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期末测试题(含参考答案)
ID:77592 2021-12-27 1 6.00元 12页 218.36 KB
已阅读10 页,剩余2页需下载查看
下载需要6.00元
免费下载这份资料?立即下载
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以下各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1分,计25分)1.(1分)某同学在他的旅游日记中写道“他们使用的天然火不是人工取的,而是打雷正好击中干燥的木头,点燃了火,又或是火山爆发和森林火灾的火。他们晚上轮流看火,用灰来保存火种。”以下选项与日记中的“他们”不相符的是(  )A.生活在距今约170万年B.使用打制石器,过群居生活C.用火烧烤食物、防寒、照明、驱兽D.前额低平,眉骨粗大,颧骨突出2.(1分)在下列图片中,反映出我国长江流域河姆渡原始居民文化特征的是(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3.(1分)如图所示是小明复习夏、商、周更迭知识时制作的年代尺。可以更有效地学习历史。下面是小明复习夏、商、周更迭知识时制作的年代尺。其中空格部分应填(  )A.盘庚迁殷B.武王伐纣C.夏朝灭亡D.西周灭亡4.(1分)考古学家们发掘了数以万计的甲骨片,甲骨上所记的都是占卜语言。凡祭祀、战争、风雨、天象、农业丰歌以及病疫等都是通过占卜向上天请命。这种文字(见图)最早可能出现在(  )第12页共12页 A.夏朝B.商朝C.秦朝D.晋朝5.(1分)春秋时期,“耕”“牛”二字经常同时出现在人名中,如孔子有个学生名冉耕,字伯牛;另一个学生名司马耕,字子牛。这种现象可以用来佐证(  )A.当时牲畜是财富的象征B.春秋时期开始饲养牛C.春秋时期已经出现牛耕D.孔子的弟子注重农业6.(1分)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分配教育资源……”当代中国,教育公平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之一。孔子的下列观点中,最能体现报告精神的是(  )A.因材施教B.温故知新C.有教无类D.仁者爱人7.(1分)CCTV12法制频道要招聘《法制空间》栏目主持人,假如时光倒流到两千多年前,你认为最合适的是(  )A.孟子B.墨子C.老子D.韩非子8.(1分)对于春秋时期诸侯的争霸战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争霸战争给社会带来种种灾难B.有利于国家走向统一C.促进了周王朝的巩固和统一D.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9.(1分)河北省有《燕赵都市报》、山东省有《齐鲁晚报》、山西省有《三晋都市报》等,这些报纸中的“燕赵、齐鲁、晋”,与我国古代直接关联的制度是(  )A.禅让制B.世袭制C.分封制D.郡县制10.(1分)秦末农民战争中,以少胜多、歼灭秦军主力的战役是(  )A.长平之战B.巨鹿之战C.牧野之战D.马陵之战11.(1分)自从张骞通西域以后,中国和中亚及欧洲的商业往来迅速增加。通过这条贯穿亚欧的大道,中国的丝、绸、绫、缎、绢等丝制品,源源不断地运向中亚和欧洲,那么,这条大道在中国境内的起点是(  )A.洛阳B.长安C.咸阳D.建康12.(1分)战国时期,诸子各派外出游说、讲学,随身携带的各种著作和典籍往往要用车来搬运,很不方便。后来促使这一现象发生变化的发明是(  )A.印刷术B.火药C.造纸术D.指南针13.(1分)电影《英雄》中,刺客无名对秦王说,“剑”字有18种写法。秦王说,统一以后只留一种,请问秦统一后通行全国的标准文字是(  )第12页共12页 A.甲骨文B.金文C.小篆D.隶书14.(1分)为监视州部内的地方官吏、豪强地主及其子弟的不法行为,汉武帝专门设置了下列哪一官职(  )A.御史大夫B.刺史C.丞相D.太尉15.(1分)习近平在讲话中指出“做好新疆工作是全党全国的大事,必须从战略全局高度,谋长远之策,成长治之业”。你知道新疆地区最早隶属于中央政府管辖,成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开始于哪个朝代(  )A.秦朝B.西汉C.东汉D.西晋16.(1分)如果你穿越到东汉时期,你不可能看到的是(  )A.一位官员正准备任职西域都护B.街市上可以买到西域的水果蔬菜C.长沙太守张仲景为百姓治病D.前秦军队在淝水之战中大败17.(1分)如图为三国鼎立形势图,据图并结合所学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处政权为曹丕所建B.②处政府派卫温率船队抵达夷洲C.③处政权为刘备所建D.①处海外贸易发达18.(1分)西汉建于公元前202年,东汉亡于公元220年,汉朝存在的历史时期是(  )A.公元前2世纪到公元2世纪B.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3世纪C.公元前2世纪到公元3世纪D.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2世纪19.(1分)人口迁移是一种普遍现象,我国古代人口大量南迁开始于(  )第12页共12页 A.秦朝B.西汉末年C.东汉末年D.西晋末年20.(1分)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以开发的最主要原因是(  )A.江南统治者调整统治政策B.北方农民南迁带去先进的生产技术C.南方战乱少,社会安定D.南方的自然条件优越21.(1分)曹魏、西晋、前秦和北魏四个政权的一个重要相似点是(  )A.都曾定都洛阳B.都曾统一过黄河流域C.都处于全国分裂时期D.都因外族入侵而结束22.(1分)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以下战役,正确的是(  )①长平之战②淝水之战③赤壁之战④巨鹿之战。A.①②③④B.①④②③C.①④③②D.①③④②23.(1分)某同学查阅了有关“赤壁之战”、“三国鼎立”、“人口南迁”、“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一些历史资料进行主题探究,他探究的主题是(  )A.统一国家的建立B.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C.繁荣与开放的社会D.民族关系的发展24.(1分)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是世界著名的两大石窟。石窟的雕造吸收了哪一教派的艺术(  )A.伊斯兰教B.儒家思想C.佛教D.道教25.(1分)下列关于我国古代科技成就的搭配,不正确的是(  )A.华佗──麻沸散B.张仲景──《伤寒杂病论》C.蔡伦──改进造纸术D.祖冲之──“五禽戏”二、非选择题(计35分)26.(12分)中国古代涌现出一大批杰出人物在历史上做出重要贡献,例如:周武王、秦始皇、汉武帝,让我们走进他们的世界。