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生物课程(生物8年级下册)
八年级下册生物课程(生物8年级下册)

八年级生物下册主要内容

本节内容选自江苏科技出版社生物教材八年级下册第24章第2节。

一、教学设计思想

1.体验生命教育,形成珍爱生命的意识

教育是基于生命的事业。生命的潜能是无限的,教育要创造条件,去激活、去展示生命的灵动与张扬,促进每个学生创造性地、富有个性地发展。我们要让学生在生命活动中把握世界和生命的意义,提升生命质量,培养生命意识,从而取得成功并享受快乐。引导学生在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科学素养方面获得全面、充分、和谐的发展。

2.建立整合的、开放的课程理念,培养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课程不能只局限于教材内容,课程更应该是学生体验的过程,探求新知的过程。

毒品问题日益严重,已引起全世界的关注。面对严峻的禁毒防毒形势,我国加大了对青少年禁毒宣传教育活动,建立了丰富的网络资源与社会资源,这些是本节课程的“源头活水”。我们应该组织学生利用网络、杂志、电视、参观、走访等各种途径,收集资料、处理信息,探究问题,促使学生在互动、开放的活动中获得知识,培养能力。

3.体验模拟实验过程,培养科学精神

模拟实验是科学探究的一种方式,它是用模拟的或近似的条件作用于研究对象,仿照科学探究的过程,进行实验,从而找出其变化发展的规律。开展模拟实验,可以促进学生改变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增强学习兴趣,主动地获取生物科学知识,体验科学过程与科学方法,形成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态度与价值观。

4.自主、合作、探究,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以小组为单位,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多种方式的学习活动,在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促使学生学会与人相处、合作,学会倾听与交流,懂得关心与尊重,学会明辨是非,学会汲取力量,积极进取。

二、教材分析

本节主要分两部分:“分析毒品的危害”和“拒绝毒品”。第一部分,以令人触目惊心的案例与资料,引导学生初步认识毒品的危害。第二部分,从青少年吸毒原因分析,到图片展示,引导学生讨论拒绝毒品、远离毒品的途径与方法。由于毒品的特殊性,我们无法在学校实验室进行其毒性对比实验,因此,为强化学生的认识,应该充分利用各种资源进行学习。

教学重点:了解毒品的危害,学会拒绝毒品,形成珍爱生命、拒绝毒品的意识

教学难点:形成自觉抵制毒品的意识与行为

本节关键:在认识毒品危害的基础上,能自觉抵制毒品,参与禁毒活动

对关键问题的处理:

1.师生共同收集资料,开展社会调查,制作课件,作好课前准备。

2.通过分析“冰毒或摇头丸对人体有害”模拟实验及其他视频、图文资料,参加禁毒宣传活动,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

三、学情分析

处于青春期的初二学生好奇心重、叛逆性强、辨别是非能力弱,学习压力大,遇到困难与挫折容易逃避,“哥们”义气重,容易受到诱惑。因此,在青少年中开展毒品预防教育非常重要。

初二学生具有了一定的模拟探究的能力,在不允许接触毒品的前提下,能够开展“冰毒或摇头丸对人体有害”模拟探究,分析其危害性。同时也具备开展社会调查的能力,以广泛了解人们对毒品的认识,培养学生“关注人生、关注社会”的责任感。

由于信息技术的普及,电脑、网络的广泛应用,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利用网络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因此,以小组为单位,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和网络资源,结合吸毒者的现身说法等,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获得深刻感受,从而自觉地拒绝毒品。

四、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常见的毒品,分析毒品的危害,得出拒绝毒品、远离毒品的结论。

(2)知道吸毒是违法行为,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是犯罪行为,都要受到法律的惩处。

2.能力目标:

(1)能通过图文分析、探究实验等方法,分析毒品的危害,得出正确结论。

(2)能利用网络搜集、处理信息,能通过网络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3)学会一些拒绝毒品的方法,能保护自己免受毒品的伤害。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对毒品危害的认识,形成远离毒品、珍爱生命的意识和行为,积极参加禁毒宣传活动。

(2)学会相处,学会合作,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感。

五、教学准备

1.教师设计并制作网络课件。

2.由学生自行分组。确立小组长,根据学习任务进行分工。

(1)利用网络等各种途径收集资料,并在“新闻演播厅”中发布有关新闻。

(2)进行“你对毒品知多少?”社会调查。

六、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诊断性评价

新闻演播,导入新课

教师创设新闻演播厅的场景与气氛。

在学生演播时,教师加以适当的引导。

学生播报新闻,对社会调查结果进行简单的剖析,提出问题,导出课题。

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所播新闻的典型性、启发性。

走进展厅,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讨论交流,建构新知

认识毒品

教师创设情景,利用网络课件展示资料,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学生自主学习毒品的概念、分类及常见毒品,包括新型毒品等。

