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19)高中政治必修一二三四4册新教材学业水平考试复习提纲(全面,必备!)
ID:66891 2021-11-25 1 15.88元 53页 301.50 KB
已阅读10 页,剩余43页需下载查看
下载需要15.88元
免费下载这份资料?立即下载
统编版(2019)高中政治必修一二三四4册新教材学业水平考试复习提纲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总是处在不断进步的变化中,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发展了,生产关系就要相应地发生变化。判断一种社会形态代替另一种社会形态,究竟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的主要标准,是看生产关系是否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否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2)社会基本矛盾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①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了社会的经济基础。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法律、哲学、艺术、宗教以及与之相应的政治法律机构、制度等,构成社会的上层建筑②贯穿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构成了社会基本矛盾。③人类社会的基本规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的状况,这一规律决定着社会形态的依次形成和更替,推动着人类社会向前发展。④受到地理环境、文化传统、外部影响等因素的影响,各国、各地区、各民族的发展道路有着不同的表现,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进程是由各国、各地区、各民族历史的多样性反映出来的。3、私有制的确立:(1)确立时间:原始社会末期(2)确立的根本原因: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个体劳动逐渐盛行。(3)确立的标志:土地变成私有财产标志着私有制的确立。4、最早的阶级随着原始社会的解体,出现了两大地位不同的集团---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所谓阶级,就是在一定生产关系中处于不同地位的集团。5.资本主义社会:(1)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直接原因: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以及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2)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3)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在阶级关系上表现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是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资本家拥有生产资料并雇佣工人进行生产,为了追求自身利润最大化,不断加大对工人的剥削;广大工人没有生产资料,在经济上受剥削、政治上受压迫,成为受苦最深的阶级。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的体现,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贯穿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始终,决定着资本主义的命运。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不可避免,资本主义终究要被社会主义所取代。6空想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及其局限性伴随着资本主义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日益显现的激烈矛盾,社会主义思想得以产生和发展。一些先进分子纷纷对资本主义进行揭露和批判,同时表达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诉求,从而第53页共53页 形成了空想社会主义。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空想社会主义者仅从理性、正义等原则出发,揭露资本主义的弊端,设计未来社会的美好蓝图。他们主张阶级调和,反对阶级斗争,看不到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无产阶级的力量,没有找到消灭资本主义社会和建立新社会的强大力量,也没有找到进行社会变革的正确途径。2、人类社会经历的五大社会形态及其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特点社会性质对比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旧石器时代:采集天然食物为生(人们为采集者)新石器时代:原始畜牧业和农业开始出现(人们变为生产者)金属工具的广泛使用、城市的出现、文字的发明和应用、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等,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铁制家具广泛使用和推广,耕作技术显著进步,水利事业、手工业进一步发展,商业和城市逐渐发展起来工业革命的发生和完成,带来生产力的巨大飞跃生产关系的区别生产资料归属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并完全占有奴隶地主占有绝大部分土地(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地主阶级利削农民的基础)。农农民有自己的劳动工具甚至少量土地资本家占有一切生产资料人们在生产中的关系和地位平等、互助奴隶毫无人身自由,被强制劳动相对于奴隶,农民有一定的人身自由。收取地租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主要方式失去生产资料的劳动者不得不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受雇于资本家,成为工人产品分配方式平均分配全部产品归奴隶主占有和支配,奴隶主只给奴隶最低限度的生活资料地主占有农民大部分的劳动成果,留-小部分归农民自己支配资本家在生产过程中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上层建筑人们通过氏族议事会管理集体事务,一切大事都在议事会上由全氏族成年人共同讨论决定出现阶级、国家,建立军队、法庭、监狱等暴力机关君主专制、等级森严;地主阶级散布封建迷信、传播封建道德、鼓吹“君权神授”,钳制劳动人民的思想废除了君主专制和封建等级制度,资产阶级建立起了资本主义国家,提出了“自由、平等、博爱”的☐号社会主要矛盾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奴隶阶级和奴隶主阶级之间的矛盾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第53页共53页 7.科学社会主义:(1)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无产阶级的斗争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科学社会主义应运而生。(2)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石,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3)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8、科学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实践(1)十月革命的意义:1917年,俄国爆发十月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了无产阶级政权,确立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是: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消灭了人剥削人的制度,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建立起互助合作的关系;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变为现实,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的历史性飞跃,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2)社会主义终将代替资本主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获得大发展,实现了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的历史性飞跃。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看,社会主义终将代替资本主义是不可逆转的;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看,共产主义一定要实现的信念是不可动摇的。9、近代中国:(1)近代中国的国情: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近代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10、探索复兴之路: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1)外因:帝国主义不允许走:目的是要把中国变成它们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维护其在华特权,它们决不允许中国通过走资本主义道路强大起来,成为自己的竞争对手。(2)内因:①封建势力不愿意走:中国的封建势力同帝国主义相勾结,严重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②民族资产阶级没能力走: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十分弱小,并且与封建主义和外国资本主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的特点,不能承担起领导中国人民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使命。11、新民主主义革命:(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①1917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②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创立了毛泽东思想。(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心骨:1921年,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从此,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就有了主心骨。(3)性质: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民主革命。(4)特点:新民主主义革命“新”在哪里:①就领导权来说,新民主主义革命不是由资产阶级领导,而是由无产阶级领导,这一点具有决定性意义;②就革命前途来说,不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和资本主义制度,而是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并最终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③就所属世界范畴来说,它已不属于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而是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1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①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使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第53页共53页 ②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13、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1)起止点: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1949-1956)(2)总路线和总任务:在一个相当长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一内容概括说来,就是“一化三改”。(3)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有其历史必然性,一是社会主义国营终济迅速发展,逐步成为社会经济中的主导性因素;二是国家积累了利用、限制和管理私营工商业的经验,不同程度地开始了对它们初步的社会主义改造;三是个体农业经济难以适应国家工业化建设的新形势,迫切需要组织起来;四是国际形势有利于中国加快向社会主义阵营的转变。14、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1)标志:1956年,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标志着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成为了社会主义国家的主人)(2)重要的意义:在过渡路线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顺利实现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15、党的八大(1956年9月):这次大会最重要的贡献是对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作出了规定,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1)社会的主要矛盾: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2)主要任务: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尽快把我国面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16、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评价:我国社会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雄辩地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过程中,虽然经历了严重曲折,发生了“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但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和物质基础。17、改革开放的标志:1978年12月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1)内容: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确定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实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2)改革开放的逐步推进(以时间排序):1978年农村改革率先取得突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得以推行,乡镇企业迅速发展。1980年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设立,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迈出关键步伐;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召开,标志着中国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企业改革迈出重要步伐,开放了大连、青岛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1988年设立海南省,并把海南开辟为经济特区。第53页共53页 1990年开发开放上海浦东。至此,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1992年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标志,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1993年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就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部署,此后改革重点围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展开。2001年2001年,我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达到新的水平。2003年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围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了部署。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部署,提出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2013年,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2017年2017年,党的十九大提出形成全面对外开放新格局,这都表明中国对外开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2018年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作出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部署。2019年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专题研究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问题。2020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0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202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对全面深化改革和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作出部署。这使得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伟大成就。18、改革开放的意义:(1)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2)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3)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19、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1982年,党的十二大开幕式上,邓小平明确提出了,“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鲜明主题。从此以后,中国共产党所有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都是紧紧围绕这个主题展开的。2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理论时间时代主题意义第53页共53页 邓小平理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加深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科学发展观党的十六大以后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成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八大以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21、四个自信:(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科学制度体系,我国国家治理一切工作和活动都依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展开,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制度竞争是国家间最根本的竞争。制度稳则国家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植根中国大地、具有深厚中华文化根基、深得人民拥护的制度和治理体系,是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的制度和治理体系,是能够持续推动拥有十四亿多人口大国进步和发展、确保拥有五千多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而实现伟大复兴的制度和治理体系。(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6)关系:第53页共53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我们要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22、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1)内涵: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人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这个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勤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人新时代的意义: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3)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一以贯之:①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任务,就是要把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场伟大社会革命进行好,在实践中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②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新时代属于每一个人,每一个人都是新时代的见证者、开创者、建设者。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永不懈息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一以贯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以贯之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一以贯之增强忧患意识、防范风险挑战,开新局于伟大的社会革命,强体魄于伟大的自我革命,在广袤国土上继续书写十四亿多中国人民伟大奋斗的历史新篇章。23、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24、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1)本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高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2)如何实现:①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人民是中国梦的主体,是中国梦的创造者和享有者,②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梦。每个人都要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梦想之中、把小我融人大我,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③中国梦与世界人民的梦想息息相通,中国直办好自己的事情,实现国家发展和稳定。中国将同国际社会一道,推动实现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世界梦。25、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1)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第53页共53页 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2)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中国共产党要团结带领人民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要充分认识这场伟大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不断夺取伟大斗争新胜利。(3)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历史已经并将继续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民族复兴必然是空想。中国共产党要始终成为时代先锋、民族脊梁,始终成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自身必须始终过硬。中国共产党要不断增强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以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4)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我们要更加自觉地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保持政治定力,坚持实干兴邦,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5)关系: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进伟大工程,要结合伟大斗争、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实践来进行,确保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26、要坚持分两步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27、历史机遇期和青年的使命(1)新时代历史机遇期,是中华民族强起来、实现伟大复兴的机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更加成熟、更具引领力感召力的机遇,是中国人民创造美好生活、走向共同富裕的机遇,是中国共产党从建党百年迈向执政百年、进而铸就千秋伟业的机遇。要抓住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锐意进取、埋头苦干、善于创新、永不懈怠,不负时代的要求、历史的期待。(2)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广大青年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树立远大理想,热爱伟大祖国,担当时代责任,勇于砥砺奋斗,练就过硬本领,锤炼品德修为。28、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1)信仰、信念、信心,任何时候都至关重要。