子(第①自然段讲述了老汪的店都是晚开张,第②自然段主要写老汪挑选栗子,第⑤自然段主要写老汪炒栗子,第⑥⑦自然段写老汪收野栗子,最后一段写老汪帮助山区学子。参照例子总结三个字填写即可。)

16.动作描写。用“抖”“挑”“搁”等动词,生动传神地写出了老汪挑坏栗子的过程,表现了他娴熟的技艺和纯朴的品质。(这句话写老汪挑坏栗子的过程,用“抖”“挑”“搁”三个动词,表现了他娴熟的技艺和纯朴的品质。这属于动作描写。)

17.突出打栗人劳动的辛苦,为表现老汪乐于助人的美好品质做铺垫。(画线句子通过写打栗人打野栗子时的穿着、动作以及回来剥野栗子时的不易等细节描写,突出了打栗人的辛苦,为下文老汪帮助山区学子做了铺垫,从而突出了老汪的美好品质。)

18.“悄悄”一词写出老汪乐于助人不留名,表现老汪的善良和爱心。(“悄悄”的意思是“偷偷地”,“悄悄”一词写出了老汪帮助山区学子时的悄无声息,他助人却不留名,表现了老汪的善良和爱心。)

19.老汪是一个技艺娴熟、纯朴善良和富于爱心的人。 (从老汪挑坏栗子时的动作、炒栗子时掌握的火候等方面可见他拥有娴熟的炒栗技术,从他悄悄地帮助山区学子这一件事中可见其纯朴善良和富于爱心。)

20.汪伯伯,您真是一个好心人,谢谢您!我一定会认真读书,学好本领,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做一个有爱心的人。(首先要表示感谢,然后再表一下决心,注意礼貌用语和说话的得体。)

21.思路点拨:“感悟自然”这一话题包含的内容是相当宽泛的。材料提供的意境,令我们驰骋遐想的空间也是十分广阔的。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思考:一是“化抽象为万象”。要让“大自然”变成可触可感的万千形象,奔涌到我们的眼底。二是“万象之中取一象”。“取”自然之景,让自然与自己的心灵碰撞,撞击出思想的火花。要能从自然之“象”中获得“美”的享受、“真”的感悟、“善”的启迪。感悟自然,要有较深的内涵,古人说“意高则文胜”。总之,用自己的心去与自然沟通,用真情去拥抱自然,就会“在细微处显出才华”(老舍语),就会写出独特的感悟。当然,感悟自然,思考人生,所“感”所“悟”,不能漫无边际或浮光掠影,要注意角度小而集中,有意蕴。

猜你喜欢:

1. 初一语文下册期末试卷

2. 人教版初一语文下册期末试卷

3.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卷

4. 初一语文下册期末考试试卷

5.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卷带答案

初一下期末语文试卷电子版

七学生期末考试是学校语文教学活动中十分重要的环节。下面是我为大家精心整理的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期末语文试卷,仅供参考。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期末语文试题

(时间110分钟 满分120分)

一、积累运用(28分)

1.下面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归省(xǐng) 凫水(fú) 亢奋(kàng) 戛然而止 (gá)

B.犁铧(huá) 告罄(qìng) 皑皑(ǎi) 忧心忡忡(chóng)

C.咿哑(yā) 砭骨(biān) 阴霾(mái) 叱咤风云 (zhà)

D.怂恿(sǒng) 驯良(xùn) 犷野(kuàng) 怏怏不乐(yàng)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吁气 深遂 晦暗 变幻多姿

B.癫狂 崔巍 脐带 锋芒毕露

C.剽捍 庇荫 呵斥 语无伦次

D.斑斓 抽搐 疮痍 提心掉胆

3.下列 句子 中加点 成语 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敌人陷入地雷阵之中,进退维谷,非常狼狈。

B.中国政府对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的肆意妄为,提出了严正抗议。

C.这个毒枭被缉毒警察当场击毙 终于落得个马革裹尸的下场。

D.清晨,千万缕金光洒向水面,那一池带着露珠的娇艳的睡莲尽态极妍。

4.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通过汉字听写大赛,使人们更加重视汉字书写与汉字 文化 传承。

B.各省已有23座存在质量问题可能影响度汛安全的水库得到整修、重建,消除了安全

隐患.