学习的自觉性,知识的巩固性。

分析毒品的危害

教师利用课件,重点引导学生进行模拟实验探究。并针对学生在实验探究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充分的讨论与分析。

充分阅读图片、视频、动画等资料,共同进行实验探究。由小组代表进行汇报交流、共同讨论、主动建构,分析毒品的危害性。

学生是否能充分认识毒品的危害性。是否能按照实验探究的原则设计方案。

拒绝毒品

教师利用课件,引导学生探究、交流。

学生观看吸毒者的现身说法的视频等资料,分析吸毒的原因,共同讨论,寻找拒绝毒品的方法。

提出的拒绝毒品的方法是否可行。

巩固新知,开展网上禁毒知识竞赛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知识竞赛,并分析竞赛结果。

学生利用网络开展知识竞赛。

学生是否掌握相关的知识。

拓展升华,开展禁毒活动

1.教师创设情景,组织学生参与模拟的缉毒行动。

2.组织禁毒宣誓仪式。

学生在充分阅读和理解信息的情况下,在模拟的缉毒行动中学会对嫌疑人进行是否吸食毒品的检测。并在庄严的禁毒宣誓仪式中利用网络进行签名,从而让学生加强感受,自觉形成“珍爱生命、拒绝毒品”的意识与行为。

学生是否能快速阅读与理解有关信息,开展模拟检测。是否能形成自觉拒绝毒品的意识与行为,并在今后的日子里履行自己的承诺,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总 结

教师简短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组织学生继续开展课外禁毒宣传活动。

(1)自我评价本节的收获和不足。

(2)开展禁毒口号、禁毒宣传小报展评。

(3)向所在社区居民分发宣传材料。

自我评价的准确性、客观性。

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八年级生物下册主要内容:》

第一章 生物的变异

第二章 生物的进化

1、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2、生物进化的历程

3、生物进化的原因

第三章 传染病和免疫

1、传染病及其预防

2、免疫和计划免疫

《其中每章节的重点内容详细解答:》

第五节 生物的变异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举例说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并能说出引起两种变异的原因;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既受遗传物质的控制,又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初步体验调查生物变异的方法,提高处理调查数据和分析数据的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释调查结果的能力;举例说出遗传育种的几种方法,以及在生产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在取样、测量、整理数据、画曲线图等方面得到训练,并使学生通过实验得出变异是普遍存在的结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注高科技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能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来解释生活现象。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对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的探究。

2、人类应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

第三章 生物的进化

第一节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教学目标

1.能够描述“化学起源说”中关于生命起源的过程;

2.关注生命起源的不同观点,以及新的研究进展;

3.解释米勒实验的设计原理及结果,锻炼运用证据和逻辑进行分析和推测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描述“化学起源说”中关于生命起源的过程、关注生命起源的各种观点。

2.难点:描述“化学起源说”中关于生命起源的过程。

第二节 生物进化的历程

教学目标

1.能够举例说出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

2.概述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3.在研究生物进化证据的过程中锻炼学生比较和分析的科学技能。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生物进化的证据、生物进化的历程。

2.难点: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

第三节 生物进化的原因

教学目标

1.模拟保护色形成的过程,说明生物进化的原因;

2.概述自然选择学说,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研究保护色形成的过程,概述自然选择学说,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

2.难点:概述自然选择学说,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

第八单元 第一章 传染病和免疫

第一节 传染病及其预防

传染源——能够传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

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巾帼的途径。

易感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

第二节 免疫和计划免疫

教学目标:

1、描述人体的免疫功能。

2、区别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3、说明计划免疫的意义。

重点和难点:

特异性免疫和免疫概念。

一:人体的三道防线

人类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防御病原体的防线,皮肤和黏膜就是第一道防线。

他有三方面的作用:1、阻挡病原体的入侵。2、分泌物可以杀菌。3、纤毛可以清扫异物。

初二的生物主要学什么?因为我下个学期就是初二了

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

▲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

▲调查的一般方法

步骤: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撰写调查报告

▲生物的分类

按照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

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

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可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

水圈的大部:距海平面150米内的水层

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水分、温度等

▲光对鼠妇生活影响的实验P15

▲探究的过程:1、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 3、制定计划 4、实施计划 5、得出结论 6、表达和交流

▲对照实验 P15

▲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还有竞争关系、合作关系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P19的例子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

▲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非生物部分:阳光、水、空气、温度

▲如果将生态系统中的每一个环节中的所有生物分别称重,在一般情况下数量做大的应该是生产者。

▲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食物链和食物网:

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终点为消费者,且是不被其他动物捕食的“最高级”动物。

▲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营养级越高,生物数量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沿食物链积累(富集)。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超过则会遭到破坏。

例如:在草原上人工种草,为了防止鸟吃草籽,用网把试验区罩上,结果发现,网罩内的草的叶子几乎被虫吃光,而未加网罩的地方,草反而生长良好。原因是:食物链被破坏而造成生态系统平衡失调。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有许多是全球性的。