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都是指引和支撑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强大精神力量。第53页共53页 (2)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场接力跑,我们要一棒接着一棒跑下去,每一代人都要为下一代人跑出一个好成绩。29、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核心内容是: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1)核心观点:“八个明确”(思想层面):①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②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③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强调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④明确全面深化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⑤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⑥明确党在新时代的强国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⑦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⑧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突出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八个明确”意义(地位):“八个明确”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为核心关键的组成部分,是支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四梁八柱”。(2)基本方略:“十四个坚持”(实践层面)①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⑧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⑨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③坚持全面深化改革;⑩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④坚持新发展理念;11.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⑤坚持人民当家作主;12.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⑥坚持全面依法治国;13.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⑦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14.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十四个坚持”意义(地位):“十四个坚持”的基本方略,涵盖坚持党的领导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涵盖国防和军队建设、维护国家安全、对外战略,是对党的治国理政重大方针、原则的最新概括,是实现“两个一百”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路线图”和“方法论”。第53页共53页 30、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意义:(1)使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了原创性贡献。(2)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3)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3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要求:必须高举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动摇,必须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地位不动摇!必修二《经济与社会》1、生产资料所有制:(1)人类要生存和发展、就要满是表食住行等基本生活需要,就必须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物质资料生产离不开人的劳动和生产资料,劳动是物质财富的源泉,也是价值的唯一源泉,生产资料是创造物质财富和价值的条件,(2)生产资料所有制在生产关系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是生产关系的核心,是经济制度的基础。不同社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不同,同一个社会可以有不同形式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其中,占支配地位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着一个社会的基本性质和发展方向。2、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1)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为科学指引。在坚持社会主义各项基本经济制度的基础上,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2)公有制主体地位:①以公有制为主体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制度的根本特征。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它们为国家建设、国防安全、人民生活改善作出了突出贡献,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辉煌成就,离不开公有制经济。②以公有制为主体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根本要求。生产资料公有制适应社会化大生产要求,是社会主义国家对社会生产和经济发展进行宏观调控的制度基础,有利于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③以公有制为主体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基本前提。生产决定分配,不同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不同的分配制度。生产资料公有制决定了社会主义国家必须采取按劳分配制度,体现了人们在生产资料占有上的平等关系,能防止两极分化,有利于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3)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①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这是就全国而言,有的地方、有的产业可以有所差别。公有资产占优势,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注重质的提高。②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在其他领域,可以通过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以加强重点提高国有资产的整体质量③国有企业是国有经济最主要的实现形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推进国家现代化、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3、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1)内容:第53页共53页 在我国现阶段,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港澳台投资经济、外商投资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非国有成分和非集体成分。(2)地位: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非公有制经济不断发展壮大,成为稳定经济增长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创业就业的主要领域、技术创新的重要主体、国家税收的重要来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政府职能转变、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国际市场开拓等发挥了重要作用。(3)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关系: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各有优势,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不是相互排斥、相互抵消的,而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共同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之中。现阶段,我们不能实行单一公有制,更不能搞私有化。(4)意义: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有利于发挥各种所有制的长处,调动不同经济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效利用各方面的资源,取长补短,激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活力,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4、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1)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①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必须发展壮大国有经济。发展壮大国有经济,要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为标准,以提高国有资本效率、增强国有企业活力为中心,全面推进依法治企,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全面领导,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不断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发展壮大国有经济,要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推动国有经济进一步聚焦战略安全、产业引领、国计民生、公共服务等功能,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集中,向提供公共服务、应急能力建设和公益性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集中,向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发展壮大国有经济,要探索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积极稳妥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规范有序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通常采用的是股份制形式。②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必须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要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保障农民财产权益。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要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集体经济运行机制。(2)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①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要培育更多充满活力的市场主体,营造支持非公有制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制度环境;营造各种所有制主体依法平等使用资源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的市场环境;要健全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法治环境,贯彻落实包括市场准入、企业融资等在内的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形成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和社会氛围。②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要支持和帮助非公有制企业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完善管理体制机制,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和研发能力,从而不断提高企业的效率和市场竞争力。③第53页共53页 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要促进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推动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做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要坚持爱国敬业,坚持守法经营、诚信经营,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坚持回报社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树立企业的良好社会形象。5、企业经营成功的主要因素:企业经营要取得成功,取决于多种因素。就企业自身而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企业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企业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科技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企业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6、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1)市场调节:市场经济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经济。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在市场经济中,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产品如何分配,主要通过价格、供求、竞争等机制来调节。市场机制就像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和调节着资源在全社会的配置。在瞬息万变的经济生活中,市场价格及其波动,能够反映供求状况及其变化,市场供求的变化也会影响市场价格。市场竞争能够引导资源流向效率高的领域和企业,推动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进步,实现优胜劣汰。(2)市场体系:在我们的生活中,既有每天都要打交道的商品和服务市场,又有各种各样的生产要素市场,如劳动力市场、土地市场、金融市场等。每类市场都是由交易双方、交易对象、交易价格等基本要素组成的。这些市场相互作用,形成有机联系的市场体系。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要加快形成企业自主经营、公平竞争,消费者自由选择、自主消费,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的现代市场体系,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3)建设现代市场体系:①要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良好的市场运行需要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来维护。要完善公平竞争制度。强化竞争政策基础地位,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加强和改进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②要建立健全社会征信体系,褒扬诚信,惩戒失信;要健全优胜劣法市场化退出机制,从而实现市场准入畅通、市场开放有序、市场竞争充分、市场秩序规范。③建设现代市场体系要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凡是能由市场形成价格的都交给市场。政府不进行不当干预,政府定价主要限定在重要公用事业、公益性服务、网络型自然垄断环节等方面,政府定价要提高透明度,接受社会监督。(4)市场缺陷:①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国防、治安、消防等公共物品的供给不能由市场来调节,枪支、弹药、爆炸物等特殊物品的制造和流通也不能由市场来调节,教育、医疗等与民生息息相关的重要服务不能完全由市场来调节,否则就不能保障国家安全、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人民生活,严重影响社会安定。②市场调节有局限性,它存在着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弊病。在市场经济中,为了自身不正当利益和眼前利益,生产经营者可能会损害社会的公共利益和长远利益,甚至可能会损害国家利益。由于生产经营者不可能完全和及时掌握市场上所有的信息,因而其决策必然带有一定的盲目性。由于从价格形成、价格信号传递到生产的调整有一定的时间差,市场调节往往具有滞后性。③消极影响:单靠市场调节,会影响资源配置效率,导致资源浪费;会导致经济运行大起大落,社会经济不稳定;会产生不正当竞争、垄断,损害社会公平;会导致收入差距拉大。7、更好发挥政府作用(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①第53页共53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是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坚持党的领导,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个重要特征。在我国,把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有机结合起来,既能发挥市场经济的长处,又能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②促进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目标。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使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既能调动劳动者和各类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效率提高,又能避免两极分化,让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③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能够通过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发挥全国一盘棋、调动各方面积极性、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2)我国政府的经济职能①我国政府的经济职能和作用主要包括:通过实施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制度,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通过实施宏观经济政策,保持宏观经济稳定;通过实施产业政策,促进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增强国民经济竞争力;通过实施区域政策和环境政策,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通过市场监管、质量监管、安全监管,规范市场秩序,保障公平竞争,弥补市场缺陷;通过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促进共同富裕,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②科学的宏观调控是政府的主要经济职能之一。宏观调控是指国家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经济总量进行调节和控制。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是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③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宏观调控最常用的经济手段。国家通过财政收入与支出政策,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存款准备金、中央银行贷款等货币政策工具,调节社会总需求,实现国民经济平稳运行。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按照政策力度的不同,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在不同的经济形势下,政府可选择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不同组合,实现宏观调控目标。8、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构建更加系统完备、更加成熟定型的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更加尊重市场经济一般规律,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实现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体制保障。(1)市场机制有效:要加快完善要素的市场化配置,加快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加快完善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推动资源配置依据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达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实现产权有效激励、要素自由流动、价格反应灵活、竞争公平有序、企业优胜劣汰的目标。要坚决破除制约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体制机制弊端,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调整优化政府机构职能,合理配置宏观管理部门职能,深入推进简政放权,完善市场监管和执法体制,改革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管理体制,完善公共服务管理体制,强化事中事后监管,提高行政效率,全面提高政府效能,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第53页共53页 (2)微观主体有活力:企业活力是企业的创新和竞争力之源。激发企业活力,企业内部要合理分配收入,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要建立和健全权责清晰、分工明确、有效沟通、反应及时、管理科学的管理体制机制;要培育有利于激发和保持活力的企业文化。激发企业活力,企业外部必须具备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秩序,还要通过降低企业的税费负担,增强企业的创新活力和投资积极性。诚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要切实加强社会诚信建设,建立健全社会征信体系,褒扬诚信,惩戒失信,在全社会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氛围。(3)宏观调控有度: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为了让宏观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要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提高政府治理效能,健全以国家发展规划为战略导向,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为主要手段,就业、产业、投资、消费、环保、区域等政策紧密配合,目标优化、分工合理、高效协同的宏观经济治理体系。9、坚持新发展理念(1)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①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是把实现人民幸福作为发展的目的和归宿,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②发展为了人民,就是要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发展依靠人民,就是要把人民作为发展的力量源泉,充分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不断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就是要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走共同富裕道路,彰显制度优势。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反映了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内在要求,彰显了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确立了新发展理念必须始终坚持的基本原则。(2)贯彻新发展理念:为什么:理念是行动的先导,一定的发展实践是由一定的发展理念来引领的。新时代需要新发展理念。要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如何做:①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发展动力决定发展速度、效能、可持续性,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坚持创新发展,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②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协调发展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发展平衡和不平衡的统一。坚持协调发展,要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不断增强发展的整体性。