C.因为我从小在临沂长大,所以王祥卧冰求鲤的 故事 对我一点儿也不陌生。

D.他对自己能否学好电脑,充满了信心。

5.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

A. 蹲在草地里的那个人自言自语道: “等到你小学 毕业 了,长大了,我们看海去”。

B. 领略过一次海风滋味的人,永远都忘不了这种滋味。不是吗,我的同志们?这不意

味着要过冒险的生活。

C. 那些奴役状况最和婉的马,那些只为着摆阔绰、壮观瞻而喂养着、供奉着的马,它们额上覆着妍丽的一撮毛。

D. 其实,他们的心中早已明白:以阿蒙森为首的挪威人已经在他们之前先到过这里了。

6. 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填空。(4分)

(1)《狼》选自我国第一部优秀文言短篇小说集 ,作者是清代著名小说家 。

(2)家里面一切都是严格地分开的:今天是外祖母出钱买菜做午饭,明天就该外祖父买菜和面包。轮到他买的那天,午饭照例要坏些,外祖母买的全是好肉,而他总是买些大肠、肝、肺、牛肚子。茶叶和糖各人保存各人的,但是在一个茶壶里煮茶,外祖父惊慌地说:“别忙,等一等!你放多少茶叶?”

他把茶叶放到手掌上,细细地数,说道:你的茶叶比我的碎,所以我该少放,我的叶子大些,多出茶色。”

他十分注意外祖母倒给自己的和倒给他的茶是不是同样的浓度,倒在两个茶碗里的分量也要平均。

………………

看着外祖父这些鬼把戏,我又好笑又厌恶,而外祖母只觉得可笑。

文段中的“我”是 ,写的是“我” 的一段生活。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8分)

(1)有约不来过夜半, 。(赵师秀《约客》)

(2) ,关山度若飞。(《木兰诗》)

(3)马上相逢无纸笔, 。(岑参《逢入京使》 )

(4) ,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5) ,思君不见下渝州。(李白《峨眉山月歌》)

(6)荷笠带斜阳, 。(刘长卿《送灵澈上人》)

(7)江山代有才人出, 。(赵翼《论诗》)

(8)士别三日,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司马光《孙权劝学》)

8. 认真阅读下面的资料,完成后面的问题。(3分)

“禁烟令”开始实施后,作为公共场所的学校已经全面禁烟。期中考试后,七年级(1)班召开家长会。作为班长的你正在门口引导家长进入教室,这时,一位男家长吸着烟准备进入教室。你应该说些什么来劝阻他?(30字左右)

请根据语境,仿写一个句子。要求句式相同,内容相近。(3分)

祝福是春天里的一缕清风,给你送去凉爽; , ;祝福如寒夜里的一团火焰,给你送去温暖。我将带着你的祝福,去搏击人生的风雨。

阅读理解(42分)

阅读下列诗歌,完成第10题。(4分)

滁州西涧/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10.(1)诗的第一句表明了作者对涧边草的什么情感?最能体现这一情感的是哪个字?(2分)

(2)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1~13题。(共15分)

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3分)

(1)群响毕绝 ( ) (2)宾客意少舒( )

(3)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 )

1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于厅事之东北角 其一犬坐于前

B.其夫呓语 不能指其一端

C.妇拍而呜之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D.无敢哗者 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13.选出本文理解有误的一项(2分)

A. 文章 记叙了口技表演者一段精彩表演,记叙有条理而又曲折多变。

B.本文既可当作场景描写的 记叙文 来读,也可以作为摹写口技特色的 说明文 来读。

C.甲文写一个紧张救火的场面时,听众的反应烘托了口技艺人表演之“善”,属

于正面描写。

D.文章结尾道具的重现,强调其表演工具的简单,突出其技艺在“口”,点明题意。

14.第二段描写听众的动作、神态的词语表达了什么意思?有什么作用?(3分)