材料一: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荀子•儒效篇》材料二:秦朝行政管理系统示意图(见下图)第12页共12页 材料三:有一个秦国人在国内做了一条长裤。他去齐国的时候又叫齐国的裁缝做同样尺寸的裤子,取货时发现:竟然是短裤!付款时裁缝又拒收她的圆形货币而要他付刀币。材料四:汉初在沿用秦地方管理制度外,对于一些王公和战争功臣,分封了一些诸侯王国。诸侯王的权力很大,在封地内可以任免官吏,收取租税,铸造钱币,还拥有兵权。(1)材料一反映出西周实行什么政治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实行该制度的目的和作用分别是什么?请写出西周灭亡的时间。(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写出秦始皇为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在中央和地方分别采取的措施。(3)材料三中的这些问题秦始皇是怎样解决的?(4)哪位皇帝在位时西汉王朝达到鼎盛时期?面对材料四出现的问题,他是如何从政治、思想和经济上巩固统治的?27.(13分)阅读材料,回答下面问题。材料一:“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论语》材料二: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倾邻国而雄诸侯……至于始皇,遂并天下。﹣﹣《汉书•食货志》材料三:“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衣覆天下。”﹣﹣《宋书》材料四:魏晋以来(东汉末年以来),原居中原的客家先民不堪战乱离苦和灾荒,纷纷从黄河流域向南逃往长江流域,最后定居在闽粤赣交界地区。他们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技艺、文化技艺,并与原居的闽越族长期相处,逐渐形成客家人。材料五:(魏主)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已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已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第12页共12页 ﹣﹣《资治通鉴》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的是我国古代史上的“管仲改革”,写出这次改革的主要影响。(2)材料二中的“商君”是谁?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变法中与富国强兵有直接关系的两项措施。(3)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三反映的历史现象。(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三与材料四所反映的两个历史现象之间的关系。(5)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五反映的改革名称。材料五的内容是改革中的哪一项措施?这场改革对当时的民族关系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6)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变法或改革的认识。第12页共12页 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以下各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1分,计25分)1.【解答】根据题干“他们使用的天然火不是人工取的”和“他们晚上轮流看火,用灰来保存火种”的信息可知,此段材料描述的是北京人的生活状况,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京人生活在距今70万﹣20万年前,会使用天然火,由于生活环境恶劣,他们往往几十个人在一起,共同劳动,共同分享劳动果实,过着群居的生活,A项描述的是元谋人。答案:A。2.【解答】生活在距今约七千年浙江省余姚市(长江流域)的河姆渡原始居民,使用磨制石器、骨器、用耒耜耕地,住干栏式房屋,过着定居生活,种植水稻。①稻穗纹和④干栏式房屋能体现他们的文化特征。答案:B。3.【解答】在题目给出的禹建夏朝、商汤灭夏和东周中间的史实为武王伐纣。盘庚迁殷不是王朝建立,西周灭亡是在公元前771年,和平王迁都东周开始是在公元前770年极为相近。答案:B。4.【解答】题目中的图片即是甲骨文。商朝的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商朝。答案:B。5.【解答】题干给出的“春秋时期”和“耕”“牛”等反映的是春秋时期已经出现牛耕。春秋时期,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和牛耕,战国时期,得到扩大、推广。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使土地的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答案:C。6.【解答】据“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分配教育资源…”孔子是大教育家。可知,这体现了孔子的有教无类。孔子主张“有教无类”,认为人人都应该有接受教育的要机会,他创办私学,不问出身贵贱和家境贫富,广收门徒。答案:C。7.【解答】CCTV12法制频道要招聘《法制空间》栏目主持人,假如时光倒流到两千多年前,最合适的是韩非子。法家的代表人物是战国末期的韩非,他主张改革,提倡法治。他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深受秦国国君的赏识。答案:D。第12页共12页 8.【解答】春秋争霸与战国兼并战争都给人民带来了灾难,有利于国家走向统一、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但诸侯国间战争不断瓦解了周王室的统治,“促进了周王室的巩固与统一”说法错误,应是使周王室衰微。答案:C。9.【解答】为巩固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周天子把亲属、功臣分封为诸侯,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诸侯有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的义务。“燕赵”、“齐”、“鲁”、“晋”、这些地名源于西周实行的分封制。答案:C。10.