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三政治上学期一轮复习8月阶段试题(新高考地区)(Word版附解析)
ID:9329 2021-09-03 1 3.00元 13页 549.48 KB
已阅读10 页,剩余3页需下载查看
下载需要3.00元
免费下载这份资料?立即下载
2022年高三一轮复习阶段性成果调研卷(适宜新高考地区使用)政治试题本试卷共4页,20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试题选编:学科网-组卷网-思想政治试题题库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021·黑龙江双鸭山市·双鸭山一中高二月考)就业弹性系数是就业人数增长率与GDP增长率的比值,即GDP增长1个百分点带动就业增长的百分点。就业弹性系数越大,吸收劳动力的能力就越强;反之则越弱。以下推断正确的是()①经济增长条件下,消费性服务业比制造业的就业弹性系数更高,会贡献更大就业量②如果社会投资趋势是从中小企业转向大企业,通常就业减少,但就业弹性系数不变③在市场竞争中,企业兼并、企业破产能优化资源配置,促使就业弹性系数上升④就业弹性水平较低时,即使经济保持高增长,也不一定对就业有较强的拉动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B【详解】①:就业弹性系数是就业人数增长率与GDP增长率的比值,服务业作为第三产业在吸纳劳动力就业方面有独特优势。因此,经济增长条件下,消费性服务业比制造业的就业弹性系数更高,会贡献更大就业量,①说法正确。④:就业弹性水平较低时,意味着吸收劳动力的能力比较弱,在这种情况下,即使经济保持高增长,也不一定对就业有较强的拉动,④说法正确。②:如果社会投资趋势是从中小企业转向大企业,通常就业减少,这会造成就业弹性系数下降,②说法错误。③:在市场竞争中,企业兼并、企业破产虽能优化资源配置,但也会使工人失业,这会促使就业弹性系数下降,③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2.(2021·黑龙江双鸭山市·双鸭山一中高二月考)优质资源稀缺且分布不均衡问题,是造成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根本。远程医疗被认为是有效的破解之道,中国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加快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完善城乡医疗服务网络,推广远程医疗。为此,国家要加大政策和技术支持。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图示能够正确描述远程医疗市场行情变化情况的是(S、S'为变化前后的供给曲线,D、D'为变化前后的需求曲线,P1、P2为变化前后的价格)()A.B.C.D.【答案】A【详解】,根据材料,中国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加快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完善城乡医疗服务网络,推广远程医疗。为此,国家要加大政策和技术支持。这表明远程医疗服务供给会增加,在需求不变的情况下,远程医疗服务价格会下降:A:该选项表示需求不变,供给增加,价格下降,A符合题意。B:该选项表示需求减少,供给增加,价格下降,B不选。C:该选项表示供给不变,需求减少,价格下降,C排除。D:该选项表示供给不变,需求增加,价格上涨,D不选。故本题选A。3.(2021·湖北高二期末)自2021年1月1日起,我国对883项商品实施低于最惠国税率的进口暂定税率降低部分药品原料,零部件等工业中间品及婴儿奶粉原料的进口关税。此次关税调整对我国经济社会带来影响,下列分析正确的是()①降低进口关税→降低下游制造业的生产成本→激发市场主体的生产意愿②降低进口关税→保持汇率稳定→促进国际收支平衡③降低进口关税→保障民生商品供给和价格稳定→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④降低进口关税→提高民生商品的质量→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A【详解】①:我国降低部分药品原料,零部件等工业中间品及婴儿奶粉原料的进口关税,该举措有利于降低下游制造业的生产成本从而激发市场主体的生产意愿,①正确。②:汇率是两国货币的兑换比率,可见,降低进口关税与保持汇率稳定没有直接联系,②错误。③:民生商品供给和价格稳定,有利于满足人民的日常生活需要,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③正确。④:降低部分药品原料,零部件等工业中间品及婴儿奶粉原料的进口关税,该举措有利于降低下游制造业的生产成本,与提高民生商品的质量没有直接必然的联系,④与题意无关。故本题选A。4.(2021·全国高三专题练习)根据《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关于2021年关税调整方案的通知》,我国自2021年1月1日起调整部分商品进口关税。对883项商品实施低于最惠国税率的进口暂定税率。其中,对第二批抗癌药和罕见病药品原料、特殊患儿所需食品等实行零关税;降低人工心脏瓣膜、助听器等医疗器材等产品的进口关税;降低燃料电池循环泵等新基建或高新技术产业所需部分设备、零部件、原材料的进口关税;此举将产生的积极影响有()①丰富消费品市场供给,满足国内市场需求,改善人民生活品质②促进产品创新研发,完善我国贸易结构,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③缩小贸易逆差,改善对外贸易环境,促进经济增长和人民就业④振兴实体经济,消化过剩产能,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A【详解】①②:对第二批抗癌药和罕见病药品原料、特殊患儿所需食品等实行零关税;降低人工心脏瓣膜、助听器等医疗器材等产品的进口关税;降低燃料电池循环泵等新基建或高新技术产业所需部分设备、零部件、原材料的进口关税;这将有利于丰富消费品市场供给,满足国内市场需求,改善人民生活品质;促进产品创新研发,完善我国贸易结构,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①②符合题意。③:降低关税,将扩大进口,有利于缩小贸易顺差,③错误。④:降低关税,将扩大进口,也不利于消化过剩产能,④错误。故本题选A。5.