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九校2021-2022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带答案)
ID:75659 2021-12-21 1 3.00元 10页 43.54 KB
已阅读10 页,剩余0页需下载查看
下载需要3.00元
免费下载这份资料?立即下载
江西省九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学科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先秦诸子中,儒家强调“忠恕”,即“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躬自厚而薄责于人”。道家则强调“天人合一”,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些思想塑造了共同的价值观。下列能够体现这一价值观的是(  )①民族上追求多民族国家和谐统一②政治上强调德法并重,追求政通人和③治国理念上强调不法古、不循今④思想文化上追求兼容并蓄、和而不同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从春秋开始古代逐渐形成了以“仁战”为核心的武德文化主要包括“义战”、“人和”的习武原则,“师出以律”的行武方路,“精忠报国”、“唯人是保”的侠客精神。“仁、义、忠、智、勇、严、信、礼”的武德标准等。据此可知,中国传统武德文化(  )A.与春秋争霸密切相关B.深受儒家文化的沁润C.主要流行于军营之中D.得到封建统治者重视3.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尊礼,主张“为国以礼”;道家“非礼”,认为“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法家否定礼治,提倡法治。这从本质上反映出当时(  )A.私学兴起,民间思想异常活跃B.礼崩乐坏,需要重建社会秩序C.思想自由,百家争鸣局面形成D.诸侯争霸,分封秩序开始瓦解4.“昭宣之治”时期,凡遇灾荒、地震,汉昭帝、汉宣帝皆免除当年的租赋与徭役。此后,东汉明帝、安帝也曾因为日食和饥荒的出现而对全国发布“罪己诏”。这表明(  )A.道教思想融入儒学理论体系B.历代统治者敢于自我反省C.主流学说影响统治者的决策D.儒学正统地位遭到了动摇5.朱熹认为,由于理是宇宙万物的起源,所以万物“之所以然”,必有一个“理”,而通过推究事物的道理,可以达到认识真理的目的。据此可知,朱熹(  )A.强调求理方式的主观性B.主张“格物致知”C.思想具有唯物主义色彩D.强调“知行合一” 6.有学者发现,宋明理学修改了《大学》的一些原文,并颠倒次序,如宋明理学家将《大学》中的“天下平”更改为“平天下”。这一修改体现了理学家们(  )A.不能适应现实政治B.对传统儒学的质疑与否定C.责任意识和济世精神D.主张建立人人平等的社会7.“义利之辩”是中国古代思想家们一直争论不休的话题。秦汉时期,儒家主张“贵义贱利”;而明清之际王夫之则提倡“贵义重利”、“义利统一”的价值观。这一变化折射出当时(  )A.儒家学说走向衰落B.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C.重农抑商政策已废除D.思想自由的社会环境8.唐代以后,雕版印刷的图书数量逐渐超过手抄、石刻拓印等方法制作的图书,从前分散于民间的只刻印一些日用小品短文的小作坊逐渐发展为集中大规模地印刷成套经典书籍的大工坊。这些变化(  )A.利于促进学术文化的传承B.阻断了儒学世俗化趋势C.推动了造纸技术的革新D.反映了佛教文化的普及9.1240年,蒙古军队进攻波兰利格尼兹城,波兰军队见一“怪物”腾空而起,一声爆炸,喷射出烟雾,恶臭难闻,不等看清楚,蒙古铁骑已经冲杀上来。波兰历史学家记载此战时称波军败于“妖术”。此“妖术”(  )A.在汉末的中国已有应用B.最早记载于《天工开物》C.有利于文学发展世俗化D.经由陆路外传至阿拉伯10.英国思想家弗朗西斯培根认为:“四大发明对于彻底改造近代世界并使之与古代及中世纪划分开来,比任何宗教的信仰、任何星象的影响或任何征服者的伟业所起的作用都要大。”培根意在说明四大发明(  )A.削弱宗教对世俗社会的影响B.推动欧洲近代化的进程C.标志欧洲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D.推动近代欧洲的对外扩张11.中国古代数学“夫推历生律、制器、规圆、矩方、权重、衡平、准绳、嘉量,探颐索隐,钩深致远,莫不用焉”。汉代的《九章算术》以方田、粟米、衰分、少广、商功、均输、盈不足、方程、勾股分类,列举246个数学应用问题并做了解答。这说明中国古代数学(  )A.为其它科学所借鉴B.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C.长期处于世界领先D.与商业生产密切结合12.明代中后期,产生了一大批以神仙故事、历史公案、言情咏物和日常生活为题材的话本和小说,代表作有《三宝太监下西洋》《西游记》《醉醒石》等。这一现象反映了(  )A.民众生活水平的提高B.正统思想的演变 C.资本主义萌芽的迟滞D.市民文化的发展13.顾炎武是清代学术的开山之祖。他一生激烈批评空谈心性,强调学问不仅要修诸身心,更要达于政事。由此可知其治学思想是(  )A.反对君主专制B.主张工商皆本C.主张格物致知D.强调经世致用14.有学者认为,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之间的保守主义思想的发展,在中国可以说是以魏源开其端,以洋务运动为其鼎盛,以张之洞奠其终。