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22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新起点联考试题(Word版附答案)
ID:18997 2021-09-09 1 3.00元 17页 944.23 KB
已阅读10 页,剩余7页需下载查看
下载需要3.00元
免费下载这份资料?立即下载
湖北新高考9+N联盟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22届高三新起点联考历史试题本试卷共4页,20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原创,中档)先秦有“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说法,《左传·襄公十四年》载曰,蛮夷戎狄“饮食衣服,不与华同”,后来的《史记·秦本纪》也指出,华夏“以诗书礼乐法度为政”而“戎夷无此”。据此推知,当时华夏与蛮夷的区分标准本质上是A.血缘关系与宗法观念B.衣食风尚与礼乐法度C.民族心理与风土民情D.文化选择与文明进步,2.(原创,容易)战国时,各诸侯国大都把选贤任能、奖励军功、建立官僚制度及普遍推行以郡统县的行政管理系统作为变法改制的主要内容,还创立监察制度,颁行法律,进行户口登记等。这主要反映了A.重视农战以富国强兵的必要性B.建立中央集权制国家的趋势C.秦灭六国并完成统一的必然性D.法家在国家治理方面的优势3.图1为唐朝画家阎立本所作的《职贡图》,描绘了外国使节和我国边远少数民族使臣携带贡品来唐朝进贡的生动情景。该图主要体现了图1A.唐朝民族大融合推动了各民族文化认同B.唐对边疆地区进行了有效的行政管辖C.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和开放的对外政策D.唐朝藩镇割据的局面得到了根本扭转4.(原创,容易)有学者认为,在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上,“元代行省制度的历史价值在于创立了一种以行省为枢纽,以中央集权为主,辅以部分地方分权的新体制。”对“以行省为枢纽”的理解最确切的是A.行省属于中书省的派出机构B.行省具有中央和地方双重性,C.行省长官总揽地方军政财权D.行省制度是中国省制的开端5.(原创,中档)明朝中后期在松江府等地方出现了妇女们“晨抱棉纱入市,易木棉花以归,机杼轧轧,有通宵不寐者”的现象。下列对此理解最恰当的是A.其根本原因是人地矛盾突出B.利于当时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C.是资本主义萌芽的生动写照D.其实质为家庭手工业日益市场化6.(原创,中档)经世派领袖曾国藩一向主张纲常为体,技艺为用,但后来却把洋务纳入经世范畴;针对奕䜣等请购外洋船炮则为“今日救时第一要务”的奏请,他认为购置西洋船炮仅是权宜之计,访募“覃思卓识之士”仿制轮船火器才是根本大计。基于此,曾国藩A.编练湘军并筹建水师B.开设京师同文馆等新式学堂C.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D.选派了第一批赴美留学幼童7.(原创,容易)中共二大《宣言》虽然指出帝国主义操纵封建军阀,也要求反对帝国主义,但更加突出反封建;1922年9月,陈独秀在《向导》发刊词中虽也呼吁反抗帝国主义,却明确提出“军阀的内乱”是“和平统一与自由之最大的障碍”。这反映出,中共当时A.正致力于动员民众参加国民革命B.以武装起义对抗军阀的屠杀C.对中国革命性质的理解有待深化D.着手起草党的民主革命纲领8.(原创,容易)1937年,中国的大后方(含川、滇、黔、陕、甘、湘、桂七省)仅有237家工厂,但到1942年时,仅重庆一地的工厂就达到781家,渝、川、康、湖、桂、滇、黔等西南地区及西北的陕甘地区的工厂数占全国90%以上,尤以渝、川、湖最为密集。这一变化的出现主要是因为A.国土沦陷沿海工业不断内迁B.洛川会议后开辟敌后战场C.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D.日本侵略者实行以战养战9.(原创,中档)建国初,一支国民党军残部几千人窜入缅甸境内并盘踞十年之久,且不时,越界对云南边境进行骚扰破坏活动,而缅方却无力将其驱逐出境。在此期间,国内曾有一部分人多次主张越境追击以绝后患,但周恩来均予以坚决制止。周恩来此举旨在A.保证万隆会议顺利进行B.践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避免激化朝鲜战场形势D.防止开国大典节外生枝10.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之间,中国国家博物馆先后组织了4次大规模的革命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刻画了一批散发着艺术魅力、洋溢着革命热情的共产党员形象。