③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第53页共53页 绿色发展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坚持绿色发展,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④开放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坚持开放发展,要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⑤共享发展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坚持共享发展,要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坚持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渐进共享,使全体人民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重要性:新发展理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具有内在联系的集合体,要统一贯彻,不能顾此失彼,也不能相互替代。我们要把新发展理念完整、准确、全面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构建新发展格局,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10、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1)必要性: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经济增长动力的迫切要求。只有形成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经济体系,才能更好顺应现代化发展潮流,赢得国际竞争主动,为其他领域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打下坚实而强大的物质基础。(2)内涵:现代化经济体系,是由社会经济活动各个环节、各个层面、各个领域的相互关系和内在联系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它包括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彰显优势、协调联动的城乡区域发展体系,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体系,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全面开放体系,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经济体制。以上几个体系是统一整体,要一体建设、一体推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借鉴发达国家有益做法,更要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11、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人新时代,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建设好现代化经济体系。①建设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实现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使科技创新在实体经济发展中的贡献份额不断提高,现代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不断增强,人力资源支撑实体经济发展的作用不断优化。②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必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营造脚踏实地、勤劳创业、实业致富的发展环境和社会氛围。③建设彰显优势、协调联动的城乡区域发展体系,实现区域良性互动、城乡融合发展、陆海统筹整体优化,培育和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加强区域优势互补,塑造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④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第53页共53页 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⑤深人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深人推进西部大开发、东北全面振兴、中部地区崛起、东部率先发展,支持特殊类型地区加快发展,在发展中促进相对平衡。⑥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转变。⑦着力发展开放型经济,提高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国际竞争力。要更好利用全球资源和市场,继续积极推进“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国际交流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共同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总之,要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12、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1)我国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决定了分配制度必然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2)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它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是:有劳动能力的社会成员必须参加劳动;在作了必要的扣除后,以劳动者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对个人进行分配,多劳多得、少劳少得。(3)按劳分配的意义。实行按劳分配,劳动者的个人收入与其付出的劳动数量和质量直接联系在一起,有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实行按劳分配是对以往几千年来不劳而获的剥削制度的根本否定,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4)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要让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这有利于让一切要素的活力竞相进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推动资源优化配置,促进经济发展。13、我国居民收入来源多样化我国现阶段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使我国居民收人来源多样化。从个人获取收人的途径看,居民收人主要包括劳动性收人和财产性收人。劳动性收入,是指通过劳动所获得的收入,包括工资、奖金、津贴等。财产性收入,是指通过自己所拥有的各类财产获得的收入,包括银行存款所得的利息、房屋出租所得的租金等。居民收人除了劳动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还包括经营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劳动是财富的源泉,我们获取的任何收人归根结底都来自劳动创造。要弘扬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社会风尚,树立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的劳动观。要鼓励全体劳动者通过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致富。第53页共53页 14、完善个人收入分配(1)重要性:收入分配是民生之源,是改善民生、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最重要、最直接的方式。为此,必须完善个人收人分配,理顺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的收人分配关系,健全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2)完善个人收入分配的措施:①根本上: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率、增加社会财富;②一个制度保障: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③两个同步:要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④在初次分配方面,要坚持多劳多得,着重保护劳动所得,增加劳动者特别是一线劳动者劳动报酬,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要健全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⑤在再分配方面,要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险、转移支付等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强化税收调节。⑥要重视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发展慈善等社会公益事业。⑦要规范收入分配秩序,鼓励勤劳致富,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调节过高收入,清理规范隐性收入,取缔非法收入。⑧必须坚持消除贫困。为了消除贫困,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要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把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做到脱真贫、真脱贫。15、我国的社会保障(1)社会保障的含义:面对现实生活中人们可能遇到的疾病、失业、养老、灾害、生活贫困等各种问题,国家依法建立起由政府和社会承担主要责任的社会保障“安全网”。(2)社会保障的作用:①稳定功能:社会保障作为精巧的“社会减震器”,通过防范和化解社会成员的生存危机,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权力,能够有效维护社会生活秩序的稳定。②调节功能:社会保障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能够调节不同收入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和冲突,促进社会公平正义。③互助功能:社会保障通过风险分摊与责任共担,充分发挥社会互助功能,同时通过社会成员的自助与他助,推动社会持续健康发展。(3)社会保障的主要内容:地位内容(保障对象)社会保险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社会救助是最先形成的、历史最悠久的社会保障形式。是保障社会成员生活安全和生存权利的“最后一条防线”灾害救助和最低生活保障社会福利是最高层次的社会保障政府和社会向老年人、残疾人妇女、儿童和其他社会成员提供的社会化服务、实物供给或者福利津贴社会优抚一种特殊的社会保障保障对象:现役军人、复员退伍军人以及军烈属(4)完善社会保障体系:①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要公平对待每个公民确保其享受相应的社会保障权益。第53页共53页 为此,要建立起覆盖全民、统筹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形成没有漏洞的“安全网”。同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要更多地维护好弱势群体的利益,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和谐发展②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要坚持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对生活安全保障的要求越来越高,我们要通过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不断满足人民的社会保障需求。同时,经济发展是社会保障的基础。如果没有相应的经济实力作支撑,社会保障即使建立起来也无法维持下去。只有建立起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保障适度的社会保障体系,才能使社会保障持续发展。③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要做到权责清晰。享受社会保障是社会成员的一项法定权利,也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同时,社会保障资金的筹集涉及政府、企业、个人和其他单位的经济利益,需要各方合理分担责任。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必须明确各方的权利与责任,严格依法监管。④总之,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要坚持应保尽保原则,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加快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16、践行社会责任促进社会进步(1)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在前进道路上,我们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培育形成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崇尚劳动、热爱劳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的劳动精神,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是鼓舞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风雨无阻、勇敢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劳动模范是民族的精英、人民的楷模,是共和国的功臣。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中国人民具有的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劳动光荣、创造伟大是对人类文明进步规律的重要诠释。中华民族是勤于劳动、善于创造的民族。正是因为劳动创造,我们拥有了历史的辉煌;也正是因为劳动创造,我们拥有了今天的成就。劳动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任何一份职业都很光荣。广大劳动群众要立足本职岗位诚实劳动。无论从事什么劳动,都要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只要踏实劳动、勤勉劳动,在平凡岗位上也能干出不平凡的业绩。(2)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要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鼓励更多社会主体投身创新创业。创业者从事经营活动,必须遵守法律法规,遵守社会公德、商业道德,诚实守信,接受政府和社会公众的监督,承担社会责任。只有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才是最有竞争力和生命力的企业。企业既要追求经营利润,又要坚持诚信原则;既要讲求经济效益,又要承担社会责任;既要实现自身发展,又要饮水思源、回报社会、造福人民。总之,要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3)树立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观: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创建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和绿色社区。实做理智的消费者,践行正确的消费原则:量人为出,适度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4)实现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第53页共53页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我国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我国人民在创造美好生活、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大步。同时,我国仍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仍面临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仍然任重道远。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要大力弘扬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切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归根结底要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具有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显著优势。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分配体系。必修三《政治与法治》1.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1)基本国情:中国逐渐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是把握近代中国的国情是认识和解决近代中国一切社会问题的基本依据。(2)主要矛盾:基本国情决定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3)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决定了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彻底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2.20世纪上半叶中国出现的三种建国方案政治力量建国方案结果第一种方案先后以北洋军阀和国民党统治集团为代表极力维护地主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统治。让中国继续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道路。违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被中国人民抛弃了,其代表者的统治也被推翻了。第二种方案以某些中间派或中间人士为代表幻想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走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脱离中国实际,没有得到人民群众认可,它的多数代表者后来也承认了这个方案在中国无法实现。第三种方案以中国共产党为代表主张建立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共和国,经过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最终赢得包括民族资产阶级在内的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3.中国共产党诞生:(1)时间: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诞生,这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2)初心和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3)意义:从此,中国人民在斗争中就有了主心骨,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和希望。(4)历史必然:有比较才有鉴别。在近代中国三种政治力量所提出的三种方案中,中国共产党的方案在历史和人民的检验中脱颖而出,最终成为唯一正确的选择。中国共产党执政既是历史的必然,也是人民的选择。4.近代工人阶级:(1)特点:①团结性(易组织性):中国工人阶级人数不多,但集中分布在大城市,有利于组织成为阶级力量。②革命性:他们处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重压迫之下,富有斗争精神,具有革命性。③先进性:同时他们与先进的生产方式相联系,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具有先进性。(2)工人阶级的地位: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1919年五四运动后,工人阶级成为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第53页共53页 5、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后中国革命斗争特点的变化:(1)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存在两个根本性的弱点:一是没有认清革命的目的和对象,不能团结真正的朋友以打击真正的敌人。二是没有广泛地发动人民群众特别是工农群众,未能形成有组织的、持久的群众运动。(2)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地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对“为什么革命、怎样革命”的根本问题给出了正确的答案。6、建立新中国中国人民站起来:(1)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经过28年浴血奋战,终于推翻了三座大山,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于1949年10月1日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从此,中国人民掌握了国家的权力,成为国家和自己命运的主人。(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并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创造了政治前提。(3)1956年底,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生产资料公有制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制度的基础,这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为我国逐步走向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当代中国的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4)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取得的物质成就和历史经验,为后来的改革开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7.实行改革开放:(1)时间: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时期。(2)目的:①实行改革开放,就是要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使中国人民富起来、中国强起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②就是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③就是要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3)意义:①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②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增强了社会发展活力,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使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这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作出的伟大历史贡献。8、进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1)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经过长期努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发展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上。(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人新时代的意义: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3)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领导中国人民踏上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9、全面掌握中国共产党的相关知识正确选择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正确的选择。第53页共53页 产生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地位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是我国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根本立场人民立场根本使命为人民谋幸福根本宗旨全心全意为民服务最大政治优势密切联系群众初心和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执政理念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指导思想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强保证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永葆生机活力的法宝(重要法宝)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领导方式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执政方式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治国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党的建设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制度建设等。以人民为中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10、党的执政理念(1)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因此,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2)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立党为公,就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都要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都要体现国家和民族的共同利益、全体人民的共同理想。执政为民,就是党的全部工作必须以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也是党治国理政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11、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原因: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第53页共53页 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马克思主义博大精深。同时,马克思主义是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1)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走在时代前列,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就在于它以接续推进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新理论作为行动指南。