(2021·辽宁高二月考)随着资本市场快速发展,财务造假、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等恶性违法违规行为屡有发生,2020年12月26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刑法修正案(十一),大幅提高欺诈发行、信息披露造假等犯罪的刑罚力度。如对于欺诈发行,修正案将刑期上限由5年有期徒刑提高至15年有期徒刑。上述举措()①通过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积极调整人们的民事关系②有利于促进证券市场健康发展,维护投资者合法权益,③能够提高依法行政水平,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④尊重和体现社会发展客观规律,顺应时代发展要求A.①④B.②④C.①③D.②③【答案】B【详解】②④:材料中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4次会议审议通过刑法修正案(十一),大幅提高了对欺诈发型、信息披露造假等犯罪的刑罚力度,这有利于促进证券市场健康发展,维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也是尊重和体现社会发展客观规律对刑法所做出的修改,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②④应选。①:材料中“大幅提高欺诈发行、信息披露造假等犯罪的刑罚力度”,不属于民事关系,①不选。③:材料中没有涉及提高依法行政水平,③不选。故本题选B。6.(2021·云南省玉溪第一中学高一月考)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明代张居正上书明神宗实行《考成法》时曾提出,“盖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如果制定出来的法律只存在于纸上和墙上而不能严格去落实,这样的法律岂不变成“没有牙齿的老虎”。下列古语蕴含的政治道理与题干一致的是()①足国之道,节用裕民,而善藏其余②君子弃瑕以拔材,壮士断腕以全质③法立有犯而必施,令出唯行而不返④稂莠不锄,嘉禾不茂;冤愤不泄,戾气不消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D【详解】如果制定出来的法律只存在于纸上和墙上而不能严格去落实,这样的法律岂不变成“没有牙齿的老虎”,说明强调要落实到行动中。①:“足国之道,节用裕民,而善藏其余”意思是使国家繁荣富足的方法,是节约用度,让人民富裕起来,并善于积蓄富余的财物。强调的是要节约用度,使百姓富裕,①与题意不符。②:“君子弃瑕以拔才,壮士断腕以全质”意思是君子要摒弃自己的缺点才能施展与发挥自己的才干;勇士手腕被蝮蛇咬伤,就立即截断,以免毒性扩散全身。比喻做事要当机立断,不可迟疑、姑息,②不符合题意。③:“法立有犯而必施,令出惟行而不返”意为法律一经订立,凡有违犯者,必须实施惩治;命令一经发出只有坚持执行,而不能违反。这表明严格执法有助于捍卫法律的权威和尊严,③符合题意。④:“粮莠不锄,嘉禾不茂;冤愤不泄,戾气不消”意思是害草不铲除,好庄稼就不能茂盛生长;人们的愤恨之情不能发泄,罪恶现象就不能消除。说明必须严惩罪大恶极,强调严格执法,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7.(2019·原阳县第三高级中学高一期末)2020年底,云南11个“直过民族”实现整体脱贫,困扰云南千百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党和政府结合“直过民族”地区实际,集中各方面力量,组建“党员先锋队”“扶贫突击队”等上山、进村、入户,长期蹲点帮扶。这些新中国成立后“一步跨千年”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直过民族”,又实现了从贫穷落后到全面小康的第二次历史性跨越。“直过民族”的第二次历史性跨越反映了()①党的领导是“直过民族”实现整体脱贫的定海神针②党的坚强领导使得“直过民族”走上社会主义道路③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是实现脱贫的重要法宝④民族自治地方自主管理政治经济的重要历史性跨越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A【详解】①③:党和政府结合“直过民族”地区实际,集中各方面力量,组建“党员先锋队”“扶贫突击队”等上山、进村、人户,长期蹲点帮扶说明党的领导是“直过民族”实现整体脱贫的定海神针,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是实现脱贫的重要法宝,①③符合题意。,②:党的坚强领导使得“直过民族”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第一次历史性跨越,不属于第二次历史性跨越,②排除。④:材料不涉及民族自治地方,未反映民族自治地方自主管理政治经济,④排除。故本题选A。8.(2021·全国高一期末)从2021年“两会”相关材料可见,中国式民主()A.创新政治协商方式,促进各项利民政策的落地B.是全员式民主,具有深厚的、鲜明的人民底色C.是全过程民主,人民直接参与社会事务的管理D.能干事、干好事、干成事,推动社会问题解决【答案】D【详解】D:从所给的三段材料,我们可以看出全国代表委员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在2021年“两会”期间,代表委员积极建言献策、回应社会关切,特别是在“十四五”规划从编制到形成党的建议,再到两会审查讨论,最后全国人大审议通过,这表明中国式民主是能干事、干好事、干成事的,能够推动一系列社会问题的解决,D应选。A:材料所描述的中国式民主并未创新政治协商模式,A不选。B:说法错误,民主具有阶级性,而不是全员的,民主只是对统治阶级,B不选。C:说法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国家事务,而不是社会事务,同时人民是通过选举自己的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过国家权力,C不选。故本题选D。9.(2021·四川高二期末)在2020年9月的科学家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弘扬科学家精神,希望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树立敢于创造的雄心壮志,敢于提出新理论、开辟新领域、探索新路径,在独创独有上下功夫,努力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开启世界科技强国建设新征程。