其把魏源等人归为保守主义思想的主要依据是这些人(  )A.导致了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失败B.具有狭隘的民族主义局限C.以维护清王朝统治为主要目的D.都是当时顽固势力的代表15.自1918年起,新文化运动的诸多骨干投人到宣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队伍中,相关团体也在全国各地相继成立:李大钊在北京成立了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陈独秀在上海组织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何叔衡等在湖南创办文化书社。这些团体的成立(  )A.适应了构建新意识形态的需要B.反映了新文化运动性质的变化C.利于推动马克思主义的传播D.增强了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基础16.先秦儒学就政治方面而言,它倡导以“德政”巩固政权,以德化民。从伦理方面而言,它强调尊卑有序、等级分明的人伦关系,要求做到“父慈子孝,兄友弟恭”。这反映出先秦儒学(  )A.适应了统治阶层的需要B.政治伦理化韵味浓厚C.融合吸收了各学派观点D.使礼乐制度发展完善17.赫胥黎在《进化论与伦理学》中认为,人类社会伦理关系不同于自然法则。严复选译了其中的导言和第一部分,命名为《天演论》,认为进化是生物界和人类社会共通的客观规律,“进者存而传焉,不进者病而亡焉”。材料旨在说明(  )A.严复选译存在断章取义B.严复赋予了进化论特殊的政治色彩C.赫胥黎的研究有待深入D.《天演论》未改变赫胥黎原著本意18.在1919年之前,报刊上的“社会主义”总共只出现了34次,而自1919年开始,“社会主义”的出现次数猛增,“也就是说,“社会主义”成为和“社会”一样常用的政治词汇,几乎征服了所有政治流派”。这反映了(  )A.救亡图存的探索取得重大进展B.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 C.近代传媒业推动新思想的传播D.政治流派的主张趋同19.春秋战国时期尚未形成统一的声音,各家各派都能得到比较充分的表现,能否成为显学,取决于自家学说的博大精深以及对时势的准确把握。下列周秦诸子的言论中最能够准确把握时势的是(  )A.“不期修占,不法常可,事异则备变”B.“上本于古者圣王之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C.“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D.“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20.唐至宋,花木兰的形象变化如下表。这一变化说明了(  )时期唐宋形象特点木兰的形象是忠孝两全的完美典型,是道德偶像的代表木兰的形象中“忠”的方面被弱化,“孝”方面则得到强化A.佛教影响艺术形象的塑造B.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壮大C.世俗文化体现了个性解放D.理学兴起强化封建伦理纲常21.“西晋太康年间,文学家左思作《三都赋》,在京城洛阳广为流传,书商们竞相刻版印刷,一下子使纸昂贵了几倍。”这段表述有悖史实,这是因为西晋时期(  )A.都城不在洛阳B.造纸术没有被发明C.雕版印刷术没有被发明D.赋这种形式没有诞生22.陈旭麓认为,“它后来久被指为包庇封建,那个时候的中国多泥古而顽梗的士人,在封建主义充斥的天地里,欲破启锢闭,引入若干资本主义文化,除了它还不可能提出另一种更好的宗旨。”材料中“它“指的是(  )A.“中体西用”B.“君主立宪”C.“民主共和”D.“扶清灭洋”23.维新变法期间,顽固派指责康有为“其貌则孔也,其心则夷也”。这是因为康有为(  )A.借传统文化宣传西学B.倡导革命以救亡图存C.是中体西用的践行者D.不信儒学遭官员反对24.新文化运动时期的吴虞,被胡适称为“只手打孔家店的老英雄”“中国思想界的一个清道夫”。后北大教授严家炎指出,胡适评吴虞之语,只有“打”而没有“倒”。这表明吴虞对传统文化的态度是(  )A.复古萌新B.积极吸收C.全盘否定D.理性批判 25.谭嗣同批判片面的贞操观,主张“夫妇择偶判妻,皆由再厢情愿。”康有为在《大同书》中提出了在法律上应确认妇女地位、婚姻由女子自主、已婚妇女不再跟夫姓等设想。这些主张(  )A.体现了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思想B.提高了广大女性的政治经济地位C.全面抨击了封建礼教的三纲五常D.指出了近代妇女解放的正确途径二、非选择题(26题16分,27题13分,28题9分,29题12分)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材料一我国的学术思想,起源是很早的。然其大为发展,则在春秋战国之世。诸家的学术,当分两方面观之:其(一)古代本有一种和宗教混合的哲学。其宇宙观和人生观,为各家所同本。其(二)则在社会及政治方面,自大同时代,降至小康,再降而入于乱世,都有很大的变迁。所以仁人君子,各思出其所学以救世。其中最有关系的,要推儒、墨、道、法四家。大抵儒家是想先恢复小康之治的,所以以尧、舜、禹三代为法。道家则主张径复大同之治。法家可分法、术两方面。墨家舍周而法夏。”——摘编自吕思勉《中国通史》材料二中国古代的儒学思想是一个流动的发展过程。孔子以及后来战国时代儒家,广泛而深入地探讨了人的价值,人的完善的品德,以及人性的冶炼。董仲舒把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塞进阴阳家的框架,加上一个最高的主宰“天”,成为一种神秘的天人感应论。