1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5分)

(1)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2)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三)阅读下列文章,完成第16~18题。(8分)

石崖上的枣树

刘成章

①那是陕北的一座高峻石崖,陡峭得不能再陡峭了,齐上齐下,刀削的一般, 笔直地立在那儿;崖上又极少有土,极少有草,却不知在何年何月,就在那半崖上,在一条看不大清楚的石缝间,突兀地生了一棵枣树。照说,枣树生长在那儿,哪来的什么养料和水分,只要能勉强挤出几片叶子,现出一点儿绿色,就算很不错了;可它偏偏悖乎常理,长得健壮而蓬勃。每到了八九月间,红的绿的半红半绿的枣儿缀满那枣树的枝叶间,把整个树冠都压得垂吊着,像一片彩色瀑布。

② 年年金秋到,这一树枣子总是红得诱人,装饰着好大一片天空。挑筐的走过,扛锄的走过,都只能仰着脖子,望枣兴叹;城里人颠簸着汽车前来旅游,猛地看见了,也顿时兴奋起来,跃下车,结果呢,也只能仰着脖子,望枣兴叹。他们口腔里分泌着唾液,每一条神经都被挑逗得打着颤颤,却都无可奈何。

③石崖下有个石雕加工工地,工地上汇集了来自好几个县的能工巧匠,有老汉也有年轻后生。他们雕成的和正雕着的石狮子,一个个生动可爱,摆得到处都是。这些民间艺术家们,如处近水楼台,当然更想摘那树好枣子。据说,他们中间的一个小后生,膂力过人,他曾运足了气,把一块石子儿硬是扔到枣树上,不过也仅仅打下两三颗枣子而已。“这枣真成了王母娘娘的蟠桃了!”他瞅着那枣树咒骂。而那枣树,望着气急败坏的小伙子,好像故意气他似的,摇了三摇。

④一棵枣树,爽了那么多人的眼,打动了那么多人的心,又扫了那么多人的兴,使有的人在离开的路上还要对它念念想想,思思谋谋,人们无从弄清它的背景,更无从弄清它是轻佻还是贵气。

⑤那年亲眼看见这棵枣树的时候,我也忍不住停下脚步,仰起了脖子。由于仰角太大,我的帽子都顺着肩膀滑落了。与我同行的朋友说:“光瞅有什么用!要是真想尝尝,咱们哪天有了空儿,从山后爬到那崖上去。”后来我们真的去了。绕来绕去地足足走了有七八里山路,走得人大汗淋漓,衬衣全湿透了,才算近距离地看见了枣树。也许由于特别兴奋,也许是枣子的映照,我俩的脸都红得像一片霞了。那枣树真让我们很想欢呼几声。崖上风很大,阳光也很充足,风和阳光一年年地透过了它粗糙的树皮和枝叶,为它储满了诱人的生命力,因而果实又大又艳,宝石一般。虽然那树上的每颗枣子我们都看得清清楚楚,甚至能看见爬在枣子上的几只大蚂蚁,但是那儿的地势太险峻了,我们依然无法再向它挪近一步,令人惋惜,只得一步一回头地悻悻离开。

⑥好多年之后,当我不由得又想起那棵枣树的时候,终于不再悻悻了,那是因为我重读了《诗经•蒹葭》:

蒹葭苍苍, 白露 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 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⑦我又想起了一首陕北现代民歌:羊肚子手巾哟三道道蓝,咱们见面面容易说话话难。一个在山上哟一个在沟,拉不上话话哟咱招一招手。瞭见了个村村哟瞭不见个人,泪蛋蛋抛在沙蒿蒿林。

⑧这些不朽民歌所创造的情境,和那棵枣树所引发的情境不是一样的吗?