弘扬科学家精神有利于()①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的进步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实现人的全面进步和发展③坚定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理想信念,提高科技自主创新的能力④传承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为建成世界科技强国提供智力支持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B【详解】①③:“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弘扬科学家精神,希望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树立敢于创造的雄心壮志,敢于提出新理论、开辟新领域、探索新路径,在独创独有上下功夫,努力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开启世界科技强国建设新征程。”这表明弘扬科学家精神对社会和个人都有积极作用,①③符合题意。②:夸大科学家精神的作用,②说法错误。④:传承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为建成世界科技强国提供精神动力,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10.(2021·重庆西南大学附中高三月考)2020年我国考古队员在清理克亚克库都克烽燧遗址时发现了目前新疆数量最大的一批唐代汉文文书资料(下图为其中之一)。文书内容丰富,涉及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其中以军事文书最多,这些文献对于厘清唐帝国在西域军事防御体系的构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文化形成和演进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这次考古发现(),①完成了对唐中央政权与新疆地方关系的历史认知②佐证了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③全面地还原了当时唐王朝对于新疆的军事部署和管理④深化了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的演进和发展的认识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C【详解】①:这些文献对于厘清唐帝国在西域军事防御体系的构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文化形成和演进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但并不是完成了对唐中央政权与新疆地方关系的历史认知,①排除。②④:文书内容丰富,涉及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其中以军事文书最多,这些文献对于厘清唐帝国在西域军事防御体系的构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文化形成和演进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这次考古发现深化了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的演进和发展的认识,佐证了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②④正确。③:全面地还原了当时唐王朝对于新疆的军事部署和管理说法过于绝对化,③排除。故本题选C。11.(2021·重庆高二期末)中国古语中蕴含着许多文化生活道理。下列与蕴含的文化生活知识对应不正确的是(  )①“四海之内皆兄弟”、“四海之内若一家”——中华民族具有的伟大团结精神②“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独树一帜、独领风骚③“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④文章合为时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更是文化创造的主体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C【详解】①:“四海之内皆兄弟”指世界各国的人民都象兄弟一样。“四海之内若一家”指四海之内,犹如一家,说明中华民族具有的伟大团结精神,①正确。②:“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意思是相隔十里,两地的生活风气不同,相隔百里,习俗不同,可见,这体现了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文化环境,②错误。③:“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意思是和道德高尚的人在一起,就像进入兰花香气屋子,久了会身染香气,就闻不到兰花香气了,可见,这体现了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③正确。④:“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写文章要贴近现实,贴近事实,要把握时代脉搏,可见,这体现了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是满足实践的需要,推动实践的发展,④错误。故本题选C。12.(2021·湖北高二期末)漫画《意外收获》(怍者:吉俊叨)针砭时弊,富含哲理。从所含哲理看,下列诗句中与漫画最接近的是(),A.天不言而四时行,地不语而百物生B.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C.吾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团圆永无缺D.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答案】A【详解】漫画表明,某人通过对枯死的树浇水,想要收获苹果,却意外收获了蘑菇的情况。这启示我们规律具有客观性,要尊重客观规律。A:天不会说话,可是四季交替,地不会说话,可是百物生长。寓意自然界万事万物均有自己的规律,A观点符合题意。