唐代出现了儒、道、佛“三教”并立的局面,同时一些思想家或明或隐地吸取佛学思辨哲学的若干方面。宋明理学在三教融合、渗透的基础上孕育、发展起来。理学一方面使人们屈从于封建主义统治,另一方面,理学家发展了早期儒学中重视人的独立思考,兼综百家和重视文化遗产研究的传统。——摘编自张岂之《儒学思想的历史演变及其作用》材料三在近代早期,儒学并没有退出历史舞台,而是以新的面貌出现。早期改良派常把某些西方近代自然科学知识和社会科学知识置放在儒学名义之下,于是儒学就披上资产阶级文化色彩。后来,著名近代启蒙思想家康有为更自觉地利用他所掌握的西学知识对儒学进行比较全面的改造,使之不再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而成为资产阶级维新变法的理论根据。这种儒学不妨称为近代新儒学。——摘编自张朝松《儒学近代转型的一个侧面》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春秋战国时期儒、墨、道、法四家为“救世’提出的治国主张。(4分)(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近代新儒学与传统儒学的不同之处,并分析新儒学在近代变迁中的作用。(8分) (3)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儒家思想能长期居于中国传统文化主流地位的原因。(4分)27.中国曾在古代的科技文化方面为世界发明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近代百年一度落伍了;而今,在实现伟大民族复兴的征程中,中国的科技发明创造又迎来新高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3分)材料一“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在宋代,不管在应用科学方面还是在纯粹科学方面都是如此。……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在许多方面实际上已经超过了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前的英国或欧洲的水平。”——[英]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材料二正是中国古代文明,即那些传教士花费毕生精力,在努力教化中国人的过程中传播过去的文明,曾经成为打碎欧洲中世纪文明的有力武器。——辜鸿铭《中国人的精神》材料三辛亥革命后的政治转变,为近代科技体制化的完成起着重要作用。詹天佑等人倡导成立了“中华工程师学会”,岀版了《中华工程师学会学报》;留美科学家任鸿隽等创立中国科学社,发行《科学》杂志;1915年,中华医学会也宣告成立,并发行《中华医学》杂志。同时,各种全国性的研究机构也相继建立,如丁文江创设的国立地质调查所,中国科学社在南京设立的生物研究所等等。——摘编自段治文《中国科技的近代化历程》材料四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在众多领域走在世界前列。以“复兴号”为代表的新一代高铁技术、特高压输变电技术、“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蛟龙号”载人深潜器、载人航天和探月工程、国民大飞机C919、世界上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FAST(天眼)等,都展示了中国自主研发和制造的实力。——摘编自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科技最主要的发明与应用成果。并且这些成果传到欧洲后,在“打碎欧洲中世纪文明”过程中发挥了什么作用?(6分)(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民国初期科技发展的作用。(4分) (3)依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中国发展科技的启示。(3分)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9分)材料一与社会形势的变化相适应,明清文化出现了具有市民反叛意识的早期启蒙思潮。这一时期的进步思想家、文学家抨击宋明理学中的僧侣主义和禁欲主义。至于顾、黄、王诸大师在哲学思想、史学思想、自然观中的理性主义,也都与中世纪的蒙味主义相对立。然而,由于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他们虽猛烈批判封建专制帝王,但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材料二19世纪70—80年代,早期维新派逐渐从洋务派中分化出来。他们主张不仅在物质层面,而且要在制度层面上学习西方文化,即从学习“西技”发展到学习“西政”。他们倾慕西方的议会制度并且希望仿效。这种维新思想到甲午战争时已形成广泛的社会思潮。——上述材料均摘编自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早期启蒙思潮的特点。(4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甲午战争后维新思想形成广泛社会思潮的原因。(5分)2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2分)材料中国近代思想的变迁,经过了一个民主共和——君主立宪——民主共和的否定之否定的过程。