【解答】公元前207年在巨鹿之战中,项羽以少胜多,大败秦军主力,为灭亡秦朝奠定了基础。趁项羽决战之机,刘邦率兵进逼咸阳,秦朝统治者向刘邦投降,秦朝灭亡。答案:B。11.【解答】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沟通了汉朝与西域各国之间的联系,打通了中原通往西域之路。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贯穿东西方的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国与中亚和欧洲之间的经济和文化的交流。丝绸之路路线:长安→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西亚→欧洲。答案:B。12.【解答】造纸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在使用纸之前,世界各地的书写材料各不相同,不是价钱太贵,就是很不方便,不能大量使用。我国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不仅解决了上述种种困难,而且促进了文化教育的普及,推动了世界文化的传播与发展。答案:C。13.【解答】为促进文化的交流,秦灭六国以后,还统一了文字,把小篆作为全国规范文字推广使用。答案:C。14.【解答】据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时,为强化监察制度和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全国分为13个监察区,即州部,每个州部设刺史一人,代表朝廷监视州部内的地方官吏、豪强及子弟,严禁他们为非作歹,对州部内所属各郡进行监督。答案:B。15.【解答】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今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于中央政府,成为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答案:B。16.【解答】根据题干的时间是东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域都护是西汉时期建立的,A符合题意;丝绸之路是西汉时期开通的,故东汉时期可以买到西域的水果蔬菜,B符合题意;张仲景是东汉著名的医学家,C符合题意;公元383年,前秦向南方东晋发起了淝水之战,结果前秦败给了东晋,国家也因此衰败灭亡,此时东汉已经结束,在东汉时期不能看到前秦的史实。第12页共12页 答案:D。17.【解答】观察图片可知,①处政权为蜀,是刘备所建,不是曹丕所建;③处政权是魏,为曹丕所建,不是刘备所建;②处政权为吴,吴国海外贸易发达,不是①处。吴国海外贸易发达,230年,孙权派将军卫温率船队到达夷洲(今台湾),这是大陆和台湾交流的最早记载,加强了台湾和内地的联系。②处吴国政府派卫温率船队抵达夷洲说法正确。答案:B。18.【解答】世纪与年的换算方法是整百数加1,公元前202年属于公元前3世纪,公元220年属于公元3世纪,因此汉朝存在的历史时期是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3世纪。答案:B。19.【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东汉末年,北方社会动荡不安,南方比较安定,为躲避战乱,北方人口开始南迁。答案:C。20.【解答】东汉末年以来,许多人为躲避战乱,逃往江南地区,西晋后期以来,更多北方人迁到江南。给南方地区带去了劳动力、生产技术和不同的生活方式是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最主要原因。答案:B。21.【解答】东汉末年,北方军阀曹操在官渡之战打败袁绍后,逐渐统一黄河流域,220年曹丕称帝,建立魏;鲜卑族建立的北魏439年统一了黄河流域;280,西晋灭吴,实现了全国统一;西晋灭亡后,氐族人苻坚建立的前秦统一了黄河流域。它们的共同点是都曾统一过黄河流域。答案:B。22.【解答】长平之战发生在公元前260年,淝水之战发生在383年,赤壁之战发生在208年,巨鹿之战发生在公元前207年。答案:C。23.【解答】“赤壁之战”“三国鼎立”“人口南迁”“北魏孝文帝改革”这都属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北方战乱不断,江南地区相对安定。为躲避战乱,大量人口南迁。南迁的人给江南地区带去了劳动力,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不同的生活方式,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和民族融合。同时,黄河流域的各族人民在长期生活中,通过日常的接触和频繁的交往,在生产技术和生活习俗上相互影响,出现了民族大融合。因此这一时期的特征是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答案:B。24.【解答】为了宣传佛教,北朝的统治者令人在许多地方劈山削崖,开凿石窟,雕造佛像,为后人留下了精湛而辉煌的石窟艺术。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是著名的两大石窟。第12页共12页 答案:C。25.【解答】华佗是东汉著名医学家。精通内、外、妇、儿、针灸各科,尤其擅长外科手术,制成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华佗重视疾病的预防,创造了“五禽戏”,用以锻炼身体。南朝祖冲之利用并发展前人创造的“割圆术”,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数字,也就是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这项成果领先世界近一千年。答案:D。二、非选择题(计35分)26.【解答】(1)据材料“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可知,这反映了西周的分封制。西周初年,为了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周天子实行分封制。通过分封制,西周形成了层层分封的等级序列。最高等级的是周天子国王,下面依次是诸侯→卿大夫→士→平民→奴隶。通过分封制,西周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公元前771年,犬戎攻破镐京,杀死周幽王,西周灭亡。(2)材料二是《秦朝行政管理系统示意图》。秦朝建立后,为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秦始皇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最高统治者称皇帝,总揽全国的军政大权。