成果回答的问题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阐明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科学发展观深刻认识和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相,那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2)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就在于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实践证明,这是中国共产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永葆生机活力的法宝。(3)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①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指共产党员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通过自己的骨干、带头和桥梁作用,影响和带动身边群众共同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方略。②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由中国共产党的先锋队性质所决定的,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的直接而具体的体现,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使党始终成为时代先锋、民族脊梁,永葆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是党不断取得胜利的坚强保证。③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容。12、共产党员如何起先锋模范作用:共产党员在新征程上要更加珍惜工人阶级先锋队战士的光荣称号,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做学习的模范,做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模范,做克己奉公、无私奉献的模范,做服从组织、严守纪律的模范,做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的模范,做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模范,做密切联系群众的模范,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模范。第53页共53页 13、党的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党的领导是全面的、系统的、整体的,主要包括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等。(1)政治领导:党的政治领导,就是党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道路、政治原则方面的领导,主要体现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领导。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如何坚持党的政治领导?就是要确保党和国家的事业沿着正确方向前进,最重要的是,必须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确保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2)思想领导:党的思想领导,就是党在思想理论和意识形态上的领导,主要体现为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进的共同思想基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如何坚持党的思想领导?就是要统一思想、集中智慧、凝聚力量,最重要的就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行动指南,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者,培养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3)组织领导:党的组织领导,就是党在组织体系和组织工作方面的领导,主要体现为党的各级组织、党的干部、广大党员组织带领人民群众为实现党的任务和主张而奋斗。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如何坚持党的组织领导?就是要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重大工作部署得到贯彻执行,最重要的就是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以组织体系建设为重点,着力培养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着力集聚爱国奉献的各方面优秀人才,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任人唯贤,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坚强组织保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就要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从而确保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14、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①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就是要确保党始终处于领导核心地位,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在我国政治生活中,党是居于领导地位的,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支持人大、政府、政协、监察委员会、法院、检察院依法依章程履行职能、开展工作、发挥作用,坚持和完善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还具体体现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各个领域,体现在党和国家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②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重要性:只有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才能真正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健全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正确认识和应对复杂的国际局势。只有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才能协调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为改革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和可靠保障。第53页共53页 15、坚持全面从严治党(1)全面从严治党的原因:①在新形势下,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全面从严治党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必然要求。②全面从严治党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这是党的建设的一贯方针和要求,关系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国家和民族的兴衰,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保持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必须毫不动摇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2)如何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以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基,以调动全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着力点,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人推进反腐败斗争,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加强党的建设,必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全面从严治党,核心是加强党的领导,基础在全面,关键在严,要害在治。16、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1)科学执政:就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断探索和遵循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全面增强执政本领,提高长期执政能力,并按照客观规律执好政、掌好权。(2)民主执政:就是坚持为了人民执政、依靠人民执政。民主执政强调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民主执政的要求: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以民主的制度、民主的形式、民主的手段保证在国家政治生活的各个方面坚持和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从而巩固和扩大党长期执政的群众基础。(3)依法执政:①地位: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②重要体现: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支持人民代表大会依法履行职能,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是党依法执政的重要体现。③要求:就是坚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不断推进国家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法治化、规范化,以法治的理念、法治的体制、法治的程序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国理政。(4)三者的关系: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是有机统一的,其中科学执政是基本前提,民主执政是本质所在,依法执政是基本途径。(5)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目的:在于不断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和执政地位,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实现党的执政使命,引领承载着中国人民伟大梦想的航船破浪前进,胜利驶向光辉的彼岸。区分: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区别主体党领导下的广大人民群众中国共产党政府地位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的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的基本方式,第53页共53页 基本方略,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依法执政首先是依宪执政行政机关(履行职能)联系依法治国必然要求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执政是依法治国的关键。17、我国的国体(1)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简而言之,就是人民民主专政。(2)它明确规定了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庄严宣示了我国国家政权的人民性质。①工人阶级是领导阶级。②工农联是阶级基础。(3)爱国统一战线。我国的国家政权坚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最大限度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18、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1)最广泛的民主:不仅表现在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而且表现在民主主体的广泛性上。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当家作主的本质属性,要求不断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制度,丰富社会主义民主形式,将人民的民主权利推行到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逐步实现政治生活的民主化、经济管理的民主化和社会生活的民主化。(2)最真实的民主:从政治保证上看,我国是共产党执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有一个代表最广大人民利益的坚强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是在国家生活中实现人民民主的根本政治保证。从制度和法律保障上看,我国已建立了一系列切实体现和有效维护人民民主的制度,制定了从多方面保障公民权利和自由的法律。这些制度和法律的建立与完善,在实践中保障了人民民主的有效落实。从实现方式上看,我国不仅在国家权力机关和人民政府的组织等方面实行民主选举,还在国家和社会治理中实行多层次、多渠道的民主协商。(3)最管用的民主:我国建立了一整套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这套制度体系体现了人民意志,保障了人民权益,激发了人民的创造活力。能够有效杜绝西方国家常见的选举时漫天许诺、选举后无人过问的开“空头支票”问题,防止出现人民形式上有权、实际上无权的现象,避免相互掣肘而导致内耗严重、效率低下的弊端。19、坚持民主与专政的统一(1)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必须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只有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权,才能调动亿万人民群众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使社会主义各项事业保持蓬勃的生机。(2)人民民主专政包含对广大人民实行民主和对极少数敌人实行专政两个方面。(注意:公民≠人民;人民民主≠人民民主专政,人民民主专政包括民主和专政,人民民主只是其中的一方面)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之后,剥削阶级作为一个阶级已被消灭,阶级矛盾已不是社会的主要矛盾。但是,由于国内的因素和国际的影响,阶级斗争还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在某种条件下还有可能激化,(3)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担负着对极少数敌对分子实行专政,维护国内正常社会秩序抵御国外敌对势力侵略和颠覆活动的历史任务。第53页共53页 20、国家职能:(1)国家性质决定国家职能,国家职能反映、体现国家性质。我国的国家职能与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相适应,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可靠保障。(2)国家职能的内容:对内职能维护国家稳定依法打击危害社会主义制度的各种破坏活动,打击危害国家安全和统一的各种颠覆破坏活动、暴力恐怖活动、民族分裂活动、宗教极端活动,打击危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各种犯罪活动,有效维护国家安全和公共秩序。促进社会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职能进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以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提高生产力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宣传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和科学文化知识;组织和发展科、教、文、卫、体等各项事业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保证人民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对外职能防御外来侵略,保卫国家安全坚定维护国家的独立和主权,坚定维护国家的领土完整,坚定维护国家的各项安全和发展利益,坚定维护国家的尊严,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利的国际环境。21、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1)在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国家最高的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和监督权都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我国国家机关组织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作为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和军队选出的代表组成。各少数民族都应当有适当名额的代表。(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部分。它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行使宪法规定的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以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授予的其他职权。为了更好地开展经常性工作,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设立各专门委员会。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各专门委员会受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领导。(3)在我国,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自己的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决定全国和各级地方的一切重大事务。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的意志,根据人民的利益行使权力。区分人大、全国人大、地方人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第53页共53页 性质国家权力机关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职权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最高立法权、最高决定权、最高任免权、最高监督权地方性的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常设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人大闭会期间代行部分职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立法、决定、任免、监督)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乡镇人大不设常务委员会)执行机关同级的其他国家机关。同级人民政府、监察机关、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等国家机关都是由该级的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区分人民代表大会的四种主要职权:立法权关于法律的立、改、废(例子:表决通过《民法典》)任免权各级人大及其常务会对相关国家机关领导人员及其他组成人员进行选举、任命、罢免的权力监督权监督宪法和法律的实施;监督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的运行;对相关国家机关或工作人员的对工作报告进行审议的决定。决定权依照法定程序决定国家和社会或本行政区域内重大事项的权力。如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和计划执行情况以及预算和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国家大政方针、规划的通过(不是看有没有决定两个字)22、人大代表:(注意:我国人民并不直接行使国家权力,而是间接行使。)(1)性质:人大代表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前者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后者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2)人大代表的产生:我国,由民主选举产生。采用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办法。①直接选举:县及县以下人大代表、村委会、居委会;②间接选举:县以上人大代表、乡及乡以上政府领导人员。(3)人大代表的职权:表决权、审议权、提案权、质询权。(4)人大代表的义务:①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采取多种方式经常听取意见和要求,回答询问,帮助所在的地方的人民政府推进工作。②应模范遵守宪法和法律,努力为人民服务,并自觉接受人民的监督。(5)如何履职:作为人大代表,应十分珍惜自己的权利,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提高参政议政能力,认真行使自己的各项权利,履行自己的职责。2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体):(1)含义: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由人民定期选出自己的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并由人民代表大会组织其他国家机关,以实现人民民主专政历史任务的政权组织形式。(2)地位: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由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一项基本功能,就是把体现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依照法定程序转化为国家意志,并使之成为全体公民共同遵守的法律规范。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一方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国家政治生活中体现人民当家作主,突出强调权为民所赋,最充分地体现了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要求。另一方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我国政治制度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国家的其他制度,包括行政制度、监察制度、司法制度等,都是由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立法创制出来的,都要受其统领和制约。(3)优势:①第53页共53页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造,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突出的制度优势。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动员了全体人民以国家主人翁的姿态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必须长期坚持、不断完善。我们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的模式。23、我国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1)地位: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2)基本内容:①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奉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是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②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③在国家政治生活中,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④各政党包括执政党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⑤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既亲密合作又互相监督,而不是互相反对。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各民主党派依法参政,而不是轮流执政。(3)意义:这一制度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相适应,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有利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有利于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显著的优越性。24、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1)性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2)主题:团结和民主。(3)职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注意:政协不是国家机关,不能履行国家职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人民政协工作要聚焦党和国家中心任务,把协商民主贯穿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全过程,完善协商议政内容和形式,着力增进共识、促进团结。加强人民政协民主监督,重点监督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和重要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25、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1)作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多元一体是我国民族格局的最重要特点。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我国行政区域的类型包括一般行政地方、民族自治地方和特别行政区。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限行使自治权。