下图2为黎冰鸿创作的《南昌起义》(1977年,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藏)。这些艺术创作旨在图2A.弘扬意识形态B.传承革命精神C.激发奉献热情D.服务经济建设11.(改编,容易)古雅典的海外殖民贸易把城市、土地与海洋相联系,使得国内民众的经济实力普遍增强,也壮大了对抗贵族的胆量,他们在社会中的独立自主能力和参与政事的能力也明显提升。这表明,古代雅典A.地缘环境激化公民与贵族的矛盾B.海洋文明决定民主政治产生C.商业发展有利于参政程度的提高D.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日益凸显,12.(原创,容易)近代史上,这里不但成为西班牙帝国的银矿开采基地,而且还是欧洲人进行产业转移的目的地,许多旧世界的热带和亚热带作物尤其是棉花,被移植到这里的种植园中进行生产。上述变化导致“这里”A.出现了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B.原有文明遭到毁灭性打击C.商业航海业和工业空前繁荣D.逐渐成为世界市场的中心13.(原创,中档)华盛顿会议召开前夕订立的《中德协约》是第一个明文规定没有最惠国待遇、没有治外法权和协定关税的平等条约;1919和1920年,苏俄两次发表对华宣言表示放弃旧俄在华特权,1924年的《中俄协定》也成为北京政府与革命国家订立的第一个平等条约。这说明,当时A.列强传统对华条约体系出现裂痕B.德俄借此冲破凡尔赛体系束缚C.《九国公约》对德俄均有重大影响D.组建国联奠定了欧洲合作基础14.三角贸易是指一个牵扯到三个区域或港口的贸易名词。图3是世界近代某一历史时期的三角贸易示意图,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该时期为图3A.早期殖民扩张时期B.19世纪的前中期C.19世纪末20世纪初D.两次世界大战之间15.(原创,中档)苏维埃革命之初,凯恩斯尽管公开否定其必要性和成功的可能性,但却又不得不承认苏俄革命实验中的一些切中资本主义时弊的积极因素,甚至不吝指出应该给其实验的“机会”,其可能“潜藏着理想世界的萌芽。”在凯,恩斯看来,这些“积极因素”应是指A.实行国家资本主义体制B.以商品货币关系扩大生产C.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D.加强国家干预经济的职能16.(改编,容易)表2是中法建交过程中发生的诸多重大事件。由此可见,中法最终建交表2时间重大事件1950年1月法国准备承认新中国,美国政府坚决反对1950年6月法国决定暂时放弃对承认新中国的考虑1963年12月12日中法双方在瑞士举行建交谈判1964年1月21日美国政府照会法国政府,反对法国同中国建交1964年1月27日法国与中国签署了建交公报A.取决于中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B.折射出美法同盟关系走向破裂C.标志着西欧完全摆脱美国控制D.体现了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17题12分,18题14分,19题12分,20题14分,共52分。17.【中国史学的发展】(12分)材料一秦汉时期史学在先秦史学积累的基础上,有了划时代的发展。作为通史巨著的《史记》的出现,和作为朝代史巨著的《汉书》的出现,把反映中华民族历史面貌和反映皇朝历史面貌结合起来,形成了前所未有史学规模。《史记》、《汉书》被后代列为历代“正史”之首,有深厚的历史根源和深远的历史影响,以致于可以这样认为:这个时期的史学的宏伟成就成就,就是“正史”的创建。,——摘编自朱绍侯等主编《中国古代史》材料二魏晋南北朝时期史学呈现多途发展的趋势。这一时期各皇朝为了表明自己统治的正统,对修史十分重视,史官制度有相应的发展,造就了众多的史家。刘知几《史通·史官建置》篇在讲到魏晋南北朝史官建置时说“其有才堪撰述,学综文史,虽居他官,或兼领著作。亦有虽为秘书监,而仍领著作郎者。”私家修史在这一时期也非常盛行,涌现出一批在野的史家。因此,魏晋南北朝时期史书的数量剧增,种类繁多,这可从《隋书·经籍志》中大体看出,《隋书·经籍志》撰成于656年,史书类总共817部,13264卷,通计亡书,合874部,16558卷,这些书绝大部分产生于魏晋南北朝时期。此外,这一时期史学的发展还表现在史家对史学内容认识的开阔,人物传记和地方志的编撰也兴起了。——摘编自瞿林东《中国史学史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汉时期史学有了划时代发展的原因。(6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魏晋南北朝史学多途发展的表现。(6分)18.【文化保守主义与文化自信】(14分)材料一文化保守主义是伴随资本主义现代化的世界推进而在全球范围内普遍产生的文化思潮与派别。