▲生态系统的类型p29

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

▲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p30

▲ 注意DDT的例子 (富集)课本26页。

▲ 课本27页1题33页生物圈2号

▲ 生物的生存依赖于环境,以各种方式适应环境,影响环境。

第二单元 生物和细胞

▲ 显微镜的结构

镜座:稳定镜身;

镜柱:支持镜柱以上的部分;

镜臂:握镜的部位;

载物台:放置玻片标本的地方。中央有通光孔,两旁各有一个压片夹,用于固定所观察的物体。

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圆孔,叫光圈。每个光圈都可以对准通光孔。用来调节光线的强弱。

反光镜:可以转动,使光线经过通光孔反射上来。其两面是不同的:光强时使用平面镜,光弱时使用凹面镜。

镜筒:上端装目镜,下端有转换器,在转换器上装有物镜,后方有准焦螺旋。

准焦螺旋:粗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升降的幅度大;细准焦螺旋。

转动方向和升降方向的关系:顺时针转动准焦螺旋,镜筒下降;反之则上升

▲显微镜的使用 P37-38 的图要掌握

▲观察的物像与实际图像相反。注意玻片的移动方向和视野中物象的移动方向相反。

▲放大倍数=物镜倍数X目镜倍数

▲ 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因此必须加工制成玻片标本。

▲观察植物细胞:实验过程P43-44

▲切片、涂片、装片的区别 P42

▲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细胞壁:支持、保护

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

细胞质:液态的,可以流动的。细胞质里有液泡,液泡内的液泡内溶解着多种物质(如糖分)

细胞核: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

生物8年级上

鱼:鱼所以能够在水中生活,有两个特点是至关重要的:一是能靠尾部的摆动和鳍协调作用游泳来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二是能用鳃在水中呼吸。

其他水生动物:

腔肠动物:有口无肛门,食物从口进入消化腔,消化后的事物残渣仍由口排出体外。

软体动物:身体柔软靠贝壳来保护(乌贼、章鱼贝壳退化,也是软体动物)

甲壳动物:体表长有质地较硬的甲。

蚯蚓的生长环境,家兔的内部结构 8上P16

空中飞行的动物:自然界中空中飞行的动物早在几亿年前就出现了。先是无脊椎动物中的昆虫,后来是有脊椎动物中的鸟,以及哺乳动物中的蝙蝠。他们既是陆生动物,又适于飞行。

世界上的鸟有9000多种 100万种以上的昆虫

鸟适于飞行的特点:鸟类的体表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具有迅速飞翔的能力;身体内有气囊;体温高而恒定。鸟类的身体结构和生理特点是与它的飞行生活相适应的。

昆虫的特征:昆虫有三对足,能爬行;有的昆虫的足特化成跳跃足,能跳跃;大多数昆虫都有翅,能飞行。昆虫是无脊椎动物中惟一会飞的动物。

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运动器官——翅和足都生在胸部。外骨骼是覆盖在昆虫身体里面的坚韧的外壳,有保护和支持内部的柔软器官、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

昆虫的分类:昆虫的分类属于节肢动物(身体由很多体节组成;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的是节肢动物)

两栖动物:水陆两栖生活,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这样的动物叫做两栖动物。

动物的运动:家兔的骨骼,关节模式图,肌肉与骨和关节的关系8上P29

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骨的位置的变化产生运动,但是骨本身是不能运动的。骨的运动要靠骨骼肌的牵拉。

运动需要运动系统,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需要能量的供应,因此还需要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

动物的行为:取食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迁徙行为等。也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社会行为的特征: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这是社会行为的主要特征。

群体中的信息交流:8上P39

生态平衡: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就叫做生态平衡。

动物与生物反应器:利用生物反应器来生产人类所需要的某些物质,可以节省建设厂房和购买仪器设备的费用,可以减少复杂的生产程序和环境污染。

动物与仿生:科学家通过对生物的认真观察和研究,模仿生物的某些结构和功能来发明创造各种仪器设备,这就是仿生。

菌落:细菌的菌落比较小,表面光滑或黏稠,或粗糙干燥。真菌的菌落一般比细菌菌落大几倍到几十倍。霉菌形成的菌落常呈绒毛状、絮状或蜘蛛网状,有时还呈现红、褐、绿、黑、黄等不同的颜色。

细菌的发现:荷兰人列文·虎克制作了200~300倍的显微镜,观察老人的牙垢,发现细菌。

巴斯德用鹅颈瓶证明了细菌是由原已存在的细菌产生的。还发现了乳酸菌和酵母菌,提出了保存酒和巴氏消毒法以及防止手术感染的方法,后人称他为“微生物学之父”。

细菌的形态和结构:细菌的个体十分微小,大约10亿个细菌堆积起来,才有一颗小米粒那么大。只有用高倍显微镜或电镜才能观察到细菌的形态……细菌没有细胞核8上P60

细菌的生殖:细菌是靠分裂来进行生殖的,有些细菌在生长后期,个体缩小、细胞壁增厚,形成芽孢。芽孢是细菌的休眠体,对不良环境有较强的抵抗能力

真菌的繁殖:真菌是通过产生大量的孢子来繁殖后代的。

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1.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2.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3.与动物植物共生。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8上P70