中国的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不可分割。中华人民共和国只有一部宪法、一个中央政府。一般行政地方、民族自治地方和特别行政区都必须接受中央政府统辖。26、符合国情的民族区域自治(1)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已经形成);(2)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方针: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方针。,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三者关系:①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②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③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物质保证。民族平等并不意味着各民族之间的发展程度是一样的。(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①内容: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设立自治机关,依法行使自治权的制度。②自治地方: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③自治机关: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政府(不包括法院和检察院)。第53页共53页 ④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国家统一为前提和基础:是国家的集中统一领导与民族区域自治的有机结合。⑤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原因和意义:根据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传统,“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的民族分布特点、以及各民族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相互依存的民族关系,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证。它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使各族人民特别是少数民族人民把热爱本民族与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结合起来,更加自觉地担负起捍卫祖国统一、保卫边疆的光荣职责。⑥如何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一方面,要充分保证民族自治地方依法行使自治权,切实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因地制宜采取措施,积极推动民族自治地方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另一方面,必须坚定不移地维护国家尊严,依法妥善处理影响民族关系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依法打击民族分裂势力及其活动,坚决反对和有力回击境内外敌对势力利用民族问题进行的渗透、破坏活动。必须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断增进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27、我国的宗教政策和法律: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公民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有信仰这种宗教的自由,也有信仰那种宗教的自由;在同一宗教里,有信仰这个教派的自由,也有信仰那个教派的自由;有过去不信教而现在信教的自由,也有过去信教而现在不信教的自由。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宗教活动必须在宪法和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任何宗教都没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都不能干预国家行政和司法。我国坚持教育与宗教相分离,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我国的宗教事务管理坚持“保护合法、制止非法、遏制极端、抵御渗透,打击犯事”的原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我国宪法规定,“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要外国势力的支配。”任何境外组织和个人不得于预我国的宗教事务,我国政府支持宗教界在平等友好的基础上开展对外交往,严格禁止境外宗教的渗透和发展,坚决打击宗教极端思想的传播,严肃防范宗教极端行为的发生。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支持我国宗教坚持中国化方向是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重要任务,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宗教,用中华优秀文化浸润宗教,不断推动我国宗教的中国化。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不是要求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放弃宗教信仰,而是要求他们热爱祖国、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要求他们从事宗教活动要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的最高利益与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支持他们努力对宗教教义作出符合社会进步要求的阐释,支持他们与各族人民一道反对一切利用宗教进行危害社会主义祖国和人民利益的非法活动、为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和祖国统一多作贡献,第53页共53页 注意:宗教本质上是唯心主义,没有发生根本变化。28、我国基层群众自治的组织形式——基本政治制度(1)含义:我国的基层群众自治是指人民群众在城乡基层党组织领导下,在居住地范围内,依托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民主制度和治理模式,(2)村民委员会: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村民委员会是农村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其主要职能是办理本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调解民间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向人民政府反映村民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等。村民委员会成员由村民选举产生,向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负责并报告工作。在农村基层治理实践中,制定村民自治章程或村规民约,是村民规范自己和村干部的行为,运用民主的办法来管理本村的日常事务,实现自己的事情自己办、自己的难题自己解的有效途径。(3)居民委员会:按照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居民委员会是城市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其任务是维护居民的合法权益,办理本居住地区居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调解民间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向人民政府反映居民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等。居民委员会成员由居民选举产生,向居民会议负责并报告工作。居委会成员居民选,社区大事居民定,日常事务居民管。这大大调动了广大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也有效提高了居民参与政治生活的素质和能力。29、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生动实践(1)民主选举:作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农村的村民委员会和城市的居民委员会,按法律规定均由本居住地的村民或居民选举产生。在农村,村委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的产生采取村民直接选举的办法,实行无记名投票、公开计票,选举结果当场公布。在城市,社区居委会正从过去的居民代表选举,向更高比例的居民直接选举发展,选举程序更加规范,给城市基层治理带来显著变化,(2)民主协商:城乡基层的公共事务千头万绪、应该也必须由众人商量着办。只有本着有序参与的原则,让居民或村民合理表达意见和建议、隶同存算,才能找出解决问题的好方案,促进基层社会的和谐。我国城乡的基层民主协商,在街道成乡镇、社区或行政村以及企事业单位等不同的层次展开,也贯穿基层治理的全过程,(3)民主决策:城乡基层的公共决策与每家每户的利益直接相关。按民主决策要求,在农村。凡关系村民公共利益的事项都要由村民以直接或间接参与的方式集体作出决定,在城市,社区公共事务的民主决策通过召开居民会议进行,(4)民丰管理:在法律上、基层公共事务的管理属于本村的全体村民成本区的全体居民,在现实运作中,一般要通过一定的程序,授权给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来进行。依法制定自治章程和议事规则,推动目常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是做好基层民主管理工作的关键。(5)民主监督:负责城乡基层公共事务管理的居委会和村委会,事实上都掌握一定的权力。要防止以权谋私,尽可能避免管理工作的失误,必须实行民主监督。凡是与基层群众利益密切相关和需要让基层群众知晓的事项都应公开,让每个居民或村民了解,还应对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实际管理工作进行评议第53页共53页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扩大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广泛而深刻的实践,应该将其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程加以推进。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群众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30、在党的领导下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就是要实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用制度体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建立并不断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城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这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制度安排实现了形式民主与实质民主相统一、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相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注意:①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国家机关;②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基层政权组织(乡镇一级人大和政府)②村委会或居委会办理的是本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不是国家和社会管理。③依法制定自治章程和议事规则,推动日常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是做好基层民主管理工作的关键。④基层民主自治是社会主义民主广泛而深刻的实践。⑤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的途径是: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村民自治的基础,村民参与民主管理的主要途径是:自己选举当家人。31、我国法律发展的历史中华法系源远流长。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开始制定成文法,并通过铸刑鼎、书竹简等方式发布法律。西汉时期,儒家思想成为政治生活的主导思想,强调礼法结合。唐朝时。我国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封建法典,并为以后历代封建王朝所传承和发展,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渐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改变国家和民族的苦难命运,一些仁人志士试图将近代西方国家的法治模式移植到中国,以实现变法图强的梦想。但由于各种历史原因,他们的努力最终归于失败,32、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1)马克思主义认为,法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随着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出现而逐步产生的。在阶级社会中,法反映的是该社会中在经济上、政治上居于统治地位的阶级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法所反映的统治阶级意志的内容最终是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2)法是什么:①法是维持社会秩序、调整社会关系的一种社会规范。法反映并调整一定的社会关系,用规定权利和义务的方式规范人们的行为。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集体和个人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既平等地享有权利,也平等地履行义务。②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社会规范。制定和认可是国家创制法律规范的两种基本形式。③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社会规范。在任何国家,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都将由专门国家机关依照法定程序追究行为人的法律责任,责任人将受到法律的制裁。④法在国家治理中既具有政治职能,又具有社会职能。法的政治职能是指法维护一定阶级统治的作用。法的社会职能是指法管理一定社会公共事务的作用。法所具有的这两种职能体现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等各领域中。我国当代的法是社会主义法。我国社会主义法是工人阶级领导的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的体现。第53页共53页 33、新中国法治建设的成就(1)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在现行宪法基础上,法律体系日趋完备,国家建设各方面实现了有法可依。立法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和立法质量不断提高,法律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公民权利、确保国家权力正确行使等方面的作用不断增强。(2)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水平不断提高,通过建立健全科学完备的行政执法和司法体制,保证了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3)人权的法治保障取得巨大成就,在通过经济社会发展改善人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的同时,国家高度重视通过宪法和法律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中国人民享有越来越广泛、越来越充分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权利。34、全面依法治国(1)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要推动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不断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必须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2)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3)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一个系统工程,是国家治理领域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需要付出长期艰苦努力。全党和全国人民必须更加自觉地坚持依法治国、更加扎实地推进依法治国,努力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向着建设法治中国的目标不断前进。35、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原则(1)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必须坚持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把依法治国与依法执政统一起来。作为执政党,中国共产党必须切实尊重宪法法律权威,模范遵守宪法法律,坚持依宪执政和依法执政。(2)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人民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必须坚持法治建设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护人民,以保障人民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承担应尽的义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共同富裕。(3)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平等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属性。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尊重宪法法律权威,都必须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都必须依照宪法法律行使权力或权利、履行职责或义务,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必须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尊严、权威,切实保证宪法法律有效实施,绝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借口任何形式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4)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第53页共53页 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必须坚持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培育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数化作用,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以道德港养法的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实现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5)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必须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同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相适成,总结和运用党领导人民实行法治的成功经验、围绕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推进法治理论创新,发展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休现社会发展规律的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为依法治国提供理论指导。36、法治国家的内涵法治国家,就是实行依法治国、依宪治国、依法执政、依宪执政的国家。在现代社会,法治国家意味着国家权力依法行使,国家各项工作依法开展。(1)坚持宪法法律至上:宪法法律至上是法治的首要内容,即宪法法律是社会治理的最高准则,任何个人和组织都不享有法律之外的特权。(2)坚持良法之治:法治国家强调依法治理,只有良法才能最大限度地得到民众的认同,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法律的效力。一方面,良法应内容合理,在制定过程中应广泛听取各方意见,符合社会和人民的需要,符合社会公平正义的理念,另一方面,良法应体系完备、规范系统、类别齐全、协调统一,能够涵盖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方可制定出良法,良法之下才有法治国家。(3)尊重和保障公民权利:公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包括人身权、财产权、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等。保护公民的各项权利是法治的主要功能。(4)规范国家权力的运行:国家的各项权力,包括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监督权等,都必须在法律之下运行。为了规范权力的运行,就需要通过完善的法律制度,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37、建设法治国家(1)法治国家意味着法治成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建设法治国家,既需要有完备的法律体系,更需要法律的严格实施。(2)推进宪法实施。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落实宪法解释程序机制,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加强备案审查制度和能力建设,依法撒销和纠正违宪违法的规范性文件。(3)建立完备的法律体系。完备的法律体系是法治国家的制度前提。要不断建立和完善各项法律制度,形成一个部门齐全、层次分明、结构协调、体例科学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实现国家治理有法可依。(4)完善法律实施机制。政府部门依法履行法定职责,为社会提供优良的公共服务;社会公众自觉遵守法律,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司法机关严格公正司法,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定分止争,惩罚犯罪,化解矛盾,努力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5)建设法治国家具有重大意义。通过建设法治国家,能够有效规范权力运行,保障公民合法权益;能够推动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实现长治久安。第53页共53页 38、法治政府的内涵:①职能科学的政府。政府部门之间、上下级政府之间关系的配置必须科学合理。宏观调控、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环境保护等都是法治政府必须承担的基本职能。②权责法定的政府。要完善行政组织和行政程序法律制度,推进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③执法严明的政府。执法严明重在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要求行政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和方式从事执法活动。只有执法严明,才能保证政府有效履行职能,服务社会公众,确保宪法和法律的实施。④公开公正的政府。全面推进政务公开,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公正执法要求将公平正义作为政务诚信的基本准则,将其贯彻于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各个领域。通过公开公正执法,能够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有效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⑤廉洁高效的政府。政府必须清廉,不得利用公权力谋求私人或团体利益;政府必须高效运行,通过优化流程、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不断提高行政效率和水平。⑥守法诚信的政府。政府要带头遵守法律,严格依法办事,做到诚实守信。要建立健全守信践诺机制,准确记录并客观评价各级人民政府和公务员对职权范围内行政事项以及行政服务质量承诺、期限承诺和保障承诺的履行情况。39、建设法治政府(1)如何建设法治政府①把政府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让政府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履行职责,确保行政权在法治框架内运行。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坚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规范执法自由裁量权,加大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执法力度。②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完善依法行政制度体系,推进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全面提高政府工作人员法治思维和依法行政能力。(2)建设法治政府具有重大意义:通过建设法治政府,能够督促政府更好地行使权力,积极履行职责,提高行政服务水平,实现善政;能够更好地促进政府和公民、社会组织的沟通形成互信互助的新型关系。40、法治社会(1)法治社会的内涵:法治社会是指法律得到普遍公认和遵从、社会治理依法开展、公共生活和谐有序的社会。全社会对法治普遍信仰,实施法治成为全社会的一致追求。宪法和法律得到有效实施和普遍遵守,社会各个领域依法运行。社会纠纷依法得到解决,公平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2)建设法治社会:①深人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法治社会建设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必须在全社会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深人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法治观念,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②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深化基层组织和部门、行业依法治理,支持各类社会主体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发挥市民公约、乡规民约、行业规章、团体章程等社会规范在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③建设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完善法律援助制度,扩大援助范围,健全司法救助体系,保证人民群众在遇到法律问题或者权利受到侵害时获得及时有效的法律帮助。