从宗旨的共性上看,它充分褒扬民族传统文化的本质优长,有限度有选择地接受资本主义现代化的成果,同时猛烈抨击其负面影响,主张以“返本开新”的方式实现民族文化的现代化。在中国近代史上,文化保守主义与马克思主义、自由主义形成三足鼎立之势,之所以如此,绝非偶然。在自由主义者主张“全盘西化”,,某些马克思主义者形而上学的对待传统,实行"两个彻底决裂"的时候,文化保守主义强调"传统"的重要意义,并以国学大师的身份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阐发;在自由主义者把人与自然对立起来,津津乐道于改造自然的伟大成绩,当某些马克思主义者把斗争绝对化,热心宣传"斗争哲学"时,文化保守主义强调"天人合一",提醒人们注意"和谐"在发展中的意义;当自由主义者鼓吹"科学万能",某些马克思主义者不适当地宣传"理想高于一切"的时候,文化保守主义者重视"人"的历史位置,他们回归儒学,并不是停留在"尊孔读经"层面上,而是主张以"孔子的人生"为样板解决文化问题和人生问题;在自由主义者和马克思主义者都十分重视"理性"的作用时,文化保守主义者丰富了人们对"情"的认识。——摘编自何晓明《返本与开新:近代中国文化保守主义新纶》材料二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1)根据材料一概括近代文化保守主义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原因。(10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近代以来的典型事例,说明中华民族怎样从“文化自省”走向“文化自信”。(4分)19.【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程】(12分)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在这百年历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了艰苦探索,创造了许多带有鲜明时代印记的词句,如表3。表3打倒列强,除军阀党内合作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红军长征全民族抗战将革命进行到底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三大改造“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调整、巩固、充实、提高乒乓外交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根据材料,至少选取三个时期的词句,提炼出一个主题,展开论述。(要求:主题正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清晰。)(12分)20.【殖民扩张和非殖民化运动】(14分)材料一,英国社会能动的、扩张的性质逐渐破坏了比较静止的、自给自足的的印度社会。英国对印度的影响首先表现在经济领域,从英国人到达印度寻找市场和商品起……印度成为世界重要的原料产地。由于这些原料的价格很高,整个19世纪印度都处于贸易顺差地位。印度原本应将剩余资本用于发展现代工业,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直到今天,印度仍处于不发达国家的危急状态。英国并不试图促进印度的制造业,而且在某些关键领域还积极的加以阻挠。因此,印度没有机会建立关税以保护本国的新兴工业,抵抗从英国工厂源源流出的廉价机器制造品的浪潮。印度经济历史学家将这一现象称为“流产的现代化”。材料二亚洲所有殖民地都在二战后10年内完成为独立国家,非洲所有殖民地都在二战后20年内成为独立国家。出现这一意想不到的结局的一个原因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最初的殖民主义列强空前的衰落,同样重要的是反帝国主义的民主主义情绪在诸帝国国内得到发展。此外,二战后的两个头等强国美国和苏联对在损害战败的敌人和被削弱的盟国的情况下获取海外殖民地并不感兴趣,这种情况也有助于殖民地革命。日本人以“亚洲人的亚洲”为口号进行宣传,西方帝国主义的政治基础也遭到了破坏。最后,如同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样,老百姓不仅受到了某些地区的战争造成的穷困和苦难的影响,而且还受到了同盟国关于自由和民族自决的宣传的影响。——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的殖民扩张给印度带来的经济影响。(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世界殖民体系崩溃的原因。