生物分类:分类的依据是生物在形态结构等方面的特征。分类的基本单位是种。

植物的分类:8上P81

生物分类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

生物8年级下

植物的生殖:

有性生殖:它们通过开花、受粉并结出果实,由果实的种子来繁殖后代。种子中的胚,是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成受精卵而发育出来的。

无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

嫁接:就是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

变态发育: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

望采纳,谢谢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五单元 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第一章 各种环境中的动物

第一节 水中生活的动物

01、鱼类

02、其他水生动物

03、水域环境的保护

第二节 陆地生活的动物

04、陆生动物与环境相适应的特征

05、蚯蚓

06、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

07、兔

08、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09、变温动物和恒温的区别

10、动物栖息地的保护

第三节 空中飞行的动物

11、鸟

12、昆虫

13、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14、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

第二章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第一节 动物的运动

15、脊椎动物运动系统的组成

16、骨、关节、骨骼肌的协调配合

第二节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17、动物行为

18、区别动物的先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第三节 社会行为

19、社会行为的特征

20、群体中的信息交流

第三章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第一节 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21、在自然界的作用

22、生态平衡

第二节 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3、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24、动物与生物反应器

25、动物与仿生

第四章 分布广泛的细菌和真菌

第一节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26、菌落

27、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第二节 细 菌

28、细菌的生活条件/细菌的发现

29、细菌的形态和结构

30、细菌的生殖

第三节 真 菌

31、真菌的种类

32、真菌的结构和营养方式

33、真菌的繁殖

第五章 细菌和真菌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第一节 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34、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的作用

第二节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35、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第六单元 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

第一章 根据生物的特征进行分类

第一节 尝试对生物进行分

36、植物的分类

37、动物的分类

38、细菌、真菌等其他生物的分类

第二节 认识生物的多样性

39、从种到界

40、生物的多样性的内涵包括三个层次

第三章 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41、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措施是

42、生物多样性面临着严重威胁的原因

43、建立自然保护区

生物8年级下册

八年级下生物知识点有植物的生殖、昆虫的生殖和发育、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生物的进化、传染病和免疫、用药和急救、了解自己、增进健康。

1、有性生殖: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成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2、无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

应用:扞插,嫁接,压条,分株、组织培养等。举例:甘薯、葡萄、菊、月季的栽培,常用扞插的方法。苹果、梨、桃等很多果树都是利用嫁接来繁育优良品种的。

植物的无性生殖需要的条件:以扞插为例,除去光照、水分、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外,用作扞插的植物茎段还需要具备以下条件(例如紫背天葵):

生物八年级下册视频讲解

《人教版初中生物电子课本》百度网盘资源免费下载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Tw8fn6faGgwMkHFQQxnqcw

人教版初中生物电子课本

来自:百度网盘

提取码: 6dya

复制提取码跳转

?pwd=6dya 提取码: 6dya

人教版初中生物电子课本|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课本.pdf|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课本.pdf|人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课本.pdf|人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课本.pdf 活动过程实录

一、活动目的:

1、理解儿歌主要内容。

2、懂得同伴间要互相谦让、不争吵、不打闹。

二、活动准备:

动画、情景创设(一条河、河面上有一座独木桥)、(小白羊、小黑羊)头饰、儿歌磁带。

三、活动过程:

(一)游戏“走独木桥”进入教室。

1、幼儿走独木桥入室,提问:独木桥什么样的?刚才走独木桥的时候有什么感觉?

2、幼儿自由发言,师总结并交代儿歌的名称。

(二)听录音,把握儿歌主要内容。

提问:1、儿歌叫什么?有谁?2、发生了什么事?

(三)欣赏动画,理解儿歌内容。

1、引导幼儿观看动画,并提问:两只羊走到独木桥中间,小白养和小黑羊说了什么?

2、两只羊越吵越凶,互不相让,后来怎样啦?为什么会这样?

3、你想对两只羊说些什么?

4、小结:小白羊和小黑羊没有互相谦让结果掉河里了,平时小朋友要怎样做到互相谦让呢?