B:梅花比起雪花来没有那么白,自然要逊色三分,但是梅花又有香味,这也使得雪花输在了香味上面,寓意我们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要有自知之明,B观点不符合题意。C:只有去掉遮蔽内心的杂念,恢复到本来的“良知”,才能养得了一颗光明的心,无论月亮阴晴圆缺,无论世界悲欢离合,内心总是光明富足。体现了意识的能动作用,没有体现尊重规律的观点,C观点不符合题意。D:今天的人看不见古时的月亮,今天的月亮曾经照着古人,体现了运动与静止的关系,D观点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13.(2020·重庆南开中学)“知者乐山,仁者乐水”,文人园中,有山有意,有水有情,一花一木,一草一石,连缀成文,各有意蕴,或展现对大自然的热爱,或畅谈青春年华的感受,或表达对国家命运的担忧……这些作品成为国人心中特殊的文化情结,给人智慧、激励与豪气。从山水文化中可见()①山水与文人创作之间存在着必然的稳定联系②一双“思维的眼睛”,洞悉文人的内心世界③物质可以变精神、精神可以变物质的辩证法④文人在寄情山水中实现顺从自然、改造自然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C【详解】①:山水与文人创作之间可能会存在联系,但不一定是必然的稳定联系,故①排除。②:文人通过山水作品,或展现对大自然的热爱,或畅谈青春年华的感受,或表达对国家命运的担忧……这体现了一双“思维的眼睛”,洞悉文人的内心世界。故②符合题意。③:材料中“山水激发文人的创作”体现物质可以改变精神,材料中“文人通过艺术创作表达自己的情感,塑造文化作品”体现精神可以变物质,故③符合题意。④:材料中提到山水可以激发文人的创作,这些作品又给人智慧、激励与豪气,没有涉及改造自然,同时应该是顺应自然,而不是顺从自然,故④排除。故本题选C。14.(2020·江苏高二期末)“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大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说明A.矛盾的特殊性存在于矛盾的普遍性中B.矛盾的斗争性存在于矛盾的同一性中C.矛盾斗争性以矛盾同一性为基本前提D.矛盾特殊性与矛盾普遍性会相互转化【答案】B【详解】B:这句话的意思是:心里有喜怒哀乐却不表现出来,被称作中;表现出来却能够有所节制被称作和,中,是稳定天下之本;和,是为人处世之道,达到中和的境界,才有天地、才能孕,育万物,矛盾的斗争性是矛盾对立的属性,同一性是矛盾统一的属性,人都有喜怒哀乐,喜怒哀乐在一个统一体中,但是到底是“未发”还是“发”者之间存在对立,说明统一中包含着对立,斗争性寓于同性中,B符合题意。AD: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就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矛盾的特殊性之中,特殊性离不开矛盾的普遍性,AD不符合题意。C:矛盾同一性以矛盾斗争性为前提,C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点睛】矛盾的基本属性:同一性与斗争性①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它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体中;二是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2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它体现着对立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③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斗争性寓于同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15.(2020·江西南昌二中高二期末)下边漫画蕴含的哲理主要是A.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B.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C.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D.人要具有满足主体需要的积极功能【答案】D【解析】【详解】据漫画及文字可知,木桶的价值在于装东西,如果不装东西,就不能体现其价值,有此类推,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在于满足主体的需要,所以人要具有满足主体需要的积极功能,D项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价值观的导向作用,A项不合题意;漫画主旨没有体现怎样实现人生价值,B、C两项不合题意。答案选D。16.(2021·广东高二期中)习近平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指出,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要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合理规划人口、城市和产业发展。这体现了①人能认识事物本质并根据需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②制订规划必须坚持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③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从而超越客观条件的限制④把握矛盾的特殊性才能找到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答案】D【详解】①:联系是客观的,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不是根据主观需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排除①。②:规划是主观的东西,水资源状况是客观的东西,材料中“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体现了使主观符合客观、从客观实际出发,故选②。③:人们可以利用条件、创造条件,但不能超越客观条件的限制,排除③。