(8分),湖北新高考9+N联盟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22届高三新起点联考历史试题答案与评分标准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答案】D【解析】根据题意可知,先秦、秦汉时期关于区分华夏与蛮夷的标准涉及血缘宗族、饮食衣服、诗书礼乐法度等的差异,反映的实质是文化选择与文明进步,边地的蛮夷戎狄对华夏的认同也主要是在学习与接受华夏先进文化的历史过程中逐渐融入的。A、B、C三项皆是华夏认同的表现之一,均排除。故选D。【考点】古代华夏认同2.【答案】B【解析】根据题意可知,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变法改制的主要内容涉及选拔人才、国家治理的各方各面,特别是郡县制,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有利于中央集权,这些措施从根本上反映了建立单一的中央集权国家的趋势,故选B。材料并未体现对农业的重视,因此从材料无法得出“重视农战”的结论,故排除A。D是材料的部分相关信息,不是材料的主旨,故排除。C的“秦国”与材料“各诸侯国”主体不一致,故排除。【考点】战国中央集权体制萌芽3.【答案】C【解析】唐朝时期,中国是世界上的强国,且当时的统治者推行开明开放的外交政策和民族政策,对周边地区和民族有较大的吸引力,《职贡图》所描绘,的“外国使节和我国边远少数民族使臣携带贡品来唐朝进贡的生动情景”正是印证了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和开放的对外政策,故选C。“外国使节和我国边远少数民族使臣携带贡品来唐朝进贡”体现不出民族融合,排除A。唐政府只能对边疆地区进行管辖,但不能管辖外国,B与材料意思不符。藩镇割据发生在唐朝的中后期,也没有根本扭转,最终导致唐朝走向灭亡,与材料无关,排除D。【考点】唐朝的民族关系4.【答案】B【解析】根据题意可知,行省既是中央的派出机构,又在地方总揽大权,具有连接中央、地方的枢纽作用,故选B。A、C只是材料的部分、片面信息,故排除。材料无法体现行省制是省制的开端,排除D。【考点】元代行省制度5.【答案】D【解析】从材料中“妇女们‘晨抱棉纱入市,易木棉花以归,机杼轧轧,有通宵不寐者’”可知江南地区家庭手工业产品很大程度上流入市场,且从市场上买原料回家生产,其实质为家庭手工业日益市场化,故选D。人地矛盾从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A。B项说法夸大了材料中所述经济现象的作用,B不选。资本主义萌芽于民营手工业中,材料反映的是家庭手工业,C错误。【考点】明清经济6.【答案】C【解析】材料中曾国藩把洋务纳入经世范畴,重视技术,并认为“购置西洋船炮仅是权宜之计,仿制轮船火器才是根本大计”,这是一种把“师夷长技”付诸实践的思想,基于这种思想曾国藩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故C正确。A、B、D都不符合“仿制轮船火器才是根本大计”这一说法。,【考点】洋务运动7.【答案】C【解析】材料显示,中共二大的宣言以及陈独秀在《向导》发刊词中的主张都更强调将矛头对准封建势力与军阀,说明二者都忽略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列强侵略才是影响民族独立的最大障碍,反映了党在这一时期对中国革命性质的理解还不深入,尚待深化,故C正确。国民大革命开始于1924年,故排除A;共产党人认识到武装起义的重要性是在国民大革命失败后,故排除B;1922年7月制定了二大民主革命纲领,故排除D。故选C。【考点】党对民主革命的探索8.【答案】A【解析】材料中“从1937年,中国大后方.....仅有工厂237家”到“1942年.....占全国90%以上”这一变化表明,抗日战争时期西南地区的工业规模迅速壮大,这与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由于战局恶化,东部沿海工业大规模向西南大后方迁移有关,故A正确。敌后战场是中国军队深入到敌人后方开辟的战场,与材料不符,故排除B;国民经济建设于1936年开展,故排除C;“以战养战”是日军在沦陷区的经济政策,故排除错。【考点】全面抗战时期的民族工业内迁9.【答案】B【解析】“一支国民党军残部几千人窜入缅甸境内并盘踞十年之久,且不时越界对云南边境进行骚扰破坏活动”已经构成了外交问题,在这一问题上周恩来坚决制止越境追击,符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本准则,故B正确。万隆会议是一场讨论亚非和平与发展问题的国际会议,与题意不符,故排除A;材料涉及的是中国与缅甸之间的关系,与朝鲜战争无关,故排除C;D项时间不符。【考点】新中国外交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0.