(五)活动延伸

引导幼儿带头饰表演故事。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结合了新的辅助教具——课件,课件的声形并茂深深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幼儿的兴趣被激发了,能积极地参与活动,孩子们愿意说、大胆说、连贯说,说出了整个故事的主要情节内容及角色的对话。活动组织的各个环节较紧凑、动静搭配合理,整合了健康领域、社会领域,幼儿得到综合性的学习。但是在活动过程中发现有个别幼儿语言的连贯性不够,还需进一步加强。

免费下载这份资料?立即下载

八年级生物下册主要内容

本节内容选自江苏科技出版社生物教材八年级下册第24章第2节。

一、教学设计思想

1.体验生命教育,形成珍爱生命的意识

教育是基于生命的事业。生命的潜能是无限的,教育要创造条件,去激活、去展示生命的灵动与张扬,促进每个学生创造性地、富有个性地发展。我们要让学生在生命活动中把握世界和生命的意义,提升生命质量,培养生命意识,从而取得成功并享受快乐。引导学生在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科学素养方面获得全面、充分、和谐的发展。

2.建立整合的、开放的课程理念,培养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课程不能只局限于教材内容,课程更应该是学生体验的过程,探求新知的过程。

毒品问题日益严重,已引起全世界的关注。面对严峻的禁毒防毒形势,我国加大了对青少年禁毒宣传教育活动,建立了丰富的网络资源与社会资源,这些是本节课程的“源头活水”。我们应该组织学生利用网络、杂志、电视、参观、走访等各种途径,收集资料、处理信息,探究问题,促使学生在互动、开放的活动中获得知识,培养能力。

3.体验模拟实验过程,培养科学精神

模拟实验是科学探究的一种方式,它是用模拟的或近似的条件作用于研究对象,仿照科学探究的过程,进行实验,从而找出其变化发展的规律。开展模拟实验,可以促进学生改变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增强学习兴趣,主动地获取生物科学知识,体验科学过程与科学方法,形成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态度与价值观。

4.自主、合作、探究,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以小组为单位,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多种方式的学习活动,在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促使学生学会与人相处、合作,学会倾听与交流,懂得关心与尊重,学会明辨是非,学会汲取力量,积极进取。

二、教材分析

本节主要分两部分:“分析毒品的危害”和“拒绝毒品”。第一部分,以令人触目惊心的案例与资料,引导学生初步认识毒品的危害。第二部分,从青少年吸毒原因分析,到图片展示,引导学生讨论拒绝毒品、远离毒品的途径与方法。由于毒品的特殊性,我们无法在学校实验室进行其毒性对比实验,因此,为强化学生的认识,应该充分利用各种资源进行学习。

教学重点:了解毒品的危害,学会拒绝毒品,形成珍爱生命、拒绝毒品的意识

教学难点:形成自觉抵制毒品的意识与行为

本节关键:在认识毒品危害的基础上,能自觉抵制毒品,参与禁毒活动

对关键问题的处理:

1.师生共同收集资料,开展社会调查,制作课件,作好课前准备。

2.通过分析“冰毒或摇头丸对人体有害”模拟实验及其他视频、图文资料,参加禁毒宣传活动,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

三、学情分析

处于青春期的初二学生好奇心重、叛逆性强、辨别是非能力弱,学习压力大,遇到困难与挫折容易逃避,“哥们”义气重,容易受到诱惑。因此,在青少年中开展毒品预防教育非常重要。

初二学生具有了一定的模拟探究的能力,在不允许接触毒品的前提下,能够开展“冰毒或摇头丸对人体有害”模拟探究,分析其危害性。同时也具备开展社会调查的能力,以广泛了解人们对毒品的认识,培养学生“关注人生、关注社会”的责任感。

由于信息技术的普及,电脑、网络的广泛应用,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利用网络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因此,以小组为单位,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和网络资源,结合吸毒者的现身说法等,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获得深刻感受,从而自觉地拒绝毒品。

四、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常见的毒品,分析毒品的危害,得出拒绝毒品、远离毒品的结论。

(2)知道吸毒是违法行为,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是犯罪行为,都要受到法律的惩处。

2.能力目标:

(1)能通过图文分析、探究实验等方法,分析毒品的危害,得出正确结论。

(2)能利用网络搜集、处理信息,能通过网络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3)学会一些拒绝毒品的方法,能保护自己免受毒品的伤害。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对毒品危害的认识,形成远离毒品、珍爱生命的意识和行为,积极参加禁毒宣传活动。

(2)学会相处,学会合作,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感。

五、教学准备

1.教师设计并制作网络课件。

2.由学生自行分组。确立小组长,根据学习任务进行分工。

(1)利用网络等各种途径收集资料,并在“新闻演播厅”中发布有关新闻。

(2)进行“你对毒品知多少?”社会调查。

六、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诊断性评价

新闻演播,导入新课

教师创设新闻演播厅的场景与气氛。

在学生演播时,教师加以适当的引导。

学生播报新闻,对社会调查结果进行简单的剖析,提出问题,导出课题。

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所播新闻的典型性、启发性。

走进展厅,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讨论交流,建构新知

认识毒品

教师创设情景,利用网络课件展示资料,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学生自主学习毒品的概念、分类及常见毒品,包括新型毒品等。

学习的自觉性,知识的巩固性。

分析毒品的危害

教师利用课件,重点引导学生进行模拟实验探究。并针对学生在实验探究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充分的讨论与分析。