④健全社会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强化法律在维护群众权益、化解社会矛盾中的权威地位,引导和支持人们理性表达诉求、依法维护权益。完善调解、仲裁、行政裁决、行政复议、诉讼等有机衔接、相互协调的多元纠纷解决机制。⑤第53页共53页 建设法治社会具有重大意义。通过建设法治社会,能够更好地形成全社会学法、信法、用法的氛围,增进社会共识,维护社会秩序,能够更好地协调各方利益关系,有效化解社会矛盾,实现社会和谐。41、科学立法(1)科学立法的内涵: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科学立法。科学立法就是要尊重和体现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不断提高法律的质量。科学立法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顺应时代发展要求,推动国家发展进步,保障人民各项权利。立法要符合我国的政治制度和历史传统,要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进程相适应,制定出适合中国的良法。科学立法符合国情和实际。立法必须遵循法律体系的内在逻辑和立法工作规律,遵循立法程序,注重立法技术,努力实现立法过程的科学化,(2)推进科学立法:①科学立法要做到依法立法,在法治的轨道上制定合法有效的规范性文件。在我国,宪法和立法法是国家机关制定和修改法律的最基本的法律依据,所有享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都应当按照法定职权、依据法定程序开展立法工作。②科学立法要充分发扬民主。必须坚持民主立法,广开言路,集思广益。要健全立法机关和社会公众沟通机制,开展立法协商,充分发挥社会各界在立法协商中的作用,拓宽公民有序参与立法途径,健全法律法规规章草案公开征求意见和公众意见采纳情况反馈机制,广泛凝聚社会共识,③科学立法要合理设定权利与义务、权力与责任。应在立法中客观地认识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利益,并加以合理的确认和保护,做到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相对应。立法还要科学合理地配置权力与责任,根据国家治理需求,授予国家机关必要的权力,并对其加以制约,明确权力行使不当应承担的法律责任。42、严格执法(1)严格执法的内涵:严格执法,就是执法机关在执法过程中严格依法办事。在法律实施体系中,行政机关是执法的最重要主体。行政机关要带头严格执法,依法全面履行职能。(2)严格执法的意义:①严格执法,有助于捍卫法律的权威和尊严。政府必须带头严格执法。只有这样,政府才能带动全社会尊崇和敬畏法律。②严格执法,有助于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政府只有坚持严格执法,惩处违法违规行为,维护群众正当权益,才能彰显公平,伸张正义。③严格执法,有助于推进建设法治政府。各级政府能否切实做到严格执法,体现国家法治文明程度,关系法治中国建设成效。只有不断推进各级政府依法行政、严格执法,才能实现建设法治政府的任务和目标。(3)如何推进严格执法:①全面履行政府职能。行政机关要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勇于负责、敢于担当,坚决纠正不作为、乱作为,坚决克服懒政、息政,坚决惩处失职、渎职。②坚持规范执法。要完善执法程序,建立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明确具体操作流程,重点规范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等执法行为。③坚持公正执法。行政执法要坚持公正,同等情况平等对待,不同情况差别对待。要恰当地行使自由裁量权,不得违背法律的精神和原,更有效杜绝执法不公、随意执法,不断提升执法机关的公信力。④坚持文明执法。执法部门要改进执法方式,做到语言、行为规范,融法、理、情于一休,坚持以法为据、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争取当事人的理解和支持,力求实现执法效果最大化。43、公正司法第53页共53页 (1)公正司法的内涵:公正司法,就是要在司法活动的过程和结果中坚持和体现公平正义。公正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具体就法院的审判而言,公正司法既要求法院的审判过程做到平等和正当,也要求法院的审判结果体现公平和正义。司法的程序要公正。通过程序公正,可以最大化实现结果公正,有效保护公民的程序权利,从而使得审判结果可以更好地得到人们的认可和尊重。司法的结果要公正。只有结果公正,才能有效解决案件纠纷,惩罚违法者,救济受害者。(2)如何推进公正司法:①推进公正司法,必须确保审判权和检察权依法独立行使。②推进公正司法,必须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做到事实认定符合客观真相、办案结果公正、办案程序公正。③推进公正司法,必须坚持人民司法为人民,依靠人民推进公正司法,通过公正司法维护人民权益。构建开放、动态、透明、便民的阳光司法机制,推进审判公开、检务公开,依法及时公开司法依据、程序、流程、结果和生效法律文书,杜绝暗箱操作。④推进公正司法,必须加强人权司法保障。强化诉讼过程中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知情权、陈述权、辩护辩论权等的制度保障。健全落实罪刑法定、疑罪从无、非法证据排除等法律原则的法律制度。44、全民守法(1)全民守法的内涵:全民守法是指所有社会成员普遍尊重和信仰法律、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的状态。全民守法要求依法行使权利。全民守法要求依法履行义务。全民守法意味着依法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2)如何推进全民守法:①推进全民守法,要着力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坚持把全民普法和守法作为依法治国的长期基础性工作,深人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引导全民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②推进全民守法,要调动人民群众投身依法治国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尊法守法成为全体人民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③推进全民守法,要不断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法治的道德底蕴,强化规则意识,倡导契约精神,弘扬公序良俗,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45、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三者统一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伟大实践。必修4《哲学与文化》1、哲学的起源:哲学是一门热爱智慧、追求智慧的学问,它致力于从总体上把握人与世界的关系。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哲学起源于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对宇宙、人生的追问和思考。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精神生活的构成部分,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2.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哲学世界观区含义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第53页共53页 别主体只有经过系统学习的人才能掌握(哲学家)自发形成,人人都有特点系统的、理论的、有序的、逻辑完整的体系零散的、朴素的、自发的、不自觉的、缺乏理论论证时间哲学晚于世界观世界观早于哲学联系①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②哲学以世界观为内容,世界观以哲学为最高表现。③哲学与世界观研究的对象都是整个世界。④哲学与世界观都来源于生活实践,并在实践活动中发展和接受检验。⑤哲学与世界观都有科学和非科学之分。避免误区①不能把零散的、自发的世界观当作哲学;②反对把哲学神秘化,认为哲学与普通人无关。3.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区别方法论含义:人们在世界观的指导下,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联系①哲学既是世界观,也是方法论。②一般来说,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③不存在脱离世界观的方法论,也不存在脱离方法论的世界观。④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避免误区①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但不是两者的简单相加,不是总和。②不能说: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才是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哲学4.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哲学具体科学区别含义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升华具体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研究对象整个世界世界某一具体领域任务揭示整个世界变化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世界某一特定领域的特殊规律联系①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②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避免误区①那种把哲学看作凌驾于一切具体科学之上的“科学之科学”,认为哲学可以取代具体科学的看法是错误的。②任何轻视哲学,否认哲学对具体科学研究的指导作用的看法,都是错误的,有害的。5、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6、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的问题展开的(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本原的,物质依赖于意识,不具物质决宗音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7、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形态及其特点第53页共53页 (1)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试图从某此具体的物质形态出发来说明世界的统一性,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某一种或某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如水、气、火、土等。这就把物质混同于物质的具体形态了,带有明显的朴素和直观色彩。②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把自然科学中不可再分的、最小的物质结构如原子看作世界的本原,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的物质观。不过,它把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直接混同于物质概念,把原子的属性等同于物质的属性,把世界万物的运动归结为受力学支配的机械运动,因而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等局限。③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它认为,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概念,概括了宇宙间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而不是指某一种具体的物质形态,或那些不可再分的物质结构。(2)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①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理解为世界的本原,认为客观事物乃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②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神、理念、绝对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8、马克思主义哲学(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使命: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争取自由解放斗争的必然产物,也是近代以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发展的必然结果。②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人民的理论。它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第一次站在人民的立场探求人类自由解放的道路,为最终建立一个没有压泊、没有剥削、人人平等、人人自由的理想社会指明了方向。③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使命就是实现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自从有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以无产阶级为代表的劳动群众就有了自己的精神武器,哲学的发展也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①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科学实践观的基础上,坚持从实际出发认识周围世界,第一次在科学的基础上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结合,②它把唯物辩证的观点贯穿于社会历史研究领域,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科学的,就在于它正确揭示了世界的本质和运动规律,它的全部理论都来自实践,又经过实践的反复检验。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革命的,就在于它是改变世界的科学、指导人类解放的科学,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③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独特的理论品质。(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研究和概括中国革命和建设经验第53页共53页 的成果,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是贯穿毛泽东思想各个组成部分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是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改革开放不同时期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所蕴含的丰富的哲学思想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重要贡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这一思想具有丰富的哲学内涵,为发展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作出了原创性贡献。9、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物质是不依赖千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l)自然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中,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中的一部分。(2)人类社会具有物质性。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都具有客观物质性。(3)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人的意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且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人脑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意识是人脑对客对存在的反映人的音识本身就根源于物质。总之,物质是本原,意识是物质的派生物,物质决定意识。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我们应当自觉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统一性原则,坚定科学无神论立场,反对一切有神论。10、规律是客观的:(1)物质与运动。物质是运动的物质,哲学上所讲的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任何具体的物质形态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2)运动是有规律的。物质运动有其客观规律。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具有普遍性,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其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都有其固有的规律。11、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①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能动创造性,它不仅可以认识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深藏于事物内部的本质和规律。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②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人们在意识的指导下可以能动地改造世界,即通过实践把观念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创造出符合人的目的的客观事物。③意识的能动作用是巨大的,但不是无条件的。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条件。意识的能动性受到客观规律的制约。只有符合客观规律的正确意识,才能有效发挥能动作用,正确指导人们的实践,实现改造世界的预期目标,违背客观规律的错误意识,会导致实践的失败,会对事物的发展产生阻碍作用。12、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第53页共53页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它不仅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而且能够能动地指导人们改造世界。不同性质的意识对客观事物具有不同的能动作用,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积极、促进作用;歪曲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消极、阻碍作用13、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①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我们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②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它要求我们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求我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③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求我们把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14.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之一。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1)特点:①联系具有普遍性:任何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之中≠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联系)。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的。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联系的普遍性要求我们运用普遍联系的观点看问题。②联系具有客观性: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事物的联系就其与实践的关系来说,可以分为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联系具有客观性,我们可以说“建立新的具体联系”“联系是可变的”“联系是多样的”,但是不能说联系被“创造”、“改造”或“消灭”。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离开事物的真实联系,抓住事物的表面相似之处,主观臆造并不存在的联系,是诡辩论的一个重要特征。③联系具有多样性:事物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有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等。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既要注重客观条件,又要恰当运用主观条件;既要把握事物的内部条件,又要关注事物的外部条件;既要认识事物的有利条件,又要重视事物的不利条件。总之,要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2)整体与部分:①整体与部分是互相区别的。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含义不同,整体是事物的全局或发展的全过程,部分是事物的局部或发展的各个阶段。二是二者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地位、作用和功能各不相同,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②整体和部分又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二是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其为部分;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部分。③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要立足整体,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做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同时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3)系统与要素。①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系统的基本特征是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②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第53页共53页 15、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又一个总特征。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永怕发展的发展县普遍的,自然界是发展的,人类社会是发展的,人的认识是发展的。(1)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是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涂的事物,它在旧事物的母体中孕育产生,克服了旧事物中消极的、过时的、腐朽的东西,汲取了其中积极的、合理的因素,并增添了为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因而具有旧事物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在社会历史领域中,新事物符合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反映了社会进步的基本要求,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因此,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是宇宙间不可抗拒的规律。(2)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①量变与质变的关系:A、事物发展的形式或状态是量变和质变。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或场所的变更,是一种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转变,是一种根本的、显著的变化。B、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事物的发展就是这样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前进。C、方法论: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脚踏实地,埋头苦干,重视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在量变已经达到一定程度、只有改变事物原有的性质才能向前发展时,要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②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A、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任何事物都要经历肯定、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的辩证发展过程。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通过克服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内容,保留其中积极合理的因素,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辩证的否定是联系和发展的环节。B、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新事物的发展总要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新事物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弱点和不完善的地方,人们对新事物的认识也有一个过程,旧事物在开始时往往比较强大,总是顽强抵抗和极力扼杀新事物。因此,新事物战胜旧事物不可能一蹴而就,必然经历曲折的过程。C、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D、方法论:因此,我们要对未来充满信心、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促使其成长、壮大,还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勇敢地面对挫折与考验。