,④:材料中“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是具体分析矛盾特殊性的表现,故选④。故本题选D。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17.(2021·河南濮阳市·濮阳职业技术学院附中高二月考)材料一如图1、图2数据是“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部分数据。我国2016﹣2020年“需求侧”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注: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1015986亿元,比上年增长2.3%。全年最终消费支出拉动国内生产总值下降0.5个百分点,资本形成总额拉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2.2个百分点。注:2020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扣除价格因素,实际下降4.0%。材料二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加快建立扩大消费需求长效机制,释放居民消费潜力,保持投资合理增长;扩大国内市场规模。”但根据调查,一方面,“手上有钱,心中无底”是当前大多数手中有余钱的中国老百姓的普遍心态,教育、住房等方面的高昂费用和预期支出以及目前市场乱象频发的情况下,让许多老百姓平时总是不敢花钱。另一方面,城镇低收入阶层和广大农民消费力不足,占全国人口的以上的农民,只消费了全国1/3的商品,农村蕴藏着巨大的市场潜力。因此,有人认为:要刺激消费,只需要增加居民收入。(1)简要概括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2)结合材料,运用影响消费的因素的知识对材料观点加以评析。【答案】(1)①图1说明了十三五时期,“需求侧”中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明显高于资本形成总额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消费已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2020年,我国经济显现出持续恢复的势头,但消费的拉动作用有所下降,投资的作用有所上升。②图2说明十三五时期我国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持续增长,但增速总体放缓。结合图1、图2说明2020年由于疫情原因造成的居民收入增速放缓,影响了居民消费水平提高以及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2)该观点具有一定合理性。①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增加居民当前可支配收入,有利于提高居民消费能力,激发消费欲望,扩大内需,促进国内大循环,因此该观点有一定的合理性。②但影响消费的根本因素是经济发展水平,刺激消费关键需要大力发展生产力,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扩大有效供给,增加就业,才能更好释放农村消费潜力。③未来收入预期、收入差距也会影响居民消费水平,因此需要国家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提高低收入者消费能力,增强消费信心。④市场环境、消费心理等也会影响居民消费。市场乱象频发下,消费者受求实心理影响会减少消费支出,因此需要国家加强市场监管,营造良好市场秩序,刺激消费。【分析】本题以“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部分数据作为背景材料,命题指向是《经济生活》中的影响消费的因素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考生教材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本题要求简要概括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属于说明类主观题,知识范围限定不明确。考生答题时首先要明确本题的解答侧重于“读”,读图表,解题思路是正确利用表头信息,注意表头信息说明了图表所展示的问题是什么;全面分析图表内容本身,提取数据,纵横对比,说明理论知识,纵向看变化,横向看差距;注意图表中“注”的作用,补充思路,完善答案。至于图表之间的联系,多数为因果联系,考生结合两个图表的内在联系予以阐述。(2)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影响消费的因素的知识对材料观点加以评析?属于评析类主观题,知识范围限定比较明确。考生解答本题时首先要明确掌握教材中本部分的相关知识要点,然后细读材料概括材料中的要点层次,最后把两者有机结合进行评析即可。首先该观点具有一定的合理性方面分析。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增加居民当前可支配收入,有利于提高居民消费能力,激发消费欲望,扩大内需,因此该观点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影响消费水平还有其他的因素。影响消费的根本因素是经济发展水平,刺激消费关键需要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更好释放农村消费潜力;“当前大多数手中有余钱的中国老百姓的普遍心态,教育、住房等方面的高昂费用和预期支出以及目前市场乱象频发的情况下,让许多老百姓平时总是不敢花钱”,可以从未来收入预期、收入差距也会影响居民消费水平方面分析;“城镇低收入阶层和广大农民消费力不足,占全国人口的以上的农民,只消费了全国1/3的商品,农村蕴藏着巨大的市场潜力”,可以从市场环境、社会保障和消费心理等也会影响居民消费等方面进行分析。【点睛】提高主观题答题能力“四要素”:第一要素:审清主观题的设问,明确试题设问的限制性和规定性,确定答题范围,这是答题的关键。第二要素:学会分析材料、围绕材料提示搜索相关知识点是答题的依据。分析材料,弄清材料的层次,就可以利用材料的暗示,搜索相关知识点组织答案。第三要素:熟练掌握和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主观题的基础。需要加强对知识点的归纳整理,使自己所掌握的知识点系统化、条理化,确保自己能够熟练运用相关知识点。第四要素:规范答题。要正确运用政治术语答题,注意多角度思考问题,确保答案的完整性。