【答案】B【解析】由材料可知,国家博物馆组织的美术创作均围绕革命历史主题,宣扬革命热情,歌颂革命英雄主义,揭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伟大真理,故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出鲜明的阶级斗争和意识形态内容,故A项错误;材料主旨突出的是“革命”精神,与“奉献热情”关系不大,故C项错误;D项在材料中未体现。【考点】本题主要考查革命精神的传承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11.【答案】C【解析】解题关键为“海外殖民贸易、民众经济实力普遍增强、参与政事的能力也明显提升”等。根据题干可知,古雅典的海外贸易普遍增强了国内民众的经济实力,提升其参政的能力,C正确;题干未涉及地缘环境与社会矛盾的关系,排除A;雅典民主政治的产生受多方面的因素影响,“决定”一词错误,排除B;题干强调的是民众参政意识的提升而非社会地位,排除D。【考点】古代雅典民主政治12.【答案】B【解析】解题关键为“近代史、银矿开采、产业转移目的地、种植园”。根据所学知识,题干中“这里”指的是美洲,设问中的“变化”指的欧洲列强向美洲扩张中的银矿开采、产业转移及发展种植园经济,这些变化导致美洲原有的社会发展进程被中断,B正确;A、C、D三项皆为当时西欧国家在新航路开辟后发生的重要变化,均排除;故选B。【考点】新航路开辟与早期殖民扩张13.【答案】A,【解析】解题关键为“《中德协约》《中俄协定》为平等条约”。题干中提到的两个条约都是平等条约,这与之前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截然相反,故A正确;凡尔赛体系是帝国主义国家对德国而非俄国的制约,与中国关联性不强,排除B;《中德协约》签订是在华盛顿会议召开前夕,C项中的《九国公约》与题干无直接关联,排除;题干中既没有涉及到国联,也没有涉及到欧洲的的合作,排除D;故选A。【考点】一战后的国际关系体系14.【答案】B【解析】根据图示可知,英国大量向印度和中国输出纺织品,这是工业革命促使英国的纺织品生产能力大幅提高,纺织品要销售到海外,印度和英国都向中国输送鸦片是因为英国企图用鸦片扭转对华贸易逆差,据此可知这一时期是工业革命时期,故B正确。A、C、D都不符合,排除。【考点】商品的世界性流动15.【答案】D【解析】解题关键为“苏俄革命的积极因素”。设问中的“积极因素”是苏俄革命所特有的,排除C;B项中的商品货币关系是苏俄新经济政策的显著特点,排除;A项中的国家资本主义,主要指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实行的一种特殊的资本主义。排除;结合所学的苏俄革命的特点,苏俄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有利于解决自由放任所带来的弊端,凯恩斯也针对列强凡尔赛会议上的分赃和争斗以及对传统的自由放任而提出过严厉的批评,这都是对资本主义弊端的揭露和反思;故选D。【考点】苏俄社会主义探索与凯恩斯主义16.【答案】D,【解析】解题关键为“美国反对、中法签署建交公报”。题干显示,法国曾打算承认新中国,虽然由于美国的反对而暂时放弃,但最终在1964年与中国建交,这表明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发生分化,同时说明中、法等国的实力在不断增强,体现了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D正确;A、C表述过于绝对,排除;法国不顾美国的阻挠与中国建交,只是表明法美同盟关系出现裂痕而非走向破裂,排除B。故选D。【考点】二战后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17题12分,18题14分,19题12分,20题14分,共52分。17.【中国史学的发展】(12分)(1)原因:中央集权的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封建经济的发展及繁荣;“大一统”思想体系的建立;各民族间融合趋势的增强;先秦史学的奠基;史学家们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每点2分,任答3点6分)(2)表现:史风大盛,史家辈出,史官制度得到发展;私家撰史盛行;史书数量剧增、种类繁多;史家视野开阔、撰述多途。(每点2分,任答3点6分)18.【文化保守主义与文化自信】(14分)(1)特点:强调“传统”,并对传统文化进行新的阐释;注重和谐意识;高扬人文主义;具有民族立场和忧患意识。(4分,一点2分,2点3分,3点4分)原因: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长期占统治地位;西方资本主义的侵略,民族政治危机和文化危机日益严重;以儒家为核心的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积淀和深刻影响;西方工业文明弊端的显露(如世界大战、经济危机、十月革命等)。