充分阅读图片、视频、动画等资料,共同进行实验探究。由小组代表进行汇报交流、共同讨论、主动建构,分析毒品的危害性。

学生是否能充分认识毒品的危害性。是否能按照实验探究的原则设计方案。

拒绝毒品

教师利用课件,引导学生探究、交流。

学生观看吸毒者的现身说法的视频等资料,分析吸毒的原因,共同讨论,寻找拒绝毒品的方法。

提出的拒绝毒品的方法是否可行。

巩固新知,开展网上禁毒知识竞赛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知识竞赛,并分析竞赛结果。

学生利用网络开展知识竞赛。

学生是否掌握相关的知识。

拓展升华,开展禁毒活动

1.教师创设情景,组织学生参与模拟的缉毒行动。

2.组织禁毒宣誓仪式。

学生在充分阅读和理解信息的情况下,在模拟的缉毒行动中学会对嫌疑人进行是否吸食毒品的检测。并在庄严的禁毒宣誓仪式中利用网络进行签名,从而让学生加强感受,自觉形成“珍爱生命、拒绝毒品”的意识与行为。

学生是否能快速阅读与理解有关信息,开展模拟检测。是否能形成自觉拒绝毒品的意识与行为,并在今后的日子里履行自己的承诺,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总 结

教师简短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组织学生继续开展课外禁毒宣传活动。

(1)自我评价本节的收获和不足。

(2)开展禁毒口号、禁毒宣传小报展评。

(3)向所在社区居民分发宣传材料。

自我评价的准确性、客观性。

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八年级生物下册主要内容:》

第一章 生物的变异

第二章 生物的进化

1、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2、生物进化的历程

3、生物进化的原因

第三章 传染病和免疫

1、传染病及其预防

2、免疫和计划免疫

《其中每章节的重点内容详细解答:》

第五节 生物的变异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举例说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并能说出引起两种变异的原因;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既受遗传物质的控制,又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初步体验调查生物变异的方法,提高处理调查数据和分析数据的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释调查结果的能力;举例说出遗传育种的几种方法,以及在生产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在取样、测量、整理数据、画曲线图等方面得到训练,并使学生通过实验得出变异是普遍存在的结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注高科技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能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来解释生活现象。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对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的探究。

2、人类应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

第三章 生物的进化

第一节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教学目标

1.能够描述“化学起源说”中关于生命起源的过程;

2.关注生命起源的不同观点,以及新的研究进展;

3.解释米勒实验的设计原理及结果,锻炼运用证据和逻辑进行分析和推测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描述“化学起源说”中关于生命起源的过程、关注生命起源的各种观点。

2.难点:描述“化学起源说”中关于生命起源的过程。

第二节 生物进化的历程

教学目标

1.能够举例说出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

2.概述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3.在研究生物进化证据的过程中锻炼学生比较和分析的科学技能。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生物进化的证据、生物进化的历程。

2.难点: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

第三节 生物进化的原因

教学目标

1.模拟保护色形成的过程,说明生物进化的原因;

2.概述自然选择学说,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研究保护色形成的过程,概述自然选择学说,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

2.难点:概述自然选择学说,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

第八单元 第一章 传染病和免疫

第一节 传染病及其预防

传染源——能够传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

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巾帼的途径。

易感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

第二节 免疫和计划免疫

教学目标:

1、描述人体的免疫功能。

2、区别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3、说明计划免疫的意义。

重点和难点:

特异性免疫和免疫概念。

一:人体的三道防线

人类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防御病原体的防线,皮肤和黏膜就是第一道防线。

他有三方面的作用:1、阻挡病原体的入侵。2、分泌物可以杀菌。3、纤毛可以清扫异物。

初二的生物主要学什么?因为我下个学期就是初二了

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

▲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

▲调查的一般方法

步骤: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撰写调查报告

▲生物的分类

按照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

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

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可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

水圈的大部:距海平面150米内的水层

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水分、温度等

▲光对鼠妇生活影响的实验P15

▲探究的过程:1、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 3、制定计划 4、实施计划 5、得出结论 6、表达和交流

▲对照实验 P15

▲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还有竞争关系、合作关系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P19的例子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

▲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非生物部分:阳光、水、空气、温度

▲如果将生态系统中的每一个环节中的所有生物分别称重,在一般情况下数量做大的应该是生产者。

▲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食物链和食物网:

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终点为消费者,且是不被其他动物捕食的“最高级”动物。

▲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营养级越高,生物数量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沿食物链积累(富集)。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超过则会遭到破坏。

例如:在草原上人工种草,为了防止鸟吃草籽,用网把试验区罩上,结果发现,网罩内的草的叶子几乎被虫吃光,而未加网罩的地方,草反而生长良好。原因是:食物链被破坏而造成生态系统平衡失调。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有许多是全球性的。