不要脱离材料、随意发挥、答非所问,防止出现理论和实际相脱离,即“两张皮”现象。18.(2021·北京高一期中)材料一2020年春节前后武汉出现新型肺炎并蔓延全国。疫情发生后,党中央高度重视,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两次召开会议进行专题研究,党中央印发《关于加强党的领导、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坚强政治保证的通知》。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了政策指导。中央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多次开会研究部署疫情防控工作,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加强协调调度,及时协调解决防控工作中遇到的紧迫问题。各地区成立了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挂帅的领导小组。各党政军群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等紧急行动、全力奋战,各级党委会和广大党员冲锋在前,广大医护人员无私奉献、英勇奋战,广大人民群众众志成城、团结奋战,打响了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打响了疫情防控的总体战。材料二据央视新闻消息2020年2月1日21时,湖北省召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湖北省黄冈市市长邱丽新表示,黄冈市一些干部对疫情防控重视不够,工作不实,导致防控工作存在短板和弱项,为此处分党员干部337人。材料三2020年2月14日下午,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深化改革委员会会议,会议针对当前疫情暴露出来的问题,要求把生物安全纳入国家安全体系。要求尽快推动出台生物安全法,加快构建国家生物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制度保障体系。2020年2月15日,根据中央部署国务院有关部门就深化改革委员会提出的部署,开始着手起草《生物安全法草案》,《草案》起草过程将广泛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和社会各界人士的意见和建议,最终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2020年10月17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2021年4月15日正式实施。(1)结合材料一、二,运用《政治与法治》的有关知识,谈谈在全国人民抗击新型肺炎的过程中是如何坚持和加强党领导的?(2)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的出台过程,分析中国共产党是如何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答案】(1)①党中央加强政治领导,党中央审时度势、对疫情形势做出准确的判断,及时制定疫情防控战略策略,发挥了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②党中央加强了组织领导,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冲锋在前顽强拼搏,模范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正是在党的领导下全国人民齐心协力,万众一心,真诚奉献,主动担责,才使得疫情防控形势积极向好,疫情防控工作取得的成效;③中国共产党加强自身队伍建设,从严治党,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以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变通:学生如答“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可替代上面任何一点,但给分不超过小题总分。(2)①党要求把生物安全纳入国家安全体系,要求尽快推动出台生物安全法,加快构建国家生物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制度保障体系,遵循了人与自然协调发展规律,是科学执政的具体表现。②通过国务院起草《生物安全法草案》,及时听取民主人士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中国共产党坚持了民主执政。③最终将会把《生物安全法草案》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是将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坚持依法执政。注:以上内容要求事实与知识对应准确逻辑一致,表述科学规范。【分析】本题以全国人民抗击新型肺炎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政治与法治》的角度设置问题,考查中国共产党的知识。试题考查考生描述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探究和论证事物的能力。(1)在全国人民抗击新型肺炎的过程中是如何坚持和加强党领导的?结合材料找到党在抗疫中的做法,对应党的知识。材料:中央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多次开会研究部署疫情防控工作,对应:党中央加强政治领导,党中央审时度势、对疫情形势做出准确的判断,及时制定疫情防控战略策略,发挥了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材料:各地区成立了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挂帅的领导小组。各党政军群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等紧急行动、全力奋战,各级党委会和广大党员冲锋在前,对应:党中央加强了组织领导,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冲锋在前顽强拼搏,模范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正是在党的领导下全国人民齐心协力,万众一心,真诚奉献,主动担责,才使得疫情防控形势积极向好,疫情防控工作取得的成效;材料:处分党员干部337人,对应:中国共产党加强自身队伍建设,从严治党,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以巩固党的执政地位。