⑨想到这一层,我忽然感到我的生命颤栗起来,抖落了些许的俗气。你看,那棵枣树是那么美好,那么诱人,却总是难以触到,总是让人企慕;它总是撩逗着你,召唤着你,却又总是远离着你;它是美人,美人如花隔云端。它结的是一树实实在在的枣,但它给人们带来的却是诗的境界、浪漫的情怀、美学的情景。它让我想起钱钟书先生所命名的“企慕情境”,令人久久回味。

(《光明日报》2015年04月10日,有删改)

“枣树”生长的环境有怎样的特点?请结合文本作简要概括。(3分)

17.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3分)

红的绿的半红半绿的枣儿缀满那枣树的枝叶间,把整个树冠都压得垂吊着,像一片彩色瀑布。

18.下列对选段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

A.文中引用了《诗经•蒹葭》和陕北现代民歌,丰富了枣树的形象,深化了文章的主旨。

B.第②段写出了不同的人们见到枣子时相同的表现,突出了金秋到来时枣子的美好和诱人,表达了我对童年的怀念之情。

C.文章主要写了路过的人们,对枣兴叹;年轻后生扔石打枣;我和朋友爬崖摘枣三件事。

D悬崖上的枣树”启发我们,梦想虽然远离你,让你触摸不到,但 却总在召唤着你,鼓舞着我们前进。

(四)阅读文章,回答第19~22题。(15分)

等待那只手

①老头没睡,还在用眼睛的余光悄悄打量我。

②我知道他在等待下手的机会。我也没睡。

③走南闯北这么多年,这一点苗头我还是看得出来的。于是我暗自后悔:要是不贪图那个懒觉,早20分钟起床就能买到卧铺,何至于胆战心惊地和一个老家伙这么对峙着?

④很显然,那老头比我还有 经验 。因为刚才上车一落座,他竟然目不斜视地看着我,微笑着说:“你长得很像我儿子。”

⑤我在心里冷笑了一声,因为我穿西服、打领带、抱着 笔记本 电脑,身边还有个寸步不离的密码箱,我就像你儿子?嘀咕完之后,我顺便瞅了瞅他,灰旧夹克、两天以上没刮的胡茬儿、和他的年龄极不相称的炯炯双眼。

⑥于是我没吭声,连头都没点,假装没听见。

⑦他讪讪地笑了笑,说:“我三年没见着他了,只偶尔听到他的声音。”

⑧我轻轻打了个冷战。如果我的判断没错的话,这老头是个很难缠的对手,配得上老奸巨猾这个词。

⑨东奔西走,和这个行当的人打交道多了,有输有赢。但一开始就这么跟目标套近乎的,他是第一个。所以,我又瞅了他一眼。我也有两年没和父亲见面了,虽然我也偶尔给他打打电话,寄些钱。

⑩我的预感没错,熄灯后车厢里的人大都睡了,他没有。其实即使没有这种预感我也不会睡着的,我早已练就三昼夜不合眼也能神志清醒的本领。这是经验,也是饭碗。况且我怀里还有张支票,那是分公司这个季度的费用。寸步不离的密码箱不过是个道具,里面是几件换洗下来的内衣。我知道这老头是看得出来的,他那一脸沧桑就是证明。所以我能保持的,只有清醒和谨慎,然后,静静地等待那只手。

○11我躲在外套里观察他。

○12夜深了,四周一片漆黑,仿佛隐藏着无数索要的魔爪,敲得车窗玻璃嘣嘣作响,空气中透着阵阵寒意,好像空调不断地向车内吹着冷气。我一直紧绷着肌肉,竖立起来的汗毛往外支撑毛衣,痒痒的。久了,牙齿还开始打起架来,不知是真冷还是我太紧张。

○13他的眼睛大多数时间望着窗外,车窗外面黑灯瞎火,亏他有这份耐心。于是我有些恍惚,冲着他这份镇定劲儿,到底我和他哪个是猎手哪个是猎物呢?