在中央设立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在地方推行郡县制。郡县制的推行,开创了此后外国历代王朝的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3)由材料“有一个秦国人在国内做了一条长裤。他去齐国的时候又叫齐国的裁缝做同样尺寸的裤子,取货时发现:竟然是短裤!付款时裁缝又拒收她的圆形货币而要他付刀币”可知材料四反映的是战国时期,各国货币会度量衡不统一的现象。为促进经济的发展,秦朝建立后,秦始皇统一了度量衡和货币。(4)汉武帝时,西汉王朝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文化上实现了大统一,开始进入鼎盛时期。据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在位时期,政治上,颁布了“推恩令”。要求诸王把封地再分给自己的子弟,建立侯国,这种层层分封的办法使王国的力量分散、削弱,难以同中央对抗。后来汉武帝还采取有力的措施,取消了一些王和侯的资格。王国威胁中央的问题得到彻底解决。思想上,采用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并在都城长安兴办太学。经济上,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还在全国各地设盐铁官,实行盐铁官营、专卖;又在全国范围内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故答案为:(1)分封制;为了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公元前771年。(2)中央:最高统治者称皇帝,总揽全国的军政大权;中央设太尉、御史大夫、丞相。地方:实行郡县制。(3)统一货币、度量衡。第12页共12页 (4)汉武帝。政治上,颁布“推恩令”,削夺王侯的爵位,解决王国问题;经济上,实行盐铁官营,统一铸造五铢钱;思想上,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大兴儒学教育,加强思想统治。27.【解答】(1)由材料一“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可知,管仲改革为齐桓公称霸奠定了基础,为人民造福。(2)据材料以及所学可知,材料二中的“商君”是商鞅。商鞅变法奖励生产有利于提高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承认土地私有确立了封建私有制。有利于社会进步、经济发展。达到“强兵”;商鞅变法奖励军功,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有利于提高军队战斗力,达到“强兵”。(3)据材料“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棉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可知东晋南朝时期时江南已得到了充分的开发,不仅农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而且农业发展还带动了手工业的发展。(4)东晋南朝时期促进江南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北方人口大量南迁,给南方补充了大量的劳动力;人口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经验;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南方统治者重视兴修水利,导致了材料三历史现象的出现。(5)根据材料三、“魏主欲变北俗”“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已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已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可知,材料三中的“魏主”指的是北魏孝文帝;根据“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已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已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可知,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是禁用鲜卑语,统一使用汉语。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促进了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增强了北魏的实力。(6)本题是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如改革要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得民心者得天下”;顺应社会发展潮流、紧跟时代发展的改革一定会取得胜利;改革总是曲折的,有时甚至要付出血的代价,要坚定改革目标不动摇。故答案为:(1)为齐桓公称霸奠基,为人民造福。(2)商鞅:奖励生产或承认土地私有、奖励军功。(3)江南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江南成为当时全国最繁荣富庶的地方。(4)南方战乱较少,为南方经济发展提供了较为稳定的环境;淝水之战东晋的胜利,再次阻止游牧民族的南下,使南方经济的发展进程没有被打断;人口南迁为南方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南北劳动人民的共同开发;南方一些统治者实行了一些有利于生产的政策,促进了南方的发展;江南地区自然条件的条件的优越,导致了经济中心南移。(5)北魏孝文帝改革;禁用鲜卑语,统一使用汉语;促进了民族交融,促进了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增强了北魏的实力。第12页共12页 (6)改革要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得民心者得天下”;顺应社会发展潮流、紧跟时代发展的改革一定会取得胜利;改革总是曲折的,有时甚至要付出血的代价,要坚定改革目标不动摇。第12页共12页
同类资料
更多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期末测试题(含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