(2)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的出台过程,分析中国共产党是如何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要求将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的出台过程中的做法与党的执政方式一一对应。党要求把生物安全纳入国家安全体系,要求尽快推动出台生物安全法,加,快构建国家生物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制度保障体系,遵循了人与自然协调发展规律,是科学执政的具体表现。通过国务院起草《生物安全法草案》,及时听取民主人士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中国共产党坚持了民主执政。最终将会把《生物安全法草案》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是将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坚持依法执政。【点睛】材料分析题的解题步骤:第一步,审设问,注意知识范围的限定和题型,根据设问要求,检索知识库,找到需要运用的一般理论;第二步,以知识要点(特别是概念)为线索,按图索骥,在试题材料中寻找与理论要点相对应的有效信息;第三步,把知识要点与对应的具体信息结合起来,对知识要点进行阐释。第四步,表述答案:知识要点+材料分析。19.(2021·南城县第二中学高二月考)学史增信,意定从容。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2021年,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百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仅创造了极大的物质财富,也逐渐形成了一系列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为立党兴党强党提供了丰厚滋养。这些宝贵精神财富跨越时空、历久弥新,凝聚着中国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牺牲奉献、开拓进取的伟大品格,蕴含着“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精神密码。光荣传统不能丢,红色基因不能变。学党史,不忘来时的路,更要走好前行的路。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永葆对党的忠诚之心、对人民的赤子之心,书写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民族复兴事业的新篇章-这是历史的呼唤,更是人民的期待。材料二某市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活动,传达学习中央、省市党史学习教育大会精神,结合地方实际,精心打造“党史普及流动课堂”,挖掘本地红色资源,增强党史教育灵活性、流动性和实用性;通过“红色故事讲解员大赛”等方式传播党的故事,让广大党员和群众了解红色家谱、接受精神洗礼;扎实推进“党的故事”进教材、进课堂、进校园,积极组织学生观看红色电影,邀请老兵讲解革命故事,通过塑造浓厚的红色文化氛围,坚定青少年红色信仰,擦亮人生底色。(1)“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精神密码”。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的知识,说明赓续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为什么是历史的呼唤和人民的期待。(2)请就校园更好地营造学党史、悟思想、增自信、开新局的氛围撰写两条宣传标语,要求紧扣主题,朗朗上口,每条在18个字以内。【答案】(1)①社会意识由社会存在决定。共产党人的精神密码是党百年的奋斗历史的实践中构筑的精神谱系,并在革命和建设实践中丰富发展,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忘初心,继往开来的精神支撑。②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具有推动作用。赓续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永葆党和人民的忠诚之心,对于激发历史使命与时代责任、传承和振奋红色精神,坚定理想与信仰,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书写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民族复兴事业的新篇章,具有重要意义。(2)品读红色故事,传承革命精神;缅怀革命先烈铭初心,弘扬红色精神践使命。【分析】背景素材:学党史,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考点考查: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1)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切入点为“赓续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需要调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所述赓续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的理由。回答哲学原因类主观题,一般需要回答哲学原理从“这样说”“这样做”的依据,意义(重要性)、必要性、可能性等角度进行详细分析。