19世纪40年代到60年代,魏源等知识分子从“公天下”角度盛赞美国式的民主共和制;70年代以后到戊戌变法时期,从郑观应、王韬到康有为、梁启超,几乎无一例外地赞赏君主立宪制度;20世纪初,经孙中山等革命派倡导和与改良派的激烈论战,民主共和又逐渐取代君主立宪成为广大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心目中的追求目标。 ——整理自熊月之《中国近代民主思想史》解读材料,提炼一个关于中国近代思想演变的论题,并结合中国近代相关史实加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实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12分) 历史答案一、选择题题号12345678910答案BBBCBCBADB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DDDCCBBAAD题号2122232425答案CAADA二、非选择题26【答案】(16分)(1)主张:儒家,德治、“仁政”、礼法并施;墨家,兼爱、非攻;道家,无为而治;法家,法治。(4分)(2)不同:融入西学;代表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2分)作用:动摇了封建保守思想的地位,促进了思想的解放;为西学披上了一层传统文化的外衣,有利于减少西学传播的阻力;为近代政治变革作了思想准备。(6分,言之有理即可)(3)原因:儒家能不断吸收其他学说,丰富自己的思想;儒学不断改造,适应时代发展和统治阶级的需要。(4分,言之有理即可)27【答案】(13分)(1)发明与应用成果:印刷术成熟,火药技术成熟,指南针应用于航海。(3分)作用:加快了文艺复兴进程,打击了封建堡垒和骑士阶层,推动地理大发现。(3分)(2)作用: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科技近代化;推动新文化运动,思想解放;适应了救亡图存的时代需要。(任答2点4分,言之有理即可)(3)启示:政府要重视和支持科学技术的发展;科技发展受时代环境的影响,国家独立是科技发展的重要条件;科研工作要勇于创新,在独立自主的基础上要加强国家间的合作。(1点2分,任答2点3分,言之有理即可)28【答案】(9分)(1)特点:社会形势变化的产物;具有市民反叛意识;矛头对准封建专制君主;未提出新的解决方案。(4分,任答2点4分,言之成理即可)(2)原因:封建专制制度弊端日益凸显;民族危机的加深;洋务派自强救国道路的破产;维新派的大力宣传。(5分,1点2分,任答3点5分,言之成理即可)29【答案】:12分示例:论题:国人对西方政治的认识不断深入。(2分)阐述:鸦片战争后,魏源等早期知识分子开始冲破保守思想的束缚,开始了解西方政治制度,但受时代和阶级的局限,他们将关注的重点放在技术,而从中国传统文化角度去理解西方政治,停留于表面,更无具体的实践。(3分)到19世纪末,民族危机的压力和西方政治学说的传入,使资产阶级维新派认识到西方富强的根本在于政治制度,从而提出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等主张,但又不主张推翻清政府。(2分)20世纪初,资产阶级革命派鉴于清政府的腐朽,批判立宪派保皇的主张,将政治体制变革与反满革命相结合,主张以民主共和来实现民族复兴。(3分)总之,近代先进知识分子在探索救亡之路的过程中,逐渐接触到西方文明的本质,并将其引入中国,推动了中国救亡运动的逐步深入。(2分) 【解析】首先根据材料提炼论题(观点),根据材料“中国近代思想的变迁,经过了一个民主共和——君主立宪——民主共和的否定之否定的过程”可以得出论题:国人对西方政治的认识不断深入。史实阐述:根据材料“19世纪40年代到60年代,魏源等知识分子从‘公天下’角度盛赞美国式的民主共和制”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鸦片战争后,魏源等早期知识分子(地主阶级抵抗派)开始冲破保守思想的束缚,开始了解西方政治制度,但受时代和阶级的局限,他们将关注的重点放在技术,而从中国传统文化角度去理解西方政治,停留于表面,更无具体的实践;根据材料“70年代以后到戊戌变法时期,从郑观应、王韬到康有为、梁启超,几乎无一例外地赞赏君主立宪制度”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到19世纪末,民族危机的压力和西方政治学说的传入,使资产阶级维新派认识到西方富强的根本在于政治制度,从而提出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等主张,但又不主张推翻清政府;根据材料“20世纪初,民主共和又……成为广大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心目中的追求目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20世纪初,资产阶级革命派鉴于清政府的腐朽,批判立宪派保皇的主张,将政治体制变革与反满革命相结合,主张以民主共和来实现民族复兴。最后总结:总之,近代先进知识分子在探索救亡之路的过程中,逐渐接触到西方文明的本质,并将其引入中国,推动了中国救亡运动的逐步深入。
同类资料
更多
江西省九校2021-2022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带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