▲生态系统的类型p29

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

▲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p30

▲ 注意DDT的例子 (富集)课本26页。

▲ 课本27页1题33页生物圈2号

▲ 生物的生存依赖于环境,以各种方式适应环境,影响环境。

第二单元 生物和细胞

▲ 显微镜的结构

镜座:稳定镜身;

镜柱:支持镜柱以上的部分;

镜臂:握镜的部位;

载物台:放置玻片标本的地方。中央有通光孔,两旁各有一个压片夹,用于固定所观察的物体。

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圆孔,叫光圈。每个光圈都可以对准通光孔。用来调节光线的强弱。

反光镜:可以转动,使光线经过通光孔反射上来。其两面是不同的:光强时使用平面镜,光弱时使用凹面镜。

镜筒:上端装目镜,下端有转换器,在转换器上装有物镜,后方有准焦螺旋。

准焦螺旋:粗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升降的幅度大;细准焦螺旋。

转动方向和升降方向的关系:顺时针转动准焦螺旋,镜筒下降;反之则上升

▲显微镜的使用 P37-38 的图要掌握

▲观察的物像与实际图像相反。注意玻片的移动方向和视野中物象的移动方向相反。

▲放大倍数=物镜倍数X目镜倍数

▲ 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因此必须加工制成玻片标本。

▲观察植物细胞:实验过程P43-44

▲切片、涂片、装片的区别 P42

▲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细胞壁:支持、保护

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

细胞质:液态的,可以流动的。细胞质里有液泡,液泡内的液泡内溶解着多种物质(如糖分)

细胞核: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

生物8年级上

鱼:鱼所以能够在水中生活,有两个特点是至关重要的:一是能靠尾部的摆动和鳍协调作用游泳来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二是能用鳃在水中呼吸。

其他水生动物:

腔肠动物:有口无肛门,食物从口进入消化腔,消化后的事物残渣仍由口排出体外。

软体动物:身体柔软靠贝壳来保护(乌贼、章鱼贝壳退化,也是软体动物)

甲壳动物:体表长有质地较硬的甲。

蚯蚓的生长环境,家兔的内部结构 8上P16

空中飞行的动物:自然界中空中飞行的动物早在几亿年前就出现了。先是无脊椎动物中的昆虫,后来是有脊椎动物中的鸟,以及哺乳动物中的蝙蝠。他们既是陆生动物,又适于飞行。

世界上的鸟有9000多种 100万种以上的昆虫

鸟适于飞行的特点:鸟类的体表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具有迅速飞翔的能力;身体内有气囊;体温高而恒定。鸟类的身体结构和生理特点是与它的飞行生活相适应的。

昆虫的特征:昆虫有三对足,能爬行;有的昆虫的足特化成跳跃足,能跳跃;大多数昆虫都有翅,能飞行。昆虫是无脊椎动物中惟一会飞的动物。

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运动器官——翅和足都生在胸部。外骨骼是覆盖在昆虫身体里面的坚韧的外壳,有保护和支持内部的柔软器官、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

昆虫的分类:昆虫的分类属于节肢动物(身体由很多体节组成;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的是节肢动物)

两栖动物:水陆两栖生活,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这样的动物叫做两栖动物。

动物的运动:家兔的骨骼,关节模式图,肌肉与骨和关节的关系8上P29

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骨的位置的变化产生运动,但是骨本身是不能运动的。骨的运动要靠骨骼肌的牵拉。

运动需要运动系统,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需要能量的供应,因此还需要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

动物的行为:取食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迁徙行为等。也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社会行为的特征: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这是社会行为的主要特征。

群体中的信息交流:8上P39

生态平衡: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就叫做生态平衡。

动物与生物反应器:利用生物反应器来生产人类所需要的某些物质,可以节省建设厂房和购买仪器设备的费用,可以减少复杂的生产程序和环境污染。

动物与仿生:科学家通过对生物的认真观察和研究,模仿生物的某些结构和功能来发明创造各种仪器设备,这就是仿生。

菌落:细菌的菌落比较小,表面光滑或黏稠,或粗糙干燥。真菌的菌落一般比细菌菌落大几倍到几十倍。霉菌形成的菌落常呈绒毛状、絮状或蜘蛛网状,有时还呈现红、褐、绿、黑、黄等不同的颜色。

细菌的发现:荷兰人列文·虎克制作了200~300倍的显微镜,观察老人的牙垢,发现细菌。

巴斯德用鹅颈瓶证明了细菌是由原已存在的细菌产生的。还发现了乳酸菌和酵母菌,提出了保存酒和巴氏消毒法以及防止手术感染的方法,后人称他为“微生物学之父”。

细菌的形态和结构:细菌的个体十分微小,大约10亿个细菌堆积起来,才有一颗小米粒那么大。只有用高倍显微镜或电镜才能观察到细菌的形态……细菌没有细胞核8上P60

细菌的生殖:细菌是靠分裂来进行生殖的,有些细菌在生长后期,个体缩小、细胞壁增厚,形成芽孢。芽孢是细菌的休眠体,对不良环境有较强的抵抗能力

真菌的繁殖:真菌是通过产生大量的孢子来繁殖后代的。

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1.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2.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3.与动物植物共生。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8上P70