第二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有效信息①:百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仅创造了极大的物质财富,也逐渐形成了一系列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有效信息②:永葆对党的忠诚之心、对人民的赤子之心,书写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民族复兴事业的新篇章——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得分点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共产党人精神来自中国共产党百年实践;得分点②: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赓续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2)本题属于开放性题目,学生可以结合材料二提供的措施,运用所学知识,扣紧主题撰写宣传标语即可。在书写时要注意:宣传标语的书写要求,题目的要求,扣紧主题,适合在校园里使用。【点睛】非选择题的审题要求:(1)审设问:一是明确题目考查的知识范围和考查意图,正确联想相关知识,形成综合性的信息认识;二是明确设问的指向性和规定性,分清题干要求答题的类别,即回答“是什么”、或“为什么”、或“怎么样”、或“怎样体现”中哪一类。(2)审主体:明确主体有几个,不同主体的言论和行为各是什么。这些应从解读设问和材料中获取。(3)审材料:获取材料中有效信息,抓住关键词、关键句子。这样做,一是为了正确联想相关知识,二是进一步明确答题的主体,不同主体的言论和行为各是什么;三是关键的句子要作为“材料语言”写入答案要点中。审材料实质上就是为了进一步证实“审设问和审主体”的正确与否。20.(2021·广东高二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936年11月6日,三位女红军借宿徐解秀老人家中,临走时,把自己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留给老人。1981年,记者报道此事寻找女红军未找到。后来,邓颖超托人给徐解秀家人送去一条新被子。2020年9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半条被子的温暖”专题陈列馆时指出,今天,我们重温这个故事,仍然倍受感动。要用好这样的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搞好红色教育,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唯物史观是我们共产党人认识把握历史的根本方法。如果历史观错误,不仅达不到学习教育的目的,反倒会南辕北辙、走入误区。我们要树立正确党史观,要坚持以我们党关于历史问题的两个决议和党中央有关精神为依据,准确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正确认识和科学评价党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人物。要实事求是看待党史上的一些重大问题,既不能因为成就而回避失误和曲折,也不能因为探索中的失误和曲折而否定成就。要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加强思想引导和理论辨析,澄清对党史上一些重大历史问题的模糊认识和片面理解,更好正本清源、固本培元。(1)结合材料,运用唯物史观的知识,对党史虚无主义加以批驳。(2)结合材料,就新时代青年学生如何继承和发扬红色革命精神提出两条建议。【答案】(1)①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②历史虚无主义是唯心史观的表现,否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其实质是否认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创造的伟大历史,导致人们历史认知混乱,不利于积聚继续前行的力量。③只有尊重历史,坚持真理,树立正确的历史价值观,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才能抵制历史虚无主义。(2)①刻苦学习红色革命文化,增长本领,在自我奋斗中释放青春激情。②勇于践行红色革命精神,心系祖国,在奉献社会中实现青春理想。【分析】本题以半条被子的温暖为情境依托,考查学生对唯物史观的掌握。通过问题(1)的设计有利于帮助学生运用唯物史观分析学生党史的重要性,从而引导学生学生党史,自觉支持、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通过问题(2)的设计有利于学生增强责任意识。(1)第一步:明确设计指向。本题指向运用唯物史观的知识,对党史虚无主义加以批驳,属于批驳类题目。第二步:分析材料,提取关键有效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信息1:唯物史观是我们共产党人认识把握历史的根本方法——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人民群众主体地位.信息2:如果历史观错误,不仅达不到学习教育的目的,反倒会南辕北辙、走入误区——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信息:3:要坚持以我们党关于历史问题的两个决议和党中央有关精神为依据,准确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正确认识和科学评价党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人物——尊重历史,坚持真理,树立正确的历史价值观,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2)第一步:明确设问指向。本题指向新时代青年学生如何继承和发扬红色革命精神提出两条建议,属于开放性题目。第二步:分析材料,提取关键有效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本题属于开放性题目,学生结合所学及自身实际提出符合实际的建议即可。【点睛】批驳类题目答题技巧:(1)分析设问,确定题型。在设问中一般会出现“对……进行批驳”等字样。(2)分析材料,结合材料找到批驳的原因、正确做法,结合课本知识进行分析;(3)组织答案,批驳类答案一般情况包括以下几个部分①作出判断,……是错误的②这种观点或者行为的本质是……③这种错误的观点或者行为带来什么样的危害④应该怎么做或正确的观点是什么;(4)注意事项,不要脱离知识分析材料组织答案。
同类资料
更多
2022届高三政治上学期一轮复习8月阶段试题(新高考地区)(Word版附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