(每点2分,任答3点6分)(2)“文化自省”:洋务运动中部分地主阶级意识到中国技术水平的落后;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中资产阶级意识到中国的政治制度需要改变;新文化运动中一些知识分子对中国的传统文化进行了反思。,“文化自信”:中共诞生以后,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新中国成立后又取得抗美援朝的胜利及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文化自信被列入党的纲领性文件,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不断增强。(4分,一点2分,2点3分,3点4分)19.【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程】(12分)评分标准:主题2分,词句2分,论述8分(见下表)。等级要求水平三:8—6分论述内容符合主题,围绕三个时期的词句进行准确完整的论述,逻辑清晰水平二:5—3分论述内容基本符合主题,围绕三个时期的词句进行比较准确的论述(或围绕两个时期的词句进行准确完整的论述),逻辑较清晰水平一:2—0分论述内容不符合主题,或与所选词句无关,表述不准确,逻辑混乱示例:主题:统一战线有力地促进了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发展。词句:党内合作、全民族抗战、“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论述:中共成立后,党在领导工人运动的失败中认识到联合其他阶级(层)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重要性。1923年中共“三大”上通过了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的决定,实行党内合作,随后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一次合作,建立起革命统一战线,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后因国民党右派的叛变,革命由高潮转入低潮。20世纪30年代随着日本侵华的加剧,中日间的民族矛盾急剧上升,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中共倡导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了全民族的抗战,最终打败了日本侵略者,赢得了百年来反抗外来侵略的首次完全胜利,坚定了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提高了国际地位。解放战争时期为了推翻蒋介石的反动政权,中共,建立起了包括工人、农民、民族资产阶级以及各民主党派在内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面临着巩固政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任,1956年毛主席提出了中共与各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把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发展到一个新阶段。总之,统一战线是中共的重要法宝,百年来中共充分利用这一法宝,有力地促进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的建设及改革事业的不断发展。20.【殖民扩张和非殖民化运动】(14分)(1)影响:促使印度自给自足的经济结构逐渐解体;印度沦为世界经济的附庸(或者印度成为西方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阻碍了印度民族工业的发展和现代化进程;导致印度长期处于不发达国家的危急状态。(每点2分,任答3点6分)(2)原因:经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洗礼,亚非国家民族意识高涨;二战后西方殖民列强的衰落;西方国家内部反帝国主义情绪的发展;美苏忙于冷战,无意攫取殖民地;日本人的入侵破坏了原有殖民体系,促进了殖民地人民的觉醒;西方国家自由主义、民族主义等思想在殖民地的传播;第三世界的联合斗争;联合国的推动作用等。(每点2分,任答4点8分)
同类资料
更多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22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新起点联考试题(Word版附答案)