16、唯物辩证法的矛盾3.5矛盾及其两种基本属性(1)(1)含义:矛盾概念反映的是事物内部的对立和统一关系。矛盾就是对立统一。(2)(2)基本属性:矛盾的对立属性是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是同一性,它们是矛盾所固有的相反相成的两种基本属性。①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它体现着对立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矛盾的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它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②第53页共53页 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矛盾的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矛盾双方的同一是对立中的同一,是包含着差别的同一;矛盾的斗争性也不能脱离同一性而存在,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由此构成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3)矛盾问题的精髓: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①矛盾的普遍性(共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即事事有矛盾;矛盾贯穿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时时有矛盾。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事物,我们都要敢于承认矛盾,勇于直面矛盾,善于分析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②矛盾的特殊性(个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它主要有三种情形:一是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这些不同的矛盾构成了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二是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三是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矛盾的特殊性要求我们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例:一把钥匙开一把锁③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也就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关系。这一共性个性、绝对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的问题的精髓。A、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由于事物范围的极其广大和发展的无限性,在一定场合为普遍性的东西,在另一场合则是特殊性。反之,在一定场合是特殊性的东西,在另一场合则是普遍性。B、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从中国国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不断实践的过程,是一个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努力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特殊规律的过程,它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具体的历史的统一。(4)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①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键词:重点、中心、关键、核心、根本、症结、要素、首位、第一、突破口等等,强调做法!)在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矛盾,其中必有一种矛盾,它的存在和发展,决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这种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就具主要矛盾。其他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则是次要矛盾。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②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关键词:主流、方向、大局、性质、主体、优劣等等,用于看问题的评价、看法!)不论是主要矛盾还是次要矛盾,每一矛盾中的两个方面的力量都是不平衡的。其中,必有一方处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而另一方则处于被支配地位。前者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后者是矛盾的次要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既相互依赖,又相互排斥,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③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第53页共53页 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辩证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方法。坚持两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坚持重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要抓住主流。辩证法的两点论是有重点的两点论,而不是均衡论;重点论是看到两点中的重点,而不是一点论。我们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反对形而上学的一点论和均衡论。(5)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指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①地位: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③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17、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1)辩证法主张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是唯物主义辩证法,要求人们在观察和分析问题时,要从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人手,不能只看到一个个孤立的事物;要把事物的现状与它的过去和将来联系起来考察;既要看到事物位置的移动和数量的增减,更要看到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和发展;在分析事物发展的原因时,既要着重抓住事物发展的内部矛盾(内因),又不忽视事物发展的外部矛盾(外因)。(2)形而上学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它只看到一个个孤立的事物,看不到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只看到事物的现状,看不到事物的过去和未来,或者只看到事物数量的变化和场所的变更,看不到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只看到事物的某一个方面,看不到事物的整体,只看到事物发展的外部条件,看不到事物发展的内在根据。(3)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和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不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矛盾分析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县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和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4)唯物辩证法的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和对立统一规律,要求我们统筹推讲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战略布局。18、认识:认识与认识过程的两个阶段:①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②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两种不同水平的反映形式,也是认识过程的两个不同阶段。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理性认识是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包括概念、判断和推理三种形式。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深化为理性认识,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二者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具有辩证统一关系。19、实践:(1)实践及其特点:①含义: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凡是实践,都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作为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实践可以把人们头脑中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②三种基本形式:人类基本的实践活动形式包括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变革社会的实践、探索世界规律的科学实验活动等。③实践的特点:A、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第53页共53页 实践的基本要素包括实践的主体、实践的对象和实践的手段。它们都是客观的。实践活动的过程是物质相互作用的过程,这个过程及其结果是受客观事物及其运动规律制约的,也具有客观性。B、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实践是人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人将在实践中形成的认识用于指导实践。在改造自然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中,人创造出自然中原来没有的新的物质生活资料,在改造社会的实践中,人创造出新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实践给客观世界打上了深深的人的活动的烙印。C、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实践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人的实践活动是历史地发展着的。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实践活动的内容、形式、规模和水平是各不相同的,都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在实践活动中,人们借助一定的手段同客观物质对象发生关系,从而获得对客观事物的认识。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实践不断产生新问题、提出新要求,推动人们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这些工具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促进人类认识的发展。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从而推动认识不断深化。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通过实践,人们可以把自己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在这一过程中,人们把指导自己实践的认识和实践所产生的结果加以对照,从而检验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认识从实践中来,最终还要回到实践中去。认识本身不是目的,改造世界才是认识的目的。20、真理:(1)真理是客观的、有条件的、具体的:①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每个人的知识结构、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不同,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但是,在同一条件下人们对同一对象的真理性认识只有一个,真理面前人人平等。②真理都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③真理都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真理应该随着过程的推移,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丰富、发展和完善。(2)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①认识具有反复性。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②认识具有无限性。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③认识具有上升性。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真理永远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它在发展中不断地超越自身。但是,那些经过实践反复检验的、已经确定的真理并没有被推翻,而是不断地向前发展。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21、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①劳动是社会历史的起点。劳动创造了人,劳动推动了人类社会的产生和发展。人类历史是由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构成的历史,研究人类历史的规律,也就是研究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的运动规律。②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人类进行物质生产的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经济领域,人类调整、改革社会关系的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政治领域,人类创造科学文化的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精神文化领域。实践生成了社会生活的全部领域,形成了全部社会关系,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22、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第53页共53页 (1)含义: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的物质生活过程,主要指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还包括地理环境、人口等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社会意识是指社会的精神生活过程,既包括政治、法律、哲学、道德、艺术、宗教等观点,也包括社会心理和自发形成的风俗习惯。(2)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后映,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A.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具有不完全同步性。B.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从根本上说、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展而变化、发展,但它有时会落后于社会存在,有时又会先干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地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23、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人们在生产活动中形成的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性质和面貌,生产方式的变革决定着社会形态的更替。(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有机结合和统一构成社会的生产方式。生产力是人类改造自然使其适应社会需要的客观物质力量,其基本要素包括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社会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和产品分配关系。生产力是生产方式中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变化、发展,迟早会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阻碍作用。(2)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决定的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它就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当它不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就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当上层建筑为先讲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它就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当它为落后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则束维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社会前进。(3)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生产关系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是在任何社会中都起作用的普遍规律。24、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社会发展的总趋热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社会发展是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产生发展和解决中实现的。(1)在阶级社会中,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主要是通过阶级斗争实现的,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2)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但是,这一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可以通过社会主义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加以解决。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人类通过各种实践活动不断解决社会基本矛盾,推动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历史唯物主义科学地揭示了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25、社会历史的主体:第53页共53页 (1)唯物史观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发展的基本观点出发,强调社会发展的历史首先是物质生活资料生产的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历史。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和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是人民群众创造了历史。(2)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我们要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①: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夺取民主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是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胜利并成功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也是推动改革开放不断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②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观点的基本内容是: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群众观点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立场和根本观点,是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出发点。③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是中国共产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的主人翁精神,更好地保障人民权益,更好地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26、价值观及其导向作用(1)价值观的含义: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价值的基础上,会形成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这就是价值观。(2)价值观的导向作用:①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有重要导向作用。一方面,价值观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价值观不同,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就不同。另一方面,价值观影响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影响人们的行为选择。选择正确,才能在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取得成功。②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一个人走什么样的人生道路,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方式,都是在一定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指导下进行的。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和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标准。对一个民族和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精神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3)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人、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基木道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吸的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体现了时代精神。②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27、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1)人们既要对事物的客观状况及其本质属性、发展规律作出判断,又要进一步对事物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以及满足的程度作出判断。后者称为价值判断。人们的价值选择是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作出的。(2)随着时间的推移、空间的变化和条件的改变,一定事物的价值以及人们关于它的价值观念也会发生变化。因此,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会因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而不同。这就是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特征。人们的社会地位不同、需要不同,角度不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也就不同,第53页共53页 这就是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主体差异性(因人而异,角度不同、立场不同)。在阶级社会中,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阶级性。(3)①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就必须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走历史的必由之路。②我们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把献身人民的事业、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自己最高的价值追求。人民群众的整体利益总是由各方面的具体利益构成的。我们的各项工作应当认真考虑和兼顾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但是,最重要的是必须首先考虑并满足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要求。最大多数人的利益是最紧要和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要把个人、集体、社会利益三者的统一作为选择的标准。当个人利益同人民群众的利益发生冲突时,要自觉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进行选择;当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发生冲突时,要善于从不同角度思考,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正当选择。