生物分类:分类的依据是生物在形态结构等方面的特征。分类的基本单位是种。

植物的分类:8上P81

生物分类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

生物8年级下

植物的生殖:

有性生殖:它们通过开花、受粉并结出果实,由果实的种子来繁殖后代。种子中的胚,是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成受精卵而发育出来的。

无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

嫁接:就是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

变态发育: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

望采纳,谢谢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五单元 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第一章 各种环境中的动物

第一节 水中生活的动物

01、鱼类

02、其他水生动物

03、水域环境的保护

第二节 陆地生活的动物

04、陆生动物与环境相适应的特征

05、蚯蚓

06、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

07、兔

08、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09、变温动物和恒温的区别

10、动物栖息地的保护

第三节 空中飞行的动物

11、鸟

12、昆虫

13、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14、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

第二章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第一节 动物的运动

15、脊椎动物运动系统的组成

16、骨、关节、骨骼肌的协调配合

第二节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17、动物行为

18、区别动物的先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第三节 社会行为

19、社会行为的特征

20、群体中的信息交流

第三章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第一节 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21、在自然界的作用

22、生态平衡

第二节 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3、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24、动物与生物反应器

25、动物与仿生

第四章 分布广泛的细菌和真菌

第一节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26、菌落

27、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第二节 细 菌

28、细菌的生活条件/细菌的发现

29、细菌的形态和结构

30、细菌的生殖

第三节 真 菌

31、真菌的种类

32、真菌的结构和营养方式

33、真菌的繁殖

第五章 细菌和真菌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第一节 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34、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的作用

第二节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35、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第六单元 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

第一章 根据生物的特征进行分类

第一节 尝试对生物进行分

36、植物的分类

37、动物的分类

38、细菌、真菌等其他生物的分类

第二节 认识生物的多样性

39、从种到界

40、生物的多样性的内涵包括三个层次

第三章 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41、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措施是

42、生物多样性面临着严重威胁的原因

43、建立自然保护区

生物8年级下册

八年级下生物知识点有植物的生殖、昆虫的生殖和发育、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生物的进化、传染病和免疫、用药和急救、了解自己、增进健康。

1、有性生殖: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成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2、无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

应用:扞插,嫁接,压条,分株、组织培养等。举例:甘薯、葡萄、菊、月季的栽培,常用扞插的方法。苹果、梨、桃等很多果树都是利用嫁接来繁育优良品种的。

植物的无性生殖需要的条件:以扞插为例,除去光照、水分、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外,用作扞插的植物茎段还需要具备以下条件(例如紫背天葵):

生物八年级下册视频讲解

《人教版初中生物电子课本》百度网盘资源免费下载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Tw8fn6faGgwMkHFQQxnqcw

人教版初中生物电子课本

来自:百度网盘

提取码: 6dya

复制提取码跳转

?pwd=6dya 提取码: 6dya

人教版初中生物电子课本|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课本.pdf|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课本.pdf|人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课本.pdf|人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课本.pdf 活动过程实录

一、活动目的:

1、理解儿歌主要内容。

2、懂得同伴间要互相谦让、不争吵、不打闹。

二、活动准备:

动画、情景创设(一条河、河面上有一座独木桥)、(小白羊、小黑羊)头饰、儿歌磁带。

三、活动过程:

(一)游戏“走独木桥”进入教室。

1、幼儿走独木桥入室,提问:独木桥什么样的?刚才走独木桥的时候有什么感觉?

2、幼儿自由发言,师总结并交代儿歌的名称。

(二)听录音,把握儿歌主要内容。

提问:1、儿歌叫什么?有谁?2、发生了什么事?

(三)欣赏动画,理解儿歌内容。

1、引导幼儿观看动画,并提问:两只羊走到独木桥中间,小白养和小黑羊说了什么?

2、两只羊越吵越凶,互不相让,后来怎样啦?为什么会这样?

3、你想对两只羊说些什么?

4、小结:小白羊和小黑羊没有互相谦让结果掉河里了,平时小朋友要怎样做到互相谦让呢?

(五)活动延伸

引导幼儿带头饰表演故事。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结合了新的辅助教具——课件,课件的声形并茂深深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幼儿的兴趣被激发了,能积极地参与活动,孩子们愿意说、大胆说、连贯说,说出了整个故事的主要情节内容及角色的对话。活动组织的各个环节较紧凑、动静搭配合理,整合了健康领域、社会领域,幼儿得到综合性的学习。但是在活动过程中发现有个别幼儿语言的连贯性不够,还需进一步加强。

八年级下册生物课程(生物8年级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