○14他动手了。那只手有点小心翼翼,终于还是犹疑着探了过来,漫过我头顶的时候带着一道阴影,让我有些窒息。不过却没有预想中那种高明的熟练,这让我窃喜,在脑海里虚构着人赃俱获的画面。

○15盖在身上的外套一紧,从脖子往里灌的冷风忽然就没了,我觉得像是突然钻进了被人暖好的被窝。惊讶让我努力睁大了双眼,可是外套领子遮住了我的视线。老头从我上方垂下一声细微的叹息:“唉,一个人在外面劳苦奔波的,不容易。”

○16我赶紧闭上了眼,用了很大力气,我怕我眼中的泪水溢出来。不知怎么的,我忽然特别希望那只手能停一停,拍我两下。

(文/巩高峰 有删改)

19. 结合全文内容,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小说的主要内容。(3分)

20. 赏析第○12段中的画线句子,并 说说 它在文中有何作用?(4分)

21.说说本文标题“等待那只手”的含义。(4分)

22. 老头是个怎 样的人?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可能也会遇到同作者相似的经历,请你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或感想。(4分)

三、写作表达(50分)

23.有人说生活是七色板,在这种神奇的七色板里,蕴含着追梦的艰辛,成功的喜悦,挫折的苦痛,还有孤独的寂寞……此时,你需要看看周围甜蜜的微笑与温暖的阳光,听听身旁那一句句温馨的话语。

请以“生活需要 ”为题目写一篇 作文 。

要求:(1)根据题意,补全作文题目;(2)文体自选,诗歌除外;(3)字数不少于600字;(4)文中不得出现真是的人名、地名、校名。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期末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一、1.(2分)C 2.(2分)B 3.(2分)C 4.(2分)B 5.(2分)A

(4分)(1)《聊斋志异》 蒲松龄

(2)阿廖沙 在母亲死后与姥姥相依为命 (每空1分)

7.(8分)

(1)闲敲棋子落灯花

(2)万里 赴戎机

(3)凭君传语报平安

(4)深林人不知

(5)夜发清溪向三峡

(6)青山独归远

(7)各领风骚数百年 (8)即更刮目相待(每空1分,错一字该空不得分)

8.(3分)示例:(2分)叔叔,您(你)好!欢迎您(你)来参加家长会。(1分)不过,作为公共场所的学校已经全面禁烟。(1分)请您(你)配合把烟熄灭,再进入教室,好吗?(1分)(要点:称谓合理,语言得体,语句通顺。其他答案酌情给分。)

(3分)示例:如久旱时的一场甘霖,为我送来凉爽;如沙漠里的一片绿洲,为我带来希望。(句式一致,表一清楚,句意连贯即可)

二、(一)10.(4分) (1)情感:喜爱(1分)体现情感的字是:怜(1分)

(2)表达了诗人闲适恬淡的胸襟 和脱俗归隐的情怀。(2分)

(二)11.(3分)

(1)消失

(2)神情

(3)夹杂

12.(2分)A

13.(2分)C

14.(3分) “伸颈”“侧目”说明宾客听得入神,被深深吸引。(1分)“默叹”表明观众对表演者的赞赏,说明观众初入情境,尚能自持。(1分)作用:从侧面描写观众举止神态的变化,衬托出表演者的高超技艺。(意近即可)(1分)

15.(5分) (1)客人们(听到这里)心情稍微放松了些,渐渐把身子坐正了些。(2分)

(2)只听见屏风里抚尺响了一下,所有的宾客都安静下来,没有敢喧哗的人 。(3分)

(三)16. (3分)枣树生长在高峻、陡峭的石崖上,崖上极少有泥土和草木,缺少养料和水分。(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17. (3分)(1)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结满枣子的树比作彩色的瀑布;写出了枣树的果实丰硕、枝繁叶茂,表现了枣树的健壮而蓬勃。(分号前1分,分号后2分。意思对即可。)

18. B (2分)

(四)

19.(3分)“我”与“老头”在列车上相遇;并误认为他是一个小偷;最后他 为“我”盖上外套,“我”深受感动。(每点1分)

20.(3分)环境描写(1分)描写了车厢内的黑暗与寒冷(1分),烘托了“我”因长时间戒备老头动手而产生的紧张不安心理。(2分)

21.(4分)一是指等待老头输“我”东西的手(2分);二是指等待父亲对孩子关心的手:表达了父亲对孩子的关心和孩子对父亲的思念。(2分)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试卷(七下期末语文试卷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