28、人生价值及其实现途径(1)人生价值在于奉献:人的价值在于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社会、他人和自己的需要,但主要在于对社会的贡献。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对一个人的价值的评价归根到底是看他的贡献。人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但最根本的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2)价值的创造与实现①根本途径:弘扬劳动精神,实现人生价值。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也是人的存在方式。一个人在劳动中创造的财富越多,意味着他为满足社会和他人的需要所作的贡献就越大,他自身的价值就越大。在社会主义社会,劳动是创造美好生活、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努力奉献的人是幸福的,爱我们的家人,爱我们身边的朋友,爱我们的事业,爱我们的祖国,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也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②客观条件: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创造和实现价值。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人的生存条件和发展条件、享受条件和工作条件都是由社会提供的。人在实践活动中创造和实现自己价值的时候,必须利用社会和他人提供的各种物质条件和知识成果。只有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才能在奉献社会中创造和实现自己的价值。③主观条件:在砥砺自我中创造和实现价值。A、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B、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努力增长自己的才干,全面提高个人素质;C、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正确价值观的指引D、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需要锤炼品德修为,不断打牢道德根基。29、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坚持历史唯物主义,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辩证理解普通个人和历史人物的关系,科学、客观、实事求是地评价历史人物。坚持历史唯物主义,要充分认识历史虚无主义的本质和危害,旗帜鲜明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30、文化(1)文化的内涵: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及其创造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狭义的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现象,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内容,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等非意识形态的内容。第53页共53页 (2)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在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不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决定了不同时代的文化。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给予经济、政治以重大影响。(3)文化与文明的关系:文明是人类进步和开化状态的标志。只要是文明就是积极向上的。文化则有先进与落后的区分,反映先进的经济和政治的文化形成了先进文化,反映腐朽落后的经济和政治的文化形成了落后文化。文化与文明都是实践的产物,其创造主体都是人。先进文化是人类文明的一项重要内容,(4)文化的载体:文化要通过载体呈现出来。文化载体,是指文化的记录、记载、标识、传承和表现的物化形式。文化载体承载、表达和展现着文化的内容。文化载体是多种多样的,器物、行为、制度等是文化的载体。(5)文化的功能:(1)文化具有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功能。文化引导人们认识真善美,为人们提供精神指引,提升全民族的文明素养。文化教化育人,帮助人们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文化服务社会,满足人们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为人们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文化推动发展,是国家繁荣振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对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具有重要作用。(2)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当代中国,铸牢中华民族北同体意识,要以认同、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文化为前提。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3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1)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勤劳智慧、自强不息创造得来的。中华文化是我国各民族在交流、碰撞、交锋中发展起来的,也是在与世界各国文化的交流、碰撞、交锋中发展起来的。一方面,各民族的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熔铸了灿烂的中华文化,成为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另一方面,中华文化注重吸收和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不断增强其包容性,促进了自身的发展。(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是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人文精神等。核心思想理念包括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中华传统美德包括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中华人文精神包括促进社会和谐、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内容等。(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国人民的特质、禀赋不仅铸就了绵延几千年发展至今的中华文明,而且深刻影响着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深刻影响着当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连续性,是中华民族共同文化特质的体现,是世界文明古国中唯一没有中断而延续至今的文化。中华文化很长时间一直走在世界前列,对周边国家和世界文明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中华民族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也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4)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①在当代中国,学习、研究、应用传统文化,既是一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也是一个“推陈出新、革故鼎新”第53页共53页 ,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过程。今天,我们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批判地予以继承,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②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办好今天的事情,推动国家发展。③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标识,涵养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观。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激发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有助于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的安全和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诸如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等,能够为解决当代中国和世界发展中的许多问题提供有益借鉴。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求同存异、和而不同、和平发展,这些思想观念有助于正确认识和处理国际关系,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5)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①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必须按照当今时代的特点和要求,对传统文化中有借鉴意义的内涵和陈旧的表达形式予以改造,转化为符合时代特点和要求的新内涵和新的呈现形式,使之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②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必须按照当今时代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的进步和发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进行补充、拓展和完善.使之成为适合当今时代实践和社会发展要求的文化形式。32、弘扬中华民族精神(1)中华民族精神的内容: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2)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它贯穿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相辅相成,体现着爱国主义这个主题。无论什么时候,爱国主义都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3)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①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伟大民族精神,为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的人民。②中华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4)中华民族精神的发展:民族精神作为民族文化的结晶,其形成和发展既是长期历史积淀的过程,也是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的过程。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实践中不断结合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丰富着民族精神。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主体,形成了“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等。新中国成立后,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不断为民族精神增添新的时代内容,形成了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红旗渠精神、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塞罕坝精神等。在同新冠肺炎疫情的殊死较量中第53页共53页 ,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以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大无畏气概,铸就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伟大抗疫精神,同中华民族长期形成的特质禀赋和文化基因一脉相承,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的传承和发展,是中国精神的生动诠释,丰富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内涵。(5)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要求:在新时代,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32、文化具有民族性:①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在一个民族的历史与现实中,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激发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重要作用,是一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②价值观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民族文化体现在民族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思维方式,以及民族节日、民族服饰等方面。33、文化具有多样性:①文化多样性表征文化存在的丰富程度。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都扎根于本国本民族的土壤之中,各国和各民族的政治、经济等社会条件不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②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每一个民族的文化,都是人类实践创造的成果,都有其独特魅力和价值。只有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才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与活力。③面对文化多样性,我们要在坚持各民族平等的基础上,尊重差异,理解个性,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34、文化交流与文化发展:文化交流构成了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各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和交流会对不同民族文化的发展和创新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正是坚持求同存异、取长补短的原则,积极推进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才推动了人类文化的发展。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我们应该维护各国各民族文化多样性,加强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35、文化交融与文化发展:①文化交融推动文化的发展。文化因交流而多彩,文化因交融而丰富。一个民族的文化成就,既是本民族人民劳动智慧的结晶,也融人了其他民族文化的有益成果;它不仅属于这个民族,而且属于整个世界。②人类通过文化交融,积极借鉴别国别民族思想文化的长处和精华,为本国本民族文化的丰富发展汲取丰富营养,增强本国本民族文化的自尊、自信、自立,也为世界文化发展繁荣作出了贡献。推进人类文化交融,是让世界变得更加美丽、各国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的必由之路。36、正确对待外来文化(1)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文化发展必须保持开放的心态。我们要学习借鉴一切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有益经验、一切有利于丰富我国人民文化生活的积极成果、一切有利于发展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经营管理理念和运行机制,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2)立足国情交流互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只有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才能发挥积极作用。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动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发展,立足中国国情,实现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应当坚持“洋为中用”,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吸收外来有益文化,推动当代中国文化发展。3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第53页共53页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2)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①马克思主义传人中国,是中华民族由衰微走向重振的重要转折点。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②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在五千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革命文化承载着党和人民对国家独立、民族解放、人民幸福的不懈追求,是中国革命的精神标识。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历史必然性:①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由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决定的,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决定的,是由我国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决定的,是由继承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要求决定的,是由我国文化自身发展规律决定的。②只有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才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才能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相适应,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相衔接,与我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化资源相匹配。38、文化发展的基本途径(1)坚定理想信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①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②人民是文化发展的主体,文化发展要依靠人民。文化是在人民群众伟大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孕育和创造的。人民的生活是一切文化产品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贴近人民的精神生活,热情讴歌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生动展示人民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和创造历史的辉煌业绩。③人民是文化成果的最终享有者和受益者。社会主义文化是为人民大众服务的。不断满足人民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是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目的。加强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生产创作出人民喜闻乐见的优秀文化作品,让文化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人民群众,丰富高品质文化消费产品的供给,让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不断迈上新台阶。(2)立足时代之基回答时代问题:①每一种文化都是特定时代的产物,打上了深刻的时代烙印,是时代精神的展现。文化作品只有符合人类历史前进的时代潮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体现时代特征,反映时代风貌,才能具有恒久的魅力。②第53页共53页 文化创新和发展的关键是回答时代问题,完成时代任务。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只有立足时代、解决特定的时代问题,才能推动社会进步;只有倾听特定的时代声音,才能吹响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号角。(3)融通不同资源实现综合创新:①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要融通古今中外各种资源特别是要把握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外优秀文化等资源。②我们要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既向内看,深入研究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课题,又向外看,积极探索关系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既向前看,准确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趋势,又向后看,善于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通过综合创新,形成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39、如何建设文化强国:①建设文化强国,要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或剔除落后文化,坚决抵制、依法取缔腐朽文化,是我们加强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②建设文化强国,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魂聚力,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和道德滋养。③建设文化强国,要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要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要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大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激励人们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要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弘扬时代新风。④建设文化强国,要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建立健全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文化创作生产体制机制,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加快发展现代文化产业,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提升文化产品的质量。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让国外民众深化对中国的认识,加深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40、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求:①夯实基础:文化自信离不开经济的发展和政治制度的完善。我们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国际地位不断提升,社会主义中国以前所未有的雄姿屹立在世界东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取得的巨大成就,增强了我们文化自信的底气。我们要继续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夯实文化自信的基础。②对全部中华优秀文化自信:文化自信不仅仅是对中国历史发展某一阶段优秀文化的自信,也是对全部中华优秀文化的自信。我们要坚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③根本要求:当代中国的文化自信,最根本的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特别是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自信。41、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如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①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实际,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定文化自信,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③第53页共53页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和完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制度,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巩固全体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加强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全社会思想道德建设,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⑤必须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⑥要融通古今中外各种资源,特别是把握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外优秀文化等资源。大力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第53页共53页
相关资料
同类资料
更多
统编版(2019)高中政治必修一二三四4册新教材学业水平考试复习提纲(全面,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